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风电制程质量提升举措
这是一篇关于风电制程质量提升举措思维导图,主要包含:质量预防及改进、检验拦截能力提升、5M1E稽查管控等,介绍详细,描述全面,希望对感兴趣的小伙伴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项目时间管理6大步骤
项目管理的五个步骤
电商部人员工作结构
暮尚正常运转导图
产品经理如何做好项目管理
车队管理
创业者10条创业经
创业十大思维误区
管培生课程作业
商业模型
风电制程质量提升举措
质量预防及改进
系统流程优化
初调、老化、终检不良导入MES缺陷录入,实现数据在线,系统管控
风电&充电桩导入维修Check in & Check out系统,返修产品经过QC/IPQC检验合格后流转,系统防呆
防呆防错问题改善
梳理结构防呆防错需求18项,拉通结构研发讨论后完成优化2项(全功率6.25MW底部穿线板变更为对称设计、双馈4MW并网柜电网转接铜排增加小孔区分,进行目视化防呆),其余项制定完成时间,持续跟进。
精细化管理改善
关键岗位:完善关键岗位变动评审和监控,针对关键岗位“回头看”稽核中共计开展6次,未发现异常,另新增关键岗位人员10名,培训及考核均符合要求
新员工:完善新员工培训教材的梳理,培训后验收的考评管控细节,持续执行
返工返修:拉通生产工艺明确返工返修流程执行要求,记录执行偏差案例定期复盘改善
挑战件:11月份设置遗留紧固件挑战件108次,拦截成功71次,拦截成功率65.74%,对未拦截部分推动班组复盘改善
转产:转产时增加转产机型的注意事项和历史案例培训。共计完成25个机型的特殊特性/工艺变更/常见质量问题梳理并传递至一线(已累计完成74个机型)
模组问题改善
模组QCC专项改善:共进行模组专项周例会8次,会议决议待办事项32项,已完成14项,进行中18项。完成制程模组撞件&ESD风险排查、自研适配板虚焊问题改善、增加FCT测试、总装老化测试工况提升、液冷板&散热器专项改善计划讨论
模组房改善:对标电动力梳理模组房工艺提升项共计19项,包含物料追踪、PCBA周转防护、模组点胶优化、转产工装治具确认等,当前待改善项已完成5项;编制初版PFMEA,下一步针对模组房top问题进行专攻改善
总装PCBA问题改善
24年风电总装发现的PCBA问题523例,累计不良率8.3%(11月份6.7%)。主要问题为焊接不良、撞件不良、原材料、三防问题、接线不良等。 Top问题温湿度板撞件,调整总装装配工序避免触碰;三色电阻虚焊问题,钢网优化,增加锡量,增加FCT测试,PCBA车间对AOI复判工序进行优化
导线连接改善
导线接线员工星级认证,增加激励
增加导线专检区域,检验时间和方法标准化,导线接错问题有所收敛
金风6.25MW线束,已完成前期线束分类及打样、草图及CAD图纸绘制,当前图纸打印制作中,待打印完成即可制作线束上整机验证,预计12/6日可安排验证
多余物改善
推行“打一颗,拿一颗”作业要求,IPQC稽核执行情况,未发现异常;11月份发起专项改善,对紧固件遗留问题班组长、质检5分钟内到现场确认要求,逐例分析、定位掉落作业工位及原因;结合所收集案例,小组确认问题产生原因10条,措施制定中;模组房自动锁覆设备验证中
风电工装治具改善提升
质检梳理15项工装治具需求,完成了15项的方案制定(包含电容/熔丝/模组母排/直角弯头等辅助组装工装、导轨/水管自动切割、模组/水管周转车改造、总装智能电批等),当前已完成2项(熔丝加工辅助工装与变桨线束),其余项目工装采购中预计12月底能全部完成。各项目均跟进实施中
大单品质量提升
风电双馈10MW质量专项提升:联合研发生产从客户端、样机评审、制程检验、原材料共收集问题共139项,制定161个措施;本月检验组针对制造工艺类95项措施稽核,完成67项措施检查验证,其中8项未关闭,关闭率88%
全功率海上机型质量专项提升:复核客户端及制程问题共31个,制定措施74个,已关闭60个,措施关闭率81.1%
检验拦截能力提升
加强过程检验
增加QC/IPQC人力资源(8人),提高检验覆盖率,9月份识别验证问题34例,10月份26例,11月份29例,推动问题改善闭环
梳理完善检验清单,依据检验清单进行培训和检验
性能测试拦截率提升
目前共计梳理21项,其中已和研发沟通确认测试方案的15项,其中4项已实施,11项目前是工装采购、调试说明更新过程中,双周会组织检讨复盘。 11月份测试工装改善3项(全功率老化工装功率升级/工装变压器触头切换升级/短路闭环电压电流提升)、完成测试拦截优化4项,编码器测试方案优化、死负载板插接端子结构变更(新机型)、采样线熔丝规格识别、双馈外供辅电接线方式优化
检验自动化测试
拉通测试、研发成立变桨系统自动化测试项目小组,目前完成55项测试条款的通讯接口梳理,目前在核对外通讯协议,采用C#开发可实现变桨系统平台化机型测试的上位机,实现变桨平台化机型自动化测试,预计利用自动化测试能实现检验测试覆盖率达90%以上,效率提高50%左右
检验方案优化
结合制程&客户端问题优化了12项检验方案,提高检验效率和拦截率。典型问题有短路闭环测试直流源工装升级,并联2个直流源工装,提高测试电压DC1800V,DC1000/1500A进行测试检验;制作负载工装对三一水冷机型外供电测试方案优化等等
5M1E稽查管控
过程作业文件稽查
全功率WG6250KFP机型共核查问题39项,主要问题:图例不符43.59%,描述缺失35.90%,当前状态:已整改20例、待整改8例、不整改11例,整改率51.28%
双馈变流器_WG6000KDF-1140-A-N_1714文件稽查共核问题40项,其中总装文件问题20条占比50.00%;部件文件16条占比40.00%;二次文件4条占比10.00%,主要问题:描述缺失52.50%,数据错误35.00%
新建线新开班审核
建立新建线新开班的管控机制:充电桩搬迁M3新车间验收审核,累计审核问题37项,截止目前已关闭37项,关闭率100%。其中严重问题5项(离子风机无静电消散作用、ESD测试问题、板链线照度不合格、测试设备无校准计量、硅脂无标准存储柜问题),一般问题29项,建议3项,均已全部关闭
5M1E审核
11月份累计稽核发现219个问题,主要问题分类:5S管理(109)、过程防护(47)、文件管理(21)、 累计占比80.82% ;未关闭例6个,关闭率97.05%。主要问题:a、模组周转防护使用缠绕膜包裹存在静电击穿风险;b、已预加工好的接口底板没有归类订单信息放置货架
改善措施稽核
持续稽核改善措施落实情况:整改措施51条(工艺技术5条,制程控制41条,研发技术4条)已执行49条,2条未执行(制程控制1条,工艺技术1条),措施执行率96.1%
未执行的措施分别为:①发现控制柜防水端子位置装反与文件要求不一致,措施要求穿线板MES扫码追溯,目前未实现MES追溯;② WG10MFP机侧DU/DU线未接,措施QC送调盖门前环绕机器旋转一圈确认后在随工单正反面盖章确认,未执行到位,拉通生产进行改善
一级审核
累计审核不符合项117项,严重问题24项;设备及工装工具管理24项,过程防护19项,人员管理18项,流程符合性9项,已确认整改85项,不整改9项,进行中15项,未整改10项,整改完成率:80%,持续推进改善闭环
典型问题有: a.制造部模组、二次包装区域5S管理较差,相似物料未区分放置,混料风险大;新人无证上岗,ESD报警、无接地防护、电抗器防护布未覆盖等精细化管理薄弱 b.生产技术部工艺文件内容不清晰,版本不一致,排液工装无操作说明,文件无要求问题突出 c.生产测试部安规测试仪和电阻负载测试工装无操作说明书,现场无调试检查表指导员工作业 d.质检部导线扭矩检查标准不明确,巡检未按照标准2H/次执行,主流大单品缺少控制计划进行过程管控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