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FMFM和peabody区别
FMFM和peabody区别,FMFM与Peabody DM相比,两者都是评估儿童运动发育的工具,从背景、理论依据、组成特点、用户画像、评分标准、测试要求、用途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区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FMFM VS Peabody
PEABODY
背景
FMFM就是Fine motor function measure的简称,翻译成中文叫做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尚无适合于我国0-3岁年龄段的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2003年制定了FMFM。
理论 依据
认知运动疗法、动态发育理论、潜在发育能力、精细运动能力构成、包括功能和技能。
组成 特点
A区(视觉追踪)5项 B区(上肢关节活动能力)9项 C区(抓握能力)10项 D区(操作能力)13项 E区(手眼协调)24项 (共61项)
用户 画像
适用于0~3岁的儿童
评分 标准
0分:没有表现出完成项目的动机
1分:完成半数以下的标准动作或表现出完成项目 的动机
2分:完成一半以上的标准动作
3分:完成项目,已经达到掌握动作的标准
测试 要求
完成评估大约需要30分钟,每个项目都要测试,如果一次性完成测试比较困难,可以分成多个部分进行。如果儿童难以配合完成本测试,可以在训练一周后进行评估,但尽量不要超过十天。
在测试过程中,如果需要的话,要求可被重复三次,这样给被测儿童充分的尝试机会
必须使用本量表规定的标准化测试工具,不能随便改变测试工具的大小、质地、颜色等要素。
当使用指导语时,如被测儿童由于听觉或认知障碍等原因听不懂时,测试者可以找替代方法比如示范等。
起始点:安排儿童从容易的项目开始测试,以增强儿童的自信心,保持儿童持续的运动兴趣是测试成功的关键点。
在完成61项测试后,将五个能区的原始分相加得出原始总分,通过量表提供的分值转换表把原始总分转换为精细运动能力分值。
用途
可以专门用于精细运动功能评估,侧重于功能性任务,如抓握、操作物品等
评分侧重功能等级,而非与常模对比,用于反应康复训练后的功能改善情况,用于调整治疗方案。
科研工具
FMFM
PDMS-2是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s 2的简称,翻译成中文叫做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是由美国发育评估与干预治疗专家编写,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
2003年,美国46个州和加拿大一个省的儿童样本
由6个亚测试组成(反射、姿势、移动、实物操作、抓握、视觉运动整合,共249项),一开始就是为残障儿童设计的,可对两侧肢体功能分别测验,该量表配有配套运动发育干预训练方案
适用于从出生到6岁(0~72月)的儿童,适用范围包括作业治疗师、物理治疗师、诊断医师、早期干预专家等
0分:儿童不能尝试或没有尝试完成某项目,或者尝试未能显示出相应的技能正在形成
1分:儿童在项目中的表现与掌握标准相似,但没有完全符合标准
2分:儿童在项目中的表现已达到掌握标准
整个测试时间约为45分钟至60分钟不等,粗大或精细运动能力测试均可在20到30分钟完成。
如果孩子疲倦或失去兴趣,就停止测试,换时间测试,一次测试要在5天内完成,一个项目有3次尝试机会。
选择无噪音,安静的环境,如果孩子不愿意与父母或照料着分离,测试时允许父母和照料着陪伴
为缩短测试时间,除反射测验以外所有的分测验都应用起始点、底部水平和顶部水平,部分项目可以不用测,测试完成后需要进行标准分值转换(C表—A表—B表—D表)
提供标准化分数,用来评估小儿相对于同龄儿的运动能力,早期发育筛查
比较粗大运动商(GMQ)和精细运动商(FMQ)
评估小儿进步情况
作为研究工具使用
全面了解儿童运动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