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中级)》考试中常见时间时效考点汇总
这是一篇关于《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中级)》考试中常见时间时效考点汇总的思维导图,帮助考生在考试中迅速定位答案、准确作答,助力考生攻克这一重要板块。
编辑于2025-05-12 18:19:09《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中级)》考试中常见时效考点汇总
5日
决定进行社区矫正的时限规定
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应当自判决、裁定或者决定生效之日起5日内通知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并在10日内送达有关法律文书,同时抄送人民检察院和执行地公安机关。
7日
低保公示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核实情况,提出初审意见,并在申请家庭所在村、社区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
慈善信托
受托人应当在慈善信托文件签订之日起7日内,将相关文件向受托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
10日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终止救助一般不超过10天
决定进行社区矫正的时限规定
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应当自判决、裁定或者决定生效之日起5日内通知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并在10日内送达有关法律文书,同时抄送人民检察院和执行地公安机关。
接收社区矫正的时限规定
人民法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的社区矫正对象,应当自判决、裁定生效之日起10日内到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报到。
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对象,由看守所或者执行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公安机关自收到决定之日起10日内讲社区矫正对象移送到社区矫正机构。
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对象,由监狱或者看守所自收到批准决定之日起10日内将社区矫正对象已送到社区矫正机构。
村民(代表)会议
召集村民会议,应当提前10天通知村民。
10个工作日
低保审批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核确认意见。
志愿服务记录
*志愿服组织应当在活动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志愿服务记录的录入工作。
15个工作日
特困人员审核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信息核查等方式进行核查,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提出初审意见。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全面审查上报的材料和初审意见,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随机抽查核实,并在15个工作日内提出确认意见。
20日
治安管理处罚
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20日。
取得公开募捐资格
依法登记满2年的慈善组织,可以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公开募捐资格,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决定。
集体协商
一方提出进行集体协商要求的,另一方应当在收到集体协商要求之日起20日内以书面形式予以回应,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进行集体协商。
30日
低保审批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不予批准的,应在30日内作出书面通知
调解协议确认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30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
信访事项办理
情况复杂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
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向复查机关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核。
信访事项督办
收到改进建议的行政机关应当自30日内书面反馈情况;为采纳改进建议的,应该说明理由。
减刑建议裁定
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社区矫正机构的减刑建议书后30日内作出裁定,并将裁定书送达社区矫正机构,同时抄送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慈善组织终止清算
慈善组织的决策机构应当在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终止情形出现之日起30日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
民办非企业单位变更登记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住所、业务范围、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开办资金、业务主管单位等登记事项如果需要变更,应当自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之日起30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30个工作日
低保审批
审核确认工作自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
45个工作日
低保审批
特殊情况下,审批可延长至45个工作日
60日
信访事项办理
信访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
3个月
慈善募捐定期公开
公开募捐周期超过6个月的,至少每3个月公开一次募捐情况,公开募捐结束后3个月内应当全面公开募捐情况。
慈善项目实施周期超过6个月的,至少每3个月公开一次项目实施情况,项目结束后3个月内应当全面公开项目实施情况和募得款物使用情况。
基金会负责人居留时间
担任基金会理事长、副理事长或者秘书长的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外国人以及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的负责人,每年在中国内地居留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
6个月
免税资格
非营利组织应在免税优惠资格期满后6个月内提出复审申请,不提出复审申请或复审不合格的,其享受免税优惠的资格到期自动失效
1年
撤销婚姻
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该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提出。
村民委员会选民登记
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1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取的公民,可被登记并列入并列入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
2年
强制戒毒
强制隔离戒毒一般期限为2年,最多延长1年
退役士兵安置
入伍前已被普通高等学校录取病保留入学资格或者正在普通高等学校就学的退役士兵,退出现役后2年内允许入学或者复学,病案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奖学金、助学金和减免学费等优待。
应当终止慈善组织的情形
连续2年未从事慈善活动的
取得公开募捐资格
依法登记满2年的慈善组织,可以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公开募捐资格,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决定。
社会团体评估
评估登记有效期满前2年,社会组织可以申请重新评估。
5年
居民委员会民主选举
居民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其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不得担任慈善组织负责人的情形
因故意犯罪被判处刑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未逾5年的。
在被吊销登记证书或者被取缔的组织担任负责人,自该组织被吊销登记证书或者被取缔之日起未逾5年的。
免税资格
非营利组织免税优惠资格的有效期为5年。
社会团体评估
社会组织的评估等级有效期为5年。
10年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地,而在其基本养老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在该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当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地,且在其基本养老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回上一个缴费年限满10年的原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地,且在每个参保地的累计缴费年限均不满10年的,将其养老保险关系及相应资金归集到户籍所在地,由户籍所在地按规定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15年
基本养老金
达到退休年龄和累计缴费满15年,是参保者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两个前提条件。
30年
退役士兵安置
中级以上士官,年满55周岁的;服现役满30年的……可享受退休安置
劳动法相关
签订无固定期合同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
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
连续订立2次固定期限合同……续订合同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不予劳动者订立书面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
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直供月平均工资3倍的 ,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非全日制用工
以小时计酬为主,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的用工形式
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将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方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在批准后7日内在当地政府公报上和至少一种全地区性报纸上发布。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发布后10日内将最低工资标黄尊报劳动保障部。
最低工资标准每2年至少调整一次。
工作时间
我国的标准工作日为每天8小时,每周44小时。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超过3小时,每月不超过36小时。
休息休假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可享受带薪年休假
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特殊休假
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青年放假半天
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休假1年
建军节8月1日 ,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女职工的特殊保护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每天应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
劳动仲裁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子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失业保险相关
领取失业金条件
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金满1年……
领取期限
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
累计缴费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
累计缴费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
续费期限
重新就业后,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与前次失业应当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最长不超过24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