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刘润对话樊登:拼命培养员工,度他强大到足以离开
刘润对话樊登:拼命培养员工,度他强大到足以离开,樊登讲述如何培养员工。这些启示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企业管理的趋势和挑战,还能为我们提供实践中的指导和借鉴。
稻盛和夫的经营十二条是其对自己的经营实践进行深入思考的产物,也是其创建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行动纲领。以下是稻盛和夫经营十二条的详细内容。
6个元问题提问帮忙对方快速解决问题,自我成长;让下属成长最快的方式不是直接给他答案,而是给他启发。
展示质量体系活动中所需要建立的文件,覆盖了公司的各个部门和职位,旨在确保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以及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得到有效实施。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项目时间管理6大步骤
项目管理的五个步骤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电商部人员工作结构
电费水费思维导图
D服务费结算
组织架构-单商户商城webAPP 思维导图。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暮尚正常运转导图
批判性思维导图
刘润对话樊登:拼命培养员工,度他强大到足以离开
一个不管大事小事的老板,还能做这么大的生意,公司也还在继续发展。这就很有趣了。
01 让10%的人,做到10000分
我们从让80%的人做到80分,到让10%的人做到10000分。
现在让团队特别标准化,特别一致,这真的好吗?还是说,要尽量激发团队的每个人变得更加个性化,更加独特?然后,这个独特的人最后长大了,成功引领整个组织。
在我们公司,我们非常倡导一个词,叫“沉浸者”。
很多管理者很喜欢说都听我的,就这么干,而且必须给我干得完美。经常自己给自己催眠,觉得自个儿官越大,能力越强。真不一定。不是所有管理者都是高智商的。这样底下的人,也很容易变成工具。人一旦被工具化,马上就会失去动力。
02 确定性让人作恶,概率让人冒险,不确定性让人心生敬畏
都放手了,做得怎么样,你怎么检查呢?
樊登老师说,用更多的抽查。抽查,是应对复杂体系最有效的方法。
确定性让人作恶,概率让人冒险,不确定性让人心生敬畏。
在组织里,你会发现只要有一个固定的指标,马上就有人作假,马上就有人拼命想要搞定它。有了确定的流程制度,大家就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上往下这么套,组织里的人都会变得很奇怪。然后,如果一件事情有概率,其实代表着已经有预期了。有明确的预期,就会鼓励人们去赌博和冒险。
但是,不确定性,你永远搞不清楚。一件事情,你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也不知道别人会怎么看,你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要好好干。不确定性,让人心生敬畏。
03 KPI,也未必全部适用
但今天的很多工作,是要靠脑力,靠认知,靠创造的。激励是没办法有结果的。
所以,我们更愿意给员工发更高的底薪和更高的年终奖。我们不想让员工养成一个习惯,说我干这件事能有多少提成。我们希望他们工作起来能忘记钱这件事,全身心地好好工作。
你一定要相信人性的善。你给员工一个高的固定工资,反而能激发他的善意。他觉得安全了,不用为钱发愁了,就会去做真正有价值的事情。
一个组织如果只用钱来驱动员工,那也就很糟糕了。
让员工能工作得开心,他想干的事情能自己说了算,这是很重要的。
04 用OKR,但不太认真
樊登老师分享了一句华为的话,他也特别喜欢,叫:
方向大致正确,团队充满活力。
团队活力的敌人是什么?就是一件事,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的本质,就是位置比逻辑更重要。我位置比你高,我官比你大,那就都听我的。你的逻辑是什么,不重要。
官僚主义一旦出现,团队里面劣币驱逐良币是一定的。好员工全跑了,留下来的也都是等着混饭的。这就太糟糕了。
05 我们能犯无知的错误,但不能犯傲慢的错误
我们能犯无知的错误,但不能犯傲慢的错误
什么是无知的错误?就是这事儿我都没干过,不知道怎么做,一干发现犯错了。
这种错误,我们是愿意买单的,还是鼓励的。
第一,你因为知道自己无知,所以你做的时候就不会投入太高的成本。犯无知的错误,成本是可控的。
第二,你这一次无知,下次就知道了。你会总结,会复盘,这就是学习的过程。
一个组织鼓励犯无知的错误,那这个组织的成长是非常快的。
我们不能犯傲慢的错误
什么是傲慢的错误?
就是这事儿我太清楚了,早就攥手心里了,全是经验。一旦是这个态度,那就完了。
因为你傲慢,你就容易去借钱,去抵押房子,去搏一把。
所以我在我们公司,一定强调要让最基层的管理者说了算。
不希望CEO有太大权力,不希望副总裁有太大权力,不希望总监有太大权力。
基层的管理者,他们沉浸在具体业务里,他们比你更懂怎么做。
高层的管理者,就是和他们商量,提供点经验,给他点建议,这就行了。
至于你的经验和建议,也是他们来决定,可听可不听。
保持一个探索的精神,公司才有可能变成一个生物态的组织,自由生长。
06 公司不是机械态,而是生物态
生物态,对应着机械态。很多人都会把自己的公司当作孩子,就用这个来举例,你就明白了。
如果你把公司当作机械体,那这个公司就被你搭建好了,每一个人都听我的,不用动脑子,全都照做,咣咣咣一直干。但问题是,公司是由人组成的。人是有生命的,人是不愿意成为一个零件和螺丝钉的。
把公司当成生物态,是一个很好的“理念”,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方法”呢?
比如说,10倍好
如果脑子里边想的是能不能10倍好,就会去想新的办法,尝试没干过的事。
而公司成长的节奏,不会永远是线性的。公司成长的节奏,是跳台阶的。
往上跳,然后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是平台期,停滞不动了,甚至还会下滑。接着找到一个新机会新方法之后,又砰一下跳上去。只有10倍好,才有可能不停地跳上去。
比如说,反脆弱
但是10倍好,不是说让你盲目地去试,去随便赌。
这些尝试,有没有反脆弱性。即使不成功,最后会不会有影响。
比如:别人做一个项目要花费2000万,如果也给你2000万,那你做出来的肯定和别人差不多,那还有什么价值。就是要逼着去想办法。成功了,那就是10倍好,万一没成,也只是100万。这是反脆弱的。
再比如说,低风险创业
低风险创业,是要满足两个假设
价值假设
简单说就是做的事情到底有没有价值,消费者是不是愿意买单。
增长假设
增长假设,就是虽然有人愿意买单,但还要扩大用户群。
然后在这个过程里,勇敢地放权和试错。让一个组织,像生命一样自己生长出来。
07 拼命培养员工,让他强大到足以离开
我们公司从来不说自己是个大家庭,我们是一支球队。球队的目标就是赢球。如果妨碍了赢球,我们可以把它换掉。
但是另一方面,大家也是很平等的关系。人家当然也可以自己走。
就算发工资,是你的员工,也是和你完全平等的人。他不高于你,但也不低于你
们要努力对员工好,好到让他们想留下来。也要拼命培养员工,让他们强大到足以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