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纳瓦尔宝典
《纳瓦尔宝典》收集整理了硅谷知名天使投资人纳瓦尔的智慧箴言录,尤其是关于财富积累和幸福人生的原则与方法。纳瓦尔通过推特、博客和播客等方式分享了他的人生智慧,包括如何不靠运气取得成功、如何利用专长和杠杆获得财富以及他的幸福哲学等内容。
编辑于2024-12-27 15:31:29这是一篇关于《浓缩睡眠法》作者:松本美荣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如何更长久的实践“浓缩睡眠法”,11个微习惯提升睡眠,浓缩睡眠3步骤,重新认识睡眠,含义。
《纳瓦尔宝典》收集整理了硅谷知名天使投资人纳瓦尔的智慧箴言录,尤其是关于财富积累和幸福人生的原则与方法。纳瓦尔通过推特、博客和播客等方式分享了他的人生智慧,包括如何不靠运气取得成功、如何利用专长和杠杆获得财富以及他的幸福哲学等内容。
这是一篇关于《半小时漫画经济学-生活常识篇》的思维导图,该书通过漫画和段子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经济学的基础概念和原理,如五险一金、货币起源、缴税、理财、买房、养老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学常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浓缩睡眠法》作者:松本美荣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如何更长久的实践“浓缩睡眠法”,11个微习惯提升睡眠,浓缩睡眠3步骤,重新认识睡眠,含义。
《纳瓦尔宝典》收集整理了硅谷知名天使投资人纳瓦尔的智慧箴言录,尤其是关于财富积累和幸福人生的原则与方法。纳瓦尔通过推特、博客和播客等方式分享了他的人生智慧,包括如何不靠运气取得成功、如何利用专长和杠杆获得财富以及他的幸福哲学等内容。
这是一篇关于《半小时漫画经济学-生活常识篇》的思维导图,该书通过漫画和段子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经济学的基础概念和原理,如五险一金、货币起源、缴税、理财、买房、养老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学常识。
纳瓦尔宝典
分支主题 1
分支主题 2
分支主题 3
分支主题 4
纳瓦尔宝典
一、积累财富
纳瓦尔说:如果社会可以培训你,那么社会也可以培训他人来取代你。大家都能学会的东西是不可能让你致富的。凡是可以批量化培训的技能都是能够被雇佣的技能。只有你自己学到的东西,才是属于你独有的能力,才有可能让你创业成功。
擅长观察企业,并从中找到最能创造财富的杠杆支点,然后抓住这部分财富(这种特长说不上是可悲还是幸运)
如何致富(不靠运气):
追求财富,而不是金钱或地位。财富是指在你睡觉时仍能为你赚钱的资产。金钱是我们转换时间和财富的方式。地位是你在社会等级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创造财富和坚持道德标准是可以兼得的。如果你内心鄙视财富,财富就会对你避而远之。
无视一味追求社会地位的人。他们获得地位的手段就是攻击创造财富的人。
依靠出租时间是不可能致富的。你必须拥有股权(企业的部分所有权),才能实现财务自由。
获得财富的一个途径,就是为社会提供其有需求但无从获得的东西,并实现规模化。
选择一个有长期发展前景的行业,找到可以长期合作的人。
互联网极大地拓展了职业空间,但大多数人还没有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
培养迭代思维。生活中所有的回报,无论是财富、人际关系,还是知识,都来自复利。
选择聪明过人、精力充沛的商业伙伴,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要正直诚信。
不要跟愤世嫉俗和消极悲观的人合作。他们的预言会自我实现。
学会销售,学会构建,两技傍身,势不可当。∨用专长、责任感和杠杆效应武装自己。
专长指的是无法通过培训获得的知识。如果社会可以培训你,那么社会也可以培训他人来取代你。
把自己产品化。
如果想要实现致富的长期目标,你就应该问问自己:“这是我真正想要的东西吗?我的规划目标是我真正想要的吗?”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再问问自己:“我实现产品化了吗?我实现规模化了吗?我选择规模化的方式是劳动力、资本,还是代码或媒体?”由此可见,“把自己产品化”这个阐述方便简单,便于记忆。[78]
专长无法被教授,但可以被学习。
在“成为自己”这件事情上,没有人能比得过你。其实,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寻找,寻找那些最需要你的人,寻找那些最需要你的事情。
社会、商业和金钱是技术的下游产物,而技术本身又是科学的下游产物。应用科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引擎。由此得出的推论是,应用科学家是世界上最有权威的人。这一点在未来几年会更加突出。
出发点并不重要,行为本身才重要。因此,遵守道德标准并非易事。
无论做什么事情,我都以事情本身为目标。这也是艺术创作的一个鲜明特征。无论是创业、健身还是恋爱、交友,我始终都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专注于事情本身,体验过程,享受当下。
如果社会可以培训你,那么总有一天,社会也可以编写代码,用计算机取代你。
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并满足社会所需。每一代人所需的产品或服务都不一样,但绝大多数都与科技相关。
杠杆有三种。
第一种是劳动力杠杆
资本是第二种相对较好的杠杆形式
在人类进化史上,财富创造是近代才出现的活动,是一个正和游戏。而地位之争自古有之,是一个零和游戏。那些攻击财富创造的人往往只是为了追求地位。
对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要在重大决定上花更多时间。人生早期有三个重大决定:在哪里生活,和谁在一起,从事什么职业。在开启一段亲密关系之前,我们总是很少花时间深思熟虑。我们把大量时间用于工作,却很少花时间想清楚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居住的城市几乎可以完全决定一个人的生活轨迹,但我们很少花时间认真思考哪个城市更宜居。
运气其实分为四种。
不期而遇的运气。比如获得意外之财、遇到贵人等等
源于坚持不懈、孜孜不倦、屡败屡战、不断尝试,是靠个人主动创造机会获得的。
是善于发现好运。如果你在某个领域技艺娴熟、经验丰富,那么当这个领域实现了意外突破时,你就会在第一时间洞悉,这时,其他不熟悉这个领域的人会无动于衷。
第四种运气是最奇妙、最难得的一种,那就是打造独特的个性、独特的品牌、独特的心态,让运气找到你。
获得好运的方法:
·希望好运不期而至。·不停地折腾,直到撞上大运。·做好心理准备,对别人错过的机会保持敏感。·把你所做的事情做到极致。精益求精,直到名副其实。让机会自动找到你,让运气成为必然。
如何确定一个人是否值得信赖?你会关注哪些信号
如果你有太多道德缺陷,你就不会尊重自己。
我认为,做人要谨慎,不要做一些让自己觉得不光彩的事情,因为这些事最终会伤害到你。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逐渐发现,只要有足够的耐心,优秀的人就会成就一番大事业(至少在硅谷的科技行业是这样的)。
大凡优秀之人,假以时日,都会大放异彩。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容易,不仅不容易,而且难于上青天。“只求付出,不求回报”是人生中最难做到的一件事,但也是让人收获最大的一件事。那些从小锦衣玉食、游手好闲的人,很难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人生真正的履历,其实就是一生所承受痛苦的集合。
二、增强判断力
真正聪明的人,从不走捷径。
把时间花在省钱上是不会致富的。省出时间来赚钱才是正确的思路。
智慧和判断力是高度关联的:一个智慧而富有判断力的人,首先要知道个人行为的长期后果,然后做出正确的决策并付诸行动。[78]
只有处于痛苦之中,你才会被迫接受现实,而只有接受现实,你才能做出有意义的改变,取得有意义的进步。由此可见,只有实事求是,才能不断改进,不断前行。
对美好现实的渴求蒙蔽了对真实世界的认知。所谓痛苦,就是无法继续无视事实。
感受跟事实是两码事。感受只是自我对事实的部分估计。
非常聪明的人往往都是特立独行的,他们坚持独立思考、亲力亲为,以厘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逆向投资者并非总是反对一切,事实上,反对一切是墨守成规的另一种表现。逆向投资者会根据实际情况独立思考,能够顶住盲目从众的压力。
玩世不恭很容易,随波逐流也很容易。成为逆向投资的乐观主义者才最难得。
要做到诚实,就要在发表观点时抛开自己的身份。
如果你所有的信念都能被整整齐齐地打包成某个“主义”,或某个思想流派,你就要对自己的信念保持高度怀疑。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离经叛道的信仰,这些信仰不被社会接受。但是,我们的身份和所在的族群越是排斥这样的信仰,它就越有可能是符合现实的。
从长远看,承受痛苦也是人生的必修课,它可以带来两大收获:一是痛苦可以让人接受世界的本来面目;二是痛苦可以大大改变一个人的自我,虽然过程非常煎熬。
要选择从长期来看让我们受益最大的做法,而不是只顾眼前得失。[11]当把成功归于自己时,你要更加谨慎,因为难免出现认知偏差。
几乎所有的偏见都是为了帮助人们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迅速做出判断。对于重要的决策,要抛开记忆和身份,专注于问题本身。
我从不考虑“我喜欢或不喜欢”这样的问题。我只关注事实,我思考问题的角度是“事实就是这样”,或者“事实不是这样”。——理查德·费曼
如果要提出批评意见,不要批评某个人,可以批评工作方法,或者批评某一类行为。如果要表扬,那就找到一个榜样,表扬这个特定的人。这样有助于维护你身边人的自尊心和身份感,获得他们的支持,让他们为你所用,而不是与你作对。[4]
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所有人。现在就开始这样做。表达方式不一定要很直白。当一个人同时展现出高度的自信和关爱的力量时,他就会散发出人格魅力。诚实待人、积极向上,这是我们在任何时候几乎都可以做到的。[71]
发现好的心智模型
其实,做决策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效决策需要的是原则和心智模型。目前我发现的最好的心智模型来自进化论、博弈论和查理·芒格。芒格是巴菲特的合伙人,是一位极为出色的投资大师。他有成千上万个绝佳的心智模型。另外,我还知道纳西姆·塔勒布、本杰明·富兰克林等等,他们都有出色的心智模型。我也会在自己的脑子里装满各种各样的心智模型。[4]
恺撒大帝有句名言:“如果你想完成一件事,那就亲自去做。如果不想完成,那就派人去做。”
如果难以抉择,那答案就是否定的
一条简单的人生经验:如果在一个艰难的决定上意见不统一,你就应该选择短期内更痛苦的道路。
建立新的心智模型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海量阅读,多多益善。[2]每天花一个小时阅读科学、数学和哲学类书籍,7年内,你就可能跻身少数的成功人士之列。
阅读自己喜欢的题材,直到热爱阅读。读书的唯一原因应该是喜欢,不需要其他任何理由。不要把读书当成一项任务,读书就是因为乐在其中。
指出别人观点中明显的偏颇,意味着要么你攻击的对象不聪明,要么你自身不聪明。
如果想成为一个更清醒、更独立的思考者,在接下来的60天里,我能做些什么?
阅读数学、科学和哲学领域的经典作品。不要读畅销书,不要看新闻。避免加入任何所谓的“读书俱乐部”,避免追求任何的社群认同。把真理置于社群认同之上。[11]学习逻辑和数学。一旦掌握了逻辑和数学,无论读什么书你都不会发怵了。
大多数人对数学都有一种天然的畏惧感,他们不能对数据进行独立评判,因此,在遇到以数学方法或伪科学为支撑的观点时,难免会高估这些观点的价值。
一颗平静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充满爱的家。这些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必须通过努力才能获得。
三、学习幸福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你只是一只会做计划的猴子。
可以说,幸福与基因无关,甚至与选择无关,它是一种与个体密切相关、可以后天习得的技能,就像通过锻炼强健体魄、通过吃饭摄取营养一样。
如果想获得内心的平和,你就必须超越对万事万物的善恶评判。
我所说的“幸福是一种选择”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你相信幸福如我所说是一种选择,那么你可以着手做出这个选择。[77]情绪看似是外力作用的结果,但其实并非如此。
幸福就是消除缺憾感之后的感受。
我们都认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事实是,我们是可塑的,而世界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
练习冥想能帮助你接受现实吗?
理性很强的人可以通过训练自己的无感反应获得平和,即学会漠视自己无法控制的事物。我降低自己的身份感。我屏蔽脑海中的噪声和杂念。我不在乎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我不参与政治。我远离郁郁寡欢的人。我珍惜光阴。我阅读哲学作品。我进行冥想练习。我和快乐知足的人交往。这些方法很有效。可以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稳步提高自己的幸福基线,就像提高身体素质一样。[10]
我们渴望那些让我们能感知当下的体验,殊不知,这样的渴望却让我们脱离了当下。
以往种种未能实现的欲念会带来现在的缺憾感,而我们又将弥补现实缺憾的希望寄托于未来。消除缺憾感会让人更容易活在当下。
关于“开悟”,我读到过一个很好的定义:“思考的间隙即开悟。”意思是说,开悟不需要在山顶修行30年,而是一个时时刻刻都可以达到的境界。你每天都可以提高自己的开悟水平。[5]你有没有想过,现在的生活可能就是上帝承诺给你的天堂,而你却毫不珍惜,肆意挥霍?
幸福的人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快乐的人。幸福的人是可以轻松地以特定的方式诠释事件、保持内心平和的人。
欲望是主动选择的不开心。欲望就是你跟自己的约定,约定的内容是:不得到我想要的东西,我是不会快乐的。
成功不一定带来幸福。幸福就是满足现状。而成功源于对现状的不满,是对现状的改造。两者只能选一个。
当我们对一个游戏尤其是回报很大的游戏逐渐上手时,一个问题就会出现——你会沉迷其中,无法停止,即使这个游戏对你来说早已过于简单。生存和繁衍的本能驱使人们劳作,而享乐适应让我们步履不停。幸福的秘诀在于,知道何时停下劳作的脚步,开始随心去玩耍。
瑜伽和冥想很难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因也许就是,它们只关乎内心,没有外在价值,属于纯粹的单人游戏。
获取幸福是一种技能
就像懂得营养搭配是一种技能,节食减肥是一种技能,锻炼是一种技能,赚钱是一种技能,与异性交往是一种技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种技能,爱也是一种技能一样。
要掌握这些技能,首先要认识到技能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
一旦下定决心学习技能,你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工作时,和比自己更成功的人在一起。玩耍时,和比自己更快乐的人在一起。
如何改变习惯
选择一件事情,许下一个愿望,并使其具象化。
规划一条可持续的路径。
确定需求、诱因和替代品。
把自己的规划告诉朋友。一丝不苟地稳步前行。
自律是通向新的自我形象的桥梁。全面接受新的自我形象,这就是现在的你。[11]
这就是改变习惯的步骤:首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其次,知道该怎么做;再次,把规划告诉朋友,让一致性偏见发挥作用;最后,严格自律,知行合一,进行自我重塑,直至蜕变成全新的自己。
四、自我救赎
医生不能让你健康。营养学家不能让你苗条。老师不能让你变聪明。禅师不能让你冷静。智者不能让你富有。教练不能让你健壮。最终,你必须自己负起责任。救赎靠自己。
我从未亲眼见过那位伟大的导师。我一度极其渴望成为他那样的人。但是,他传达给我的信息恰恰相反:做自己,全情投入、义无反顾地做自己。[插图]
你的人生目标是找到最需要你的人、事业、项目或艺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总有一些人和事会与你完美契合。不要基于别人正在做的事为你自己列清单、做决策。你永远不会成为他们,你永远都不擅长做另一个人。[4]要做出原创性贡献,必须非理性地痴迷。
健康问题是对人生影响最大的问题。
世界上最简单的饮食原则:食物加工程度越深,就应该越少摄入。
锻炼越卖力,一天越轻松。
一个月的瑜伽练习让我感觉年轻了10岁,保持身体的柔韧性就是保持年轻的状态。
边走边开会的好处:·提高大脑工作效率·锻炼身体,享受阳光·时间简短,省去客套话·增加对话交流,减少自说自话·不用播放幻灯片·结束很简单——走回去就行了
如果你现在选择一条容易的路,那么你的未来会变得更加艰难。[4]
冥想是思想意识的间歇性禁食。太多糖会导致身体超重,太多干扰会导致大脑过载。拿出时间独处,用来专注地自省、写日记、冥想,这可以解决那些没有解决的问题,让超负荷的精神变得清明疏朗。
最有效的一种冥想叫“无选择觉知”,或叫“无评判觉知”。
这种冥想方式就是在处理日常事务时(最好有跟大自然接触的机会),不跟任何人交谈,练习接受自己所处的当下时刻,不做任何评判。既不去想,“那边有个流浪汉,我最好到马路对面去”,也不要看着跑步的人暗想,“这人身材走样了,我的身材比他好”。从前,每次看到发量很少的人,我的第一反应通常都是:“哈哈,这个人头发真少。”我为什么要通过嘲笑他人让自己感觉良好呢?我为什么需要感觉自己的发量还不错呢?原因就是,我已经开始脱发了,我很担心自己的头发会掉光,所以才试图通过嘲笑发量不如我的人来获得心理安慰。我发现,我90%的想法都受到恐惧的驱动,剩下的10%可能受到欲望的驱动。而在练习无选择觉知冥想的过程中,你不做任何决断,不评判任何事情,只是全盘接受。如果能在散步时这样做10到15分钟,你就能达到一种非常平静和感恩的状态。无选择觉知这种冥想法对我很有用。[6]
第二种方法是超觉冥想,就是通过反复唱诵,在头脑中制造一种白噪声来掩盖自己的想法。
第三种方法就是对自己的想法保持高度敏锐和警觉
生活技巧:躺在床上的时候,可以尝试冥想。这样,你要么进入深度冥想,要么会入睡。不管结果是哪种都很好。
第四种冥想方法是,坐在那里闭上眼睛,每天至少一个小时。
此时,你以臣服的姿态接受发生的一切,不争取,不对抗。如果有想法在头脑中涌现,那就任其涌现。人的一生会经历大大小小的事情,有好事,有坏事,其中大部分都会得到处理和解决,但还有一些会长久地伴随着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事情会越积越多,就像藤蔓一样将你层层缠住。
你别无选择,必须去解决这些问题,而解决问题不需要你付出任何努力——只要静静观察就好。现在,你已经是成年人了,以往的事件已经与你拉开了距离,你可以隔着时间和空间,以更客观的态度看待这些问题,进而直面、解决这些问题。
迅速采取行动,并对结果保持耐心。
当前的环境会塑造大脑,但是聪明的大脑也可以选择和塑造未来的环境。
如果有什么事情是你以后想做的,现在就去做,人生没有“以后”。
你认为选择离经叛道是损失厌恶心理在起作用吗?因为一旦背离当前的轨道,你就不能确定是在朝着积极还是消极的结果发展,是吗?
要想不借助自律而实现自我提升,你需要更新自我形象。
流血流汗,埋头苦干,直面困难,这些都是一夜成名的必经之路。
如果你要给子女传授一两条人生原则,这些原则会是什么?
第一条原则是阅读,广泛地阅读。阅读面要广,不要局限于社会认可的书,更不要局限于我推荐的书。
第二条原则是,掌握与阅读技巧相关的数学和说服技能。这两种技能有助于你在现实世界里活得游刃有余、畅行无阻。
数学有助于解决生活中所有复杂的难题。如果想赚钱,如果想研究科学,如果想了解博弈论、政治、经济、投资或计算机,你就需要学好数学,因为所有这些都以数学为核心。数学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语言。
但幸好,作为普通人我们并不需要掌握很多数学知识,只需要知道基本的统计学、算术等就够了。你应该对统计学和概率了如指掌,烂熟于心。[8]
愤怒本身就是一种惩罚。一个愤怒的人试图把你的头摁到水下,但同时他也在溺水。
给年轻时的自己一个建议:“做最真实的自己。”伪装意味着要年复一年地(而不是几分钟)让自己身处烦心伤脑的关系和工作中。
旦品尝到自由的滋味,你就再也不想被别人雇用了。
从不受控制的思考中解脱出来我正在努力培养一个很重要的习惯,那就是试图叫停自己的心猿。
忙碌的思绪会加速主观时间的流逝。
现代斗争:孤独的个体召唤出非人的意志力,进行断食、冥想、锻炼……对抗大批科学家和统计学家以充足的食物、药物和电子屏幕为武器制造出的垃圾食品、标题党新闻、无限的色情内容、无穷无尽的游戏、令人上瘾的毒品。
五、哲学
真理经常会被当成异端邪说,无法被公开讨论。真理只能靠探索去发现、靠耳语去传播,也许还能编撰成文,供人阅读。
在对别人撒谎之前,你必须先对自己撒谎。
另一个价值观是,我赞同平级关系,不接受等级关系。
生活中所有的回报,无论是财富、人际关系、爱情、健康、活动,还是习惯,都来自复利。我只想选择值得一辈子深交的伙伴和能获得长期回报的事情。
还有一个价值观,现在我觉得愤怒是毫无意义的
我的人生哲学就包含这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进化论,进化论是约束性原则,因为它解释了关于人类的诸多问题;
另一方面是佛教,佛教是关于我们每个人内心状态的精神哲学,是最古老、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哲学。
你每时每刻都在死亡和重生。是遗忘还是牢记,取决于你自己。[2]
灵感本易逝,行动应当时。
额外推荐
非虚构类
《无穷的开始:世界进步的本源》,戴维·多伊奇这本书不是很好理解,但确实让我变得更聪明了。[79]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尤瓦尔·赫拉利这本书介绍了人类的历史。书中的观察、框架和心智模型会让你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历史和人类。[1]
《人类简史》是我过去10年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作者花了几十年写这本书,书中有很多精彩绝伦的想法,每一页都是思想的精华。[1]
《理性乐观派:一部人类经济进步史》,马特·里德利这是我过去几年读过的最精彩、最具启发性的一本书。我推荐书单的前20本书中,有4本出自马特之手。我推荐马特·里德利的所有作品。马特是一名科学家,一位乐观主义者,也是一名具有前瞻性的思想家。他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我读过他所有的作品,每一本都读了好几遍。[4]→《基因组:生命之书23章》→《红色皇后:性与人性的进化》→《美德的起源:人类本能与协作的进化》→《自下而上:万物进化简史》
《非对称风险》,纳西姆·塔勒布这是我在2018年读的最好的一本书,强烈推荐。书中有很多引人入胜的观点,还有很多先进的心智模型和构想。作者对很多事情都带有批判态度,但这也是因为他太优秀了,有资格这样做。所以,不要在意他的态度,只学习书中的概念就好。《非对称风险》是我读过的最好的商业书之一。幸运的是,这本书并没有被包装成一本商业书。[10]《随机生存的智慧:黑天鹅语录》,纳西姆·塔勒布纳西姆在书中呈现了一系列古代智慧。他的其他著作包括《黑天鹅》《反脆弱》《随机漫步的傻瓜》等,这些书都值得一读。[7]
《费曼讲物理:入门》,理查德·费曼我会把这本书和《费曼讲物理:相对论》都送给我的孩子。理查德·费曼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我非常喜欢他为人处世的风格和对物理的理解。我正在读《费曼手札》。他的传记《天才:理查德·费曼的生命与科学》我也读了好几遍。[8]
《万物解释者:复杂事物的极简说明书》,兰道尔·门罗兰道尔·门罗是科学漫画网站xkcd的创始人。他写的这本书特别棒。他在书中只用了英语中最常用的1 000个单词就清楚地阐释了潜艇、气候变化、物理系统等各种极为复杂的概念。比如,他把土星五号火箭称为“上行者五号”,因为如果用宇宙飞船等概念来解释“火箭”太复杂了,也解释不清楚,所以他用了“上行者”这个词。所谓“上行者”,就是一个向上升的东西,孩子们一下就懂了。[4]
《趣味物理寻答集》,刘易斯·卡罗尔·爱泼斯坦这本书特别好,我没事就会翻开读读。书的封底上有这样一句话,我很喜欢:“全球唯一一本小学生和研究生都可以使用的教材。”这句话说得很对。书中都是一些简单的物理难题,12岁的孩子能理解,25岁的物理研究生也可以深入思考。书中都是基本的物理学知识。尽管问题有点儿难度,但是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纯粹的逻辑推理找到答案。[4]
《历史的教训》,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这本书特别好,我非常喜欢。它提纲挈领地总结了一些宏大的历史主题。不同于大多数历史书,这本书实际上篇幅不长,却涵盖了多方面内容。[7]
《主权个体:把握向信息时代的过渡》(The Sovereign Individual:Mastering the Transition to the Information Age),詹姆斯·戴尔·戴维森、威廉·里斯-莫格勋爵这是自《人类简史》以来我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但远远没有《人类简史》畅销)。
《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录》,查理·芒格、彼得·考夫曼(编)这本书看起来像是一本商业书,但实际上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会副主席查理·芒格的人生建议,讲的是如何超越自我,过上成功而正直的生活。[7][80]
《现实不似你所见:量子引力之旅》,卡洛·罗韦利这是我2019年读过的最好的书。文笔优雅,简单易懂,涵盖了物理学、诗歌、哲学和历史等内容。
《七堂极简物理课》,卡洛·罗韦利这本书我读了至少两遍。想了解博弈论,除了玩策略游戏,你还可以读一下J.D.威廉斯的《竞争策略:策略博弈论入门》(The Compleat Strategyst:Being a Primer on the Theory of Games of Strategy)和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的《合作的进化》。[11]
杰德·麦肯纳的全部作品。杰德在书中揭露了赤裸裸的真相,不加掩饰,毫无保留。他的风格或许不招人喜欢,但他对真相的坚持是无与伦比的。[79]《万物理论(启蒙的视角)》——梦境三部曲《杰德·麦肯纳笔记本》(Jed McKenna's Notebook)《杰德演讲#1》(Jed Talks #1)《杰德演讲#2》(Jed Talks #2)医学博士卡皮尔·古普塔的全部作品。卡皮尔最近成了我的私人顾问和教练,而我以前从不信“教练”这一套。[79]《大师的生活秘语:消除生活噪声,寻求生命真相》(A Master's Secret Whispers:For those who abhor noise and seek The Truth…about life and living)《直触真理:如何应对人生问题》(Direct Truth:Uncompromising,non-prescriptive Truths to the enduring questions of life)
哲学和灵性类
杰德·麦肯纳的全部作品。杰德在书中揭露了赤裸裸的真相,不加掩饰,毫无保留。他的风格或许不招人喜欢,但他对真相的坚持是无与伦比的。[79]《万物理论(启蒙的视角)》——梦境三部曲《杰德·麦肯纳笔记本》(Jed McKenna's Notebook)《杰德演讲#1》(Jed Talks #1)《杰德演讲#2》(Jed Talks #2)医学博士卡皮尔·古普塔的全部作品。卡皮尔最近成了我的私人顾问和教练,而我以前从不信“教练”这一套。[79]
《大师的生活秘语:消除生活噪声,寻求生命真相》(A Master's Secret Whispers:For those who abhor noise and seek The Truth…about life and living)
《直触真理:如何应对人生问题》(Direct Truth:Uncompromising,non-prescriptive Truths to the enduring questions of life)
《生命之书》,吉杜·克里希那穆提克里希那穆提没有那么出名。他是一个出生于19世纪末、生活在20世纪的印度哲学家,对我影响极大。他坚定执着,直截了当。他的主要观点是,要时刻观察自己的思想。我深受他的影响。他最好的书应该就是《生命之书》,这是他各种演讲和图书的节选。[6]我会把《生命之书》送给我的孩子,并告诉他们长大之后再读,因为年轻时读不懂其中的深意。[8]
《全然的自由:克里希那穆提要义》,吉杜·克里希那穆提这是一本写给理性主义者的书,推荐给更有追求的人。作者在书中指出了人类思想的危险之处。这本书是我常翻常新的精神之书。[1]
《悉达多》,赫尔曼·黑塞我非常喜欢这本关于哲学的经典著作,对刚刚起步的人来说,它是一部很好的入门作品,也是我最常赠送给别人的一本书。[1]我会反复阅读克里希那穆提等人的作品,他们是我最喜欢的哲学家。[4](更新:现在我把杰德·麦肯纳、卡皮尔·古普塔、瓦希斯塔瑜伽和叔本华也加入阅读清单。)
《爱的方式:安东尼·德·梅勒的最后沉思》(The Way to Love:The Last Meditations of Anthony de Mello),安东尼·德·梅勒
《清醒地活》,迈克·辛格《沉思录》,马可·奥勒留马可·奥勒留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奥勒留是罗马皇帝,这本书是他的私人日记。所以,书中的内容都是奥勒留写给自己的,他从未想过会被出版。奥勒留应该是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然而,打开这本书,你会发现他竟然也有着跟我们同样的问题和精神挣扎;他一直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读了这本书,你就会明白成功和权力并不能改善一个人的内在状态——你仍然需要为此付出努力。[6]
《让爱自己变成好习惯》,卡马尔·拉维坎特这本书其实是我哥哥写的,我觉得语言非常简洁(显然此处为植入广告)。他是我们家的哲学家,我只是个业余爱好者。这本书里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我曾经问一个和尚,他是如何找到内心的平静的。他说:“无论发生什么,我都说‘好的’。”[7]
《塞涅卡之道:斯多葛派大师的实用书信》(The Tao of Seneca:Practical Letters from a Stoic Master)这是我最爱听的一本有声书,也是最重要的一本。
《改变你的心智》,麦可·波伦这本书写得很好,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讨论的是迷幻药。迷幻药在自我观察中有点儿像作弊密码。我不会向任何人推荐药物,因为通过纯粹的冥想就可以做到自我观察,药物起的只是加速作用。[74]
《醒思录:李小龙的生活智慧》,李小龙可能出乎大家的意料,李小龙也写过一些非常精彩的哲学文章,《醒思录》这本书很好地总结了他的一些哲思。
《先知》,纪伯伦这本书读起来像一本现代宗教诗集,对《薄伽梵歌》《道德经》《圣经》《古兰经》都有涉及。纪伯伦的写作风格带有一种宗教感,但没有教派之分,讲述的都是真理,文风优雅亲切,文笔优美。我很喜欢这本书。纪伯伦很有写作天赋,写的东西充满诗意:孩子是什么样子的;爱人是什么样子的;婚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应该如何对待敌人和朋友;应该如何处理金钱;每次必须杀生吃肉的时候,可以想些什么。我觉得这本书就像那些伟大的宗教著作一样,对如何处理生活中的主要问题给出了非常深刻、有哲理,同时又非常真实的答案。无论你信不信教,无论你是基督徒、印度教徒、犹太教徒还是无神论者,我都向你推荐《先知》这本书。我觉得这是一本很棒的书,值得一读。[7]
科幻类
我最开始读的是漫画和科幻小说,后来开始阅读历史和新闻类,最后喜欢上了心理学、科普和技术类。
《虚构集》,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我喜欢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这位阿根廷作家,他的短篇小说集《虚构集》写得精彩绝伦。博尔赫斯可能是我读过的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他不是直接写哲学,而是以科幻小说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哲学理念。[1]
《你一生的故事》,特德·姜特德·姜的《领悟》是我目前最喜欢的科幻短篇小说。这篇小说被收录在《你一生的故事》中。其中同名短篇小说《你一生的故事》被改编成电影《降临》。[1]
《呼吸》,特德·姜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优秀的科幻短篇小说作家对热力学奇迹的思考。《软件体的生命周期》这本也是特德·姜的科幻巨作。
《雪崩》,尼尔·斯蒂芬森《雪崩》是一本令人拍案叫绝的书,可以说独一无二、无可匹敌。斯蒂芬森还写了《钻石年代》。
《最后的问题》艾萨克·阿西莫夫的短篇小说。我经常引用《最后的问题》里的故事。我小时候就很喜欢这部小说。
博客(这部分包含很多链接,所以电子版可能更方便。请在navalmanack.com下载本章内容的电子版,以便访问链接。)
一些很棒的博客:@KevinSimler——Melting Asphalt,https://meltingasphalt.com/@farnamstreet——Farnam Street,A Signal in a World Full of Noise,https://fs.blog/@benthompson——Stratcher y,https://stratechery.com/@baconmeteor——Idle Words,https://idlewords.com/[4]“The Munger Operating System:How to Live a Life That Really Works”by @FarnamStreet
自助和成功学类
:“The Day You Became a Better Writer”,史考特·亚当斯。我从小就进行大量写作,还是很会写东西的,但是每当要写一些重要的文章时,我仍然会把这篇博客打开,以做参考。这篇文章非常好,我将其视为写好文章的基本模板。文章的标题很有吸引力。在这篇简短的博客里,史考特·亚当斯说明了出其不意、标题,以及简洁和直奔主题对写好一篇文章的重要性。他还建议,不要使用某些形容词和副词,要使用主动语态而不是被动语态,等等。如果你放平心态,认真学习,这篇文章能永远改变你的写作风格。[6]
你想在10分钟内变得更聪明吗?那就去读一下凯文·希姆勒的博客文章“Crony Beliefs”。我读过的最好的有关“职业选择”(在硅谷和科技圈)的文章来自博客eladgil。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在You Tube视频上的讲座或课程。每个商学院都应该开设一门关于聚合理论的课程,或者直接向科技领域最好的分析师本·汤普森(推特账号:benthompson)学习。
埃利泽·尤德科夫斯基写的《像现实一样思考》是一篇很棒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是“奇怪的不是量子物理学,而是你自己”。
必读博客
:Lazy Leadership,推特账号:Awilkinson博主Edlatimore网站的所有内容对所有想取得更高成就的人来说都值得一读:https://edlatimore.com/。
作为一个白手起家的人,博主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智慧。如果按照“新闻”所倡导的方式吃饭、投资、思考,你最终会变得营养不良、两手空空、道德败坏。其他推荐推特账号推荐:AmuseChimp
(我最喜欢的推特账户)mmay3r
nntaleb
Art De Vany(脸书账户)
天赋在人间,只是分布不均匀。必读内容:博主zaoyang的推文“智力复利”。
[11]还有一些特别好的漫画小说。如果你能接受漫画元素,那么我推荐沃伦·埃利斯的《大都市》和《行星》,加思·恩尼斯的漫画《男孩》,尼尔·盖曼的漫画《睡魔》。我认为其中一些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艺术作品。我是看漫画长大的,所以我对漫画作品可能颇为偏爱。[1]
生命公式一(2008年)
→幸福=健康+财富+良好的人际关系
→健康=锻炼+饮食+睡眠
→锻炼=高强度耐力训练+体育运动+休息
→饮食=天然食物+间歇性禁食+植物
→睡眠=不要闹钟+8~9小时+昼夜节律
→财富=收入+财富×(投资回报率)
→收入=责任+杠杆+专长
→责任=个人品牌+个人平台+承担风险?
→杠杆=资本+人力+知识产权
→专长=无法通过培训获得的知识
→投资回报=“买入并持有”+估值+安全边际[72]
纳瓦尔的个人原则(2016年)
→人生要义:活在当下。
→欲望即痛苦。(佛陀)
→执怒就像握了一把丢向他人的热煤炭,被烫伤的人反而是你。(佛陀)
→如果不想跟一个人共事一生,那就一天都不要和他共事。
→阅读(学习)是终极元技能,可以换来其他任何东西。
→生活中所有的回报都来自复利。
→用头脑赚钱,而不是用时间赚钱。
→99%的努力终将白费。
→任何时候都要完全诚实。诚实待人、积极向上,这是我们几乎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的。
→具体地表扬,泛泛地批评。(沃伦·巴菲特)
→真理是具有预测能力的理论。
→观察每一个想法。(自问:“为什么我会有这个想法?”)
→生命的伟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苦难。
→爱是给予,不是接受。
→思考的间隙即开悟。(埃克哈特·托利)
→数学是自然的语言。
→每一刻都自成一体,自有意义。[5]
健康、爱和使命,以此为序,其他的都不重要。
这也是我创作和分享本书的直接动力。在这里我想特别列出其中几本:
→彼得·考夫曼编辑的《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录》
→布莱克·马斯特斯的《从0到1》
→皮特·贝弗林的《探索智慧:从达尔文到芒格》
→马克斯·奥尔森编辑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瑞·达利欧及其团队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