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习佛法智慧,造就健全人格 (济群法师 2024.3月讲于清迈静心学堂)
学习fofa智慧,造就健全人格。教育本身是有很大的学问。现在社会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个比较混乱的状态,对于孩子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目标是不清晰,所以才会造成孩子各种各样的问题。
信仰是内心的光,不但照亮了你的人生之路,也会使你的命运之屋打开一扇窗户。没有信仰的人犹如在黑暗中行走,不辩方向、没有目的'、随波逐流,活一辈子也只是浑浑噩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学习佛法智慧,造就健全人格 (济群法师 2024.3月讲于清迈静心学堂)
前言
家庭教育成了家庭的重大问题原因
1.首先和社会大环境有关(资讯泛滥,诱惑重重,人心浮躁、混乱)
过患:孩子能够成为什么样,有很大的不可控因素。父母在孩子教育上辛苦,不仅仅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2.教育本身是有很大的学问。现在社会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个比较混乱的状态,对于孩子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目标是不清晰,所以才会造成孩子各种各样的问题。
基于此,从佛法的角度:如何认识一个人的成长;如何才能够做好孩子的教育。
一、了解家庭关系的因缘因果,建立正确的亲情观
身为父母,要了解家庭关系的因缘因果,建立正确的亲情观。
亲情观定义:是我和孩子的关系。
错误观念:把孩子当做自己的一部分。带来过患
道理上的理解
一方面:孩子没有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孩子身上,同时会把很多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无形中孩子会变得很被动,很不愿意根据父母所希望的活着。
另一方面:父母也会很被动,把所有精力都花在孩子身上,有投入就期待回报。对孩子形成依赖,精神不能独立。一旦孩子不孝顺,父母很痛苦。
事实上的理解:出国20多年,甚至回国也不联系父母,原因是被父母管的太多,失去自由,好不容易逃离,生怕看到父母。
正见:所谓正确的亲情观就是,孩子虽然跟父母有关系,有很深的缘分,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不是我的一部分。一个家庭有善缘和恶缘。所以要认识缘起的亲情观,心怀感恩,尊重孩子作为生命个体的自主性,并在当下继续创造善缘。善缘可以增上,恶缘可以改变。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父母也能从中受益。
东西方教育比较:
西方教育是帮助孩子独立。
东方教育:孩子和父母之间彼此建立强大的依赖关系,结果双方负担很重。
因此,要了解家庭关系的因缘因果,建立正确的亲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