导图社区 第七章 艺术的发展
艺术概论第七章 艺术的发展,从艺术的起源、发展进程及其相关因素等多个方面对艺术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编辑于2024-11-12 23:45:58第七章 艺术的发展
第一节 艺术的起源
一、关于艺术起源的主要学说
(一)模仿说
1.观点 这是一种较早提出的艺术起源理论,该学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或社会生活中存在事物的模仿,它假定人类具有一种“模仿本能”,从这种本能出发,通过对物体或现象的模仿而创造出了艺术。
2.代表人物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等人对模仿说都有论述。
3.评价模仿说反映了古人通过观察和模拟这两种主要手段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创造活动方式,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在今天看来,艺术中无疑包含着模拟性因素,但它又绝不是简单的模仿,模仿活动之中也渗透着创作者个性的、表现性因素
(二)游戏说
1.观点 游戏说的核心观点是认为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的游戏冲动和游戏活动。
2.代表人物 (1)席勒 席勒认为,艺术起源于非功利性的“游戏冲动”。他提出,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自由的,因为人既受到感性冲动的强迫,又受到理性法则的束缚。人们仅仅以功利为目的来观察外界,无法获得快乐。人只有在摆脱了物质与功利的强迫,才能偏爱无功利的“外观”。有审美的自由艺术才会发生。(2)斯宾塞(3)谷鲁斯 德国学者谷鲁斯试图引入现代心理学的理论成果解决功利与非功利之间的矛盾,他提出了“内模仿说”。他认为,人类的游戏绝不是没有目的的,他们把自己的目的隐含在游戏之中,受到他们为了将来的生存做准备的本能冲动的驱使。
3.评价:游戏说在解释艺术起源时,它的局限也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不能解释原始艺术神秘而富有神话含义的仪式活动,这些仪式活动绝非个人的自由游戏,这些活动当然是有目的和功利的。
(三)表现说
1.观点 表现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情感的需要,因此艺术就成为艺术家表现主观想象和内在情感的产物,因而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
2.代表人物
(1)中国代表理论 汉代司马迁有“发愤说”,“以形写神”,(2)西方代表理论 在19世纪后期,西方“表现论”发展成为艺术思潮中的主流观念,认为艺术创作只能从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出发,从而把艺术看作为作家主观心灵的表现。
克罗齐提出了一个核心命题:直觉即表现。科林伍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发认为,艺术的根源是纯粹的情感表现,他为强调艺术的表现性质甚至否定了艺术的再现性。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
(三)巫术说
1.观点 巫术说主张艺术发端于原始巫术。
2.代表人物 (1)爱德华·泰勒 巫术说最早是由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的。(2)弗雷泽 (2)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在其所著《金枝》一书中,提出了各原始部落的风俗、神话、仪式和信仰起源于交感巫术的理论。(3)希尔恩 芬兰艺术史学家希尔恩在《艺术的起源》一书中指出原始舞蹈与交感巫术的联系,他认为,当原始人在表演舞蹈时,这种舞蹈全部都是对狩猎活动的模仿,这些模仿有着一种实践的目的,
3.评价:尽管原始艺术与原始巫术存在着密切联系,但认为艺术源于巫术,却忽略了人作为创造主体的另外一种实践形式,即用工具改造自然的劳动实践活动。
二、艺术起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一)基本观点:劳动说重点突出了在艺术起源过程中劳动创造所起到的推动作用。由于劳动,人从自然界分离出来,形成与动物不同的生存方式,逐渐锻炼出灵巧的双手和高度发达的大脑,形成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及相应的感觉和思维能力,并且形成相互之间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所以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二)代表人物 1.普列汉诺夫他认为,原始艺术是适应劳动的需要并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与原始人的劳动生活和生产斗争有着密切的联系。2.鲁迅:鲁迅认为,劳动在艺术起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他并未明确说艺术的产生全部由劳动实践决定。
(三)评价 虽然劳动是艺术起源的内在动力,但是艺术的产生却不能简单地仅仅归因于劳动。因为巫术活动、图腾崇拜和原始歌舞等原始人类活动中也有庆祝和娱乐的成分。除劳动外,其他社会生活的内容例如政治、战争、情爱和休息等,也都与艺术起源有着必然的联系
(四)艺术起源于文化实践
1.观点 本着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结合当代最新研究成果,我们认为:艺术起源于以劳动为内动力的人类整体文化创造的实践活动。所谓“文化实践”,就是指人类创造符号并赋予符号以特定意义的实践活动。
2.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人类具有一种它自身才具有的特殊能力,即创造和使用符号的能力,通过这种精神活动,人类创造了语言、神话、科学和艺术等文化成果,文化是由一个又一个的有特定指向和意义符号的系统构成的,文化是人类创造的表意符号体系。人的艺术符号的创造沿着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层面展开。
第二节 艺术的发展过程
一、历史上对艺术发展规律的研究
(一)时代决定说该学说认为,艺术的发展与时代变化相辅相成,时代是主导艺术发展的核心要素。
(二)观念演变说 该学说认为,艺术发展是人的思想观念变化引起并主导的。艺术不过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理念在其感性的辩证运动的过程中依次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性演变和发展。
(三)艺术自律说 该学说认为,艺术发展取决于其内部各要素的不同组合变化。这一观点注重从艺术作品的形式和结构来分析问题,认为艺术的发展处在一个“创立-繁荣-衰落”的自律性过程之中。
(四)生产实践说该学说认为,艺术发展的根本性的动力是人类的生产劳动实践。生产劳动实践说阐明了艺术发展的动力机制。
二、艺术发展的相关因素
(一)政治经济的因素 政治经济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王朝史和政治经济史作为艺术发展阶段划分的主要依据。
(二)文化类型因素 文化类型因素主要体现在以文化圈和文化精神作为艺术发展阶段划分的主要依据。
(三)艺术观念和艺术表现方式的因素艺术观念和艺术表现方式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艺术思潮或艺术形式风格作为划分艺术发展阶段的主要依据。
三、艺术发展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艺术发展中的平衡与不平衡 所谓的艺术发展中的平衡与不平衡是指艺术与社会物质基础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1.艺术与社会物质基础总体协调一致
2.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社会物质基础的发达与艺术的繁荣虽然有密切的关系,但并不是机械地互为因果关系。这种情况表明,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物质基础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艺术的发展显得快些,有时显得慢些,有时甚至与社会物质基础呈反方向发展。
(二)艺术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继承与创新之间辩证和互动关系是推动艺术自身发展的重要条件。任一时代的艺术都是在继承前代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同样,一个时代的艺术又总是对前一个时代的艺术进行反思、变革而产生新的演变。
1.艺术发展离不开继承性 所谓艺术发展的继承性,是指前代的艺术,总会给后代的艺术以明显的或潜在的巨大影响;后代的艺术又总是要继承前代艺术的成就而发展。
(1)继承的原因 艺术的继承性是由两方面的原因决定的。第一,艺术发展赖以存在的社会物质生活具有连续性,第二,艺术自身的发展具有承续性。
(2)继承的对象:第一,艺术继承是指对本民族艺术传统的继承,第二,艺术继承的对象还有其他民族和文化的艺术成果。
2.艺术发展离不开创新性
(1)创新的原因
第一,创新是由艺术的内容所决定的
第二,创新是由艺术的性质所决定的
第三,创新是由艺术创作的主体的独特性所决定的。
第四,创新是由欣赏者的审美需求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