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习动机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第8章学习动机第二部分小学教师的思维导图。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或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该思维导图对这一部分这是做了很好总结。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它包含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个成分,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别。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八章 学习动机
一、 动机理论
1. 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斯金纳
(1) 观点
为了得到奖励,避免惩罚。
(2) 应用
外部的强化手段:评分,口头奖励,奖赏
(3) 局限
忽略了人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内部动机的培养
2. 动机的人本理论
(1) 需要层次理论
1 代表人物:马斯洛需求理论
2 五种:(口诀)自尊爱安生
自我实现需要:认知+创造+审美
尊重需要:自尊+他人的尊重
归属和爱的需要:人际关系和谐
安全需要:生理安全+心理安全
生理需要:吃喝拉撒睡
3 (了解)七种基本需要:生理,安全,归属于爱,尊重,求知与理解,美,自我实现
4 低级-高级
3. 成就动机理论
1 提出者:阿特金森
2 两种动机
1 追求成功:中等难度的任务
2 避免失败:非常容易或者非常难的任务
3 应用
力求成功:有难度的任务,提供竞争环境,严格评定分数
避免失败:注意表扬和激励的作用,提供竞争环境弱,较为宽松的评定分数方式
4. 成败归因理论
1 韦纳
2 含义:归因:人们对自己或者他们活动及结果的原因做出解释和评价
3 观点
a. 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b. 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c. 三维度六因素
d. 成功-努力(可控)
e. 习得性无助(失败-能力)
4 启示:正确引导,归因于努力
5 结论:如果总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不够
6 应用: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成功归因
引导学生努力归因
什么情况下不能将失败归结于努力,原因是
教师的反馈是影响学生归因的重要因素
5. 自我效能理论
1 班杜拉
2 含义
能否成功从事某事主观判断
3 影响因素
a. 直接经验:个体之前成败经验,获得成功经验(最主要)
b. 替代性经验:观察别人,判断自己能否成功,提供榜样
c. 言语说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不持久
d. 情绪唤醒:个体心理身体健康状态,不良情绪引导
4 肢体言情
二、 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1) 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简答)
1 归因信念的训练
2 成就动机的培养
3 成就目标引导
4 自我效能的增强
5 自我价值的维护
6 学习自主性的支持
口诀:一归二成三自
(2) 外部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简答)
1 表达明确期望
2 提供明确、及时且经常性的反馈
3 合理运用外部奖励
4 有效运用表扬
外表漂亮期待反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