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十二脉法及用药(1)
十二脉法及用药是中医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方法。十二脉法是指通过对人体十二经脉的脉象进行诊断,以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十二脉法及对 应药物及方剂 12脉诀 浮沉定表里(脉位) 大细定虚实(脉形) 长短定升降(脉体) 弦软定阴阳(脉力) 滑涩定气血(脉流) 迟数定寒热(脉率)
左手 脉法 主火主血 火降血下 主:女子月经 咳血,吐血, 便血,尿血
阳虚脉 寒化证
左寸 (心,壇中) 沉 迟 微 细, 桂枝温心阳 若肾阳也不足 加附子
手心有汗,桂枝证,
手心有汗,桂枝甘草汤
手心有汗,叉手自冒心,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手心有汗+耳朵上有褶皱(血管堵)舌苔厚或腻 唾沫多,加薤白化痰
手心有汗+耳朵上有褶皱(血管堵)舌苔厚或腻 ,唾沫多,加薤白化痰,大便粘滞臭秽,加瓜蒌下痰
手心有汗+身体前倾, 桂枝甘草加龙骨牡蛎汤
饮邪在心下(壇中) 苓桂术甘汤 作用在膻中多用桂枝
左关 (肝) 沉 沉主骨,为肾 弱 弱主筋,为肝 吴茱萸花椒
厥阴寒热错杂 乌梅丸
厥阴热化 连梅汤
厥阴寒化 椒梅汤
左尺(肾 关元) 沉 涩 附子
饮邪在关元, 关元跳动 真武汤
阴虚脉 血不足
左寸 (心) 芤脉 阿胶补心血
寸芤,关弦而无力 厥阴病,故加阿胶,甘草 白头翁加阿胶汤(便血)
脉大,寸芤,血虚 当归建中加地黄阿胶汤 (小细胞性贫血,色白)
脉细,寸芤,血容量不足 黄连阿胶汤(大细胞性贫血)
尺长过尺(下焦湿热), 寸芤(血虚) 补血加利水除湿药 即:猪苓汤(尿血)
脉微用附子 脉芤用阿胶 即:黄土汤(消化道出血)
脉沉大黄,寸芤阿胶 脉弦有水,逐饮甘遂或利水药 肿瘤便秘则脉沉 大黄甘遂汤(血性腹水)
左关(肝) 大(可伴弦脉,弦脉 乃伴随脉不是决定脉) 芍药或山茱萸收敛
左尺(肾阴,肾精化阴阳, 左为阴,右为阳) 细,地黄
火热脉 热化证
左寸(心) 数(数,或数有 停顿即促脉) 黄连
寸数用黄连,再按脉芤,用阿胶 即黄连阿胶汤
寸数用黄连,寸芤用阿胶, 关大用芍药,关特别大,重用芍药
左关(肝) 弦 黄芩
寸数黄连,寸芤阿胶, 关弦黄芩,关大芍药, 尺无力,鸡子黄 黄连阿胶汤 黄芩2黄连4芍药2阿胶3鸡子黄2枚
寸数黄连,关弦黄芩(木火生心火) 尺细(阴血不足地黄)三物黄芩汤 (舌尖红,苔黄—若黄腻易黄连为苦参, 金匮:烦躁,手足不安)
左尺(肾阴) 长 黄柏
尺长而小便不利,四妙散 尺长而大便不利(里急后重)白头翁汤
尺长,泌尿系统感染 弦则为泄,数则为热,早泄 下焦湿热多为少阳湿热下注
右手脉法 气升水布 肺为水之上源 脾主治水 肾为水之根 主:肾病综合征 糖尿病
气升 以长短定气机 长短定气运
右寸短(气不够) 脉在指腹摸不到 仅在寸关之间则为短 短才能用黄芪 若超过指腹位置超前 如上循鱼际则为长
如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炙甘草)
清暑益气汤(黄芪,人参,白术,苍术,升麻,葛根,陈皮,青皮,当归, 黄柏,泽泻,麦冬,五味子,神曲,炙甘草)
益气聪明汤(黄芪,人参,升麻,蔓荆子,黄柏,炙甘草,白芍,葛根)
右关(至阳穴) 软,无力 人参
不夹饮用人参,独证为后背凉,说明气虚
夹饮用白术, 背恶寒如巴掌大,舌淡多津 苓桂术甘汤
附子汤(其背恶寒) 为真武汤去生姜加人参
右尺短 山药
尺短肾气不足, 肾虚则尺短大剂山药补之 30—60克
脾肾双虚 太阴气虚久了会伴少阴肾虚 中气下陷,地黄山药补之 景岳补阴益气煎
水布 肺为水之上源 脾主治水 肾为水之根
右寸(风府穴) 浮、紧,怕风,主入 麻黄(表寒)
麻黄利水利尿 发表,出汗 常治水肿
怕风,葛根汤
右关 濡 白术
右关濡和大便有关 腹部软,大便无力
寸紧+关弱 麻黄配白术 麻黄加术汤(感冒夹湿) 或水肿越婢加术汤
右尺 沉,微 主出,候肾,主小便 附子(里寒)
表寒+里寒 麻黄配附子,即麻黄附子甘草汤 发热,麻黄附子细辛汤
热化证
右寸 数 寒水石
苓桂甘露饮 脉大,石膏重用 尺长,滑石重用 脉数,寒水石(清肺)重用
右关 大 石膏
右尺 长 滑石
右尺长,小便不利 当归贝母苦参丸加滑石汤
尺长而芤 猪苓汤
尺长而微数(阴虚为主) 伴精神症状疾病 百合滑石汤(弦数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