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14章 德育第一部分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这是一篇关于第8章学习动机第二部分小学教师的思维导图。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或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该思维导图对这一部分这是做了很好总结。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它包含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个成分,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别。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十四章 德育
概述
概念
广义: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
狭义:道德教育
过程
个体社会化(外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内化)的统一过程
结构
教育者
受教育者
德育内容
德育方法
基本矛盾: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规律
1 多种开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培养提高过程
知:品德结构的基础(核心) 情:实现执行转化的催化剂;拼的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部分(内心体验) 意: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行: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外部表现) 1.“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2.有多种开端(一般来说,从认识开始到行为结束)
2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3 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4 组织学生在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基础
口诀:多反思往常
德育原则
“陶行知疏导一连学生,积极守纪律,才有尊严”
(1) 导向性原则
理想性和方向性
基本要求
1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 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 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 知行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心口如一、言行一致
1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 组织和引导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3 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原则
4 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行一致
(3)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马卡连柯:“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1 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2 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3 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4)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
1 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2 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3 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5) 因材施教原则
年龄特征+个性差异
1 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2 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3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6) 长善救失
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柯夫他们的消极因素
1 “一分为二”看待学生
2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3 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7)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
马卡连柯“平行教育”
1 组织和建设好集体
2 要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的力量影响和转变集体
3 教师主导作用与集体教育力量结合
(8) 疏导原则(循循善诱原则)
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提高学生认识,调动学生主动性
1 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 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