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法人客户授信业务审批授权评价体系
这是一篇关于法人客户授信业务审批授权评价体系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七、信用风险管控加扣分项,六、合规经营,五、区域经济环境,四、授信管理能力,三、业务规模,二、授信审查审批能力,一、资产质量。
编辑于2025-02-25 16:35:40法人客户授信业务审批授权评价体系
一、资产质量
2024 年分值: 25 分
2025 年分值: 25 分
总分值保持不变,但二级类别及各单项分值重新分配
1.不良贷款率变动
2024 年分值: 5 分
2025 年分值: 3 分
分值降低,在资产质量板块中的权重相对下降
计分公式: 1.不良贷款率 = 不良贷款余额 ÷ 贷款余额 ×100% 2.不良贷款率变动 = 期末不良贷款率 - 期初不良贷款率
评分标准:分行不良贷款率变动≤全行不良贷款率平均变动,得基本分,每高 1 个百分点扣 0.05 分,扣完为止。
2.不良贷款生成额变动
2024 年分值: 5 分
2025 年分值: -
分值降低,本评价指标整合到 “不良生成率” 等指标中
3.不良生成率
2024 年分值:-
2025 年分值: 4 分
新增指标,用于综合评估不良贷款生成情况
计分公式: 不良生成率(清收处置前)=(期末不良余额 - 期初不良余额 + 当期清收处置金额 + ABS)/ 期初贷款规模
评分标准:分行不良贷款生成率≤全行不良贷款平均生成率,得基本分,每高 1 个百分点扣 0.05 分,扣完为止。
4.显著风险客户余额变动
2024 年分值: 5 分
2025 年分值: -
取消该指标,风险评估重点有所调整
5.关注率变动
2024 年分值: 5 分
2025 年分值: 4 分
分值降低,关注率变动指标的权重略有减少
计分公式:关注率变动 = 期末关注率 - 期初关注率
评分标准:分行关注率变动值≤全行关注率变动平均值,得基本分,每高 1 个百分点扣 0.05 分,扣完为止。
6.同业不良率对比
2024 年分值: 5 分
2025 年分值: -
分值降低,调整至区域经济环境类别下,评估视角更侧重区域同业比较
7.公贷不良贷款率变动
2024 年分值:-
2025 年分值: 3 分
新增指标,聚焦对公贷款不良率变动评估
计分公式: 1.公贷不良贷款率 = 公贷不良贷款余额 ÷ 公贷余额 ×100%, 2.公贷不良贷款率变动 = 期末公贷不良贷款率 - 期初公贷不良贷款率
评分标准:分行公贷不良贷款率变动值≤全行公贷不良贷款率变动平均值,得基本分,每高 1 个百分点扣 0.05 分,扣完为止。
8.公贷不良生成率
2024 年分值:-
2025 年分值: 4 分
新增指标,从对公贷款角度评估不良生成情况
计分公式: 公贷不良生成率(清收处置前)=(期末公贷不良余额 - 期初公贷不良余额 + 当期清收处置金额 + ABS)/ 期初公贷规模
评分标准:分行公贷不良贷款生成率≤全行公贷不良贷款平均生成率,得基本分,每高 1 个百分点扣 0.05 分,扣完为止。
9.公贷不良贷款生成率变动
2024 年分值:-
2025 年分值: 4 分
新增指标,关注对公贷款不良生成率的动态变化
计分公式: 公贷不良贷款生成率变动 = 期末公贷不良贷款生成率 - 期初公贷不良贷款生成率
评分标准:分行公贷不良贷款生成率变动≤全行公贷不良贷款生成率变动平均值,得基本分,每高 1 个百分点扣 0.05 分,扣完为止。
10.风险暴露余额变动
2024 年分值:-
2025 年分值: 3 分
新增指标,衡量对公授信业务风险暴露的变化
计分公式:风险暴露余额变动 = 期末风险暴露余额 - 期初风险暴露余额
评分标准:分行风险暴露余额变动值≤全行风险暴露余额变动平均值,得基本分,每高 1 个百分点扣 0.05 分,扣完为止。业务统计范围包括所有对公授信业务。
二、授信审查审批能力
2024 年分值: 48 分
2025 年分值: 50 分
总分值增加 2 分,凸显对该能力的重视程度提升
1.批发业务审查审批质量
2024 年分值: 17 分
2025 年分值: 18 分
分值增加 1 分,该业务环节审查审批质量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
评分标准:具体得分以对分行的信用审批评价结果为依据。
2.审查审批专业能力
2024 年分值: 12 分
2025 年分值: 12 分
总分值不变,不再细分指标,评估方式简化或整合
3.审查审批队伍建设
2024 年分值: 17 分
2025 年分值: 18 分
分值增加 1 分,强调审查审批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4.审批授权执行情况
2024 年分值: 2 分
2025 年分值: 2 分
分值无变化
评分标准:出现超授权审批权限的情况,每出现一次按 1 分值扣分,可扣为负分。
三、业务规模
2024 年分值: 12 分
2025 年分值: 12 分
总分值不变,各项二级指标计分方式均采用功效计分法,维持对业务规模的关注程度
1.本年度新增公司授信客户数量
2024 年分值: 2 分
2025 年分值: 2 分
分值无变化,在业务规模评估中权重稳定
评分标准:统计各一级分行本年度新增客户数量
2.本年度新增公司贷款规模
2024 年分值: 2 分
2025 年分值: 2 分
分值无变化,反映对新增公司贷款规模的重视程度未变
评分标准:统计各一级分行本年度新增公司贷款金额
3.存量公司贷款规模
2024 年分值: 4 分
2025 年分值: 4 分
分值无变化,体现对存量公司贷款规模的关注度稳定
评分标准:统计各一级分行最新存量公司贷款规模
4.存量授信客户数量
2024 年分值: 4 分
2025 年分值: 4 分
分值无变化,在业务规模评估中的重要性持续稳定
评分标准:统计各一级分行最近一个季末存量授信客户数量
四、授信管理能力
2024 年分值: 6 分
2025 年分值: 6 分
总分值不变,评估方式从细分指标计分变为综合评价
评分标准:综合考虑各分行的授信管理能力,包括信用风险监控预警情况、放款审核工作质量、授信政策管理和行业研究情况等,具体得分以一级分行授信管理评价结果为依据。
五、区域经济环境
2024 年分值: 5 分
2025 年分值: 5 分
总分值不变,二级类别和计分方式有所调整
1.经济总量
2024 年分值: 2 分
2025 年分值: 1 分
分值降低,经济总量在区域经济环境评估中的权重下降
评分标准:省份经济总量,从公开渠道(统计局)获取各一级分行所在省份的最新 GDP 数据,采用功效计分法进行计分。
2.信用环境(省分行不良贷款)
2024 年分值: 2 分
2025 年分值:未单独列出
取消该指标,相关评估整合到其他指标中
3.债券违约率
2024 年分值: 1 分
2025 年分值: 1 分
分值无变化,对债券违约率的关注程度稳定
评分标准:所在省份公开区域债券违约率,采用功效积分法进行计分。
4.同业不良率对比
2024 年分值:未单独列出(原在资产质量)
2025 年分值: 3 分
从资产质量调整到区域经济环境且分值提高,更侧重区域内同业不良率比较分析
评分标准:一级分行不良贷款率低于所在省份同业平均不良贷款率的得满分,每高 1 个百分点扣 0.05 分,扣完为止。从监管部门获取同业不良贷款率相关数据。
六、合规经营
2024 年分值: 4 分
2025 年分值: 2 分
总分值降低,对合规经营考核力度有所调整
1.监管处罚
2024 年分值: 2 分
2025 年分值: 1 分
分值降低,监管处罚在合规经营考核中的比重下降
评分标准: 1.未受到任何信贷类业务监管行政处罚的,得满分; 2.受到各监管机构罚款(单笔小于 50 万元)的,每笔扣 0.2 分; 3.受到各监管机构罚款(单笔大于等于 50 万元)的,每笔扣 0.5 分; 4.被监管机构采取暂停部分业务、停止开办新业务等监管措施的,每被处罚一项扣 0.5 分。 *说明:多笔罚单累计扣分,扣完为止。
2.案件防控
2024 年分值: 2 分
2025 年分值: 1 分
分值降低,案件防控在合规经营考核中的重要性相对降低,且案件扣分标准简化
评分标准: 1. 按照每起案件涉案金额扣分标准分别扣分,统计口径以监管部门认定为准。涉案金额<100 万元,每起扣 0.5 分;[100 万元,500 万元),每起扣 1 分;[500 万元,1000 万元),每起扣 1.5 分;≥1000 万元,每起案件扣 2 分。 2. 发生其他重大信贷类业内案件的,每起案件扣 2 分。 3. 本指标最低得 0 分。
七、信用风险管控加扣分项
2024 年分值:单独列出,明确加扣分规则
2025 年分值:取消此项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