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五章 国家基本制度135
这是一篇关于第五章 国家基本制度135的思维导图,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5-01-01 19:09:56第五章 国家基本制度135
第一节 经济制度135
又称社会经济结构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136
我国有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两种公有制形式
(一)全民所有制
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特征
1.国家作为全民的代表对生产资料拥有最终所有权
2.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到主导作用】
3.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1.包括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两种基本形态
2.实行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
3.集体经济组织享有经济自主权
二、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 139
概念:在一定的社会中各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一)所有制结构
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二)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为主体【在公有制中,劳动者的按劳分配收入占主体;在整个社会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管理,知识产权,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41
(一)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属性
(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三)完备的法制体系和健全的宏观调控
第二节 政治制度142
统治阶级通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规则的总和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43
(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概述
1.人民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民和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对人大负责,受人民监督】
4.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发展
1.根据地时期的政权组织形式【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农会,第二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
2.新中国成立后人大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953《选举法》,1978转折,1982进一步健全,2018日益完善】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质
1.直接反映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2.是实现人名当家做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
3.决定了国家的各种具体制度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1.落实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名的原则
2.保证了人民权力的统一性
3.适合我国国情
4.保证中央的统一领导和发挥地方的能动性积极性
(五)选举制度
1.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2.基本原则
(1)普遍性原则
(2)平等性原则
(3)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原则
(4)无记名投票原则
3.选举的组织和程序
(1)组织机构
(2)选区划分
(3)选民登记
(4)代表候选人的提名和介绍
(5)选举投票和结果确认
(6)代表的辞职,罢免和补选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54
贯彻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一)形成与发展 【1949.9政协的召开标志制度的确立,新中国成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二)显著特征
1.在政党关系上,坚持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2.在政权运作方式上,坚持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3.在协调利益关系上,维护国家人民根本利益,照顾同盟者具体利益
4.在民主形式上,坚持充分协调,广泛参与
(三)重要作用
1.服从服务大局,广泛凝聚力量
2.充分发扬民主,扩大有序参与
3.积极协调关系,努力化解矛盾
4.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两面大旗,促进祖国统一
(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政治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五)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二者共同发挥重要作用】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62
(一)概述
1.概念【统一领导下,聚居,建立自制地方,设立自治机关】
2.实行的必然性
(1)历史依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现实情况:大杂居,小聚居的分部格局
(3)政治基础
(4)理论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
(二)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原则和类型
1.原则
(1)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
(2)尊重历史传统
(3) 各民族共同协商
2.类型
(1)一个少数民族
(2)几个少数民族
(3)一个民族自治地方内的其他民族聚居地
(4)一个民族多出规模不等的聚居地
(三)意义
1.保障各少数民族当家做主
2.促进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
3.维护国家统一
4.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66
(一)概念和特点
1.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2.特点
(1)具有群众性
(2)不是国家机关的下属,又不从属居住地的任何社会组织,自治性
(3)没有上级组织和统一组织
(二)内容
1.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1)居民委员会
(2)村民居委会
2.与基层政权的关系
(1)与人大
(2)与人民政府
第三节 文化制度169
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灵魂,文化制度具有阶级性,时代性和民族性
一、我国宪法关于文化制度的规定 170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理想教育【起决定性作用】
2.道德教育
3.文化教育
4.纪律教育与法治教育
(三)加强科学文化体育建设
1.发展科学事业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发展文化事业和体育事业
3.保障公民进行文化活动的自由
(四)加强人才培养
二、文化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173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制度建设
(二)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三)繁荣发展自然科学事业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
(四)繁荣发展文学艺术事业
第四节 社会制度175
一、我国宪法关于社会制度的规定176
(一)教育制度
(二)劳动就业制度
(三)医疗卫生制度
(四)社会保障制度
(五)社会治理制度
二、社会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179
(一)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三) 有效维护国家安全
(四)加强社会领域立法
第五节 生态文明制度180
一、我国宪法规定的生态文明制度 181
(一)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的保护和完善
(四) 生态文明建设中公民的应然行为模式
二、生态文明制度的发展与完善183
(一)生态教育
(二)生态治理
(三)生态监管
(四)生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