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金融逢考必过系列:金融学2(利息与利率)
这是一篇关于金融学2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利息与利率。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易于理解,是你不可或缺的学习助手。
这是一个关于金融学的思维导图合集,主要涵盖了公司理财、利息与利率、国际收支与国际资本流动、折现与价值、货币与货币制度、金融监管、货币政策、货币供应与均衡、金融市场与机构、现代货币供给制度、外汇与汇率、商业银行等相关知识点。
这是一篇关于公司理财6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风险与收益。(风险与收益的度量、均值方差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MP、套利定价模型APT)。
系统梳理产业供需格局,完整拆解行业梯队和企业竞争优势,全面剖析了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各个方面,为行业参与者提供了深入的分析和前瞻性的见解。
这是一篇关于公司理财5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资本预算。详细介绍了资本预算中使用的各种方法和工具,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风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金融学2
利息与利率
信用
信用形式
商业信用
商业票据
商业本票:买东西的人给的条子
商业汇票:卖货人签的命令,通知买货人签字承兑
汇票承兑
银行承兑(银行签字)
商业承兑(企业签字)
汇票背书
债权人在转让票据时在其背面签字以承担连带责任的行为
银行信用
银行本票
同城
银行汇票
异地
国家信用
消费信用
简答题
概念
优点
扩大消费
平滑消费者消费
缺点
虚假繁荣
过度透支
租赁信用:经营性租赁、融资性租赁、服务租赁
民间信用
扩大社会融资范围,成为正规金融的补充
满足居民需求
利率水平趋于合理,助推利率市场化进程
较大盲目性和投机性,游离于监管之外
滋生高利贷、非法集资
管理方法
建立法律法规
公开登记,规范程序
建立监测体系
放开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
增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透明度
信用工具
票据
汇票
由卖方签发,无条件支付命令
竞业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
本票
由买方签发,付款承诺
支票
以银行为付款人的即取汇票
股票
普通股
优先股
债券
以偿本付息为条件的单方面价值转移
利率
利率的分类
基准理论和一般利率
补充: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中央银行--MLF--商业银行--LPR--社会
LPR=MLF+商业银行的加点
MLF:中期借贷便利
完善LPR:深化利率市场改革、提高利率传到效率、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
费雪方程式: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预期通胀率
因为未来通胀不可知,只能是预期
费雪效应:名义利率与预期通胀率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计算:1+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1+预期通胀率)
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年率、月率、日率
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
到期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当期收益率、回报率的计算
当期:买的那一年的收益率
持有期:持有期内的年化,包含利息+卖出价格差价,差价也要年化
到期:债券已到期,同时拿到票面值
复利和单利的计算方式不一样
利率的决定
利率决定理论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最终转换形式,利息量的多少只能在利润总额的限度内,利率取决于平均利润率
古典:储蓄和投资共同决定
储蓄代表实际资本的供给,是利率的增函数
人性不耐,人性偏向于现在消费,想要让其储蓄起来以后消费,就得提高利率进行补偿
投资代表实际资本的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
机会成本,利率越高,投资的代价越大,投资越少
实际利率由储蓄和投资决定(两个实际因素),
凯恩斯:货币供需共同决定
货币供给:垂直,由央行决定,属于外生变量,和利率无关
货币需求:向右下方倾斜,持有货币相对于持有债券没有利息收入,持有越多,损失越大
新剑桥学派:可贷资金理论
借贷资金需求=某期间投资流量+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余额
借贷资金供给=某期间储蓄流量+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均衡:可贷资金需求=可贷资金供给
并不代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
凯恩斯学派:IS-LM模型
货币市场的供求决定利率,利率影响产品市场总需求
产品市场的国民收入影响货币市场的货币需求,进而影响利率
利率决定模型:债券市场供需模型
债券供给曲线及移动
债券需求曲线及移动
利率的风险结构理论
概念:收益率与风险的关系
影响因素:
税收及费用
违约风险
流动性风险
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
概念:收益率与期限的关系
三个事实
利率随着时间波动
短期利率低,收益率向上倾斜;短期利率高,收益率向下倾斜
收益率曲线一般向上倾斜
三个理论
预期理论
假设长短债是完全替代品
核心观点: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当期与预期短期利率的平均数
能解释向上、平缓和向下三种曲线,能解释不同期限的利率同向变动
分割市场理论
假设长短债市场完全独立分割开
核心观点:短期有偏好,价高利低,长期少人买,价低利高
能解释向上
流动性溢价理论
假设长短债可替代,但不是完全替代,且人们对短期有偏好
核心观点:长债利率=当期与预期的平均数+流动性溢价
能解释
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的利率随时间一起波动
当期影响预期,合计影响长期
短期利率较低,预期上升,向上倾斜;短期较高,预期下降,向下倾斜
因为对短期的偏好,一般向上倾斜
长期债券的利率=(当期利率+预期短期利率)/2
不同期限的债券市场被看作完全独立和相互分割,到期期限不同的每种债券的利率取决于该债券的供给和需求
短期风险小,需求高,价格高,利率低
长期风险高,需求低,价格低,利率高
长期债券的利率=(当期利率+预期短期利率)/2+流动性溢价
很好解释三个事实
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的利率,随时间一起波动
若短期利率较低,人们预期未来短期利率上升,长期利率高于短期,收益率曲线很可能向上倾斜;反之亦然
收益率曲线大多向上倾斜(需求量相对较少,且有流动性溢价)
利率的作用和利率市场化改革
作用
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
市场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