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财务管理
考研复试财务管理思维导图,内容涵盖了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长期筹资决策、资本成本、风险衡量、营运资本管理、收益分配等。
编辑于2025-03-20 16:34:53财务管理
总论
企业的组织形式
个人独资企业: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者个人所有,投资者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差、平均存续年限短
合伙企业:由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公司制企业:依据公司法登记、政府注册的营利性法人组织,在法律上独立于所有者和经营者。
财务管理的目标
利润最大化:忽略利润取得的时间;忽略利润与投入资本额的关系;忽略利润与所承担风险的关系。
每股收益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
在资本市场有效的情况下,股东投资资本不变时,股价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
债务价值和股东投资资本不变时,公司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
金融工具:是资金融通过程中载明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具有法律效益的凭证。
固定收益证券(与发行人财务状况相关度低):固定利率的公司债券,国债
权益证券:上市公司股票
衍生证券
金融市场的类型
货币市场:不超过一年的短期金融工具交易市场
资本市场:超过一年的
债务市场
股权市场
一级市场:资金需求者将证券首次出售给公众时
二级市场:证券在不同投资者中间买卖流通
资本市场效率(资本市场功能发挥的有效性程度)
意义
市场活动的有效性:交易城成本较低、资本市场秩序和市场交易制度完善,能够吸引较多的交易者
市场配置的有效性:市场的流动性很高,供需方的资金能够根据公开信息和价格信息迅速并合理的流动。高效的资本市场,应是将有限的资本资源配置到效益最好的公司及行业,进而创造最大价值的市场。
市场定价的有效性:资本市场的信息公开透明且充分,价格弹性较高,能够很快形成新的均衡价格,防止价格和价值脱离
有效资本市场(价格=价值)
含义:资本市场上的价格能够同步地,完全地反映全部的可用信息。 两个外部标志:1.证券的有关信息能够充分的披露和均匀的分布,使每个投资者在同一时间内得到等质量的信息;2.价格能够迅速的根据有关信息变动,而不是没有反应或反应迟钝。
有效的基础条件(满足其中之一即可)
理性的投资人
独立的理性偏差:假设乐观的投资者和悲观的投资者人数答大体相同,他们的非理性行为就可以相互抵消,使得股价变动与理性预期一致,市场仍然是有效的。
套利行为:专业投资者的套利活动能够抵消业余投资者的投机
资本市场效率的程度
完全无效
弱势有效:历史信息
半强势有效:历史信息、公开信息
强势有效:历史信息、公开信息、内部信息
完全有效
货币时间价值
利率的影响因素
纯粹利率
风险溢价
通货膨胀溢价
违约风险溢价
流动风险溢价
期限风险溢价
无风险利率=纯粹利率+通货膨胀溢价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
复利终值F=P×(F/P,i,n)
复利现值P=F×(P/F,i,n)
计息期利率=报价利率/每年复利次数
有效年利率=(1+计息期利率)每年复利次数-1
年金终值和现值
普通年金终值F=A×(F/A,i,n)
偿债基金A=F×(A/F,i,n) 为使年金终值达到既定金额每年末应收付的年金数额
普通年金现值P=A×(P/A,i,n)
预付年金
终值系数(F/A,i,n+1)-1或者是(F/A,i,n)×(1+i)
现值系数(P/A,i,n-1)+1或者是(P/A,i,n)×(1+i)
递延年金
终值:与普通年金终值计算类似
现值:P=A*(P/A,i,n)×(P/F,i,m)
永续年金现值P=A/i
风险和收益
风险是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
单项投资的风险与报酬
用预期值来衡量单项资产期望收益,用标准差来衡量单项资产的风险
变异系数=标准差/期望收益,选小的
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报酬
证券组合期望报酬率:加权平均数
证券组合的风险计量
计算协方差:=两种证券的相关系数*标准差1*标准差2
计算每种组合的概率(列表格)
概率×协方差
两种证券组合的投资比例与有效集(图像:横轴:标准差,纵轴:期望报酬率)
资本市场线:与Y轴的交点是无风险资产的报酬率Rf,与有效边界相切,切点M为市场的均衡点,代表唯一有效的风险资产组合,定义为市场组合
分离定理:个人的效用偏好与最佳风险资产组合相独立。表明企业管理层在决策时不必考虑每位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
系统风险:战争、经济衰退、通货膨胀。该风险影响整个资本市场,不能通过投资组合来消除,又称为市场风险、不可分散风险。
非系统风险:工人罢工、诉讼失败。个别公司特有的事件引起的风险。又被称为特有风险、特殊风险、可分散风险。市场不会给予任何价格补偿。
一项资产的期望报酬率的高低取决于该资产的系统风险大小。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假设
所投资者都关注单一持有期。
所有投资者都可以给定的无风险利率无限的介入或借出资金,卖空任何资产均没有限制。
投资者对期望报酬率、方差以及任何资产的协方差评价一致,即投资者有相同的期望。
所有的资产都是无限可分的,并有完美的流动性。
没有交易费用。
没有税收。
所有投资者都是价格接受者(单个投资者的买卖行为不会影响股价)
所有资产的数量都是确定的。
单一资产的β系数(系统风险的度量指标)
公式法
回归直线法
含义:1.反应某一资产报酬率波动与市场组合报酬率波动之间的相关性。 2.β值大小的影响因素包括:该股票与整个股票市场的相关性;该股票的标准差;整个市场组合的标准差 3.市场组合的β系数是1,无风险资产的β系数是0
投资组合的β系数:所有单项资产β系数的加权平均
证券市场线:必要报酬率Ri=Rf+β×(Rm-Rf) Rm→市场组合必要报酬率 Rf→无风险报酬率 差:市场风险溢价
风险溢价模型:普通股成本=债券成本+风险溢价
证券估值
债券价值评估
债券的概念:债券是一种使得发行者在约定时间内支付利息偿还本金的有价证券。
债券面值:债券发行人借入并承诺于债券到期时偿付持有人的金额。
票面利率:债券发行者预计一年内向投资者支付的利息占票面金额的比率。(是报价利率,不同于有效年利率)
到期日:偿还本金的日期。
评估方法
模型:计算现值
债券价值的影响因素:债券价值与折现率反向变动
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必要收益率,则债券值得投资,到期收益率和债券价格也呈反向变动
普通股价值评估
评估方法
基本模型V0=∑Dt/(1+rs)t rs是必要报酬率,t从1开始
零增长V0=D÷rs
固定增长V0=D1/rs-g=D0(1+g)/rs-g
普通股的期望报酬率
固定增长股利模型(上面公式推倒rs)
零增长模型(推倒)
混合筹资工具价值评估
优先股:(只是先于普通股股东)优先分配利润,优先分配剩余财产,表决权限制
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是指投资资本的机会成本
公司资本成本:各种资本要素成本的加权平均数。取决于三要素:无风险利率、经营风险溢价、财务风险溢价
投资项目的资本成本:是指项目本本身所需投资资本的机会成本,每个项目有自己的机会成本,它是项目风险的函数
资本成本的应用
用于投资决策:项目资本成本作为项目现金流量的折现率,以此评价项目可行性
用于筹资决策:甲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可以指导筹资决策
用于企业价值评估:作为公司现金流量的折现率
用于营运资本管理
用于业绩评价
资本成本的影响因素
外部因素
无风险利率:无风险利率上升→投资人的机会成本增加→折现率上升→投资价值降低,抑制公司投资 市场利率下降→资本成本下降→刺激公司投资
市场风险溢价:影响股权成本
税率:直接影响税后债务资本成本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内部因素
资本结构:债务比重增加→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降低→财务风险上升→债务成本和权益成本上升
投资政策:新投资项目高于现有资产的风险会使得资本成本上升
债务资本成本
估计债务成本就是确定债权人的要求报酬率
估计方法
到期收益率法:已知债券的基本信息和市价,内插法计算rd
可比公司法:找一个拥有可交易债券的,处于同一行业,具有类似的商业模式的可比公司
风险调整法:税前债务资本成本=政府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企业的信用风险补偿率
1.寻找同期的政府债券计算到期收益率
2.寻找与本公司信用级别相同的公司的上市债券
3.计算这些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4.计算与这些债券同期的政府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5.计算这些债券的信用风险补偿率(4、5差额)
6.计算平均值
1+6
财务比率法
考虑发行费用后的税前债务资本成本的估计
税后债务资本成本的估计
普通股资本成本的估计
增加普通股的方式有两种:增发新的普通股,留存收益转增普通股
不考虑发行费用的普通股资本成本(留存收益的资本成本)的估计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必要报酬率rs=rf+β(rm-rf)
股利增长模型(固定股利增长模型推倒)rs=D1/p0 +g
债券收益率风险调整模型:Rs=税后债务成本+风险溢价
考虑发行费用的普通股资本成本的估计
混合筹资资本成本的估计
优先股筹资资本成本(股息+发行费用)
永续债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
账面价值权重
计算方便;不一定符合未来,会与市场价值有差异
实际市场价格权重
反应目前实际状况;计算结果会随市场变化而变化,也不一定符合未来;可选平均市场价格,回避价格波动
目标资本结构权重
代表未来将如何筹资的最佳估计;可适用于评价未来的资本结构
长期投资决策
独立项目的评价方法
净现值法
净现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比较不同投资额和不同投资期限的项目上具有局限性)
现值指数=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消除了不同投资额的差异,但无法消除项目期限的差异)
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现金净流量
内涵报酬率法
内含报酬率是指能够使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等于原始投资额现值的折现率。(内插法)
内涵报酬率>资本成本→可投资
回收期法
静态回收期:投资引起的未来现金净流量累计到与原始投资额相等所需要的时间。回收年限越短,项目越有利。
动态回收期法: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情况下
会计报酬率法
互斥项目的优选
共同年限法
等额年金法:先算出等额年金,再算出永续净现值。
两种方法的共同缺陷 1.有的领域技术进步快,不可能原样复制。 2.如果通货膨胀严重,必须考虑重置成本的上升,这两种方法都没有考虑。 3.从长期来看,竞争会使项目净利润下降,甚至被淘汰。
营业现金毛流量=营业收入×(1-税率)-付现营业费用×(1-税率)+折旧×税率
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比较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
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信息的披露问题:会计估计误差,不是真实情况的全面准确计量
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问题
财务报表信息的比较基础问题
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越大越好)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流动负债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金额÷流动负债
长期偿债能力
存量比率(越小越好)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总资产
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总额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流量比率(越大越好)
利息保障倍=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
影响企业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或有负债
担保主责任
营运能力分析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存货
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流动资产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总资产
盈利能力分析
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
资产净利率=净利润÷资产平均总额
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营业收入净额 销售毛利=营业收入净额-营业成本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净额
每股收益=普通股股东净利润÷股数
每股股利=普通股股利总额÷股数
每股现金流=(现金流量净额-优先股股利)÷股数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杜邦分析法
权益净利率=净资产率×权益乘数 =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长期筹资决策
长期借款成本=借款本金×年利率×(1-所得税率)/借款本金×(1-筹资费率)
债券成本=债券面值×票面利率×(1-所得税率)/债券发行价×(1-筹资费率)
普通股筹资的特点
优点
没有固定利息负担
没有规定的到期日
风险小
发行普通股筹集股权资本能提升公司的信誉
缺点
资本成本高,投资者承担风险,没有抵税效应
可能会分散控制权
营运资本管理
营运资本的投资策略
宽松型:持有较多的流动资产,低风险,低收益
紧缩型:流动资产比例较低,高风险,高收益
适中型
营运资本的筹资策略
激进型:短期金融负债不但解决波动性流动资产的资金需求,还要解决部分稳定性流动资产的需要。
保守型
匹配型
货币资金持有的冬动机:交易动机、补偿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现金最佳持有量分析方法
成本分析法:机会成本+短缺成本最小,管理成本为固定成本
存货模型:
随机模型:H=3R-2L
存货的功能
储存必要的原材料和在产品,保证生产正常惊进行
储存必要的产成品,有利于销售
留有各种存货的保险储备,防止意外事件造成的损失
存货的最佳经济订货量
应收账款的功能:增加销售,减少存货
应收账款的成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成本
信用政策
标准:5C:品质、能力、资本、抵押、条件
信用条件:信用期限、折扣期限、现金折扣
收账政策
商业信用是指商品交易中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货所形成的借贷关系,是企业之间的一种直接借贷关系。
商业信用筹资的优缺点
优点:使用方便、成本低、限制少
缺点:可能导致公司信用地位和信用等级下降、影响资金运转
资本结构
股利分配、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
股利的形式:现金股利,股票股利
股利理论
股利无关论:投资者不关心股利的分配;股利支付的比率不影响公司股价
股利相关论
税差理论
一鸟在手理论:股东偏好现金股利
代理理论
信号理论
股利政策
剩余股利政策
固定股利政策
稳定增长股利政策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影响因素
法律因素
股东因素
公司自身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