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3-《思考快与慢》
这是一篇关于13-《思考快与慢》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七、遇见光整理分享,六、争议与延展,五、关联体系,四、金句精选,三、关键知识点,二、核心内容框架,一、基础信息。
这是一篇关于42-《人生只有一件事》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一、基础信息,二、内容大纲与章节逻辑,三、关键知识点与理论模型,四、金句提炼,五、争议与延展,六、案例与工具,七、总结。
这是一篇关于40-《即兴演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八、遇见光整理分享,七、争议与延展,六、关联扩展,五、金句提炼,四、关键知识点与案例,三、核心理论提炼,二、内容大纲与章节逻辑,一、基础信息。
这是一篇关于39-《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八、遇见光整理分享,七、【记忆强化系统】,六、【延展知识网络】,五、【认知升级模块】,四、【实战工具库】,三、【核心理论模型】,二、【内容结构全景】,一、【基础信息体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13-《思考快与慢》
一、基础信息
书名:思考,快与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
作者:
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首位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2002年)
版本信息:
原版:2011年英文版
中文版:中信出版社2012年7月第1版
译者:胡晓姣、李爱民、何梦莹
出版背景:
行为经济学奠基作
整合心理学与经济学研究的里程碑
推荐人及理由:
理查德·泰勒(行为经济学之父):"颠覆传统经济学理性人假设"
纳西姆·塔勒布(《黑天鹅》作者):"理解非理性的终极指南"
推荐共性:揭示人类决策系统性偏差的认知革命
二、核心内容框架
全书结构(5部分39章)
Part I 两个系统:系统1(快思考)与系统2(慢思考)
Part II 启发法与偏差:认知捷径的代价
Part III 过度自信:直觉的局限
Part IV 选择与风险:前景理论解析
Part V 两个自我:体验自我与记忆自我
章节逻辑链:
系统运作机制 → 认知偏差来源 → 决策错误表现 → 风险选择模型 → 自我认知重构
核心理论框架:
双系统理论 → 启发式偏差 → 前景理论 → 幸福心理学
三、关键知识点
双系统理论(核心模型)
系统1(快):
特征:自动/快速/情感驱动
案例:面部识别、简单计算
系统2(慢):
特征:需专注/逻辑运算/消耗认知资源
案例:复杂数学题、陌生路线规划
六大认知偏差(附案例)
锚定效应:先入为主的定价策略(珠宝店标价实验)
可得性偏差:高估媒体高频报道事件概率(空难恐惧症)
框架效应:同一信息的表达方式改变决策(手术存活率表述)
损失厌恶:丢100元的痛苦>捡100元的快乐(股市套牢现象)
后见之明偏差:"我早就知道会这样"(金融危机后评论)
规划谬误:低估任务完成时间(悉尼歌剧院案例)
前景理论(诺贝尔奖核心成果)
四大核心发现:
参照依赖:收益损失是相对值(年薪5万在硅谷vs小镇)
损失厌恶:损失带来的痛苦是收益快乐的2倍
确定效应:100%得900 vs 90%得1000时选前者
隔离效应:分阶段决策导致非理性(两阶段赌博实验)
应用场景:
投资决策:处置效应(过早卖出盈利股)
市场营销:价格锚定(原价划线的促销标签)
政策设计:默认选项设置(器官捐献同意率差异)
个人决策:事前验尸法(预防规划谬误)
四、金句精选
"当有人提到概率时,系统1会自动联想到具体事件"
"认知放松是系统1判断真伪的重要线索"
"损失厌恶是风险规避的隐性推手"
"记忆自我会篡改体验自我的真实感受"
"启发式是简化复杂世界的必要代价"
五、关联体系
作者其他著作:
《噪声》(2021):决策中的随机误差
与阿莫斯·特沃斯基合著论文:前景理论奠基文献
延伸学习:
理论深化:《错误的行为》(理查德·泰勒)
实践应用:《助推》(桑斯坦)
批判视角:《反脆弱》(塔勒布)
六、争议与延展
学术争议:
双系统划分是否过度简化(埃文斯等学者的质疑)
认知偏差的进化意义(祖博的适应性视角)
待解疑问:
系统1与系统2是否存在神经学实体对应?
认知训练能否有效克服启发式偏差?
关联领域:
行为金融学(席勒《非理性繁荣》)
进化心理学(巴斯《进化心理学》)
七、遇见光整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