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会生存:如何成为一个生存能力很强的人
1、如果我们只做以前做过的事,那就永远学不到新东西。2、我们得学着平衡,得明白长远利益更加重要。3、你每做一件事情便可以得到奖励,这样的机制就比较好;而且奖励是要对你胃口的,不能是抽象的东西。
编辑于2025-03-27 11:41:581)找个爱好,过好自己的生活。你必须为生活而工作,而不是为工作而生活。 2)他人如何度过休息时间、如何花钱、如何生活与你无关。聪明人会专心走自己的路,不去管别人选择了什么路线。盯着你要去的地方,不去理会别人在做什么。不去理会,你就更容易不去评判。一旦评判,你就会对自己进行分类,这就使你更难做到灵活,更难在各种情况下应对自如。评判别人反过来也会让你把自己关进鸽子笼——这可不是一个好地方。 3)得有一条线,你不能超越它。你得知道那条线画在哪里。别人不需要知道,但当他们要求你越过这条线时,你就可以告知他们它的存在。
1)历史上各种悲剧的源泉,不外混淆了别人的“无条件”与“有条件”。 2)只有当拒绝收下一笔钱比收下这笔钱让你感觉更好时,你才算是富有。 3)不要太过大声地抱怨别人对你的不公,你可能会提醒那些缺乏想象力的敌人该怎么做。
1)揭示我们共通的人性,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 2)拯救我们的不再是任何道理或技巧,只有直面的勇气。 3)承认本身,就是最隐蔽也最关键的改变。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1)找个爱好,过好自己的生活。你必须为生活而工作,而不是为工作而生活。 2)他人如何度过休息时间、如何花钱、如何生活与你无关。聪明人会专心走自己的路,不去管别人选择了什么路线。盯着你要去的地方,不去理会别人在做什么。不去理会,你就更容易不去评判。一旦评判,你就会对自己进行分类,这就使你更难做到灵活,更难在各种情况下应对自如。评判别人反过来也会让你把自己关进鸽子笼——这可不是一个好地方。 3)得有一条线,你不能超越它。你得知道那条线画在哪里。别人不需要知道,但当他们要求你越过这条线时,你就可以告知他们它的存在。
1)历史上各种悲剧的源泉,不外混淆了别人的“无条件”与“有条件”。 2)只有当拒绝收下一笔钱比收下这笔钱让你感觉更好时,你才算是富有。 3)不要太过大声地抱怨别人对你的不公,你可能会提醒那些缺乏想象力的敌人该怎么做。
1)揭示我们共通的人性,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 2)拯救我们的不再是任何道理或技巧,只有直面的勇气。 3)承认本身,就是最隐蔽也最关键的改变。
书名:学会生存:如何成为一个生存能力很强的人 作者:【英】约翰·哈德森 译者:夏南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1-01 ISBN:9787521724417
1
如果你正在经历地狱,那就继续往前走吧
求生的过程可以教会我们追寻生活的本质,它告诉我们只带上需要的东西就好。轻装上阵的时候,我们走得更快,也行得更远
在生存课上,我遇见过那些有过创伤经历的人。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整装待发,好像无论什么事情砸过来都可以应付的时候,他们身上的那种自信有目共睹。我想把这些知识写进这本书里。要是我让你觉得自己随便被扔进什么环境都可以一切安好,再进而让你感到一点点的自由,培养出一点点自力更生的能力,那我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你最好对意外状况有所准备。如果你也遇到戴尔那样的情况该怎么办?你得有这根弦。有个练习方法可能有用:大家聚在一起列举出五个可能发生的失控状况,然后想想出现这些情况应该怎么反应。在这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可能出现的坏事,而在于我们有能力通过适当的措施来改变它们的结果
如果发生了倒霉事,那的确不是我们自己的责任,可是,问题的处理就得由我们自己来负责了
我愿意用一种更为个性化的情境取而代之——“如果X事件发生,我会做Y”。面对意外事件,我们需要主动反应,而不是被动应对;而且,应对方案还得是个性化的。当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是全新的状况时,我们就能和戴尔一样掌控全局。我们得给每个“要是遇上……”配上一个“我要怎么办”
如果我们只做以前做过的事,那就永远学不到新东西
准备工作并非可有可无,它是一切行动都需要遵循的基础。未知的东西越少,你成功的机会就越大。这种习惯是可以开发训练出来的,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要是有无法预测的意外状况和突发事件发生,通过演练学会越多的合理对策,我们就能在这时候越快做出反应,脑子里可以用来处理这些状况的闲工夫也会越多,也就是说从“工作记忆”里可以腾出的空间就越大
没有什么问题是蠢问题。关于怎么做、为何这样做,如果有任何不懂的地方,问就好了,确保自己下次能记住答案就行
如果不能在截止时间前完成,不要惊慌,别想太多关于任务本身的事情,也别责怪被什么事情耽搁了。你要做的是换一种思维方式:既然不能在截止时间前完成,那就重新定一个你能赶上的时间节点,然后通知应该知道这个消息的人。你的工作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要主动地传递信息。针对每个项目,你都可以这样动动脑筋:你得在截止时间到来之前就想好自己该怎么办,不然它可就真的溜到你跟前了。你的精力很宝贵,因为错过截止时间而费尽心思很不值当。身处窘境的戴尔之所以能被救出来,正是因为他早早地通知到了对的人
一定要去找官方运营的出租车,就是在正确出租车标识处排队等客的那种。在一些国家,会有人一个劲儿地催你坐上他们同伴的车,那些车看着没什么特别,但是没有运营执照。你可以对他们客气一点,但是不要被他们拉过去,也不要让他们帮你提行李
我们得学着平衡,得明白长远利益更加重要
如果你无法呼吸或是失血过多,要不了几分钟就会死。虽然身体没有受伤,但是身处极端气温环境的话,人可以撑几个小时。没有水,人只能活几天。没有吃的,人能活几周
绝大多数没有参加过生存训练的人在排序的时候都犯了至少两个大错。先不说那个我们都可以呼吸也都没有流血的假设,几乎所有人都把食物放在非常靠前的位置。只有找到安身之所才可以维持自己的体温,而大家普遍把这件事排得太靠后了。我可以告诉大家,不吃东西可以活几周,但在极端气温下你只能活几个小时
接下来你得让人找到你,也就是得让救援人员知道你的“位置”。你的能量有限,与其找吃的喝的,不如先赶紧回到文明社会吧。这也是为什么就优先级来说,“定位”排在“保护”的后面。要么全力以赴求救,要么你自己逃出去,这点尤其关键。你不会想永远扎根在那儿,你刚刚找到的可不是什么“永远”的家。不管一开始你待得多舒服,放弃求救的策略最终都不是长久之计
不管你在什么地方,你计划的核心都应该基于一个简单的问题:“什么会最先伤到我?”
你写的东西应该具体到一天该捡多少块木头生火,该找到多少水来喝
你每做一件事情便可以得到奖励,这样的机制就比较好;而且奖励是要对你胃口的,不能是抽象的东西
不挨疼难成事 研究表明,最好的长距离项目运动员并不是比我们更不怕疼,他们只是锻炼出了更好的疼痛管理能力
如果让我们真的花点时间写下自己最长远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发现自己肯定会让这些长远的目标和现在正在做的事情联系起来。我们需要清楚地说出自己的长远目标是什么,哪怕具体工作陷入困难也志向不移,这才是一往无前的关键所在。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暂时退一步,权衡一下眼前面临的事情和自己的终极目标有何关联,这将使得我们克服困难继续向前。这一切的敲门砖就是你自己清楚那个目标究竟是什么
长距离项目运动员发现集中注意力或放松呼吸是一个非常好的技巧,这对于提高效率、减少压力、缓解疼痛来说很有用
你的第一步是要正视自己的痛苦,不要忽视它。然后把痛苦纳入自己的规划当中。和其他事情一样,如果你工作的时候感觉正在受煎熬,那就把这种情况记下来,这对你来说也会派上用场——花点时间正视自己的感觉,然后记住什么事情可能让你感到痛苦。如此,你就能建立一套自己的绩效打分系统。专业的运动员知道自己可以把百分之百的状态保持多久。同理,你也应该了解自己有多大的能力和什么会影响你能力的发挥
你的个人极限可能是一个综合体,它包括你的生理和心理底线。在压力很大的时候,如果你知道如何应对这些潜在的打击、如何延缓或者避免它们所带来的影响,那你就会受益匪浅
现在很多晕船药都是用胡萝卜丁做的
如果你知道什么事情可能会给你带来负面影响,那就别忘了你可以通过训练让自己处理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你不可能一直跟自己的身体需求讨价还价。你能一时逞强,但是最终你会遭到狠狠的报复
当身心俱疲的时候,我们难以做出明智的抉择,于是我们会先从简单的入手,然后再处理大的事情
人不可能无休止地一直前进。在压力状态下猛冲一阵之后,一旦歇下来,人的反应自然会是感到疲倦。放手一搏过后,我们的大脑需要的是休息,而最好的休息就是睡觉
你需要让自己的脑子相信:你的付出是有回报的。有时候光在墙上写几句话或者抽象的概念还不行,如果你能重新掂量工作,再想想能得到什么具体的奖励,没准你就能变得更加坚定
给自己点小恩小惠
如果内在的奖励对你不起作用,不要害怕给自己外在的奖励
凡是你能尝到甜头的地方,你也一定要付出代价。你应该把给自己的奖励落实到具体层面,不管是上网找点喜剧,还是看会儿不用动脑子的电视节目。只有奖励具体,它才能变为动力
如果你有很多工作要做而且又不想被打扰,还有一个选择:为你自己订一间会议室。大多数人似乎比较尊重这些空间,如果他们看到它在使用,就不太会不清自来地闯入
练练你的开溜本事
如果你工作的时候不想因为别人时刻盯着你而受打扰,这时候你就需要点创意。在这里你可以借用偷猎者的本事。如果你需要离开格子间一两个小时,而你又得让同事觉得自己还在大楼里没出去,你可以采取在部队里广受欢迎的“两顶帽子”反追踪战术。 对于世界各地的陆军、海军和空军将士来说,他们出门的时候都必须戴合适的帽子,这是为了防止高空落物。多年来我们不少人都因此获益。按此规定,如果离开大楼,我必须戴上贝雷帽。待在楼里的时候,我会把自己的贝雷帽挂在墙上某个一眼就能看见的位置,但我挂的位置保证不会很扎眼。出门的时候我肯定得把帽子戴在头上,而办公室墙上的那个位置就要空了。所以,如果我想用“偷猎者模式”去别处处理点私事又不想被人打扰的话,我会从底层的抽屉里拿出一个“道具贝雷帽”挂到墙上。每当我戴着自己的贝雷帽溜出大楼时,办公室里要是有人想追踪我去哪儿了,他们都会先看一眼我的办公桌附近。 他们看见我的道具帽子还在,就会觉得“他还在楼里”,也不会想更多了。自从用了这种办法,现在我干的活多了很多。下次你拿一件平时不穿的外套或者不背的包试试,不用谢我
运动越多,越容易入睡,这也是运动的额外好处。走路可以使更多的血液从心脏流向身体各个器官,其中也包括你的大脑。一旦步行成为一种习惯,脑细胞的神经连接也会加强。运动的时候,你的部分脑力被用来控制运动,这意味着它不能集中在抑制精神分散上,这也是走路能增加创造性思维的部分原因。走路的时候,新观点和新见解会层出不穷。走路的快慢也很重要。如果你走得太快,那走路这个动作本身就会占用你太多空闲的脑容量,而你本来是要用这部分来想新点子的。要是走得太慢,真正的创造性思维可能不会出现
如果找到了自己爱做的事,那工作永远不会成为负担
如果你觉得与人为善很重要,那么你就想想自己所做的事情怎样才能最终惠及众人
不管电视上是怎么说的,有的东西永远也别喝。尿里面的盐含量比你身体里高出一倍。如果喝尿求生的话,你会比不喝死得更快。在部队里,我们会告诉大家尿和海水无论如何是不能喝的。科学研究表明喝尿就是错的,什么都不喝也比喝盐水能让你多活几天
2
痛苦本身并不会带来无望的感觉。重要的是,无望来自我们认为自己无法控制的痛苦。 因此,如果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控制自己受的苦,就可以延续希望。这是关键
你可以随波逐流,也可以迎难而上
为不乐意干的工作设定较短的时间期限,比如清理快要满的收件箱。或许你可以工作25分钟之后就停一下。短暂休息一会,比如说5分钟,这样你干活就不会干吐了。如此重复,直到全部做完。用这种方法,你干起活来可以势如破竹,比一埋头就干很长时间要快得多
失败的尝试永远好过试都不试。不开枪的话你百分之百不会命中目标
塞尔柯克之所以会被船长丢在那儿,是因为他之前一直在抱怨船的状况很危险,说自己宁愿留在岛上也不想待在这么危险的船上。尽管塞尔柯克后来反悔了想回去,船长还是拒绝了他。事实证明塞尔柯克是对的;后来那艘船沉了,没几个人活下来
研究发现,如果你的穿衣风格与你的文化层次或者你特定的角色身份相符,那你的表现就会更加出色
心理学家发现,如果某件衣服对你来说有着积极的象征含义,那穿上它就会有助于你的发挥
“给学生传递知识的最佳方式是什么?怎样能让学生记牢重要的内容?怎样让训练更有成效?”我知道,人的学习方法不尽相同——有些人更喜欢听觉刺激而不是视觉刺激,有些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比其他人更需要触觉记忆
我发现最后出类拔萃的学员往往一开始都“学不会”。当有人做事很快上手时,他们就可能会觉得自己天赋异禀因而自命不凡,这是件很危险的事情。不管上什么课,我们都明白只能表扬努力,绝对不能表扬天资。心理学家已经证明,对“天才”进行表扬只会适得其反。赞赏努力而非天赋,这会给人一种“成长的思维”。 有成长的思维的人会把一件事做透。你觉得对事情有所掌控的时候,你就会花更多精力不断调整,最后你才是真的得心应手。那些觉得自己天资聪慧的人则会仰仗自己的天赋,以为可以一路靠天赋吃饭,谁知要做的事情已经越来越难、越来越复杂。当最开始的领先优势已经不足以应付增加的任务难度时,他们当然就做不好事情了。之后他们会来这么一番内心独白:“这是怎么回事?我这么有天赋,别的事我都做好了,怎么就没法完成这个目标呢?我接下来怎么办?如果这都干不了,下面要干的我更不可能完成了。还试什么试?趁现在情况还不错,最好就别干了。”
3
不管什么时候,一旦发现自己情绪低落而你也想摆脱这种状态时,这里还有一个让头脑回归正轨的小窍门可以用,它也会让你愁眉舒展。大量的科学研究可以证明一点:我们如何行动,或者如何抑制自己的行为都会影响我们的感受。大脑和肌群之间有神经连接,让它们为我们工作几乎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我们知道开心的时候会笑,但你知道笑的话也会让你开心吗?事实的确如此。我不是在让你强迫自己一直傻乎乎地咧嘴笑,这太假了。你可曾见过哪只小狗嘴里叼着一根树枝却看上去很难过?研究人员发现,你用嘴横着叼一支笔,这个动作会让你面部肌肉呈现出和微笑时一样的姿态。 这足以给你大脑反馈信息了,它明白“这是开心”。如果你正坐在办公桌旁,不妨试试这个技巧。看到你嘴里叼着笔,别人也只是会以为你在记笔记的间隙敲几个字,觉得你很忙。当我们有点低落时就可以用这个方法。如果你在户外也需要打起精神,那你就可以找一根嫩枝。(没错,嫩枝得符合干净无毒等条件。)提示一下:如果你不是横着叼笔而是咬着笔的一头的话,那会让你的面部肌肉呈现出一种更加愁眉不展的姿态。这种消极的姿态也会给你带来相应的情绪
把东西画一遍,你会记得更牢
为了让身上的衣服干得更快,布莱让船员把衣服在海水里浸泡一下,拧干之后再穿上。含盐的海水比雨水蒸发得更快,衣服也会干得更快
为了补充食物配额,他们还曾试过从海里搞吃的,但是,他们花了很长时间才抓到第一条鱼。后来的实践证明,更简单的办法是打海鸟——鲣鸟——当它们停在船上休息时,一把抓住它们的腿就行了。船员们已经饿得不行了,捉到鲣鸟之后都会大卸八块吃得精光
我认为,最好的领导者可以帮我们将每天要做的事情跟终极目标结合起来。诚如作家兼咨询师西蒙·斯涅克所言,好的领导都是从“为什么”,而非“做什么”“怎么做”开始的
顺风顺水的时候当领导相对容易,只要讲清楚团队是干什么的,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就行了。光景不好的时候,提醒人们为什么还要坚持一直在做的事情就会变得更加关键
手握领导权的关键一点在于要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要放手让别人做擅长的事情。要是你非得干预别人的工作细节,那人家的热情很快就会被你弄没了。你要是真想帮忙,那就问问人家还需要什么,好让人火力全开,独当一面。毕竟,别人要是一直学不会怎么做,到头来每次你都得事必躬亲,而如果他们自己学会了,你也能留着精力做其他事情
在艰巨的任务面前,如果想要一直保有成功的希望,我们就需要看到自己的所作所为究竟对于总体目标有何贡献。如果我们的领导在论功行赏时有失公允,以至于我们搞不懂自己做多做少得到的奖励有什么区别,那大家很快就会斗志全无。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领导也不敢胡来
在团队工作中,你跟别人说的话都应该是建设性的意见。记住,那些让人扫兴的人你要尽可能离得远远的
4
学会适应环境并不一定意味着照搬现成答案。有时适应环境意味着要有新思维,要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创造新的解决办法
在你舒适区以外的地方是什么样子,你得慢慢试探,在新发现的基础上再筑牢根基,然后通过不停的进步和扎实的学习,你就会发现自己越走越远,最后到达的地方会远远超出你的想象。你永远要记住,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就像锻炼,半天不见一点长进可能会打击你的信心,但是你要持之以恒
就算你有一堆繁复的目标需要完成,若你能乐在其中,那一切皆有可能
只有解放了头脑,我们才会在那些真正需要解决问题的场合集中注意力。如果我们计划得当、主次分明、执行力有所提高,那么,我们就能把足够的时间精力和关注度放在喜欢的事情上
比起抓着一个方法不放,综合运用不同的方法会让你走得更远。对于“过来人”的想法要保持一个开放的态度。当需要处理问题的时候,你可以看看已经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的人是怎么做的
托求生原则的福,我们懂得要尽可能多地去接收环境中的信息。一旦你开始源源不断获取信息,你就找到生路了
在随便一个陌生人都可以上网的地方,不要上传你的住址信息。而且,无论上传什么,也别实时上传你在休假的照片,或者透露你休假到哪天,因为这时候你家里没人。这年头的贼都会在网上做足踩点工作。这几个保护步骤没有你想得那么难。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这都会降低你成为受害者的概率。去社交网站的安全提示页面看看,那里会教你怎么做。 检查完你的安全设置,确保你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都安全无虞之后,你就该考虑如何从虚拟人设回到现实世界中透口气,哪怕只是短暂回归也对你很有好处。有研究表明,如果你想在网上维持精心加工过的人设,那你会一直感到压抑。你大可调整面部肌肉噘起嘴然后一通自拍,但你实际上也会因此伤害自己的大脑——你不停地在担心别人会怎么看你
如今,如果有谁在山里失踪的话,赶紧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分析失踪者可能的路线。如果你要到很远的地方去,那最好让朋友事先知道你要去哪儿,大概什么时候回来。万一你真遇上麻烦,自己又没办法求救的话,这样能把可能的失踪范围缩小,搜救行动也会因此来得快些
5
我从未失败。要么赢,要么学到东西
看到别人在心理上和身体上所经历的困难,他也明白自己可以忍受多大程度的磨难
他们迫切想要给我们留个好印象,因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通常都是专家。迫切想要展现天赋的下场可能就是自负,而这种危险时常会出现。在此,我们只会表扬人的努力而非人的天赋。在我们看来,有一样东西得时刻警惕,那就是骄傲自满。一旦你觉得自己已经没什么好学的了,那你马上就会遇到麻烦
为了在真正重要的时候做好准备,他要在真实条件下考验自己
我们能学会不只是盯着表面的问题,我们能看透,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安顿下来
我们知道,想要有最出色的表现并不意味着对自己的极限视而不见。我们需要正视自己的极限,然后把应对身体透支变成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有些环境乍看是威胁,我们觉得没有动力,也不抱什么希望,但如果能运用知识稳扎稳打,我们还是有可能一步步接近目标的,最终,那些曾经构成威胁的环境也能为我们提供茁壮成长的土壤。不管你的口袋里或是背包里装着的是什么,不管有什么东西可以助你一臂之力,真正起作用的是你头脑里装的东西,是你做事的能力
做事时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这虽说不能让我完全没有压力,但能让压力大大减轻。在到达终点时,我也知道没有白费力气。如果我一味赶进度,那我就会下意识地采取糟糕的路数
最终,那些表现最好的生存教练都能对失败做出恰当评估,他们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做错的地方,不断努力直到问题改正,而不是出了问题就坐以待毙。这种方法我们称为“有意识的练习”
在局面失控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就会掉进陷阱,总是抓着消极的一面不放。总有那么一些时刻,你似乎感觉到自己从多个方面同时受到了重创——你的健康状况、你的事业与财富、你的进取心。但这些事情本身是不能把你怎么样的。它们谈不上是好是坏,但你的反应把它们分成了威胁和机会。 我发现你可以应付任何不会置你于死地的事情。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你都需要用一条最基本的法则来给自己加把劲儿: “你得给自己的大脑重新编程,这样你能把问题处理得更好。” 这种改变思维的方法就和通过适度的身体锻炼提高耐力是一个道理。你的思维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可以塑造的。你可以决定让它变成什么样子。思维训练需要专注。只需要一点点努力,它就能带给我们巨大的收获以及摆脱烦心事的畅快自由。 一旦明白所做的事情不但能改变自身处境,还能让自己更有掌控感,你就拥有了持之以恒的动力,这也是能让自己一直努力的关键所在
在性命攸关的时刻,为什么我们会有那样的表现呢?心理学家和生存教练们一直在进行相关的研究。多亏了他们的研究,我们对于问题答案的理解不断更新。你不仅需要搞清楚自己大脑的硬件构成,还需要明白脑子里传承自先人的软件是如何运行的。只有这样,你才能预见到自己针对哪些状况还没有打好“补丁”。有的事情来得突然,哪怕有时想一个新的方案只需要10秒钟,你还是意识到自己没时间了。一旦到了这个时候,你的脑中就会蹦出一个方案。我要提醒你一下:凭空想象操作流程固然有用,但身体力行地梳理一遍动作要领会更加有用。比如,你如果对住的酒店不太熟悉,那就走一遍逃生路线,真的需要跑的时候就会帮上大忙
6
在古代的猎场上,你会面临追捕者紧跟在后的压力,这时候人体会释放某种化学物质。假如明天你有个重要报告要做或者有个面试要参加,你便会明白在面临这些事情的时候人体也会释放同样的化学物质。既然如此,你就能通过正确的方式去把这些物质稀释。如果放任不管,焦虑会影响你的思维表现,所以,想要防止焦虑,你可以试试嚼口香糖,穿着合适的衣服,摆出“权力姿势”,或者仅仅是做做“三角呼吸法”等
作为一个物种,我们人类吃苦耐劳的本事令人难以置信,适应力也非常强。只要能记住我跟你们分享的那些例子,你在真的需要推自己一把的时候没准儿就能成功。如果你知道别人都曾忍受过什么煎熬,然后再像兰斯·希扬那样为自己设定一个个可以达成的小目标,你也可以有持续的动力让自己每次都前进一小步
我逐渐意识到,人不是只有被丢到绝境里才用得上生存技能。我教了那么多生存教练,而我自己也从中受益匪浅。从处理邮件到在陌生的城市遇上高峰期,我可能会遇到各种不爽,但给人上求生课的经历有助于我在这些时刻找到脱身的办法。只要是别人应对惊涛骇浪时行之有效的办法,你便可以好好消化,然后拿来应付自己遇到的一点点波折。这样坚持下去,什么情况都难不倒你。有太多的求生案例让人敬畏,催人奋进
我们人人都有潜力去逾越突然冒出的障碍,我们的忍耐力比自己想象的更为强大,在工作时遇到突发状况,我们也有能力最终化解。无论面对什么样的事情,你的一大法宝便是知道自己还有未尽的余力。哪怕你觉得眼前的希望已经消失殆尽,其实总还是存有一线生机。这点你恐怕自己也没意识到
只要速度合适,散步也能激发你的创造思维。如果再时不时换个路线,那么前额皮质的活动就会更加活跃,你的大脑也会有更好的执行力
如果你今天让自己走得比平时远一点,明天的你无论身处什么环境中都会感觉更舒服、更有信心、更自立,与此同时,你的焦虑感也会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