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内容思维导图(2025)
涉及学校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体系框架,及相关知识点。学校卫生监督的职责:《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对影响学生健康的学习、生活、劳动、环境等方面的卫生和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
编辑于2025-01-25 09:56:31学校卫生监督执法
日常监督
教室环境
教室
普通人均面积:小学≥1.15㎡、中学≥1.12㎡,小学≥1.36㎡、中学≥1.39㎡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三(一)1 《中小学校涉及规范》(GB50099—2011)表7.1.1
教室采光
窗地比:≥1:5
单侧采光应从座位左侧入,双侧采光时主采光设在左侧
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为无色透明玻璃
教室照明
灯管垂直黑板,采用控照式灯具,没有裸灯
课桌面照度≥300LX,黑板平均照度≥500LX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与《中小学校设计规范》、北京智慧卫生监督工作平台《学校教室环境卫生监督管理综合评价记分表》显示数值不一致? 黑板平均照度:《中小学设计规范》10.3.3 教室用房照明照度:《中小学校设计规范》9.3.2
黑板
黑板尺寸≥1m×3.6m(小学),≥1m×4m(中学);黑板完整无破损,无眩光
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0.8—0.9m,中学1.0—1.1m
讲台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为1.2m
课桌椅
布置要求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5.2
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m以上距离
后排课桌后缘距黑板不超过9m
纵向走道不小于0.6m宽
每间教室内最少设2种不同型号的课桌椅
教室内在座学生应每人一席
微小气候
教室设通气窗
寒冷地区教室有采暖设备,冬季室温≥18℃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10.1
噪声
学校传染病管理
1.《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2.《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GB28932-2012)
两案
传染病疫情及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按照新冠肺炎防控要求增加的新预案
九制
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
8个监督重点: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报告范围,报告时限,报告途径及具体联系方式,疫情报告人姓名、职务及联系方式,报告流程图,做好上报记录,疫情报告人定期参加培训
4个检查要点:因病缺勤追访记录,传染病登记本,学校传染病上报记录(核对各要素符合情况,疫情报告人参加培训记录
学生晨检制度
6个监督重点:实施人员,检查内容,实施的时间,特殊情况的处理,记录与报告,晨检人员培训
2个检查要点:每日晨检记录,实施人员的培训记录
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
5个监督重点:实施人员,检查内容,实施的时间,特殊情况的处理,记录与报告
3个检查要点:各班出勤情况记录,缺勤人员缺勤原因记录,因病缺课登记、追踪登记记录
复课证明查验制度
2个监督重点:传染病登记本,复课证明
3个检查要点:传染病登记本,因病缺勤追访记录,复课证明
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6个监督重点:体检时间要求,体检机构,健康档案,结果反馈,结核病防控健康体检,异常结果的处理
3个检查要点:查看学生健康体检档案,核查体检时间、结果及结果反馈情况;核查体检机构相应资质;查看学校结核病防控健康体检工作记录
学生免疫规划的管理制度
2个监督重点:配合做好预防接种工作,不得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工作
3个检查重点:免疫规划制度,校内接种记录(包括流感疫苗、小学四年级流脑疫苗、初一乙肝疫苗、初三白喉破伤风疫苗以及应急接种等),校内临时接种点的消毒记录
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制度
4个监督重点:组织实施的人员,工作计划,内容、形式及范围,活动记录
3个检查要点:工作计划,结核病、艾滋病防控健康教育等活动记录,日常健康教育开展记录
通风、消毒等制度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按照新冠肺炎防控要求增加的新制度)
学校生活环境
公共场所卫生
超市
游泳场馆
公共浴室
理发店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应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备案
生活饮用水
《中小学校涉及规范》6.2.2 《学校及托幼机构饮用水设备使用维护规范》(DB11/T1497-2017)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饮用水设备
设备设置:按1个:45人的比例设立出水嘴数量
设备资质:所选设备应具备与有关批准文件相一致的铭牌
设备环境:与室外公厕、垃圾站等污染源间的距离应大于25m
水质要求:学校应为师生提供充足且符合标准的饮水。饮水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要求,桶装水水质应符合GB19298的要求。各类涉水设施设备每学期使用前应进行排污、清洗和消毒,水质经检验达到GB5749要求后方可使用。
日常检查
《学校及托幼机构饮水设备使用维护规范》DB/T1497-2017 5.1 5.1.1饮用水卫生管理人员应每天对饮水设备的运行、周边卫生状况进行巡视检查。 5.1.2每天使用前,宜打开饮水设备每个水龙头排尽设备中的陈水。 5.1.3饮水设备每天应进行必要的清洁工作,以保持饮水台及水槽无茶叶、饭渣等杂物,设备表面清洁光亮,无污染物黏粘其上。每周对出水水龙头至少消毒一次,具体消毒方法如下:用棉签蘸取75%的酒精依次对水龙头内、外、手柄进行表面擦拭2遍,作用3min,之后打开水龙头冲洗10s. 5.1.4学校及托幼机构应做好饮水设备检查、维护。
二次供水设备
取得《卫生许可证》
卫生管理要求:1.应制定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2.应建立健全饮用水设备的卫生管理制度,3.供水人员持健康证明上岗,4.应建立健全饮水设备的卫生档案。
学生宿舍
学生宿舍不得在教学用房内。男女生宿舍应分区或分单元布置。
应保证学生一人一床,上下铺应设有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栏。
人均面积不得低于3.0㎡
应保证通风良好,寒冷地区宿舍应设有换气窗。
学生宿舍内应设有厕所、盥洗设施。宿舍外设有厕所的,厕所距离宿舍不得超过30米,且应设有路灯。
有卫生管理制度且制度健全。
不得有虫媒及老鼠。
厕所
独立设置的厕所与生活饮用水水源和食堂不得相聚30米
新建教学楼内每层应设厕所
厕所设置:女生每15人设一个蹲位、男生每30人设一个蹲位
厕所不得建于蓄粪池之上,并设有隔断;蓄粪池应加盖
小学厕所蹲位宽度(两脚踏位之家距离)不应大于18厘米
厕所结构安全、完整,且有顶、墙、门、窗和人工照明
厕所不得有蝇、蛆
医务室、卫生站/ 保健室
医务室、卫生站
依法执业内容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人员资质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持有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资格证书及执业证书
执业范围
承担学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学校卫生日常检查,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
适用医疗机构执法执业相关法律法规
传染病消毒
消毒
《消毒管理办法》等
医疗废物管理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
保健室
人员资质
具有教师资格,经教育行政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而从事专职或兼职学校卫生保健工作
职责范围
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学校卫生机构
在卫生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学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学校卫生日常检查
1.在校生600名以上的寄宿制或非寄宿制学校,应按学生人数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2.一校多校区,根据学生数量按要求分别设立学校卫生(保健)室; 3.设置:应独立设置在本校主要建筑物的首层或二层
学校卫生监督的职责:《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对影响学生健康的学习、生活、劳动、环境等方面的卫生和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 若学校拒绝或妨碍卫生监督,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可对责任单位或个人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可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罚款。
应急监督
传染病防控总则
监督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建设与落实
8项强制性制度《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GB28932-2012)
学校传染病防控与监督要点
各部门职责
学校职责:学校需配合属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落实传染病防控措施,包括疫情监测、报告、密切接触者排查、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供技术支持,负责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防控措施建议,以及开展防控知识宣传和培训。
卫生健康监督机构:协助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学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监督和执法稽查。
学校传染病疫情监督内容
落实情况检查:检查学校是否落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属地医疗机构的指导意见
卫生保健机构检查:核查学校卫生保健机构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
疫情报告制度检查:审查学生发病登记、因病缺勤登记、传染病早期症状排查、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
密切接触者管理:调查医学观察措施是否落实
制度执行情况:检查预防接种证查验、病愈返校复课证明等制度的执行情况
应急预案检查:核查学校是否制定传染病应急预案,并配备防控组织、管理人员及开展健康宣传教育
学校传染病疫情监督与应急处置流程
接报
接到学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或相关人员的报告后,应迅速核实事件基本情况,包括: 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波及范围。 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密切接触者人数。 发病学生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患者救治地点及救治措施。 学校传染病防控设施、消毒产品使用情况。 可能的事件原因及已采取的措施。
准备
在掌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准备以下内容: 人员及物资:执法包、通信设备、车辆、防护用品等。 取证工具:执法记录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等。 文书及资料:卫生行政执法文书及专业参考资料。
检查
根据疫情特点,遵循以下原则进行现场检查: 切断传播途径。 消除传染源。 救治患病人群。 保护易感人群。 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
报告
在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指示下,对疫情应急处置全程进行报告,分为以下三类: 初次报告:疫情处置后需以最快速度逐级上报,内容包括: 信息来源: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时间、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简要情况: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波及范围、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密切接触者人数等。 进程报告:根据事件进展情况多次上报。 结案报告:事件处置结束后提交完整总结。
传染病疫情监督处理的基本要求
监督处理内容
在传染病疫情处置过程中,需对学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等相关单位进行监督。 监督内容包括疫情报告及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或违法行为需依法处理。
处理措施
责令改正:通过卫生监督意见书要求整改。
行政处罚:对违法行为进行相应处罚
通报机制:将处理结果通报辖区教育行政部门
学校传染病防控的基本要求
8项:年度计划与资源投入、疫情报告制度、应急预案制定、知识普及与自我防护、疫情处置与配合、晨检与缺勤追踪、消毒隔离措施、返校排查
专业分论
生活饮用水
公共场所
集中空调
医疗机构
推荐的参考资料《学校传染病防控卫生监督工作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