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四章 附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指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与它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生存和运行的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这是一篇关于第8章学习动机第二部分小学教师的思维导图。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或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该思维导图对这一部分这是做了很好总结。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它包含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个成分,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别。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第四章 附教育制度
概念
广义
指国民教育制度
狭义
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核心和主体地位
是指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校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衔接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前制度化
始于原始社会教育,也是一种实体化教育
教育实体化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趋于定型
制度化
最早产生于欧洲,制度化教育是指正规教育
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是学制的建立
我国进入教育制度化的阶段标志是
废科举,兴学堂
非制度化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构建学习化社会/终身教育
影响学制的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社会经济制度
文化传统
人口因素
社会依据
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人的依据
本国学制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学制本身的依据
现代学制的类型
双轨制
欧洲
单轨制
美国
分支制
苏联和中国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壬寅学制(又称《钦定学堂章程》)
1902年颁布第一个现代学制,首次颁布,未实施,以日本为蓝图
癸卯学制(又称《奏定学堂章程》)
1904年颁布,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首次纳入师范教育并实施,以日本为蓝图
壬子癸丑学制
1912年-1913年颁布实施,倡导男女平等,男女同校,第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六六三学制)
1922年颁布,第一次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以美国为蓝本
壬颁布,癸实施,丑男女有资本,长期戌美国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步扩大,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2、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界限逐渐淡化
5、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多样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7、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义务教育
特点
强制性
义务教育最本质的特征
普及性
全体适龄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免费性
免除学杂费
三个最基本的特征
我国义务教育的确立
198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提出
198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
我国义务教育的学制年限是多种形式并存的
六三学制、五四学制、九年一贯、少数地区八年义务教育
九年制义务教育
初等教育
初级中等教育
普通初中教育
初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终身教育
3本书
世界上第一本终身教育专著
1929英国耶克斯利《终身教育》
概念和体系化的形成
20C60S法国保罗·朗克朗《论终身教育》
最终形成
1996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4大支柱
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
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