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作文
这是一篇关于作文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素材与文本,素材的歪门邪道,题型与文本,素材撰写方法,素材应用概论,作文思维课。
编辑于2025-01-24 18:42:27作文
作文思维课
立意
快
主要内容准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提炼内容准
提炼出关键词(注意是词语)
准
先手框架
日常积累
Tips
不要被素材束缚住手脚
快审题比长时间思考更加准确(5min)
审题立意与文章观点含义不同
避免陷进材料,保持清醒
深入(前提:准确)
前置知识:作文文体类型
话题作文
命题作文(不常考)
看图作文
材料类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
单字题作文
方法
是什么
对象
递进关系:时间、空间(由小见大)
概念
具体化,明确化
透视(挖掘概念背后的概念)
为什么
价值观来源
审题时从表到里、从点到面、从个到类去思考它涉及到了价值观的哪一方面
走向逻辑分析
因果论
分析问题
方法论
解决问题
怎么做
表述语境
辩证思考
把握权重:在肯定中包含一定否定,在否定中包含少量肯定
权衡:不让肯定和否定五五开,而是在立意过程中一直保持两个观点的比较,从立意和文中都体现出对两种观点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完成两种观点的权衡
文体
议论性散文
避免在文中出现关键句,所有的道理用素材或者事实来表述
保持使用排比句
杂文
分论点的建立
确定论点相对关系
横向关系
时空关系
时间
从长时间来看,以时代的导向去拓展,在不同时代,立意有什么不同的含义
从短时间考虑,事件的起转终
e.g. 立意:善于审时度势,才能达到理想的高度 分论点:当思维的启明星闪耀时要理智的确定高度 当事件的发展迎来潮流时要适时的调整高度 当事业的推进接近尾声时要坚定地坚守高度
空间
从个人到他人、群体、集体、国家、文明
并列关系
过犹不及(极左,极右,中间)(e.g. 鲁莽、怯懦、勇敢;放纵、拘谨、节制)
寻找中介(找纽带)
要素组成法
内在构成要素(e.g. 真善美、情理法)
特有属性(e.g. 真实性、创新性、典型性、适用性)
个性特色(e.g. 内容上的理论性,结构上的逻辑性,语言上的论辩性,材料上的典型性,论事上的阐释性)
思想意义(e.g. 事件的目的、意义、价值)
前提条件
程度递进关系
客观维、主观维、行为维
三个分论点没有交叉
e.g. 立意:高度无极限 分论点:高度从不懈积累中来:客观上永不止步 高度从无私无畏中来:主观上心力澎湃 高度从放飞思想中来:行为上创新思维
e.g. 立意:正确展开批评(关键词:正确) 主观上态度诚恳,与人为善 客观上换位思考,设身处地 行为上讲究方法,春风化雨
正反关系
纵向关系
行为递进关系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因果关系
e.g. 立意:思想的高度决定行为的高度 分论点:思想的高度来源于平日的积累 行为的高度由独立的思想决定 成功的高度由思想与行为共同决定
题目库的建立
内容
反向立意(社会问题)
e.g. 书店之祭,一唱三叹(接小标题)
个人方面(青年发展)
社会
种类
诗词类
比喻
形容词+指代
搜集方法
老师
网上
诗词歌赋
同学范文
Tips
作文题目一定要经过使用才能运用到高考考场上
题目库的作文题目尽量不要超过40个
题目不要被素材带着走
避免题目里面出现关键词
题目
小标题、过渡段、承前启后句
核心目标:阐述分论点
小标题
形容词+指代+分论点
e.g. 智慧的加号
主系表,表语中含分论点
e.g. 这是一次生活方式的改变
名词+一句话或者一个短语
e.g. 回魂,坚守信仰
分割文章内容
e.g. 一笔坚定,一笔清幽
承前启后句
主系表
主谓宾
引用+解释
Tips
不用太抠细节,不要太直白,直接写分论点
模拟考有意试错
多练习
开头结尾的撰写
开头
格式
修辞,短小
定位
承上启下
结尾
格式
排比
定位
首尾呼应,与小标题呼应,和材料呼应(下策)
如何写好
改编段落
改编名人名言(仅改变一个核心词、字)
固定句式(拟人、比喻、排比)
Tips
避免完全捏造名人名言
开头避免冗余,小于3行
结尾避免太浅,对分论点进行归纳整合
完成开头结尾早于文章
如何应用素材
Tips
一个小标题下尽量选择3个素材左右
讲述素材的内容不要超过5行
排比句最好用
千万不要叙述素材
素材应用概论
素材的基本特点
模糊化:素材≠句式/段落/故事
总结化:一个人的多个品质
平凡化:不用过于陌生的素材
小众化:平时训练过程中摒弃第一反应想到的素材 e.g. 雷锋 → 南仁东;避免高热点素材
主旋律化:个人品质,青年国家
素材应用区域
开头
不解释,要直白,引出话题或者疑问
文中
给出观点,解释观点
结尾
升华,强调观点
素材的应用手段
详例证明观点
反面教材:不断描述素材
语焉不详(e.g. 欧洲有位科学家)
事实不符(常识性错误)
用例冗长,以叙代议
正面教材
排比例证,一句话之内强调完,或者直接带入人物
优点:句式整齐、文字简约
详略结合
详例证明:排比例证=1:4
详例+过渡句(e.g. 我想……;于是,我们看到了……)+排比
素材撰写方法
确定素材风格
厚重敦实、古风唯美、主旋律、尖锐狂放、轻松明快
素材写作技巧
避免开头出现素材内容
活用问句,更加流畅地衔接行文结构,表达素材更加自然
设问句:抛出疑问→用素材解释观点
反问句:从素材出发强调结论是不可质疑的
疑问句:给阅卷老师提供想象空间
活用引用,作为素材和观点的桥梁
固定排比句式
当……
曾经……
第三人称指代,在全文频繁用TA
增强文字共情能力
文笔提升技巧
无视词性活用
e.g. 春天清新了心中的绿洲、城市威严了忙碌的行人、高考痛苦了同学们的心灵
无视逻辑
e.g. 李白戳痛了唐朝肥胖的月亮、杜甫在纸上织造着苍老而动荡的山水、火锅与奶茶煽动着我对keep新的背叛
取消主语(提升对整体意境的描绘)
e.g. 日出之时,泡一壶茗茶,在茶香或氲中,看仙鹤窗前闲庭信步;月升之刻,煮一碗月光,倚着窗宿,看窗外梅枝月影。如此生活,无诗亦痴,无酒亦醉。这份幽群,这份自由,是他的富贵,是他的珍惜,是他的清风明月不须买。
取消动词
不写“有”
e.g. 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改为 一头卷卷的黄发,自然的披在肩上,眼睛过于迷人,乌黑如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配合樱桃小嘴,总是有些混血的味道。
不写“说”
e.g. 狄更斯说:“生活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 改为 “生活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在狄更斯的世界……
不写“想”
拆分诗句
诗句+阐述
“生命就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生命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懈追求。
分割诗句(与我的文体风格匹配度较低)
我喜欢“干树万树梨花开"的“胡天八月” 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 我喜欢“灯如昼”的元夜”花市” 我喜欢“暗香盈袖”的“黄昏”。 前二句是剪裁两句古诗组合成句,后两句是一句古诗割裂后组合成一句
化用名句
“美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 “美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 “美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素材的歪门邪道
素材胡整理
素材胡写(文中胡写)
题型与文本
任务
文体指令
观点指令
思维指令
回归题目
明确立场
素材与文本
主要文本内容
主旋律类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写主旋律(过度赞赏、直白地写题目说出来的关键词,要深挖精气神)
e.g. 从党的做为思考可以深入的核心立意点
时事热点类
当作材料类作文
立意要围绕关键词,辩证关系
以关键词、分论点为核心,而不是时事热点的事件
科技创新类
文化类
哲思类
人与自然类
都是提炼关键词,关键词可以是精神、品质、熟知的道理、正确与否的观点
一个素材多用
素材如何转化为文本
文本→关键词
素材→关键词
主旋律化背景下,素材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