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理学
这是一篇关于生理学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血液循环,考1--8章,期末会有一道病例分析题,选择题在学习通题库,简答题在平时问的问题和笔记中,肾脏的排泄功能,能量代谢和体温,消化和吸收,呼吸。
编辑于2024-12-17 20:21:48生理学
选择题在学习通题库,简答题在平时问的问题和笔记中
考1--8章
期末会有一道病例分析题
肾小球肾炎
患者为什么出现少尿和水肿
细菌感染
滤过膜破损,血小板聚集,管腔变细,少尿,水仍然停留在体内,造成水肿
患者为什么出现蛋白尿
肾小球的滤过膜破损
患者血压为什么高于正常
血管内水多
呼吸
肺 通 气
肺 通 气 的 原 理
实现肺通气的器官:呼吸道,胸廓,肺
肺通气的动力
肺通气原动力--吸 肌 节 律 性 的 收 缩 和 舒 张
肺通气直接动力--肺 内 压 和 大 气 压 之 间 的 压 力 差
呼吸运动
呼吸时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的变化
肺通气的阻力
肺 容 积 和 肺 通 气 量
气 体 的 交 换 和 运 输 /肺换气
气体交换的原理 /气体扩散的动力:气体的分压差,由高压向低压
气 体 交 换 的 过 程:肺泡里氧分压102mmHg,肺毛细血管里的静脉血氧分压是40mmHg,所以氧气会在氧分压下从肺泡进入到毛细血管;肺毛细血管中二氧化碳分压为46mmHg,肺泡中二氧化碳的分压差为40mmHg,所以二氧化碳会在二氧化碳分压差的下从肺毛细血管进去到肺泡
气 体 运 输
呼 吸 运 动 的 调 节
呼 吸 中 枢 与 呼 吸 节 律 的 形 成
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机械感受性反射
肺牵张反射(黑-伯反射)
肺扩张反射
肺萎陷反射
化学感受器反射
外周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只有二氧化碳能通过血-脑屏障
中枢化学感受器,只有H+能刺激到,中枢途径为主,
消化和吸收
消化
口腔内消化
唾液的消化
湿润和溶解食物,使食物易于吞咽并有助于引起味觉
唾液淀粉酶能将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清洁和保护口腔
排泄功能,如铅、汞
胃内消化
吃东西的信息传给迷走神经(传出神经),它释放
乙酰胆碱
刺激壁细胞
肠嗜铬样细胞,分泌组胺
组胺作用于壁细胞,分泌胃酸
δ细胞,产生生长抑素,抑制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抑制壁细胞分泌胃酸
蛙皮素
与G细胞结合,分泌促胃液素
促胃液素作用于壁细胞M3受体,壁细胞分泌胃酸
胃黏膜的自身防御机制
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胃黏膜屏障
胃黏膜细胞保护作用
胃的运动
形式
容受性舒张,胃特有的运动方式
紧张性收缩
蠕动
胃排空
概念: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影响因素
胃内食物促进胃排空
肠抑胃素
呕吐
小肠内消化
胰液的分泌
胰蛋白酶原---肠激酶----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原----胰蛋白酶---糜蛋白酶, 胰脂肪酶--辅脂酶---才能分解脂肪,胰液分泌不足,就会脂肪泻
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肝细胞分泌胆汁,苦味,肝胆汁是金黄色,弱碱性,有中和胃酸的能力;胆囊胆汁,胆囊浓缩胆汁,颜色是墨绿色,呈弱酸性,即失去中和胃酸的能力,
成分: 胆 汁 的 主 要 成 分 有 胆 盐 ( 胆 汁 酸 与 甘 氨 酸 结 合 形 成 的 讷 盐 或 钾 盐 ) 、 胆 固 醇 、 卵 磷 脂 、 胆 色 素 及 多 种 无 机 盐 等 , 不 含 具 有 生 理 意 义 的 消 化 酶
胆盐一端亲脂,一端亲水,胰脂肪酶通过辅脂酶,与脂肪分子结合,
胆 汁 中 的 胆 盐 对 脂 肪 的 消 化 和 吸 收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1 )乳 化 脂 肪 , 促 进 脂 肪 的 消 化; ( 2 )运 载 脂 肪 , 促 进 脂 肪 的 吸 收 . ( 3 )促进 脂 溶 性 维 生 素 ( A 、 D 、 E 、 K ) 的 吸 收
缺少胆汁会导致凝血因子减少,凝血功能障碍
蛋白质食物最能促进胆汁分泌
小肠液
水+无机盐+肠激酶+黏蛋白
运动方式:(特殊的)分节运动
大肠的功能
吸收
为什么小肠吸收最主要的位置?
吸 收 面 积 大 ( 200m2 )
停 留 时 间 长 , 3---8H
毛 细 管 和 淋 巴 管 丰 富
酶 多 : 有 胰 液 、 小 肠 液 等 消 化 液 食 物 已 被 充 分 消 化
葡萄糖、蛋白质 继发性主动转运
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能量代谢和体温
能量代谢
概念:指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发生的能量的释放、转移、贮存、利用
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利用
能量平衡
能量代谢的衡量标准:能量代谢率:机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产热量(与体表面积成正比)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肌肉活动,影响最大
环境温度 20--30度时能量代谢最稳定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进食引起机体额外产生热量的现象,蛋白质食物最明显
精神活动
基础代谢
概念: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基础代谢率: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正常值,:相对值+ -15%以内
子主题
影响因素
体温及其调节
肾脏的排泄功能
肾脏的功能
生成尿液
参与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酸碱平衡)
内分泌功能:合成肾素....
尿的生成过程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概念:指 血 液 流 过 肾 小 球 毛 细 血 管 时 血 浆 中 水 和 小 分 子 物 质 通 过 滤 过 膜 进 入 肾 小 囊 腔 中 形 成 原 尿 的 过 程 。
滤过的结构基础--滤过膜
组成
内层: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中层:基膜层
外层: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
滤过膜的通透性
机械屏障(阻止细胞和大分子滤过)+电学屏障(限制带负电荷的物质滤过)
血细胞和血浆中的蛋白质不能通过滤过膜
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EFP,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
概念:肾小球有效滤过压,是滤过原尿的动力
公式: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入球端滤过有效滤过压>0,生成原尿
出球端滤过有效滤过压=0,无滤过产生
肾小球的滤过率(GFR,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概念:是指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尿量。成人=125ml/min
可作为衡量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
球管平衡是指近球小管对滤液的重吸收率相当于肾小球滤过率的65%-70%。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1.有 效 滤 过 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
无尿会导致尿毒症(因为不能排毒了)
血浆胶体渗透压
子主题
肾小囊内压
肿瘤压迫输尿管
2.滤 过 膜 的 面 积 和 通 透 性
面积
正常是肾小球都活动滤过面积=1.5㎡
急性肾炎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3.肾 血 浆 流 量 的 改 变
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肾小管的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概 念 : 小 管 液 在 流 经 肾 小 管 和 集 合 管 过 程 中 , 其 中 水 和 绝 大 部 分 溶 质 被 肾 小 管 和 集 合 管 F 细 胞 重 新 转 运 回 血 液 的 过 程 。
重吸收的部位、方式、特点
1 . 部 位 :肾 小 管 各 段 和 集 合 管 。
2 , 方 式: 主 动 重 吸 收 (消耗能量)和 被 动 重 吸 收(不消耗能量)
3 . 特 点 ( 1 ) 选 择 性 ( 2 ) 有 限 性 。
( 1 ) 选 择 性 各 种 物 质 重 吸 收 的 比 例 是 不 同 的 主 要 吸 收 营 养 物 质 。
全 部 重 吸 收 : 葡 萄 糖 、 氨 基 酸 等
大部分重吸收 : Na+ 、 CI- 、 水 等 。
部 分 重 吸 收 :尿 素 等 。
完 全 不 吸 收 :肌 酐
( 2 ) 有 限 性 : 当 某 种 物 质 浓 度 过 高 , 超 过 肾 小 管 上 皮 细 胞 对 其 重 吸 收 的 极 限 时 , 则 无 法 去 被 全 部 重 吸 收 。
几种物质的重吸收
1.Na+ 、 CI- 和 水 的 重 吸 收
近 端 小 管 : 吸 收 原 尿 65 % 、 70 % 的 Na+、Cl-,H2O
1) Na+ : 前 半 段主动重吸收(继发性主动转运)(N a + -葡 萄 糖 ,N a + -H+ 交换) 后半段被动重吸收(细胞旁路)
2 ) Cl-: 被 动 重 吸 收 ( 细 胞 旁 路 ) ;
3 ) H20 : 渗 透 作 用 , 被 动 重 吸 收 。
髓 袢 : 吸 收 原 尿 中 20 % 的 Na + 、Cl-
1) 降 支 细 段 : 对 NaCl-通 透 性 低 , 对 水 通 透 性 高 乛 水 分 渗 透 至 管 周 组 织 液 乛 小 管 液 NaCl-浓度上升
2 ) 升 支 细 段 : 对 水 几 乎 不 通 透 , 对 Na+ 和Cl- 通 透 性 高 --- 小 管 液 中 Na+ 和Cl- 顺 浓 度 差 扩 散 至 管 周 组 织 液 - --小 管 液 NaCl-浓度 下降
3 ) 升 支 粗 段 : Na + 主 动 重 吸 收 ,Cl- 继 发性主动转运( Na +:2Cl-:K+同向转运)
HCO3-的重吸收,代表碱
( 1 ) 近 端 小 管 吸 收 80 % ~90 % ;
( 2 ) 以 CO2 形 式 进 行 吸 收 ;
( 3 ) 与 H+ 分 泌 藕 联 ( Na+ -H+ 交 换 ) ;
( 4 ) 排酸保碱,对 于 维 持 机 体 酸 平 衡 有 重 要 意 义
K+的重吸收
( 1 ) 约 90%被 重 吸 收 回 血
( 2 ) 65 % ~70 % 在 近 端 小 管 吸 收 ,
( 3 ) 吸 收 机 制 : 主 动 重 吸 收 ,
葡萄糖的重吸收
( 1 重 吸 收 部 位 : 仅 限 于 近 端 小 管
( 2 重 吸 收 机 制 : 继 发 性 主 动 重 吸 收
( 3 重 吸 收 量 : 有 一 定 限 度 ( 原 因 : 同 向 转 运 体 的 数 目 有 限 )
所以终尿中无葡萄糖
肾 糖 阈 :尿 中 刚 开 始 出 现 葡 萄 糖 时 的 最 低 血 糖 浓 度 。正 常 值 : 160 、 180mg / 100ml( 8 .88 ~ 9.99mmoI/L )
其他物质的重吸收
(1) 氨 基 酸 、 HP042- 、 SO 42- 等 :继 发 性 主 动 重 吸 收
(2) 小 管 液 中 微 量 的 蛋 白 质 :上 皮 细 胞 吞 饮 作 用 重 吸 收 ;
( 3 ) 尿 素 :被 动 重 吸 收 。
肾小管的集合管的分泌功能
概念:指 肾 小 管 上 皮 细 胞 将 自 身 代 谢 物 质 或 血 液 中的 物 质 排 入 小 管 液 的 该 过 程 。
肾小管和集合管主要分泌K+、H+、NH3
H+的分泌
部位:
近端小管(主要)
远曲小管
集合管上皮细胞
机制:主动转运(H+-Na+交换)
意义:排酸保碱,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NH3和NH4+的分泌
部位:
远曲小管
集合管上皮细胞分泌。
机制:单纯扩散
意义:有排酸保碱,维持酸碱平衡作用。H+的分泌
K+的分泌
部位:远曲小管、集合管
特点:Na+被重吸收,通过钠泵的作用,转运K+进入示管液,二著望逆问转运,称为Na+-K+交换。
酸中毒时:H+生成增多,Na+-H+交换增如,Na+-K+交换减少,所以会出现高血钾。
碱中毒时,为什么出现低血钾?
氢钠交换少,钠钾交换强,出现低血钾症,导致肌无力
H+-Na+和Na+-K+交换存在竞争性抑制。
尿生成的调节
体液调节
抗利尿激素(ADH)
合成: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神经元
释放:垂体后叶(/神经垂体)
作用:促进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重吸收增加(增加通透性),使尿量减少。使动脉外周阻力增大,动脉血压升高,又称加压素。
调节抗利尿激素因素:
血浆晶体渗透压(最主要)
大量出汗、严重呕吐或腹泻患者→血浆晶体渗透压↑→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ADH↑→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
由于大量饮清水后,可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与激素有关)
机制:大量饮用清水后→血浆晶体渗透压↓ →渗透压感受器抑制→ADH↓→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尿量↑
简答题,注意开头和结尾对应
循环血量的改变
快速大量滴注生理盐水 循环血量增加→左心房和大静脉容积增大→左心房和大静脉管壁上的容量感受器兴奋→ADH↓→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增加
动脉血压变化
动脉血压↑→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刺激增强→ADH↓→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增加↓
子主题
选择题
醛固酮(aldosterone)
1.合成和分泌: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
2.作用
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Na+重吸收
K+分泌(保Na+排K+),促进Cl-和H2O重吸收。
保Na+、保水、排K+
2.醛固酮分泌的调节
1)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影响:血管紧张素Ⅱ、Ⅲ→醛固酮↑
2)受血K+、血Na+浓度影响:血K+↑(更敏感)、血Na+↓→醛固酮↑
血管紧张素还能使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使循环血量增加
最多是选择题,在题库里
肾的自身调节
肾血流量在一定的血压变动范围内:(70~180mmHg)能保持不变的现象,称为自身调节。
小管液中溶质浓度
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是影响肾小管对水重吸收的主要因素。渗透性利尿(osmotic diuresis.):由于小管液溶质的浓度增加,渗透压升高,使水的重吸收减少引起的利尿
子主题
神经调节
肾交感神经兴奋,可起:
1.入球小动脉收缩(更显著)、出球小动脉收缩→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流量↓,毛细血管血压↓→肾小球滤过率↓:
2.刺激球旁细胞分泌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肾小管对NaCl和水重吸收↑:
3.促进近端小管对NaC和水的重吸收。
尿液的浓缩与稀释
尿液的浓缩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肾髓质的高渗梯度(先决条件)
2.血液ADH的浓度(水重吸收)。
肾髓质高渗透压梯度
越往内/下走,渗透梯度越高
子主题
NaCl和尿素
尿浓缩和稀释的基本过程
1.尿浓缩
机体水↓→抗利尿激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髓袢升支粗段低渗液中的水在肾髓质高渗梯度的作用下不断被重吸收→小管液中渗透压↑,形成高渗尿→尿液浓缩
2.尿稀释
机体水↑→抗利尿激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髓袢升支粗段低渗液中的NaCl继续被吸收,水不被重吸收→小管液渗透压↓,形成低渗尿→尿液稀释
尿液及其排放
尿液
(一)尿量
正常成人的尿量为1.0~2.0L/24h。
临床规定
多尿 尿量超过2.5L/24h
少尿 尿量为0.1~0.5L/24h
无尿 尿量少于0.1L/24h
氮质血症,尿太少了,3.5g固体必须要溶解在500ml水里,要是睡不够就会形成氮质血症
(二)尿液的理化性质
1.尿液的成分水占95%~97%。溶质主要是电解质和非蛋白氮化合物(尿素、尿酸、肌酐和肌酸等)等。
2颜色透明、淡黄色(颜色深浅与与尿量有关)
3.气味
4.比重1.015~1.025
5.pH5.0~7.0
尿的排放
盆神经促进尿液排;阴部神经阻止排尿(大脑控制)
排尿反射:是一种受意识和自主神经双重控制的反射活动,其反射中枢包括脊髓骶段初级排尿中枢和大脑皮质的高级排尿中枢(脊髓骶段神经受大脑控制,即受意识控制)
(三)排尿异常
①尿频:排尿次数多叫尿频(膀胱炎症、膀胱结石)。
②尿潴留:膀胱充满尿液而不能排出叫尿猪留。(脊髓损伤、尿路结石,前列腺肿大)
③尿失禁:排尿失去主观意识控制叫尿失禁。(脊髓与大脑皮层传导损伤)
血液循环
心脏生理
掌握:心动周期的概念;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
熟悉:心力储备,心音
了解:心功能评价
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血管一血液流动的管道(运输、分配血液,物质交换)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以心室肌细胞为例,分析普通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特点
1.静息电位约为-90mv
形成机制与骨骼肌细胞基本相同,要是由K+外流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多一个第二期平台期
是工作细胞,静息电位分四期
特殊:2期少量钾离子外流但是钙离子内流,所以细胞内电荷不变
2期历时长是心室细胞动作电位的典型特征
2期容易被锰离子(Mn2+)和维拉帕米等阻断剂所阻断,那么心肌收缩力下降
4期,洋地黄类药物能抑制心肌细胞膜的钠钾泵,使钠钙交换减弱,钙离子排出减少,从而使心肌收缩力加强
子主题
是快反应细胞,0期
只有二联管,所以需要运入钙离子,来加强心肌收缩力
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没有静息电位
快反应细胞:钠离子内流(快钠通道),心室肌细胞、心房肌细胞、浦肯野纤维网
这种通道可以被河豚毒所阻断,即没有去极化,心脏不收缩,人马上会死
慢反应细胞:钙离子内流(慢钙细胞),窦房结细胞(=P细胞),房室结细胞
子主题
窦房结4期:钾离子钠离子钙离子;浦只有钠离子
血管生理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