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西域之路》【英】奥里尔.斯坦因 巫新华译
奥里尔.斯坦因三次在中亚、新疆到敦煌的考古探险。本书是斯坦因根据他三次中国西部探险考察与考古发掘的成果而写成的。书中事实叙述简洁而重点突出,对于历史上西域各种问题的解读与评述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与极高的评价。
编辑于2024-12-31 18:30:10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作品通过吴摩西和牛爱国两代人的命运交织,探讨了人与人之间“说不说得着”的本质关系。书名“一句顶一万句”隐喻能真正理解彼此的语言胜过千言万语,而日常的无意义对话则掩盖了内心的孤独。
分草木鸟兽虫鱼七部,诗经涉及的动植物考证翔实,且绘画以描述,该书以《诗经》的篇章顺序为框架,为每一首诗配备了相应的图像。这些图像或是描绘诗中的自然景象,如山水、草木;通过图像与诗歌的对应,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诗经》的内容。
这是一篇关于《了不起的敦煌》巫鸿等18万,250622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尾声-顾春芳,穿越-张元林,聆听-顾春芳,想象-陈菊霞,观摩-何鄂,波澜-郑炳林、马振颖,供养-张先堂,探索-杭侃,回望-郑炳林,重返-荣新江,引论-巫鸿。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作品通过吴摩西和牛爱国两代人的命运交织,探讨了人与人之间“说不说得着”的本质关系。书名“一句顶一万句”隐喻能真正理解彼此的语言胜过千言万语,而日常的无意义对话则掩盖了内心的孤独。
分草木鸟兽虫鱼七部,诗经涉及的动植物考证翔实,且绘画以描述,该书以《诗经》的篇章顺序为框架,为每一首诗配备了相应的图像。这些图像或是描绘诗中的自然景象,如山水、草木;通过图像与诗歌的对应,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诗经》的内容。
这是一篇关于《了不起的敦煌》巫鸿等18万,250622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尾声-顾春芳,穿越-张元林,聆听-顾春芳,想象-陈菊霞,观摩-何鄂,波澜-郑炳林、马振颖,供养-张先堂,探索-杭侃,回望-郑炳林,重返-荣新江,引论-巫鸿。
《西域之路》【英】奥里尔.斯坦因 巫新华译
译者序
奥里尔.斯坦因(1862-1943):四次到中国新疆及河西地区探险
与伯希和盗走敦煌石室宝藏
序言
第一章 鸟瞰亚洲腹地
塔里木盆地:昆仑山与天山
隔绝古代中国、印度、希腊等几大文明;同时也是交流汇聚之地;昆仑山水的绿洲有人生存
环境:极度缺少,不适合人类生存;无比壮阔;到南山山脉气候湿润(河西走廊)
准噶尔盆地:天山北部;巨大肥沃、适宜放牧;游牧部族垂涎
天山北坡的乌孙、塞种、月氏、匈奴、突厥以及蒙古常掠寇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但不会永久性占领
第二章 中国经营西域以及各种文明在西域的交融
汉朝:张骞出使开辟新纪元;通商贸易;政治军事、汉武帝进攻匈奴保障河西走廊;文明的影响;班超的胆略和智慧
唐朝:安西四镇;突厥、吐蕃、大食(阿拉伯)侵扰;高仙芝远征
伊斯兰教传入;海上贸易导致衰落
第三章 翻越兴都库什山前往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
克什米尔:出发地;三次旅行都经过喜马拉雅山西部
马拉坎特山口:亚历山大从此南下征服印度
吉德拉尔山谷及其周边:古老风俗习惯;房屋建筑古老;有中国的传说,与世隔绝
巴洛吉尔和达尔阔特山口:高仙芝率军通过
瓦罕地区:阿富汗埃米尔支持;向东进入中国;给养困难;柯尔克孜人,小帕米尔湖;马可波罗、玄奘都走过;阿姆河源头
塔格敦巴什帕米尔:萨尔库勒人(塔什库尔干人);克孜库尔干(公主堡);途径慕士塔格大山;赶路到喀什
喀什:马继业爵士帮助;介绍蒋师爷(好伙伴和秘书、湖南官话、乐观、兴趣)
和田:遗址考古需在9月以后;莎车;巴克波人(欧罗巴阿尔卑斯种型、东伊朗语);玉龙喀什河源头冰川(冻掉足趾);喀什库勒下方尼萨村;喀让古塔格(黑盲山)
第四章 沙漠遗址的首次发掘
和田古都城遗址:约特干(喀拉喀什河与玉龙喀什河之间)
挖掘金叶子(佛像或建筑上的金箔);陶质塑像、雕刻石器、钱币
丹丹乌里克遗址
猎户:艾合买提.麦尔根,卡斯木.阿洪
阿克苏道台潘大人
老、小吐尔地
佛寺遗址:四方形建筑外面廊柱:右绕(印度习惯)
犍陀罗:希腊式佛教美术风格
木版画:群鼠噬马具大败匈奴;中国公主把蚕卵藏在帽子里传到和田
古代婆罗米文写的佛经
古代和田语是伊朗语的一个分支,受伊朗文化影响:波斯菩萨罗斯坦
汉文文书;沙畹教授;债务借据;年号(781-790)-与钱币年代一致
与中国正史一致,唐于贞元七年失去对塔里木盆地控制;政局动荡导致不能有效灌溉,城市荒废
第五章 尼雅遗址的考古发现
克里雅河:深入沙漠;到达克里雅绿洲,今于田县。
到达民丰(尼雅),哈桑.阿洪;木板上佉卢文书
木牍:从右向左;两片拴在一起加封印泥;贵霜王朝文字;封泥图案古希腊风格:雅典娜、伊洛斯、赫拉克利斯
各种类型的公文:申诉书、传票、护照、海捕文书以及地方管理和社会秩序有关的文书
精绝古国的行政区域内
第六章 重返尼雅遗址,探索安迪尔遗址
1906年夏末第二次考察(1901年2月首次)
汉文木简
1906年11月途径且末去往若羌,安迪尔小佛寺:8世纪被吐蕃占领
第七章 米兰遗址
1906年12月到达若羌:罗布(罗布泊)-古称鄯善、楼兰
米兰遗址:古老遗址,一度废弃后被重新占据使用
吐蕃文书:佛经、军事方面书籍
突厥文书:北欧字体;护照或通行证
佛寺遗址:柱子是俳尔色颇里坦风格;佛像是犍陀罗风格
梵文贝叶经文书:婆罗米字体
有翼天使壁画:最接近希腊风格;佛教故事;有翼天使源于印度教乾闼婆
丝质彩幡:大致在三世纪末或其后不久
玮珊多罗王子本生故事画;画师蒂塔
第八章 古楼兰的探险考察
艰难的路途:雅丹地貌
汉文文书:263-270年,最后330年,离废弃不远
风沙的破坏
佛寺遗址发掘:希腊式木雕构件
第九章 沿古道穿越干涸的罗布泊湖盆
1907年2-3月向敦煌出发,等到7年之后1914年1月8日第三次到达若羌
被当局禁止,但因为革命的真空期,继续作业
再次发掘楼兰古城遗址:汉字、佉卢文字、粟特文字
光怪陆离的纺织品
台地古墓保存完好:阿尔卑斯种
穿越没有生命的古道,捡到各种物件:中国古钱币、珠子、小件金属器物
盐泽-龙城-白龙堆-库木库都克井
第十章 发现古代边塞
疏勒河曾注入罗布泊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道,起点是“玉门关”
古代烽燧遗址,芦苇束原本是边墙连接两座烽燧;党河泛滥导致部分城墙冲毁;古长城位于高地的戈壁滩上
发掘到1世纪的木简
汉长城用于保护和监视这条交通路线
第十一章 长城沿线的考古发现
《汉书》记载公元前108年,肃州至玉门关已经出现驿站和戍堡的军事警戒系统
出土木简:太始三年(公元前94年)
奇怪的出土文物
8封古代粟特文写的纸质信函:公元105年纸刚发明
玉门关遗址、小方盘城遗址
第十二章 千佛洞石窟寺
受到罗克奇的影响,第二次考察于1907年3月到达敦煌绿洲
石窟寺:矩形平台,趺坐佛像,随侍菩萨堆成。恶意损坏、粗制滥造修复导致损毁。
壁画精美:佛教本生故事;中国画风
年代:始于晋,盛于唐,元代修缮
1907年5月21日重来,恢复荒凉,听闻古本发现,年轻西藏僧人证实
初遇王圆箓道士,对玄奘的崇敬和翻山越岭的朝圣打动了他
第十三章 密室中的发现
见到玄奘翻译佛经的惊愕,半神性暗示下,打开了密室小门
藏经洞(古代文化宝库)
汉文佛经
婆罗米文字
藏文贝叶写本
唐宣宗大中五年石碑
旗幡;画有佛像,数百卷全部运回大不列颠博物馆
世俗文书:有年号;纸画、雕版印刷品、许愿供品
精品文物;24箱古代写本卷子,5大箱绢画、绣画和精美美术物品运往伦敦
一年后,伯希和带走了1500多卷古代文书;民国政府得知后全部运往北京,途中散失很多
1914年再次向王道士换走了5大箱600多卷中文卷子
1914年吉列斯博士着手编目:未曾或已著录但佚失的著作;历史地理及其他中国学方面残篇;当地社会生活状态和佛教寺院组织
11世纪初,西夏人征服导致封闭藏经洞
最早的雕版印刷品(868年);中国式摩尼教经典(包含部分基督教成分);最早的古印度写本文字;突厥鲁尼文
第十四章 得自藏经洞的佛教绘画
绘画年代:5世纪初到11世纪初;绘画风格:印度西北部经伊朗、中亚到东亚;中国固有的
释迦摩尼成佛以前生活故事
印度样式观世音菩萨立像
文殊菩萨绣像
地藏王菩萨丝绸绣像
四大天王:北方多闻,南方增长,东方持国,西方广目
接引菩萨绣像
千手观音丝绸绣像
药师佛经变绣像:最大最华丽
第十五章 南山山脉中的探险考察
1907年夏来到安西(连接中亚要道);乔梓村附近的古城;万佛峡石窟寺;嘉峪关、肃州
马蹄寺、汉武佛寺
第十六章 从额济纳河到天山
额济纳河消失在盆地,与罗布泊类似;从蒙古草原进入河西走廊的交通要道
黑城子遗址;俄罗斯科兹洛夫最先发掘
新路线到达镇西和古城、吉木萨尔(北庭)
第十七章 考察吐鲁番的古代遗址
1914年11月第一个星期,在哈拉和卓重聚;盆地夹在博格达山和库鲁克塔格山之间
气候干燥,温度高,坎儿井引水系统,水果、棉花等物产丰富;交换物品,商贸繁荣
历史:汉唐时期、车师、回鹘人、蒙古人,一直到近代
俄、德、日等来探险过;高昌故址发掘
吐峪沟遗址发掘:斯尔克普佛寺遗址;博孜克里克石窟寺:拆除切割壁画
阿斯塔纳古墓群:高昌王室;出土各类文物:泥塑、鞍鞯装饰物、面食;尸体用毯子包裹:萨珊风格
仿东罗马样式金币被死者含在口中,萨珊银币覆盖眼睛
交河古城遗址:无收获
第十八章 从库鲁克塔格山到喀什
古河道平原发掘两座小的古墓地
羊毛布包裹麻黄:豪麻草和印度挲摩汁--火祆教的极苦麻黄
冒险从北抄近路,一个半月的荒漠之行
营盘古城遗址
焉耆明屋遗址
策大雅沙漠绿洲,认为是轮台,但是没有遗迹
库车绿洲:克孜尔、库木吐拉石窟寺的精美壁画都被运到柏林民族学博物馆;库车和吐鲁番古代语言属于印欧语系,接近意大利斯拉夫语
经拜城盆地到阿克苏;刀郎人迁徙此地发展起来
第十九章 从喀什到阿尔楚尔帕米尔
1915年6月,到达喀什,为翻越喀喇昆仑山和帕米尔高原做准备;得到俄国领事的特别许可证予以通行
测量慕士塔格峰;在波斯坦阿尔奇山休整;乌鲁克阿尔特关口;横越摩吉大山;大阿拉山谷向下到达阿姆河中游
俄国军事道路-达兰特库尔干-屯木伦山口-税收关卡-克孜勒阿尔特山口-途径喀拉库勒湖-途径慕士塔格峰侧道路
吉尔吉斯人(突厥人种);塔吉克人;绍纳布村说伊朗语的噶尔察山民(阿尔卑斯人种)
到达希斗河谷和萨勒兹帕米尔分界的山岭;爬越地震碎石到达叶尔克内湖尽头;通过兰山山口抵达大耶希勒库勒湖。
第二十章 阿姆河上游考察纪行
自古从塔里木盆地到苏戈兰山地最方便通行的60英里山谷平川:高仙芝率军远征;悟空前往印度;清乾隆消灭和卓
博什拱拜孜阿格孜-维多利亚湖(阿姆河源头)-萨尔哈德-瓦罕(瓦罕人讲古代东伊朗语的古老人种,和弗莱明人像)
古堡遗址;恰噶古堡的防御建筑;苏戈兰人(凶猛勇敢,与萨里库勒人像)
第二十一章 从洛山到撒马尔罕
苏戈兰北部洛山山区-喀拉伊瓦马尔:罗麦德河谷-巴达赫尚-巴尔塘河谷
洛山人(保持最纯粹的阿尔卑斯种型,出美女)
马特伦村-亚兹古兰木-王吉大峡谷谷口-西格尔塔村-亚合亚巴拉大山-帕西姆噶尔
拉吉赫-基尔丹伊卡夫塔尔山口-图布查克-哈喇特斤
吉尔吉斯人(古代突厥人后裔);塔吉克人(古代伊兰人后裔);相互通婚
噶尔木-苏尔哈普山谷-阿布伊尔嘎木村-西萨尔的山谷-巴克特里亚-特尔梅尔-古铁门关-撒马尔罕(古代康居都城)
乌兹别克人;塔吉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