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脏听诊
心脏听诊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医生通过听诊器胸件置于心前区,探听心脏搏动声音以了解心脏状态。以下是对心脏听诊的详细介绍。
编辑于2024-12-20 01:13:21心脏听诊
一些注意事项
多采取仰卧位或坐位 MS—左侧卧位 AI—坐位且上半身倾斜
钟形体件—低音调声音:二尖瓣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膜形体件—高音调声音:主动脉舒张期叹气样杂音
心瓣膜区听诊
五个听诊区:二尖瓣区(心尖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Erb区)➡️三尖瓣区
听诊顺序
听诊顺序:二尖瓣区(心尖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Erb区)➡️三尖瓣区
听诊内容
心率
正常成人60-100次/分 <3岁 多>100次/分
心动过速:成人>100次/分,儿童>150次/分 心动过缓:<60次/分
心律
窦性心律不齐
一般无临床意义
期前收缩
心房颤动
特点: 1️⃣心率绝对不规则 2️⃣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3️⃣脉率<心率 常见于:甲亢,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少数—特发性心房颤动)
心音
S1🟰二尖瓣关闭➕三尖瓣关闭(四个成分组成 二三成分能听到) 特点:低响长同尖(音调低,强度响,持续长0.1s,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心尖部最响) S2🟰主动脉瓣关闭➕肺动脉瓣关闭(四个成分组成,二成分可以听到) 特点:高弱短非底(音调高,强度弱,持续短0.08s,与心尖搏动非同步出现,心底部最响)
S3🟰舒张早期➕血冲壁震动(心室快速充盈的血流从心房冲击室壁,是心室壁、腱索、乳头肌突然紧张震动所致) S4🟰舒张晚期➕血满拉瓣震动(心房收缩使房室瓣及其相关结构突然紧张震动产生)
心音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心音强度的改变
S1(取决于心室内压增加的速度) 🫀S1增强 1️⃣MS:P- P间期缩短,二尖瓣位置低,功能尚好(如有器质性瓣膜病变,则可能减弱) 2️⃣心肌收缩力增强或心动过速 (甲亢,高热,贫血) 🫀S1减弱 1️⃣MI:左心室舒张期过于充盈,二尖瓣位置过高 2️⃣PP间期延长,AI 3️⃣心收缩力减弱 (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S1强弱不等 1️⃣心房颤动:当两次心搏相距较近时,S1增强;远时减弱 2️⃣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房心室几乎同时收缩—“大炮音”
S2(与体循环或肺循环的阻力大小以及半月瓣的病理改变有关) 一般情况: 青少年A2<P2 成年人A2=P2 老年人A2>P2 1️⃣主动脉压增高,主动脉瓣关闭有力,A2增强,呈“高调金属撞击音”(向心尖及肺动脉瓣区传导) (见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2️⃣肺动脉压力增高,P2增强,向胸骨左缘第三肋间传导,不传导至心尖 (肺心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二尖瓣狭窄伴肺动脉高压) 3️⃣S2减弱:体循环,肺循环阻力下降,血流减少,瓣膜病变(低血压,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狭窄)
心音性质的改变
“单音律”:心肌严重病变,S1失去原有性质,S2减弱,二者极其相似 “钟摆律”或“胎心律”:心率增快,收缩期与舒张期几乎相同(见于大面积心肌梗死,重症心肌炎)
心音分裂
S1分裂(不应呼吸而变异) 电活动延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机械活动延迟—肺动脉高压
S2分裂(肺动脉瓣区较明显) 🫀生理性分裂:深吸气末出现多见于青少年 🫀通常分裂:受呼吸因素影响1️⃣右室排血时间延长(MS伴肺动脉高压,PI)2️⃣左室射血时间短,主动脉提前关闭(MI,室间隔缺损) 🫀固定分裂:不受呼吸的影响,两个成分间距固定(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反常分裂(逆分裂):吸气变窄,呼气变宽。主动脉瓣关闭时间迟于肺动脉瓣(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AS,重度高血压)
额外心音
舒张期额外心音
🐎奔马律 1️⃣舒张早期奔马律VS生理性S3 :提示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重症心肌炎,扩张性心肌病) 2️⃣舒张晚期奔马律🟰增强的S4:见于心肌肥厚伴心肌损伤 📳开瓣音:见于MS且瓣膜尚柔软,由于舒张早期高压力的左房迅速进入左室,瓣膜突然停止开放而产生震动引起的拍击音(为二尖瓣弹性和活动尚好的间接指标,是二尖瓣分离术适应证的重要参考条件) 👋心包叩击音:见于缩窄性心包炎,心室快速扩张受限,室壁震动而产生的声音 🏃肿瘤扑落音:见于心房粘液瘤病人
收缩期额外心音
收缩早期喷射音(肺动脉和主动脉扩大射血时引起的血管壁震动;肺动脉和主动脉阻力增高,半月瓣开启震动产生;狭窄半月瓣在开启时突然受限产生的震动) 1️⃣肺动脉收缩期喷射音—肺动脉高压 2️⃣主动脉收缩期喷射音—主动脉狭窄 收缩中晚期喷射音—二尖瓣脱垂(房室瓣在收缩中晚期脱入左房,瓣膜突然紧张或其腱索突然拉紧产生的震动音)
心脏杂音
杂音产生机制
1️⃣血流加速:层流变湍流 2️⃣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全 3️⃣异常血流通道: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 4️⃣心腔结构异常 5️⃣大血管瘤样扩张
杂音特性与听诊要点
最响部位和传导方向 1️⃣心尖部最响—提示二尖瓣病变 2️⃣主动脉瓣区明显—主动脉病变 3️⃣肺动脉瓣区明显—肺动脉瓣病变 4️⃣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响亮而粗糙的收缩期杂音—室间隔缺损
心动周期中的时期 1️⃣收缩期杂音—器质性杂音或功能性杂音 2️⃣舒张期杂音—器质性杂音 3️⃣连续性杂音—器质性杂音 4️⃣双期杂音
杂音性质 1️⃣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MS 2️⃣心尖区全收缩期粗糙吹风样杂音—MI 3️⃣心尖区收缩期柔和吹风样杂音—功能性杂音 4️⃣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舒张期叹气样杂音—AI
杂音强度 收缩期—Levine6分法 舒张期—轻,中,重度 杂音分级记录方法:杂音分级为分子,6为分母 生理性杂音<=2/6级,病理性杂音>=3/6级
杂音形态 1️⃣递增型杂音—MS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2️⃣递减型杂音—AI舒张期叹气样杂音 3️⃣递增递减型—AS收缩期杂音 4️⃣连续型杂音—PDA动脉导管未闭 5️⃣一贯型杂音—MI全收缩期杂音
体位对杂音的影响 1️⃣左侧卧位—MS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更明显 2️⃣前倾位—AI舒张期叹气样杂音更明显 3️⃣仰卧位—MI,TI,PI的杂音更明显 呼吸对杂音的影响 深吸气—右心相关杂音增强 深吸气后用力呼气—一般使瓣膜杂音减弱;梗阻性心肌肥厚型心肌病杂音增强 运动对杂音的影响 使心率加快,心搏增强,一定范使杂音增强
杂音的临床意义
生理性杂音🆚病理性杂音 无震颤 有震颤 传导局限 沿血管方向传导较远而广 柔和吹风样 粗糙,吹风样,常呈高调
Austin Flint 杂音:主要见于中重度AI,导致左室舒张期容积负荷过高,使二尖瓣基本处于半关闭状态,呈现相对狭窄而产生杂音 Graham Stell杂音:多为肺动脉扩张导致相对关闭不全所致的功能性杂音,杂音较柔和、较局限、呈舒张期递减型、吹风样杂音于吸气末增强,常合并P2亢进,常见于MS伴明显肺动脉高压
心包摩擦音
心前区或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最响亮 坐位前倾及呼气末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