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31章: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是对企业财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进行加工、分析、比较、评价和解释。如果说,记帐、编表属于会计的反映功能,那么,财务报表分析则厉于解释和评价功能。
编辑于2021-08-18 15:12:34第31章 财务报表分析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内容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
简称财务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的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并通过财务指标的高低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为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关系人提供管理决策的依据。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1)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稳健保证。
(2)评价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
(3)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前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的提升起着推动作用。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的一般程序:明确分析的目的,制订分析工作计划一一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一一根据分析目的,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深入比较、研究所收集的资料,计算有关财务指标一一做出分析结论,提出分析报告 财务报表分析常用的方法: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
(一)比率分析法
1.定义:会计报表及有关资料中两项彼此相关联项目比较,计算关联项目的比率。
2.分类
相关比率:是以同一时期会计报表及有关资料中某个项目和与其有关但又不同的项目加以比较所得的相关数值的比率。如资产负债率。
结构比率:即构成比率,某项目数值占各项目总和的比率,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如存货与流动资产的比率。
效率比率:用以计算某项经济活动所费与所得的比例,反映投入与产出关系的比率。可以进行得失比较,考察经营成果,评价经济效益。如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和净资产利润率。
(二)比较分析法
1.定义:某项财务指标与性质相同的指标评价标准进行对比,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一种分析方法,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
2.分类 (1)按比较对象的不同:绝对数比较分析、绝对数增减变动分析、百分比增减变动分析 (2)按比较标准不同:实际指标同计划指标比较、本期指标与上期指标比较、本企业指标同国内外先进企业指标比较
(三)趋势分析法
1.含义:是利用会计报表提供的数据资料,将两期或多期连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定对比和环比对比,得出它们増减变动的方向、数和幅度,以据示企业时务状况、经背成果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一种分析方法
2.具体做法:编制地对数势会计报表,即将一般会计报表的金辆栏”划分成若干期的金新,以便进行比较分析 编制相对数势会计报表,即将会计报表上的某一关键日的金当作100%,再计算出其他项日对关健项日的自分比,以星示各项日的相对地位,然后把连若十期按相对数编制的会计报表合并为一张比较会计报表,以反映各项日结构上的变化
3.对于不同时期的财务指标进行比较时,可计算动态比率指标由于选择的基期不同,可以有两种方法: 定基比率=分析期数额/固定基期数额 环比比率=分析期数额/前期数额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指标
(一)偿债能力分析
定义: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能否及时偿还到期债务,是反映财务状况好坏的重要标志。
分类: 短期偿债能力: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 长期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
1.流动比率 (1)反映企业可在短期内共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 (2)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地位:衡量短期债务清偿能力最常用的比率,是衡量短期风险的指标。流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4)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维持在2:1左右。过高的流动比率,说明企业有较多资金滞留在流动资产上未加以更好的运用,如出现存货超储积压、存在大量应收账款,拥有过分充裕的现金等,资金周转可能减慢,从而影响其盈利能力。
2.速动比率(也称为:酸性实验比率) (1)公式: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ー存货)/流动负债。 (2)计算该比率要排除存货的原因是:存货是流动资产中流动性最差的一种,要经过销货和收账两道手续,存货中还存在损失,因此扣除课更好表示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3)年初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年末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4)一般认为,速动比率应维持在1:1左右较为理想。 1)速动比率大于1,说明企业有足够的能力偿还短期债务,但同时也说明企业有过多的不能获利的现款和应收账款; 2)速动比率小于1,企业会依赖出售存货或举借新债务偿还到期债务,可能造成急需售出存货带来削价损失或举借新债形成的利息支出。
3.现金比率 (1)公式: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 (2)解析:现金包括现金和现金等价物。该比率反映企业立即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4.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或举债经营比率) (1)公式: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解析 1)该比率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用来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反映债权人发放货款的安全程度。 2)一般来讲,企业的资产总额应大于负债总额,资产负债率应小于100%。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低(50%以下),说明企业有较好的偿债能力和负债经营能力。 3)在企业资产净利润率高于负债资本成本率的条件下,企业负债经营会因代价较小使所有者的收益增加。
5.产权比率 (1)公式: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2)解析: 1)也称负债对所有者权益的比率,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2)产权比率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一般来说,所有者提供的资本大于借入资本为好,指标越低,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越高,承担的风险越小,该指标同时也表明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所有者权益保障的程度,或者说是企业清算时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
6.已获利息倍数,又称为利息保障倍数 (1)计算公式: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净利润+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2)解析: 1)利息费用=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 2)反映企业用经营所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用来衡量盈利能力对债务偿付的保证程度。 3)一般来说,已获利息倍数至少应等于1。已获利息倍数越高,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越强,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二)营运能力分析
1.定义:指通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等有关指标所反映出来的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是衡量企业整体经营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
2.具体指标
应收账款周转率
定义: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比率
公式: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营业收入净额=营业收入-销售退回、转让和折扣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x360)/营业收入净额
理解: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越多,周转天数少,表明应收账款周转快,企业信用销售严格。
存货周转率
定义:反映存货周转速度的比率
公式: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平均存货; 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平均存货余额x360÷营业成本
理解:存货周转次数多、周转天数少,说明存货周转快,企业实现的利润会相应增加。
流动资产周转率
定义: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
公式: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总资产周转率
定义: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
公式:总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净额/总资产平均余额 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三)盈利能力分析
1.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
2.公式:
(1)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x100%
(2)营业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净额x100%
(3)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实收资本(股本)×100% 反映企业资本的盈利能力,影响该指标的因素包括影响净利润的各项因素,还有就是企业负债经营的规模。在不明显增加财务风险的条件下,负债经营规模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该项指标的高低。
(4)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100% 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分母不同,所有者权益范围要大于实收资本。 该指标说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盈利能力,在我国既是上市公司对外必须披露的信息内容之ー,也是决定上市公司能否配股进行再融资的重要依据。
(5)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x100%
(6)普通股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反映普通股每股的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包括企业的获利水平和企业的股利发放政策。
(7)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股收益 该指标越高,表明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充满信心,通常认为该指标在5-20之间是正常的;当人们预期将发生通货膨胀或提高利率时股票的市盈率普遍下降;当人们预期公司利润将增长时,市盈率通常会上升; 债务比重大的公司,股票市盈率通常较低。
(8)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 反映资本保全和增值的情况,是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状况的辅助指标。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 (共140分,84分及格)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10章=29分)
第二部分 财政(7章=23分)
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5章=23分)
第四部分 统计(5章=21分)
第五部分 会计(5章=21分)
第28章 会计概论
第29章 会计循环
第30章 会计报表
第31章 会计报表分析
第32章 政府会计
第六部分 法律(5章=2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