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法律文书主旨与材料 语言
法律文书写作基本要素(主旨+材料)&语言,通过详细的分类和举例,系统阐述了法律文书写作中的基本要素及其具体要求,为写作提供了清晰的指导框架。
社交媒体的回声室效应的简单梳理(含公式),包括量化方法、观察指标、评估标准及描述模型,通过同质性、互动结构和信息传播等方面进行分析。
以张晓东的《论国际经济法的定义及其他观点分析》为主,说明国际经济法定义。深入探讨了国际经济法的定义及其相关观点,为理解国际经济法的本质与范畴提供了重要视角。
民事起诉状内容结构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概念、首部、正文、尾部。其他法律文书课程,详细可看页面。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七夕活动策划
南北粽子
绘本阅读理念
创作工具思维导图
快速阅读核心技巧
自媒体教学笔记
极限词查询
法律文书写作基本要素(主旨+材料)&语言
写作基本要素
主旨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主旨&制作目的&中心思想
材料
分类
制作文书的主体、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基本情况等
事实性材料
理论性材料
收集方法
向有关的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证人以及相关人员处收集
搜集已经被核实的材料,或者适用其他程序制作的法律文书材料
查阅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相关规定
分析典型案例
选取材料的要求
(一)事实的真实性 法律文书的事实材料要求绝对的真实,不允许夸大或缩小事实更不允许歪曲甚至虚构、捏造事实。
(二)内容的客观性 法律文书中的时间、地点情节、人名、证据、数据等都来源于客观事实绝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可以虚构。
(三)以法律为准绳 如刑事案件法律文书的材料选择,以犯罪的构成要件为中心,选择能够确定犯罪性质的材料。
(四)详略得当 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如民事起诉状,应围绕民事纠纷问题选取材料故意伤害案件,应详细具体的伤害过程和伤情。
材料的收集要求
事实的真实性; 内容的客观性; 法定的权威性; 适用的现实性
使用要求
全面掌握材料 科学地分析材料 适当地选取材料
.先有材料后有主题,材料是主旨形成的客观依据
语言
结构
表达方式
准确
(一)人名、地名、时间、数字、使用简称、结构顺序 等是否准确
1.人物称谓:职务(党内到党外、大到小)+姓名
2.地名:市区县街道门牌号码 如嘉禾校区:广州市白云区文盛庄路118号
3.时间:年月日时分(公历) 2021年9月27日;二0二一年九月二十七日(公文落款)
4.数字使用的准确 阿拉伯数字:0123456789 汉字小写:标题、数量、日期 O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汉字大写:收据、发文字号 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
阿拉伯数字的情况: ①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间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2022年5月12日、下午3时50分 ②案号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京0105民初第398号 ③统计表中的数值,(包括正负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比、比例)和量值等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2/3,0.7,43% ④地址、门牌号码、部队番号、车牌号码,如淮海路121号303室 ⑤引用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条文时,原条文用阿拉伯数字的。 ⑥数字的增加和减少用阿拉伯数字,如,增加了3倍,提高了46%,减少了35%。
5.使用简称:规范化简称
6.结构顺序
(二)用词是否准确
近义词
瞒报、谎报、虚报
三个词都有相同的语素“报”,都有“传达、告知” 的意思。“瞒”、“谎”、“虚”,这三个语素又体现了 它们之间细微的差别。“瞒报”侧重于表达出于某种动机, 对相关事件隐瞒不报之意, “谎报”侧重于表示不真实的传达,“虚报”可以理解为不满的、不足的传达、告知。
累犯、惯犯
累犯:受到一定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后在法定期 限(5年)内又犯被判处一定刑罚之罪的罪犯。 惯犯:以某种犯罪(同种罪名)为常业,或以犯罪所 得为生活来源,或在较长时间内多次实施某种犯罪。 如:嫌疑人手法娴熟,应为累犯,流窜作案,分析系 聋哑人专业盗窃团伙所为。违反、违犯;缴纳、交纳
首犯、主犯
首犯:组织带领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首要分子, 非法律用语。 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和组织作用的罪犯,属于 法律用语,区别于从犯。 如:被告人王X,积极组织强奸、抢劫活动,实施强 奸二次、抢劫三次,且在强奸、抢劫过程中实施故意伤害 他人的行为,是本案的首犯。
主要使用确切词语,注意使用模糊词语
注意语词的感情色彩,正确区分褒贬
搭配不当
精练
·语言简洁、精练,避免重复、堆砌、冗赘。(多用单句)无可删,字不得减,以简驭,词约意丰。与案件无关或次要的情节需省略或简要 ·不能苟简
1、法律文书的格式化规定 2、受法律规定和法律精神所制约 3、受写作方法的选择和使用的影响
庄重
(一)使用规范的书面语 (二)杜绝使用方言俗语、黑话(犯罪隐语)
朴实
(一)杜绝使用文艺语体色彩词语
(二)杜绝使用描写、抒情、铺陈、渲染、不追求想象的瑰丽、情节的奇特。
(三)杜绝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