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考语文阅读全解
详细介绍文学类文本全部答题技巧,这些答题技巧可以为考生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助力他们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是每一位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指南。
编辑于2024-12-12 08:28:46阅读
文学类文本——人物
常见题型
考法
人物形象、人物评价、人物性格、人物品质、对人物的描写方法(人物刻画)
1、根据上下文得到初步印象(与情节有什么关系) 2、抓关键词,确定人物刻画的层次 整体分析要求: 代入人物情景,人物在特定场景做出的事是出于什么心理,思考他的情感
答题模板
…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人,他做了…事。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人物表现手法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通过他人或者环境反衬)
人物刻画技巧
肖像、神态、动作:展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
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应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发展;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严监生);深化主题(《药》人血馒头);推动情节发展(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渲染时代气氛和地方特色(孔乙己酒馆);营造典型的环境渲染人物的心理活动(雪后初晴);暗示影射(古代避讳字)
文学类文本——情节
常见题型——概括
考法
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分析小说情节的步骤
抓住场面;寻找线索;理清小说的结构
Tips
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常见题型——鉴赏
考法
文中写了…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内容作用+结构作用
内容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③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④(中间)照应前文;⑤推动情节发展;⑥刻画人物性格;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⑧起线索作用;⑨埋下伏笔
结构作用:①创造悬念,引人人胜;②前后照应;③侧面衬托、埋下伏笔;④总结上文、点明题意;⑤线索作用
答题模板
…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结构),突出了…,表现了…(内容)。
常见题型——评价情节安排
考法
文中写了XX情节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情节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情节安排基本作用
全文:一波三折式
开头结尾:首尾呼应式
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
就结尾来说有夏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Tips
找出情节线索,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
由事及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塑造人物服务。
见微知著,从场面和细节描写中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
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的艺术匠心。
文学类文本——环境
环境为 情节、人物、主题 服务,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环境描写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②陷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
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④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⑤象征暗示作用
⑥对比烘托,也叫比衬
⑦揭示或者深化小说主题
⑧奠定情感基调
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等
常见题型
考法
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What)
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Why)
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分析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或表现主题所起到的作用(How)
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像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解题思路:明确环境描写必须为主题服务的宗旨,结合环境描写的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规范:环境+人物 +情节+主题
答题模板: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语言表达:…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社会环境
从审题到答题的步骤:定位、组合、再现(浓缩化社会描写)、概括
特点关系:场所,人物关系。风俗(地域风情)
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
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④推动情节发展
⑤象征或暗喻
注意点:多个角度分析,注意社会环境的决定性(人物命运和性格),注意交互性(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自然环境
从审题到答题的步骤:描写了哪些景物(意象)、景物特点
结构
开头:交代发生的时间、地点、季节,暗示一些东西
中间: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性格……
结尾:深化主旨,照应开头,留下空白,促进让人深思
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活动背景
②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③暗示人物身份、地位、思想、性格或烘托人物心理
④象征、暗示社会环境(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言外之旨
⑤暗示、铺垫或展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⑥作为情节线索,勾连故事
⑦揭示或深化主旨,增强意蕴,情景交融,营造意境
文学类文本——语言
小说类(非重点)
分析方面:作者的语言风格,语言的写作技巧
切入点:
从个性化语言角度切入——人物独特的性格
从语言内涵角度切入——描摹人物的内在形象
从表达形式角度切入——叠词,句式……
从语言风格角度切入——幽默风趣……
关注词语,关注手法
散文类(重点)
命题角度
赏析文中特殊字词的含义,赏析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鉴赏散文语言的特色
词语
重点关注(关键词)
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词语
运用艺术手法的词语,这样的词语多出现在运用象征、借物喻人、双关等运用艺术手法的文章中
具有特殊指代(远指、近指、不定指等)意义的词语
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
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包括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词性活用等
考察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注意参照上下文理解
句子
重点关注(关键句)
暗示的句子
句表意,句内意,句外意(重点)
修辞的句子
主旨情感的句子
承担结构的句子
表达技巧:同诗歌,鉴赏时侧重分析它怎么用的以及运用之后的效果
语言鉴赏:理解遣词造句的特点,体会行文风格,品味语言内容
修辞的运用
词语的锤炼
从字义和情感分析
句式的选择
语言风格
表达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