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一辩稿-新课改下的小学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在过去的研究中,已经有许多学者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
编辑于2025-04-01 11:45:25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在过去的研究中,已经有许多学者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第三章教育、社会与人的思维导图,主要探讨了教育与生产力、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文化以及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教育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这体现在教育目标的设定、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结构,以及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上。讨论了教育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强调了经济基础对教育发展的制约和决定作用,同时也指出了教育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即复制或强化经济基础,或削弱甚至消解它。在教育与社会政治制度的关系中,它分析了政治对教育领导权、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的决定作用,以及教育对社会政治制度发展的影响。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章教育的概念的思维导图,主要探讨了教育的概念、起源、发展以及不同历史阶段下的教育特征。解释了教育的广义和狭义定义,强调其目的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影响思想品德。接着,探讨了教育的起源,包括神话起源、生物起源、心理起源以及劳动起源等多种学说,每种学说都有其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提到了“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多质说”和“本质规定说”等不同的教育本质论争,展现了教育定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在过去的研究中,已经有许多学者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第三章教育、社会与人的思维导图,主要探讨了教育与生产力、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文化以及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教育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这体现在教育目标的设定、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结构,以及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上。讨论了教育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强调了经济基础对教育发展的制约和决定作用,同时也指出了教育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即复制或强化经济基础,或削弱甚至消解它。在教育与社会政治制度的关系中,它分析了政治对教育领导权、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的决定作用,以及教育对社会政治制度发展的影响。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章教育的概念的思维导图,主要探讨了教育的概念、起源、发展以及不同历史阶段下的教育特征。解释了教育的广义和狭义定义,强调其目的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影响思想品德。接着,探讨了教育的起源,包括神话起源、生物起源、心理起源以及劳动起源等多种学说,每种学说都有其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提到了“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多质说”和“本质规定说”等不同的教育本质论争,展现了教育定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一辩稿2020145160 李仪茂 -新课改下的小学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2)
四川工商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研究
——以眉山市东坡区崇礼小学为例
学生姓名 李 仪 茂
学 号 2020145160
所在学院 教育学院
专业名称 小学教育
年 级 2020145160
指导教师 金 明
目 录
一、绪论1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
(二)文献综述2
(三)研究方法4
二、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方法的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5
三、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方法使用存在的不足11
四、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方法优化策略12
五、结语14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研究
——以眉山市东坡区崇礼小学为例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在过去的研究中,已经有许多学者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例如,朱莹在他的研究中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1],而曾喜秀则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浅议[2]。许多研究为我们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方法上提供了一些启示和借鉴。然而,目前对于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针对眉山市东坡区崇礼小学的情况,因此有必要有针对性地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策略的研究。本研究的背景是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研究,旨在通过研究眉山市东坡区崇礼小学的情况,为该校提供关于数学教学方法的具体建议,并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和参考。这将有助于提高小学低段数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3]。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第一,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够丰富教育理论的研究领域,为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考和启示。第二,创新教学方法有助于完善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为教育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第三,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推动改革,为教育界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方向。
(2)实践意义
首先,创新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同时满足教师的自身发展需求。创新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促进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促进教育环境的改善,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和高效的教育服务。
(二)文献综述
1.核心概念界定
(1)新课改
新课程是指一种教育改革,旨在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教师为导向,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手段[4]。新课程改革包括教学内容和教与学方式的改革,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培养学生学习的合作性、自主性,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数学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方法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各种方式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定理、公式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5]。数学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解法,讨论法,演示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等[6]。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意义的相关研究
卫茜认为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多元化能够更好地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能够更好地推动学生健全人格完善[7]。兰志忠认为在以往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很大程度依赖于教师的组织,使得学生很难真正意义上理解和掌握各种数学理论知识,这不但影响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而且对于数学教学的质量也有不利影响[8]。新课改背景下,积极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帮助学生深化对于各种知识的理解。此外,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涉及的知识点的种类多,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Huang,Y等人通过对国内外51篇实证研究进行元分析就发现,从思维效果上上看,低学段的训练效果更好,这是由于低年级小学生处于思维成长的初级阶段,更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所以在数学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思维能力训练会更有效[9],因此只有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小学低段数学的教学质量。
(2)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优化中存在的问题
梁朝云研究发现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理念错误,削弱学生主动参与度;缺乏学生主体意识,增加学生恐惧心理[10]。丁素萍则认为目前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仍然没有从教学方法上做出改善和创新。她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存在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11]。秦庐山认为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缺乏技术支撑。他通过深入分析,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制约因素也包括一些教师不注重打造多元化、系统化、融合性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技术支撑体系,特别是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大数据技术等诸多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尽管绝大多数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方面都已经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素质而且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但是在创新应用方面不够到位,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方面还不够精准,特别是教学内容的引导性、趣味性不足“问题导入”和“思维导图”的应用相对较少,而且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不注重运用“弹幕”“抢答有奖”等方式提高教学的趣味性[12];Samsuddin和Retnawati运用实验法表明,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只能促进了学生的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但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更加丰富、开放的学习形式[13]。
(3)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
王广芹根据新课程标准有关要求,结合相关教学经验,分别从实施生活化教学、深度整合教学资源等维度,提出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对策[14]。丁素萍则强调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过往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合于现今的小学数学教学,只会导致学生被动学习、学习效率低下、无法将所学知识与生活进行有机结合等问题[11]。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多元化的数学课堂,引导学生边思考边学习,在传输数学知识之外,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作为课程的重点,从而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白晓霞则对于教师提出要求,认为小学数学教师需正确认识到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出的全新要求,并探索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而在有效确保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15]。贵美玲认为小学教学方法的创新需要促进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还需要增强小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来提高自身对知识的掌握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知识讨论与交流,通过讨论的形式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并对其进行相关的创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探究欲[16]。Canto López María del Carmen;Manchado Porras Malena及其合作者认为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了显著的学习困难,这些困难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他们提出来新加坡方法和基于数字的算法(Algorithm Based on Numbers,ABN)方法的经验证据并证实了在课堂中纳入创新和操纵策略的必要性。此外,认为还需要提高未来教师的培训,使他们能够了解新的数学教学替代方案以及能够将其付诸实践的可用资源[17]。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本研究查阅了相关的期刊、论文、著作等,收集并整理了国内外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新课改”等方面的理论和研究,了解国内外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应用现状。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本文提供了研究的指导借鉴,指明研究的方向,同时可使研究过程更加科学合理,避免在调查研究中走弯路。
2.问卷调查法
根据检索到的文献,目前小学低段数学课堂上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等,通过问卷星平台收集了眉山市东坡区崇礼小学数学教师的基本信息、教学方法的选用及效果等数据,通过问卷调查能定量地分析出教师教学的现状。
3.观察法
本研究深入眉山市东坡区崇礼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堂,对具体班级中教学课堂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通过真实案例补充小学低年级教学课堂的具体情况,为本研究提供更加详细、真实的依据。
4.访谈法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编制访谈提纲,对眉山市东坡区崇礼小学不同教龄的一线数学教师进行了访谈。通过访谈能更深入了解小学低段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听取一线教师的真实想法,从而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方法的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基本情况概述
本研究共调查了28位眉山市东坡区崇礼小学的低段数学教师,具体情况见表1,由表格可见,东坡区崇礼小学的低段数学教师学历主要集中在大学本科,有21位,教师团队年龄集中在20至40岁,共18人,低段数学班级大部分人数在36人以上。
表1 教师基本情况
类别 选项 计数 占比(%) 性别 男 17 60.71 女 11 39.29 学历 中师/中专 1 3.57 大学专科 4 14.29 大学本科 21 75.00 研究生及以上 2 7.14 年龄 20-30岁 5 17.86 31-40岁 13 46.43 41-50岁 5 17.86 51岁以上 5 17.86 职称 初级 14 50.00 中级 10 35.71 高级 4 14.29 其他 0 0.00 目前所教的年级 一年级 12 42.86 二年级 16 57.14
续表1 教师基本情况
类别 选项 计数 占比(%) 教龄 1~5年 5 17.86 6~10年 13 46.43 11~15年 0 0.00 16~20年 4 14.29 20年以上 6 21.43 任教班级平均学生人数 30人以下 3 10.71 31-35 人 2 7.14 36-40 人 12 42.86 40 人以上 11 39.29
(二)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方法选用
在教学方法选用上,教师最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占92.86%,其次为合作学习法,占比85.71%,接下来分别是情境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游戏教学法、讨论法、其他,大多数(85.71%)的教师在上课时会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视频等,使用多种创新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78.57%)、混合式教学(64.29%)、翻转课堂(21.43%)、项目式学习等(14.29%)。
表2 教学方法选用情况
项目 选项 人数 占比(%) 是否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如PPT、视频、动画等 是 24 85.71 否 4 14.29 在教学中尝试过哪些创新的教学方法 翻转课堂 6 21.43 项目式学习 4 14.29 探究式学习 22 78.57 混合式教学 18 64.29 其他 1 3.57
续表2 教学方法选用情况
项目 选项 人数 占比(%) 在日常数学教学中, 最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是 讲授法 26 92.86 演示法 23 82.14 讨论法 20 71.43 练习法 22 78.57 游戏教学法 21 75.00 情境教学法 23 82.14 合作学习法 24 85.71 其他 2 7.14 在课堂上使用情境教学法的频率 每节课都用 18 64.29 大多数课会用 8 28.57 偶尔用 2 7.14
(三)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方法的效果
如表3所示,通过对低段数学教师的调查发现,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最关注的因素是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82.14%),其次是教学目标的要求(78.57%)、教学内容的特点(75.00%)、时间安排是否允许(39.29%),老师们认为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情境教学法(78.57%)和游戏教学法(75.00%),50%的教师认为游戏教学法对学生的吸引力非常高,学生非常投入;64.29%的教师认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表现积极主动,合作效果好,但60.71%的教师表示偶尔会遇到因教学方法不适合而导致的教学问题。
1.问卷调查结果
表3 教学方法效果情况
项目 选项 人数 占比(%) 目前使用最多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影响 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7 25.00 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9 67.86 效果不明显 2 7.14
续表3 教学方法效果情况
项目 选项 人数 占比(%) 当使用游戏教学法时, 对学生的吸引力如何 非常高,学生非常投入 14 50.00 较高,大部分学生喜欢 7 25.00 一般,部分学生感兴趣 0 0.00 较低,学生不太关注 7 25.00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学生的表现 积极主动,合作效果好 18 64.29 大部分学生参与,但效果一般 8 28.57 少数学生参与,多数学生被动 2 7.14 学生不太配合,效果较差 0 0.00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 最关注的因素是 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 23 82.14 教学内容的特点 21 75.00 教学目标的要求 22 78.57 时间安排是否允许 11 39.29 教学资源的可获得性 10 35.71 其他 0 0.00 哪种教学方法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教学法 21 75.00 情境教学法 22 78.57 合作学习法 14 50.00 实践操作法 12 42.86 其他 1 3.57 是否遇到过因教学方法不适合而导致的教学问题 经常遇到 4 14.29 偶尔遇到 17 60.71 很少遇到 3 10.71 从未遇到 4 14.29
2.课堂案例
(1)情境教学法案例
情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思维。通过设立情境化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以下是一个眉山市东坡区崇礼小学一年级7班加减法情境化教学的案例:
教师带领学生们参加了一个模拟超市购物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需要使用加减法来计算购买物品的价格。教师提前准备了一些价格标签,例如:饼干3元,牛奶2元,苹果1元等。学生们扮演顾客和收银员的角色,进行购物和结账。
教学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物品价格,提问:“如果你要买一块饼干和一瓶牛奶,你需要支付多少钱?”引导学生使用加法计算。
2.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一块饼干和一瓶牛奶的价格标签,让学生自己计算。
3.教师接着提问:“如果你有10元钱,你可以买一块饼干和一瓶牛奶,还剩多少钱?”引导学生使用减法计算。
4.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10元钱和饼干、牛奶的价格标签,让学生自己计算。
5.教师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在购物活动中使用加减法的经验。
6.最后,教师总结讲解了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明白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有许多应用。
情境化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在购物活动中,学生亲身经历货币交换的过程,自然地理解了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将加减法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交流彼此的经验,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师通过情境教学中起到了引导和启发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加减法的计算规律,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
(2)游戏教学法案例
通过引入游戏元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对数学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字游戏或计算小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实践操作和思考。以下是眉山市东坡区崇礼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案例:
在眉山市东坡区崇礼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对乘法口诀表的掌握情况,设计了一个名为“乘法大战”的游戏。游戏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巩固乘法口诀表,提高乘法计算能力。
游戏规则如下: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站在教室的一侧。
(3)各小组的第一个学生迅速举手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小组可以向前移动一定的距离,回答错误的小组则保持原地不动。
(2)教师出题,例如提问“3乘以4等于多少?”,然后出示相应的乘法口诀表中的题目。
(5)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题目难度,如增加乘法的位数等。
(4)经过多轮比赛后,距离终点最近的小组获胜。
通过游戏的形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巩固乘法知识。此外,游戏化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们在游戏中积极思考、快速回答问题,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游戏中的小组竞争与合作相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了及时的反馈和指导,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教师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游戏难度进行适当的及时的调整,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在游戏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教学方法培训现状
调查发现,所有教师都参加过有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方法的培训,71.43%的教师参加了一次以上的教学培训;半数以上(53.57%)教师认为目前学校在教学方法培训方面基本满足,但仍有提升空间,在学校在教学方法培训方面,教师希望学校能提供教学方法相关的书籍或资料(67.86%)、安排外出学习交流(64.29%)、开展校内公开课观摩(57.14%)等。
表4 教学方法培训情况
项目 选项 人数 占比(%) 是否参加过有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方法的培训 一次以上 20 71.43 参加过一次 8 28.57 目前学校在教学方法培训方面 非常充足,满足教学需求 6 21.43 基本满足,但仍有提升空间 15 53.57 不太够,需要增加培训机会 7 25.00 希望学校在教学方法培训方面 提供哪些支持 组织专家讲座 13 46.43 开展校内公开课观摩 16 57.14 提供教学方法相关的书籍或资料 19 67.86 安排外出学习交流 18 64.29
三、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方法使用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工具应用不够充分
近些年来,我国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在教学领域也出现了能够作为辅助的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设备能够大幅度地降低教师的教学难度,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然而在本次调研中发现,部分教师不常用,甚至闲置多媒体设备,仍然使用传统的板书等教学方式。H教师在访谈中也曾提及,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对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不多,学生有时候注意力不集中。这样的结果就是因为教师在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时候没有将多媒体教学元素充分融入其中,无法真正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二)教学方法的应用不够合理
对于创新小学数学教育方法来说,要在正确的理论指引之下采取对应的实践教学设计。调查发现,60.71%的教师表示偶尔会遇到因教学方法不适合而导致的教学问题,这反映出有一部分教师对于新课改内容的分析与思考仍然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没有注意到应该在自身的教学设计中进行落实正是因为这种情况,有许多小学生仍然没有对小学数学产生学习兴趣也就无法发挥创新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同样,也有些教师在进行创新方式的研究时,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没有认识到创新教学方式的最终目的还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知识运用能力,通过访谈也发现,有两位教师反应说,应用了新的教学方法,看似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高了,但是有效性很低,学生的学习效果仍然不佳。最终在教学中仅仅是教导学生理论知识,没有从实际出发指导学生进行实际的应用锻炼,也就无法起到真实地促进学习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的效果受限
由于小学数学教育通常有严格的课程要求和进度安排,使得教师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安排实践和探究活动。通过本次对低段数学教师的调查发现,在选择教学方法时,78.57%的教师需要考虑教学目标的要求,39.29%的教师需要考虑时间安排是否允许,教师可能更多地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和应试准备,而缺乏时间和资源来开展实践性的活动。
(四)教学方法培训力度仍需加强
本次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的教师认为目前学校在教学方法培训方面基本满足,但仍有提升空间,在学校在教学方法培训方面,低段数学教师希望学校能提供教学方法相关的书籍或资料、安排外出学习交流、开展校内公开课观摩等,有些教材和资源可能过于侧重于理论和抽象的内容,缺乏实践和探究的案例和材料。教师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引导以获取适合实践和探究的教材和资源。
四、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方法优化策略
(一)充分应用现有的教学工具
要真正做到以新课标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创新,教辅工具的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部分。如果不能充分应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无法被多媒体设备所能提供的创新性内容所吸引,甚至有些学生还会由于畏难心理,对数学学习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充分应用现有的教学工具是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优化的重要前提。
(一)优化教学方法应用
1.采用生活化、情境化的教学方法
生活化、情境化的教学方法是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优化的关键策略之一。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境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以观察到的一年级7班加减法情境化教学的案例来看,情境化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在购物活动中,学生亲身经历货币交换的过程,自然地理解了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将加减法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交流彼此的经验,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师通过情境教学中起到了引导和启发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加减法的计算规律,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总之,情境化教学在小学生加减法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同时,情境化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2.引入游戏化、互动化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低段数学教学的优化策略之一是引入游戏化、互动化的教学方法。首先,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通过实际操作和思维训练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游戏化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其次,互动化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以眉山市东坡区崇礼小学二年级的教学课堂来看,案例展示了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通过精心设计的游戏活动,教师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对乘法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游戏化教学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和应用游戏化、互动化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三)提升专业素质,加强相关培训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之一加强培训,提升专业素质。通过本次调查发现,有部分教师会遇到因教学方法不适合而导致的教学问题,这反映出有一部分教师对于新课改内容的分析与思考仍然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没有注意到应该在自身的教学设计中进行落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班级人数较多、低段小学生年龄过小等问题可能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一般等问题。鉴于此,教师要持续学习和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参加各种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时,教师还应具备团队合作能力,与同事们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分享并互相借鉴、提高。
(四)促进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之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应扮演着引领者、指导者的角色。他们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发挥好引领者、指导者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家长的配合和支持也是教师角色转变的关键,只有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才能更好地实施优化的数学教学方法。
五、结语
本研究以眉山市东坡区崇礼小学的数学教学为例,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通过对该学校的实地调研和教学实践的观察,我们深入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改进措施。
未来研究展望将进一步深入研究新课改背景下其他学校的数学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更多适合小学低段数学教学的优化策略。同时,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和学习需求,开展个性化教学研究,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还可以进一步研究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探索更多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学工具和方法,为小学低段数学教学的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建议和思路。
致谢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本文完成之际,我要向所有在我完成本科论文过程中给予我指导和帮助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首先,我要衷心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金明老师,金明老师的悉心指导让我受益匪浅。我不是一个有天分的学生,许多时候都很愚钝,顾头不顾尾,论文也改了又改,在论文的选题、调研、写作和修改等方面,金明老师都给予了我无私地帮助和指导,在我遇到问题时给予了耐心的解答,让我受益匪浅。很多次,我的论文甚至出现了很低级的错误,是金老师不厌其烦地为我指出来,苦口婆心地告诉我怎么修改,正是有了金老师的帮助,我才能顺利地完成本篇论文,金老师严谨的态度和温柔耐心的指导我将铭记终生。
感谢各位同窗尤其是8b504的可爱的室友们,大学时光是步入社会前最后的象牙塔,纯粹的师生情谊,纯粹的同学情谊实在难得,也是我今后人生的宝贵财富,希望还有再见之日,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同学,也希望我们能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不忘初心,把今天老师教给我们的真诚与奉献,耐心与坚持传递下去。
行文至此,诸多不易。特别感谢我的家人,长久以来,在学业上默默地支持我,在生活中无微不至地关心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总能给予我力量,陪伴我渡过难关,你们永远是我坚定前行的动力。
是老师、家人、朋友的帮助让我得以顺利完成这篇论文,在此深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