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记忆
普通心理学记忆,概述了良好记忆力的培养、记忆的品质、识记的一般过程、记忆的分类、记忆大纲内容等。知识梳理详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4-12-17 20:50:51记忆
记忆大纲内容
理解记亿的概念、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再认或回亿)
理解记忆的种类及其特点
掌握基本记忆过程(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的主要规律,并根据记忆规律指导学生的学习
了解记忆的品质
记忆
概念:大脑对客观事物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认知过程
基本过程
识记:一个人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保持: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
再认:是指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感到熟悉并能识别和确认的过程
回忆: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在人脑中重新呈现并加以确认的记忆过程
记忆的分类
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记忆可分为
形象记忆
以感知过的具体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形象记忆可以是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味觉的、触觉的。
例如,关于“万里长城”形象的记忆,“沙发很软的”记忆,听过的音乐、尝过的味道等
情景记忆
以亲身经历过的,发生在一定时间与地点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例如,高考结束后的情景
语义记忆
以各种有组织的知识为内容的记忆
例如,对数学、物理学中的公式、定理的记忆
情绪记忆
以个体曾经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例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运动记忆
以个体过去操作过的动作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例如,对体操、舞蹈、打篮球动作的记忆
根据记忆材料保持时间长短和信息编码方式,可分为
瞬时记忆
又称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是指客观刺激物停止后,在人脑中只能保留一瞬间的记忆
编码方式:图像编码、声像编码
特点:时间为0.25~4秒,容量较大
短时记忆
指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贮存,保持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分钟的记忆。例如,听课时记笔记。
编码方式:视觉、听觉编码
特点:7±2组块,容量有限
长时记忆
信息在记忆中的储存时间超过一分钟以上,直至数日、数周、数年的记忆。
编码方式:表象编码、语义编码
特点:储存时间为一分钟以上的记忆
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根据个体在记忆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可分为
理解记忆
通过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以把握材料的意义并将知识加以永久保持的记忆
例如,通过阅读故事理解古诗
机械记忆
指只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采用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
例如,反复背诵古诗
根据记忆是否被意识到,可分为
外显记忆
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的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
例如,写作业
内隐记忆
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例如,潜移默化
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
陈述性记忆
是指对有关事物和事实性信息的记忆,即是什么?为什么?
例如,人名,地名
程序性记忆
是指一个人对通过练习后所逐渐获得的技能或经验的记忆,即怎么做?
例如,怎么骑车,怎么游泳
识记的一般过程
识记
识记的分类
根据识记过程的目的性和努力程度,把识记分为
无意识记
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一定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发生的识记
例如,看过的电视、听奶奶讲的故事
有意识记
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
例如,为了考试能获得好成绩,刻苦背诵知识点
根据识记内容是否被理解,有意识记又可以进一步分为
机械识记
根据识记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采用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识记
例如,反复背诵古诗词
意义识记
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识记
例如,运用生活中的常见例子理解抽象的概念
影响识记效果的原因
识记的目的:识记的目的是否明确直接影响着识记的效果,这是影响识记效果的重要条件。
信息的加工深度:信息加工程度越深,其保留效果就越好
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一般来说,要达到同样的识记水平,随着识记材料数量的增加,识记的效果就差。同时,直观、生动,形象的材料比抽象的语言材料容易识记。
识记时的情绪状态:情绪会影响记忆。如,在遇到一位多年不见的朋友时,我们所能回忆起来的事情往往是有过强烈情绪体验的那些经历。
识记材料是否具有意义和价值:研究表明,信息的输入是有优先等级的。首先是影响生存的信息进入到工作记忆中,并得到了加工,例如烧焦的味道,影响人身安全的危险;其次就是能够产生情绪的信息;最后,才是新学习的信息。
培养识记的有效策略
有目的的识记:目的越明确,目标越远大,识记的效果就越好
先理解后识记:只有理解了知识,才能记得牢固,也才能灵活应用
整体识记与分步识记相结合:根据识记量采用相应的识记方法
依据组块律,加大信息量:组块律就是指识记信息的容量随组块容量的增大而增大
识记与操作相结合:参加实际操作,自己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保持良好情绪
保持
保持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
记忆内容在质上的变化
记忆内容在量上的变化
记忆的恢复现象:学习后过2—3天测得的保持量反而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多
遗忘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在数量上受时间因素制约的规律:随时间的递增遗忘量也在增加,其速度是先快后慢,在最先开始的时候遗忘特别迅速,然后逐渐缓慢。也就是说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
影响遗忘的因素
遗忘受时间因素的影响:遗忘的规律随着时间的递增,遗忘量也以先快后慢的趋势呈现增长。
学习材料:学习材料的种类、长度、难度、系列位置以及意义都会影响记忆的结果。
学习程度:低度的学习材料容易遗忘,过度学习了的材料要比刚能回忆出来的材料保持得好一些
避免遗忘的方法
及时复习:人们对学到的新知识,一小时后只能保持44%,两天后保持量为28%,6天后只剩下25%。所以我们学习过新知识后,要“趁热打铁”抓紧时间及时复习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复习既可以连续、集中地进行,也可以在不同时间间隔内分散进行。
复习要做到五到:即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和心到,只有通过全身心的投入、多种感官的参与才能有效增强记忆。
复习方法多样化: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
再认或回忆
再认:原有经验的巩固程度会影响再认的效果。对旧事物的记忆越牢固,再认就越容易,否则再认就困难。
回忆:一般来说,联想是回忆的基础,因为事物是有联系的,在头脑中贮存的经验也是以网络的形式互相联系着的。
记忆的品质
敏捷性
指一个人在识记事物时速度方面的特征
例如,过目成诵
持久性
指记忆的事物所保持的时间的长短
例如,终身不忘
准确性
指对记忆内容的识记、保持和提取时是否精确的特征
例如,倒背如流
准备性
指对保持内容在提取应用时所反映出来的特征
例如,出口成章
良好记忆力的培养
唤起记忆的愿望
增强记忆的信心
教授记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