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宇宙中的地球
这是一个关于宇宙中的地球的思维导图,包含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演化过程等。
这是一个关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的思维导图,包含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海洋灾害、 生物灾害等。
这是一个关于高中地理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思维导图,包含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这是一个关于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1)的思维导图,包含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宇宙
1.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是万事万物的统称
2.宇宙由不同形态的物质组成,我们把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
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可观测宇宙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统
其他恒星系统
河外星系
太阳是一颗恒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是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地球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太阳的大气层,即太阳的外部圈层,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状态下发生核聚变反应
太阳辐射是指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
太阳为地球提供光和热
煤炭、石油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
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为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生物和人类活动提供动力,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暗黑斑点
太阳色球层上有些区域会突然出现增亮的斑块,这种现象被称为耀斑
太阳活动强弱变化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
气候
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
地球电离层
耀斑爆发会干扰电离层
磁场
磁暴现象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震波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根据地震波可将内部圈层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由岩石组成,平均厚度为17千米,大洋地壳平均厚度为5-10千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青藏高原地壳厚度超过65千米
地幔:莫霍面以下至古登堡面之间部分是地幔 莫霍面至地下1000千米的范围称为上地幔 1000-2900千米的范围称为下地幔 上地幔上部60-250千米(上界)至400千米(下界)之间称为软流层 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古登堡面以下至地心为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地核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
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
大气圈指环绕地球的气体层,下部边界为地球海陆表面
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的不规则圈层
生物圈并不单独占有空间,而是存在于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地球的演化过程
原始大气、海洋和陆地
地球自形成到现在,大约经历了46亿年的时间
地质年代表
地球的演化史
太古代(距今25亿年以前):原始细菌
元古代(距今25亿~5.41亿年):丰富的矿层
古生代(距今5.41亿~2.5217亿年)
早古生代
寒武纪
奥陶纪
志留纪:鱼类时代
晚古生代
泥盆纪
石炭纪
二叠纪
中生代(距今2.5217亿~0.66亿年)
三叠纪
侏罗纪
造煤时代
白垩纪
新生代(距今066亿年至现在)
古近纪
新近纪
第四纪
被子植物 哺乳动物时代
裸子植物 爬行动物时代
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
蕨类植物 成煤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