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课(第一周)
蔡康永的情商课,帮助大家理解情商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提升自己的情商,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和情感问题。
编辑于2025-03-06 13:40:08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课(第一周)
000《马东:情商难学,唯有康永哥能教》
**主要观点**:
情商在当代社会至关重要,甚至可称为人生超车的弯道。
情商难学,因其涵盖内容广泛且缺乏标准答案,因此一般人不敢轻易尝试教授。
康永哥的高情商,对外表现是为人和睦,对内不会伤害自己、不会违背自己的原则。”
“情商高,就是舒服、痛快地做自己。”
000《蔡康永有话对你说》
**主要观点**:
坚持自我,不顾他人,可能别人就不会喜欢你;委屈自己,迎合别人,自己会不舒服,甚至讨厌自己。”
情商高并不意味着不面对挫折或问题,而是能更好地处理和理解自身与他人的情绪,使相处更加和谐。
情商课将从自我沟通、关系掌控、影响力打造三个方面,全面提高学员的情商能力。
课程旨在让学员既能被自己喜欢,又能被他人喜欢,从而痛快地做自己。
000《蔡康永:情商高,才能舒服痛快地做自己》
**主要观点**:
情商:辨别自己的情绪,逐渐了解自己,培养自己安放情绪的能力
高情商:舒服地做自己,诚实的面对自己的情绪(认识自己),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做自己)。即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情绪,通过情绪认识自我;和情绪做朋友,管理好自己的情况
大人们常把小孩比作小王国的国王,自己是国王,希望身边的人依从自己的意愿,但现实中每个人的内心都追求着自己的需求与价值,因此生活中充满各种矛盾与不顺心。
情商并非是对情绪的严格控制,而是理解与接纳情绪,与之和谐共处。
“提高情商,是因为我们想要舒服地做自己,也理解别人做自己的愿望。”
情商课的结构以“自我”、“关系”、“群体”三个层面展开,从自我对话出发,逐步深入到与他人的对话以及群体中的交流。
001《【情绪】流一滴眼泪的8000种理由——情绪颗粒度》
**主要观点**:
情绪颗粒度是指辨认情绪的能力,具体来说,是指个体在情绪感知过程中,对情绪的细微变化和不同情绪状态的区分能力。
较低情绪颗粒度的人对情绪的识别较为粗糙,容易出现情绪误判;而较高情绪颗粒度的人能更精细地辨别不同情绪,进而更好地理解与表达自己的情绪。
情绪颗粒度的提升有助于个人更好地理解与管理自己的情绪,也便于在人际交往中更准确地把握他人的情绪状态,从而建立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当你流下一滴眼泪的时候,在凯尼格的眼中,可以有8000个不同的理由。”
当男生看到第一次约会的女生因感动而流泪,却又错误地判断她是为了难过而流泪,进而给出不当的安慰,这体现了较低的情绪颗粒度。恰当的关心:递一张纸,问您还好吗?
002《【情绪】情绪一片空白,人生就会一片空白——情绪日记》
**主要观点**:
“豁达,是其实很清楚,只是不在意。”
情绪的地图,就是情绪日记,是一种记录个人情绪经历的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模式和需求,从而更有效地管理情绪。
情绪日记的功能,很像是生活中的账本,记录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感受和需求。
不隐瞒、不撒谎记录着情绪的收支情况,帮助自己清楚地了解情绪的变化与缘由,避免被情绪牵着走。
003《【情绪表达】就算你想要羞辱我,那也必须要我同意——情绪防身术》
**主要观点**:
情绪防身术是一种在面对他人负面情绪时,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策略。
在面对他人抱怨或发脾气时,采取适当的情绪防身术,如适当的安慰与引导、巧妙地转移话题、以幽默化解尴尬或是表达自己的理解与关心,通过适当的方式中断情绪互动,而不是盲目地附和或压抑自己的情绪,可以有效地避免陷入他人的情绪漩涡,保护自己的情绪不受过度影响。
“你骂我一句,我回骂你一句,这是吵架;你夸我一句,我夸你一句,这是社交;你骂我,我夸你,这就是打破规则,也就是情绪防身术。”
004《【情绪表达】正确表达情绪,你要搬开这三颗大石头——情绪表达障碍》
**主要观点**:
情绪表达障碍包括压抑情绪、否认情绪和用其他情绪掩盖真实情绪三种类型。
“我们常常被灌输一个态度,如果你流露了情绪,你应该引以为耻。
压抑情绪:”不被鼓励表达情绪,认为表达情绪是不恰当的,从而将情绪压抑在内心,导致情感无法正常宣泄。
否认情绪:对于自身的情绪反应,下意识地予以否定,如他人问及是否难过时,自己会回答“没有没有”,但实际上并未真正接受自己的情绪。
“我们很容易用比较为大家所接受的情绪,去扭曲我们真正想要表达的情绪。”
用其他情绪掩盖真实情绪:将原本想要表达的情绪隐藏,而表现出另一种情绪,如将内心的担忧以愤怒的方式呈现,对他人造成误解,不利于情感沟通与理解。
克服这些障碍需要提高情绪颗粒度,学会正确表达情绪,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提高个人的情商水平。
妈妈因担心孩子晚归而愤怒地责备孩子,实际上她内心是担忧孩子安全,却以愤怒的情绪表达出来,导致孩子不能理解妈妈的真实情感,产生误解与冲突。
005《【情绪表达】想被人了解,就不要自己先捣乱——情绪表达误区》
**主要观点**:
情绪表达有三大误区:
1. **给他人贴标签**:在表达情绪时,对人不对事,常使用空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他人的行为或性格,如“你总是迟到”、“你永远都不听话”等,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夸大人的情绪,还容易引发他人的反感与抵触。
2. **把情绪责任推卸给他人**:将自己产生的情绪归咎于他人,如“你整天就只会惹我生气”,这种表达方式忽视了自己对情绪的管理责任,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与个人成长。
3. **羞于表达自己的情绪**:有些人在表达情绪时,往往过于含蓄或隐晦,让他人难以理解自己的真实需求,如当他人冒犯自己时,虽生气却不明确表达,只是简单地说“你看着办”,使他人不知所措。
避免这些误区的方法是基于非暴力沟通原则,以“我感到……是因为……我需要……”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既清晰地传达自己的感受,又表明产生情绪的原因及自己的需求,有助于他人更好地理解与回应。
老板批评员工“报告又没做完,你这是故意让我难堪、惹我生气吗”,这种表达容易让员工产生抵抗情绪;而若老板以“报告又没做完,我感到很失望,因为这样会导致我无法向上司交代,而且我会觉得是你不尊重我”来表达,虽同样严厉,却能让员工明确老板的诉求,减少误解。
006《【情绪表达】别人找你倾诉,你要学会说不——情绪止损》
**主要观点**:
情绪止损是指在面对他人负面情绪时,学会保护自己,明确自己的立场,即提供陪伴与倾听,但不参与对方的情绪,不要成为情绪垃圾桶.,避免被卷入情绪漩涡,从而对自己的情绪和精力造成过度损耗。
为了有效地保护自己,我们可以设定界限,如在倾听朋友倾诉时,根据自己的精力状况,明确告诉对方能够陪伴的时间,避免无休止地陷入他人的情绪问题中,这样既能体现对朋友的关心与尊重,又能保护自己的情绪与精力,有助于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蔡康永在访谈节目中,面对来宾痛哭时,保持冷静,专注于提问。
007【情绪表达】听别人倾诉,不用急着说“我懂”——善解人意的误区
**主要观点**:
人们在表达善解人意时常有两个误区:
1. **轻易归类**:为了追求方便与效率,容易将他人或自己的行为、情绪等进行简单归类,如根据星座、血型等对人的性格和行为进行概括,这种做法忽视了个体的复杂性与独特性,容易导致误解。
2. **秒懂与不恰当下结论**:在面对他人倾诉时,有时会为了安慰或结束话题,匆忙地说“我懂”或“我明白你的感受”,但实际上并未真正理解对方的处境与情感,这种行为是对对方情感的不尊重,也是一种自我欺骗。
正确的善解人意应避免追求方便与效率,尊重他人的独特性,保持好奇与不完全理解的态度,耐心倾听对方的倾诉,给予对方充分的表达空间,从而真正理解对方的情感与需求,提供有效的支持与帮助。
当朋友向我们倾诉自己的痛苦时,若我们轻易地说“我懂”、“我明白你的感受”,实际上可能并未真正理解对方的痛苦程度与性质,这种回应可能会让对方感到自己的情感被忽视或低估,进而影响双方的情感沟通与信任;相反,若我们保持耐心与尊重,认真倾听对方的讲述,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回应,如“这听起来确实很让你困扰,你能再跟我详细说说吗”,则能更好地理解对方,为对方提供有效的支持与帮助,有助于建立更加深厚的情感联系。
美国大学生抽烟比例下降的案例,通过强调其他州大学生不抽烟来降低抽烟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