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毛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12月1日)
《毛选》第一卷,目的:明确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辨真正的敌友,因此需要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革命的态度进行大概的分析。
这是《毛选》第一卷中《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思维导图,这是教员在陕北瓦窑堡[bǔ]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做的报告。这个报告是在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之后作的。
这是《毛选》第一卷《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思维导图。《毛泽东选集》中《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1934年1月27日)一文,是毛泽东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所作结论的一部分,深刻阐述了关心群众生活与注意工作方法的重要性,是指导中国共产党人做好群众工作的经典文献。
这是一篇关于怎样分析农村阶级(1933年10月)的思维导图,这个文件是教员1933年10月为纠正在土地改革工作中发生的偏向、正确地解决土地问题而写的,曾由当时中央工农民主政府通过,作为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标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925年12月1日)
题解
《毛选》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为了解决当时历史环境下、所面临的重大难题而写,针对性强
本篇解决的问题
反对当时党内存在着的两种倾向
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与国民党合作,右倾机会主义。不利于建立起独立自主的运作体系。发展下去成为国民党附庸,任人宰割。
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左倾机会主义。但当时中国工人数量较低,不能撼动帝国主义买办阶级的实力,发展下去使革命无法前进。
解答革命力量从何而来?(农民)
下篇要解决的问题:农民应该以怎样的形式发挥去斗争和革命?
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
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生存和发展附属于帝国主义
代表中国最落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
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附属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中国革命的敌人,极端的反革命派
政治代表:国家主义派和国民党右派
敌人
中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代表中国城乡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对革命具有矛盾的态度
赞成革命:受外资打击、军阀压迫感到痛苦时
怀疑革命:对欲达到大资产阶级地位的发展感觉到威胁时
政治主张:实现民族资产阶级一阶级统治的国家。代表人物:戴季陶
预判:仅仅是一个幻想。中间阶级必定很快分化,或向左跑入革命派,或向右跑入反革命派,没有他们“独立”的余地。
右翼可能是敌人,左翼可能是朋友。时常要提防,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小资产阶级
自耕农(中农)、手工业主、小知识阶层(学生界、中小学教员、小员司、小事务员、小律师、小商人)
小资右翼(占少数)
有余钱剩米的,用其体力或脑力劳动所得,自给且有余剩
发财观念极重,总想爬上中产阶级地位;胆子小,怕官,怕革命
怀疑革命。但在革命大潮裹挟下,值得附和着革命
中立(占一半)
经济上大体可以自给,必须增加劳动时间,对职业加倍注意,方能维持生活
想发财,但发不了财,被帝国主义、军阀、封建地主、买办大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
怀疑反帝反军阀运动,不肯贸然参加,但不反对。革命潮流高涨、可见胜利曙光时,可参加革命
小资左翼(数量不小)
殷实人家生活下降的
负债渐多,日子渐次凄凉,精神痛苦很大
革命潮流高涨、可见胜利曙光时,可参加革命
1925年五卅运动和各地农民运动的经验看,对以上三类人革命态度的断定不错
半无产阶级
绝大部分半自耕农
需租别人田地,或出卖一部分劳动力或经营小商,弥补自耕粮食所缺。春夏之间青黄不接,要高利向别人借债
贫农
无土地,每年耕种只收获一半或不足一半。佃农,受地主剥削
一部分贫农:有比较充足的农具和相当数量的资金,生活苦于半自耕农,但优于另一部分贫农
另一部分贫农:无充足的农具,无资金,肥料不足,土地欠收,送租之外所得无几,更要出卖一部分劳动力。极艰苦,极易接受革命宣传。
数量极大,农民问题的主要群体
小手工业者
半无产阶级。自有简单的生产手段,常被迫出卖一部分劳动力,工资和生活费不相称,常有贫困和压迫和失业的恐慌。和贫农大致相同。
店员
薪资微薄,物价年年增长,薪资数年一增。与贫农、小手工业者不相上下。
小贩
本小利微,吃着不够。肩挑叫卖、街畔摊售。地位与贫农相同。
最接近的朋友
无产阶级
现代工业无产阶级约200万人,主要为铁路、矿山、海运、纺织、造船五种产业工人
人数虽不多,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
工人罢工运动力量大,原因是
集中、生产上重要
经济地位低下。除双手外,别无长物,绝了发财的望,受帝国主义、军阀、资产阶级残酷的待遇,特别能战斗
城市苦力工人
码头搬运夫、人力车夫、粪夫清道夫
农村无产阶级
长工、月工、零工等雇农
劳动时间长、工资少,待遇微薄,职业不安定
游民无产者(最不安定者)
失了土地的农民和失了工作机会的手工业工人
秘密组织:闽粤“三合会”、湘鄂黔蜀“哥老会”、皖豫鲁“大刀会”、直隶及东三省“在理会”、上海等处的“青帮”
曾经是他们的政治和经济斗争互助团体。很勇敢奋斗,但有破坏性。如引导得法,可变成革命力量。
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
金句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启发
不同的经济地位决定了他们属于不同的阶级。分析每个阶级所处的经济地位,就掌握了这个阶级看待革命的共性倾向。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换成现在的语序可以是:我要解决什么问题?我的定位是什么?谁是我们的客户/利益相关方/竞争对手?他们分别的需求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