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投资第1课》读书笔记
这是一篇关于《投资第1课》摘抄的思维导图,《投资第1课》将资产配置、股票筛选与估值、经济学、企业管理、金融心理学、财务会计等各门学科融入投资之中,讲述了投资者必须知道的投资常识,简单易懂且适合个人投资者。书中回答了16个关键问题,帮助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理解投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编辑于2024-12-18 23:02:12《投资第1课》摘抄
前言
创造一些这个世界上本来没有的东西,并为他人提供价值。
真正影响股价的,是其背后的经济和商业世界,每日上下波动的价格不过是幻觉
投资是认知的变现,投资成功,是因为我们最终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即使你选择了好的投资产品,如果不具备基本的投资知识,也可能会经历贪婪和恐惧,在关键时刻无法拿住
1.钱是从哪儿来的?
多出来的钱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自然资源,劳动,技术
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投入智慧和劳动,发展科学技术,创造出巨大的财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以公司为单位创造的。而现代股份制公司的组织结构,协同资本市场制度,使普通人也能参与到这种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来——当然,在分享利益的同时,每个参与者也承担了相应的风险,接受自己投入的钱被一个大浪打过来就拍没了的可能。
身处投资领域,我们经常强调,一定要去了解投资的“底层资产”是什么。······其获得回报的来源到底是什么,是否符合这个世界最基本的常识与公理。
2.哪种投资方式回报最高?
投资,就是把钱放入“公司”这种可以不断创造更多财富的现实组织里,通过公司参与财富创造,并分得相应收益的过程。
股票(购买公司的所有权)和债券(有时借给公司,有时借给政府),构成了今天我们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的两种形式。
股票是长期收益最高的资产
首先,当然是复利的巨大作用
公司这种组织形式,天然带有一些经济上的优势。······。收入增长一倍,利润却增长两倍,这在商业领域被称为经营杠杆。
与黄金,石油甚至房地产不同,上市公司,尤其是优秀的上市公司可以依靠人的智慧,勤奋和勇气,“主动”获取更多价值。
第一,这里的最好,是将股票作为一个集合,一个大类,一个一揽子的打包产品来说的,实际上任何一支个股都有可能价值毁灭,长期归零。第二,长期表现最好,但这个“长期”有多长,我们往往很难知道。
投资体系的基石,就是相信长期持有股票——或者说好公司——一定会带来超出平均水平的回报。
3.为什么多数股民赚不到钱?
大部分基民都是在市场刚开始上涨时赎回,又在牛市顶峰附近大量申购。
人对绝对数字的感知是非常模糊的,尤其是对一些本身就很难估价的东西。所以,人对事物价格的判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绝大多数人是无法给市场,企业或者股票正确估价的。
市场极度狂热的时候,谁在拼命买入呢?一定是最不懂一支股票价值几何,觉得用100块钱买价值30块钱的东西也没问题的人,是他们在给这个资产定价。同样,在市场极度恐慌的时候,很多人愿意以30块钱的价格卖出实际价值100块钱的资产,而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的价格,就是由这些人决定的。
股价=价值️️×估值。
《聪明的投资者》:要想在一生中获得投资成功,并不需要顶级的智商,超凡的商业头脑或内幕消息,而是需要一个稳妥的知识体系作为决策的基础,并且由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其不会对这种体系造成侵蚀。书中所说的知识体系和情绪控制,即认知和情绪,是我们给企业和市场估值,定价的基础。
4.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应该是多少?
投资股票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投资这个国家相对规模较大,盈利能力较强,活力也比较旺盛的一系列公司。
以经验论,8%-10%的长期年化收益率是比较合理的预期。
如何进一步提高:第一,在上市公司中挑出那些长期表现更好的公司。第二,利用紧急周期,盈利周期和情绪周期,在低位时多买一点,高位时按兵不动或卖出一些。
查理芒格说过,一支股票的长期回报率,基本与企业长期实现的ROE靠拢。
5.为什么市场会有周期?
股市的波动,一定是无数因素变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宏观来看,市场波动主要受三个周期影响——经济周期,企业盈利周期和情绪周期。
6.投资股票,风险真的很大吗?
为什么大部分人会觉得总体而言买房是件风险不高,比较安全的事情呢?
第一,在过去二十年中,几代中国人见证了房产的大幅飞升
第二,买房要比买股票简单很多。
因为房地产市场中没有像股票交易所那样一个实时报价,瞬间买卖的交易系统,即使价格各种波动,大家也感受不到。
一个启示:对普通人来说,投资的第一要务,是要投资一个长期向上的市场。
第二个启示:对于投资来说,尽量去做简单的题,少去挑战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难题。
波动大不是风险,亏损的可能性也不是风险,不懂装懂,自欺欺人才是最大的风险。
一般情况下,投资者对自己的投资账户查看得越频繁,回报就越低。因为大多数人忍受不了短期价格波动造成的心理影响,总倾向于躲避暂时的浮亏,或者赚一点钱就赶紧“落袋为安”。如此反反复复操作,不但让自己多交了好多手续费,还损失了更多长期收益。
7.投资多久才算长期?
如今人尽皆知的好公司,白马股,核心资产,其股价发展过程并不是线性的,它们往往是蛰伏很多年,然后在一两年的较短时间内完成主要涨幅。
当闪电劈下来的时候,你最好保证自己在场
不管是股市长期的预期收益率,还是长期投资需要的时间,这些因素都是客观的,并不会因为我们希望快速变富而发生变化,我们唯一能够控制的,是投资的本金。因此,更重要的事情可能是,放下焦虑,专注于工作和生活,随着自己不断变得更好,收获更多工资,股权等其他收入。与此同时,做好资产配置,根据自己的兴趣慢慢拓展能力圈,在合理的范围内提高自己能获得的收益率。
8.投资应该集中还是分数?
如果你觉得目前的自己还没有重仓某几只股票的能力,那么“分散”才是更好的选择。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采取分散化的投资更加有效。
9.好公司等于好股票吗?
除了“好公司不等于好股票”,投资界还有一个金句:“你的收益率其实在买入的时候就已经锁定了”不管做怎样的投资,都要记得,只要买得足够便宜,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10.可以把股票当筹码吗?
市场上总会有一股量级很大的资金,它们并不在意股票背后公司的长期价值,而是看着消息,热点,题材,资金流向等指标来炒股。
坚持“好资产+好价格+利用市场先生+长期持有”这一价值投资理念,是我们在设计交易方案时最重要的思路。
11.听了这么多道理,为什么依然做不好投资?
只有在投资领域,智力,体能,技术,经验和资源,未必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而正是看起来虚无缥缈的个性,环境与行为,决定了我们的成败。学习投资知识,精进投资技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磨练自己的心性,面对自身的弱点,最终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很多时候,人们在制定计划时都会高估自己的水平。说得再具体一点,是高估了自己的意志力,而低估了自己的人性。
投资是一个对“心”的磨练过程,其实是在审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与金钱的关系。投资成功,是我们变成更好的人之后的自然结果。
12.怎样做好资产配置?
股票市场的波动放大了我们的情绪,但很可能把我们折腾了半天,对家庭整体资产的影响根本微不足道。
第一笔钱,是保险保障的钱。
第二笔钱,是随时要用的活钱。
第三笔钱,是稳健理财。
第四笔钱,是长期投资的钱。
13.怎样为自己制定一份长期资产配置方案?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长期投资理念,便是“好资产+好价格+长期持有”
不论是进攻性投资者,还是防御型投资者,都需要同时配置一定比例的股票和债券,并且债券的比例不能低于25%。
很多时候,最终决定大家是否能赚钱的,并不是多出来的那些仓位,而是你究竟能否坚持下去。
“再平衡”是投资中唯一免费的午餐。(75%股+25%债,一年再平衡,年化收益率11.38)
想要进一步降低风险,提高收益
武器一:基于估值的低买高卖
武器二:增强型指数
武器三:主动型基金
武器四:债券型基金
14.如何选择好资产?
对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好资产就是以持有沪深300和中证500为主,其他类似消费,医疗,信息等行业指数基金,红利等策略指数基金为辅的方式,构建自己的资产组合。
15.怎样买到好价格?
尽可能一直待在市场中。
长期来看,收益主要来源于企业盈利的增长。投资的时间越长,估值变化贡献的收益占比越低。
对于每一笔投入来讲,如果持有周期足够长,不必苛求买到最低,但也不要买得太贵。
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通过抓住低估值的时机买入,可以进一步提高收益。
如果牛市的估值太贵,卖出一部分,可以大幅提高长期收益率。
16.为什么需要一套投资系统?
八个原则
资产配置决定绝大部分收益
股票背后是公司所有权
市场都是有周期的
市场短期波动不可预测,波动不是风险
买入价格应具备安全边际
不懂不做,基于能力圈做决策
投资是逆人性的
投资是科学更是艺术,没有标准解决方案
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市场情况,他们绝不会违反自己的系统原则去做主管交易。
投资失败的重要原因是“拿不住”。如果你根本不了解一个产品或策略的价值观及其投资逻辑,你就很有可能拿不住,大概率会在市场风格与这个产品逻辑不匹配时纠结,怀疑,最终卖出。
投资活动并非要在别人的游戏中打败他们,而是要在自己的游戏中控制好自己。
后记 投资成功,是一个自然的结果
想获得投资上的成功,最应该具备的品质是什么呢?对方答道:以我多年的观察,伟大的投资者都具有一个特指,取得成功时,他们都倾向于认为那是外界的原因;遭遇失败之后,它们都会将原因归结于自己。
这也正是我热爱投资的原因——它让你直面自己的缺点与脆弱,并在每一个可能的时刻提醒它们的存在。反过来说,只要在这样的过程中直面自我,保持内观,投资会帮你变得更好。最终你就会发现,投资成功,是我们在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之后,自然的结果。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