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六章1节3节 课程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课程是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
这是一篇关于第8章学习动机第二部分小学教师的思维导图。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或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该思维导图对这一部分这是做了很好总结。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它包含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个成分,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别。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课程
一、课程概述
课程概念
广义:在校学习内容的总和
狭义:某一门学科
课程词源
中国唐朝孙颖达《诗经 小雅》
英国斯宾赛《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课程诞生
博比特1918年《课程》
古德莱德的课程理论
1、理想的课程
2、正式的课程
3、领悟的课程
4、运作的课程
5、经验的课程
课程的类型
属性: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组织方式:分科课程、综合课程
设计、开发、管理的主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任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呈现形式、性质: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1、社会需求
2、学科知识水平
3、学习者的身心发展特点
主要课程理论流派
知识中心课程论
夸美纽斯:泛智主义课程理论
斯宾塞:实用主义的课程理论
巴格莱德:要素主义的课程理论
布鲁纳:结构主义的课程理论
学习者中心理论
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
经验自然主义课程理论:杜威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马斯洛、罗杰斯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布拉梅尔德
三、课程资源
概念
广义
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一切因素
狭义
直接来源,如教材
分类
1、空间分布
校内课程资源
2、存在方式、影响方式
显性课程资源
隐性课程资源
3、存在形态
物质形态课程资源
精神形态课程资源
4、载体、呈现方式、物理特点
文字性课程资源
非文字课程资源
5、功能特点
素材性课程资源
条件性课程资源
6、性质
自然资源
社会资源
中心主题
分支主题 1
分支主题 2
分支主题 3
分支主题 4
分支主题 5
分支主题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