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钠离子电池阵列化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这是一篇关于钠离子电池阵列化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总结与展望,钠离子电池阵列化负极材料,背景。
静电纺丝技术结合其他先进技术可以制备多种结构的硅基复合材料。这些复合材料利用其优 异的物理特性能够有效地限制硅材料的体积膨 胀,并有助于形成稳定的SEI膜。硅/碳复合材料 的引入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带来了重要的突 破。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钠离子电池阵列化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背景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柔性可穿戴电子产品成为新潮流,对柔性电池的需求日益增长。锂离子电池因能量密度高、环境友好、无记忆效应,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但传统锂离子电池无法柔性折叠,其电极制备需涂覆在不耐折叠弯曲的金属集流体上,限制了电池形状。因此,开发柔性电极成为实现锂离子电池柔性可折叠的关键,这为 纳米纤维负极的研究提供了背景和契机。
钠离子电池阵列化负极材料
金属单质
材料特点:主要集中在元素周期表的第四、第五主族,如Sn、Sb、Bi等,储钠机理以合金反应为主,理论比容量高,但充放电过程中材料体积膨胀严重。
性能表现:通过制备阵列结构,如Bi纳米片阵列、Sb棱柱阵列、Co-Ge纳米线阵列等,有效缓解了体积膨胀问题,提高了储钠性能,在不同电流密度下展现出较好的可逆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过渡金属氧化物
钛基氧化物
材料特点:结构稳定、工作电压合理、成本低、环境友好,但本征导电性差、嵌钠反应动力学缓慢。
性能表现:采取结构调控、表面功能化、体相掺杂等措施,如制备磷化TiO₂(P-TiO₂)纳米管阵列、硫掺杂TiO₂(S-TiO₂)自支撑纳米管阵列等,显著提高了Na⁺存储能力、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部分阵列电极还展现出良好的柔韧性,适用于柔性电子器件。
铁基氧化物
材料特点:具有高可逆比容量,但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时,因Na⁺半径较大,反应活性不高,且伴随大的体积膨胀。
性能表现:构筑纳米阵列电极,如α-Fe₂O₃纳米棒阵列、S掺杂Fe₂O₃(S-Fe₂O₃)纳米管阵列、双掺杂赤铁矿纳米阵列等,有效提高了活性,缓冲了体积变化,改善了循环稳定性,部分电极展现出高可逆容量、优越的倍率性能和高保持率,在柔性储能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铜基氧化物
材料特点:为典型的转化反应类型材料,可逆理论容量较高,但充放电过程中存在体积膨胀问题。
性能表现:制备TiO₂修饰的CuO(R-CuO)纳米线阵列、表面包覆氮掺杂碳的CuO纳米棒阵列(NC-CuO)、一步室温溶液法制备CuO纳米线阵列等,解决了体积膨胀问题,展现出高可逆容量、高循环效率、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部分全电池性能与锂离子电池相当。
钴基氧化物
材料特点:理论比容量高,但存在导电性差、离子扩散动力学缓慢、体积膨胀大等问题。
性能表现:开发了多种纳米结构,如在集流体上原位生长的纳米阵列,如介孔Co₃O₄纳米片(Co₃O₄ NPA)原位生长在NF/rGO基底上形成的三维分层多孔氧化物阵列(Co₃O₄ NPA/NF/rGO),以及多组分材料如ZnO-Co₃O₄@CC异质结纳米片阵列等,实现了超高倍率和长循环稳定性,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机械柔性。
硫化物
钼基硫化物
材料特点:二维层状材料,具有三明治状结构,层间范德华相互作用弱,本征层间距大,理论比容量较高,但存在层间聚集堆积、电子导电性差、活性位点少、多硫化物溶解等问题。
性能表现:采用杂质原子掺杂、表面修饰、制备异质结构、相转变等方法优化,如制备自支撑MoS₂纳米片阵列、超薄MoS₂纳米片@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N掺杂碳纳米墙杂化阵列(CC@CN@MoS₂)、含氧MoS₂纳米片阵列、α-Fe₂O₃和石墨碳修饰的MoS₂(Fe₂O₃@C@MoS₂/CFC)纳米片阵列、具有三维核壳复合纳米结构的NiCo₂S₄@MoS₂阵列材料、1T-MoS₂纳米片组成的空心纳米管阵列等,提高了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部分电极在柔性电极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锡基硫化物
材料特点:理论比容量高,主要来源于转化反应和合金反应,但连续离子脱嵌过程中晶格体积膨胀大,影响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性能表现:通过形貌调控、制备纳米复合材料、多组分复合结构等策略改善性能,如制备具有独特纳米壁阵列结构的SnS₂、SnS₂纳米片(SnS₂/CC)阵列、超薄SnS₂纳米片(SnS₂@rGF)、Co掺杂SnS₂纳米片阵列、TiO₂@SnS₂@N-C三明治式阵列电极、纳米蜂窝状SnS/SnS₂纳米片(SnS/SnS₂@CC)阵列电极、SnS₂和NiS₂异质结构的纳米片阵列(SnS₂/NiS₂@CC)等,提高了可逆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部分电极在高电流密度下仍能保持较高容量,且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其它硫化物
性能表现:如制备氮掺杂的石墨烯量子点(NGQDs)修饰的WS₂纳米片复合阵列电极(NGQDs-WS₂/3DCF)、通过溅射技术构建垂直排列的WS₂薄片阵列并包覆碳层等,提高了容量和倍率性能,部分电极在高电流密度下循环后仍具有较高的可逆容量,且容量保持率高,为提高材料倍率性能提供了思路。
磷化物
材料特点:基于转化反应的金属磷化物(TMP)因高理论容量和较低储钠电位备受关注,但存在储钠过程中材料体积变化较大以及电子导电性差等问题。 - 性能表现:制备无粘结剂介孔金属磷化物纳米阵列,如CoP₄/CF、NiPₓ/CF等,结合了中孔结构和三维导电网络的优点,展现出高可逆容量、超长循环寿命和优异倍率性能;生长聚吡咯(PPy)包覆的CoP纳米线阵列(CoP@PPy NWs/CP),具有快速电荷转移和缓解体积膨胀的双重特性,表现出高库伦效率和良好倍率性能;制备FeP纳米棒阵列(FeP NAs/CC、FeP NRs/Ti),均匀分布在基底上,适应材料体积变化,提高了离子扩散速率和循环稳定性,部分全电池具有较高能量密度;制备Cu₃P纳米线阵列(CPNWs),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为纳米阵列负极材料开发提供了思路。
性能表现:制备无粘结剂介孔金属磷化物纳米阵列,如CoP₄/CF、NiPₓ/CF等,结合了中孔结构和三维导电网络的优点,展现出高可逆容量、超长循环寿命和优异倍率性能;生长聚吡咯(PPy)包覆的CoP纳米线阵列(CoP@PPy NWs/CP),具有快速电荷转移和缓解体积膨胀的双重特性,表现出高库伦效率和良好倍率性能;制备FeP纳米棒阵列(FeP NAs/CC、FeP NRs/Ti),均匀分布在基底上,适应材料体积变化,提高了离子扩散速率和循环稳定性,部分全电池具有较高能量密度;制备Cu₃P纳米线阵列(CPNWs),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为纳米阵列负极材料开发提供了思路。
钛酸盐
材料特点:具有层状结构的钛酸盐,如Na₂Ti₂O₅和Na₂Ti₃O₇,因成本低、电压平台低、层间距大等优势受关注,但存在电子导电率差、离子扩散速率慢以及首圈库伦效率较低等问题。
性能表现:通过形貌调控、碳包覆/复合、元素掺杂及优化晶体结构等策略提高电化学性能,如制备N掺杂石墨烯量子点(N-GQD)修饰的Na₂Ti₃O₇纳米纤维阵列(Na₂Ti₃O₇@N-GQDs/CTs)、在泡沫镍上原位生长Na₂Ti₃O₇纳米片(Na₂Ti₃O₇@NF)、研究醚类电解液与无粘结剂阵列结构对Na₂Ti₂O₅纳米片阵列的协同作用、通过质子化过程制备H₂Ti₂O₄(OH)₂(HTO)纳米线阵列等,提高了容量、倍率性能、循环寿命和首圈库伦效率,部分柔性全电池可提供较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部分电极在醚类电解液中表现出优异性能
总结与展望
总结
钠离子电池具有成本低廉、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储能器件。负极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体系的综合性能。对于具有较高比容量的合金型和转化型负极材料而言,这类材料体积膨胀问题依然严重,在短期内难以得到实际应用,还需要通过设计合适的微纳结构、表面包覆/修饰、体相掺杂以及设计异质结构等优化策略构建多组分复合阵列电极,以此来解决电极结构的稳定性。
展望
从负极阵列化到正极阵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