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用药方针
中医技法,每一个方剂都以其独特的配伍原则,针对着不同的病症和病理机制。这些方剂不仅体现了中医“辩证施治”的核心思想,更展示了中医对疾病治疗的全面性和灵活性。
编辑于2025-01-19 01:29:03名方配伍分析与应用
解表
辛温解表
麻黄汤
麻黄升麻汤
麻黄加白术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黄杏仁甘草汤
越婢汤
越婢加半夏汤
三拗汤
葛根汤
葛根麻黄汤
桂枝汤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九味羌活汤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升麻葛根汤
文蛤汤
羌活胜湿汤
厚朴麻黄汤
辛凉解表
桑菊饮
银翘散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竹叶汤
柴葛解肌汤
扶正解表
人参败毒散
小续命汤
升阳除湿汤
再造散
参苏饮
香苏饮
桂枝人参汤
泻下
寒下
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三一承气汤
大陷胸汤
温下
大黄附子汤
温脾汤
三物备急汤
三物小白散
逐水
十枣汤
大黄甘遂汤
舟车丸
己椒苈黄丸
疏齿饮子
控涎丹
补攻兼施
黄龙汤
和解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大柴胡汤
柴胡加芒硝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
蒿芩清胆汤
调和肝脾
四逆散
逍遥散
加味逍遥散(八味逍遥丸)
调和寒热
半夏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
附子泻心汤
干姜黄芩黄连汤
防风通圣散
黄连汤
截疟
七宝饮
达原饮
蜀漆散
清热
清气分热
白虎汤
白虎加人参汤
白虎加桂枝汤
竹叶石膏汤
清营凉血
芍药地黄汤
清营汤
清热解毒
黄连解毒汤
普济消毒饮
升降散
气血两清
清胃败毒散
清脏腑热
玉女煎
甘草汤
甘露饮子
左金丸
当归龙荟丸
龙胆泻肝汤
白头翁汤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芍药汤
导赤散
泻心汤
泻白散
泻青丸
泻脾散
凉膈散
黄芩汤
清胃散
清脾汤
清心莲子饮
葛根芩连汤
清虚热
青蒿鳖甲汤
秦九鳖甲汤
竹皮大丸
通关汤
黄连阿胶汤
清骨散
去暑
香薷散
香薷饮
六一散
清暑益气汤
清暑益气汤(二)
温理
温中祛寒
理中丸
吴茱萸汤
大建中汤
小建中汤
黄芪建中汤
薏苡仁附子散
温经散寒
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乌头桂枝汤
甘草附子汤
回阳救逆汤
四逆汤
四逆加人参汤
白通汤
参附汤
回阳救逆汤
干姜附子汤
补益
补气
四君子汤
六君子汤
参苓白术散
补中益气汤
玉屏风散
生脉散
保元汤
升陷汤
升阳益胃汤
人参固本丸
资生丸
七味白术散
异功散(五味异功散)
补血
四物汤
【临床应用】《湖北中医杂志9013)应用本方加减:生地,川 1.月经失调 黄能、平要文叶丹参:月经量少血带者加元胡,丹皮泽叶经量多气南者加黄能自上、远志。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180例。结果:痊愈174例,好转5例,无效1例2商经《湖北中医杂志190,216):应用本方加白花木香香附名10g为基本方带血察加牛膝,益母草,桃仁、红花、五灵脂:寒湿凝滞加艾叶,肉桂、吴萸干美小面香,气面弱加黄芪、党参、茯苓、女贞子,山药;肝郁气滞加柴胡、川楝子:子官发育不良加紫石英,牌、巴载,肉欢蓉;肝肾阴虚加枸杞,女贞子、山萸肉、山药;膜样痛经加血竭、苏木、土元水服。共治疗痛经57例,结果:有效25例,好转25例,无效7例。 3.功能性子宫出血《浙江中医杂志》(1989,1:16):应用四物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减:美芪、贯众炭各30g,熟地、益母草各15g,杭白芍、当归、三七(另冲)各10g组成基本方,如月经少,而色黯有块,小腹胀痛,腰酸畏寒,舌质淡,脉沉迟者,可另加炮姜炭6g,肉桂3g,乌药核、荔枝核各10g:如量多而色淡,气短,舌质淡,脉细弱者,加党参30g;如量多色红、手足购热心烦口渴,舌质红,脉细数者,加地骨皮、丹皮、麦冬各10g,黄柏6g;量或多或少而色黑有块,腹疼痛,疼如针刺,舌质紫黯,脉弦涩者,加三棱、莪术各10g,桃仁20g;如往来淋离不断,腰酸腿软,头耳鸣,舌质淡,脉沉弱,加川断15g,巴戟天、枸杞子各10g。每次月经来潮3日开始服用,每日1剂,连服3~6日,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100例。结果:治愈79例,显效11例,好转例,无效5例。 4,子宫肌瘤《陕西中医》(1989,1:24):应用本方加三棱、莪术、香附各5g,丹皮6g月参。桃仁各10g,红花,苏木,甘草各3g为基本方,若气虚者加人参6g:寒邪凝滞、少腹痛甚者去桃上红花,三棱,栽术,苏木,加木香,小茴香各3g,延胡索、木通各6g:治疗后期,对于气虚司者以人珍汤调补气血:心脾虚者用归脾汤。治疗体质较好或病程短之子宫肌瘤20例。结果一般在3~6个月内治愈。 2885胎位不正《山东中医杂志)1988,1:24):应用本方去熟地,加白术,茯苓各15g:每能 广州别行,治行80例胎位不电者服药程后阁复胎位次连制,转后得服工个广程,以儿固疗数、结80例中横位8例,斜位之例均正位等位西开,转正5例:总所正胎位率为03,8好。 广后感桌四川中医180:36):以本方合置味消年饮(金银花,野希花南公炎紫花地丁务界背夫1)治行产后感必发热了例结果显效(服药之天肉体温下降实清症状消实例:有效(服药3天内体温降室正常症状消失或减多例无效物是有数率为94.1% 元冲经性头病《陕西中医)1986,1:513):应用本方加减:熟地50g,白芍,当归,川与肉各158牡丹皮,天麻,蚕,全蝎,甘草各10g,炒枣仁、石次明各50g:级经2条。水能具、每日1剂,治疗神经性头痛24例,结果:治愈20例,好转4例。 8坐骨神经痛《吉林中医》1991,5:封三):应用本方加味:白芍(赤芍)15一20g,当归5-25g,川芎10~15g,熟地15一20g,娱蚣2~3条,乌蛇10一25g,穿山甲15一20g,痛痹加附子10~15g,肉桂10~25g:行痹加独活15~20g,秦光15~20g,防风10一15g:着痹加茯签5~25g:营仁15~20g,苍术10~15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坐骨神经痛112例。结果:2周内疼痛缓解,不复发者为显效,共61例,占54,5%:治疗1个月疼缓解者为有效,共44例,占39.3%;治疗1个月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者为无效,共7例,占62%:总有效率为93.8%。 9.肩周炎《山东中医杂志》(1988,3:48):应用本方加桂枝9g,生姜3片,甘草6g为基本方,寒气盛者加附片、干姜;兼见寒热者加防风、连翘;疼痛不止加羌活、威灵仙;局部红肿、灼痛拒按者去生姜,加石膏、贝母、鹿衔草;病久活动受限较重者加红花、桃仁。治疗肩周炎4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10.过敏性鼻炎《吉林中医》(1993,3:25):应用本方加味:生地24g,当归15g,赤芍15g川芎6g,苍耳子9g,辛夷9g,徐长卿30g,水煎服,每日1剂,15天为1个疗程,治疗24个疗程,观察疗效1年。治疗过敏性鼻炎42例中。结果:症状消失,鼻黏膜肿胀及颜色复常,涂片EO3阴性者为治愈,共23例:症状明显减轻或部分症状消失,发作次数减少或发作时间缩短,鼻膜肿胀颜色改善,涂片EOS多数呈阴性者为好转,共13例;症状与发作情况无明显变化者为无效,共6例;总有效率为85.7%。 11,静脉血回流障碍《和汉医药学杂志》(1994,4:332):用本方或合用桂枝茯苓丸,治疗8例患有下肢及阴部静脉曲张,并有腹股沟部压痛的孕产妇。给药方法为先给予四物汤每日1g,如无良好效果再并用桂枝茯苓丸每日7.5g。疗效判定标准:静脉曲张及伴随症状全部铁为显效;静脉曲张及伴随症状减轻为有效;全部症状均未改善为无效。结果,一般患者在药~8日后腹股沟部压痛均获改善,分娩后静脉曲张轻度存在的只有1例(妊娠34周开始疗),全部病例均未发现妊娠,分娩及胎儿的异常。 按语】本方出自《仙授理伤续断方》,该书为现存最早的中医伤科专著,书中云:凡跌损场中有污血,且服散血药,如四物汤。由此可见,本方立意当属活血祛瘀之剂 方中白芍药,熟地黄滋阴补血,柔肝止痛,川当归补血活血,川芎活血止痛,四药之中,除熟地外,均有活血之功。但张元素认为,“熟地黄补血,如脐下痛,非此不能除”。此方所治,正是数中家鱼停带,脐下痛则在所必见,放本方原旨只在活血祛喷止箱面已。后世将本方作为补通应用,且认为若以血为重者,当改用亦芍、归尾,此与立方者本意有所发爬。后世论此方 为(金匮要略》芎归胶艾汤减阿胶、甘草、艾叶而成,实际《御药院方》五圣丸与本方用药更为接近,仅为方中熟地改用生地与熟地同用。 本方创制以后,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基本可以作为活血、补血及妇科各症的基本方,经加藏化裁的衍生方亦众多。除本文收录所治诸证外,还有用以治疗血管神经性水肿、产后头痛,髓外伤后头痛、过敏性鼻炎等病证的报道。现代研究也证明本方具有改善动物造血功能,促进血细胞再生,增强免疫功能以及缓解血管痉挛等作用。
当归补血汤
归脾汤
炙甘草汤
六物汤(知柏四物汤)
气血双补
八珍汤
人参养荣汤
补阴
六味地黄汤
知柏六味
大补阴丸
左归丸
左归饮
一阴煎
一贯煎
二冬膏
百合地黄汤
虎潜丸
三才封髓汤
固摄
固表止汗
当归六黄汤
牡蛎汤
涩肠止脱
真人养脏汤
四神丸
赤石脂禹余粮汤
桃花汤
固崩止遗
金锁固精丸
桂枝龙骨牡蛎汤
固崩止带
固本止崩汤
完带汤
开窍
凉开
安宫牛黄丸
至宝丹
紫雪丹
牛黄清心丸
抱龙丸
通关散
温开
苏合香丸
行军散
通顶散
安神
滋养安神
天王补心丹
甘麦大枣汤
酸枣仁汤
重镇安神
朱砂安神丸
神曲丸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去芍加蜀漆龙骨牡蛎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理气
行气
天台乌药散
四磨汤
半夏厚朴汤
达生散
良附丸
金铃子散
积术丸
枳实薤白桂枝汤
厚朴七物汤
厚朴温中汤
厚朴生姜半夏人参汤
瓜蒌薤白白酒汤
柴胡疏肝散
旋覆花汤
越鞠丸
紫苏饮
橘核丸
橘皮枳实生姜汤
降气
三子养亲汤
定喘汤
苏子降气汤
旋覆代赭汤
橘皮竹茹丸
奔豚汤
桂苓五味甘草
理血
行血
艾附暖宫丸
失笑散
生化汤
温经汤
当归散
当归芍药散
血府逐瘀汤
少腹逐瘀汤
会厌逐瘀汤
补阳还五汤
抵挡汤
复元活血汤
神验胎动汤
活效灵络丹
桃仁承气汤
通窍活血汤
止血
十灰散
小蓟饮子
四生丸
柏叶汤
理血汤
黄土汤
治风
疏散外风
大秦久汤
川穹茶调散
风引汤
玉真散
牵正散
活络丹
消风散
平息内风
天麻钩藤饮
羚角钩藤汤
大定风珠
地黄饮子
阿胶鸡子黄汤
治燥
清宣外燥
杏苏散
桑杏汤
清燥救肺汤
滋阴润燥
地黄饮子
百合知母汤
麦门冬汤
沙参麦冬汤
养阴清肺汤
琼玉膏
增液汤
祛湿
燥湿和胃
平胃散
藿香正气水
干姜人参半夏丸
不换金正气散
六和汤
茯苓泽泻汤
葛花解酲汤
清热祛湿
二妙散
八正散
三仁汤
甘露消毒丸
连朴饮
茵陈蒿汤
大黄硝石汤栀子大黄汤
茵陈五苓散
易黄汤
利水渗湿
五皮饮
五苓散
四苓汤
防己黄芪汤
防己茯苓汤
瓜蒌瞿麦丸
猪苓汤
温阳化湿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茯苓甘草汤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实脾饮
真武汤
鸡鸣散
祛风渗湿
术附汤
桂枝附子汤
桂枝芍药甘草汤
独活寄生汤
蠲痹汤
祛痰
燥湿化痰
二陈汤
温胆汤
十味温胆汤
大半夏汤
小半夏汤
小半夏加茯苓汤
木防己汤
甘遂半夏汤
四兽饮
生姜半夏汤
半夏汤
导痰汤
指迷茯苓丸
射干麻黄汤
清化热痰
小陷胸汤
竹沥丸
滚痰丸
温化寒痰
半夏麻黄丸
苓甘五味姜辛汤
皂荚丸
泽漆汤
润燥化痰
金水六君煎
清化膏
祛风化痰
止嗽散
半夏白术天麻汤
消导
消食导滞
保和丸
木香槟榔丸
中满分消丸
枳实导滞丸
桂枝生姜枳实汤
紫霜丸
消痞化积
大黄蛰虫丸
枳实槟榔丸
桂枝茯苓丸
海藻玉壶汤
鳖甲煎丸
驱虫
痈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