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发热
这是一个关于发热的思维导图,在医学上,发热通常被定义为口腔温度超过37.5°C(或根据具体测量方法有所不同)。介绍了发热机制、发热类型、发热原因、发热的临床表现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发热
发热定义
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正常体温波动范围
口腔温度:36.337.2°C
直肠温度:36.637.8°C
腋下温度:36.037.0°C
体温升高标准
成人:腋下温度>37.2°C
儿童:腋下温度>37.0°C
发热机制
体温调节中心
位于下丘脑
感受体温变化
产热增加
肌肉活动
寒战
代谢增加
甲状腺激素分泌
散热减少
血管收缩
减少热量散发
汗腺活动减少
减少蒸发散热
发热类型
急性发热
起病急
持续时间短
常见于感染性疾病
慢性发热
起病缓
持续时间长
常见于结缔组织病、肿瘤等
发热原因
感染性因素
细菌
肺炎
泌尿系统感染
病毒
流感
肝炎
真菌
隐球菌病
寄生虫
疟疾
非感染性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
肿瘤
血液系统肿瘤
实体瘤
药物反应
抗生素
抗癫痫药
其他
甲状腺危象
中暑
发热的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
乏力
食欲不振
局部症状
咳嗽
腹痛
体征
皮肤潮红
脉搏增快
呼吸增快
发热的诊断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病史
症状起始时间
伴随症状
既往病史
体格检查
全面体检
寻找感染源
评估器官功能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血常规
血培养
影像学检查
X光
CT扫描
其他检查
尿液分析
心电图
发热的治疗
对因治疗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
抗病毒药物治疗病毒感染
对症治疗
缓解症状
退热药
非甾体抗炎药
对乙酰氨基酚
补液支持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支持治疗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重症监护
呼吸支持
循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