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疾病诊断
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原发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包病变、主动脉病变、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肺动脉血栓栓塞。
编辑于2024-04-22 19:04:25这是一篇关于新生儿黄疸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定义,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分类。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问题。
正常足月儿(normal term infant)是指 37 周≤胎龄<42 周,2 500g≤出生体重≤4 000g,无畸形或疾 病的活产婴儿。早产儿(preterm infant)又称未成熟儿(premature infant)。
慢性肾衰竭CRF:慢性肾脏病引起的 GFR 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汇总了尿毒症症状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预防与治疗等详细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新生儿黄疸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定义,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分类。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问题。
正常足月儿(normal term infant)是指 37 周≤胎龄<42 周,2 500g≤出生体重≤4 000g,无畸形或疾 病的活产婴儿。早产儿(preterm infant)又称未成熟儿(premature infant)。
慢性肾衰竭CRF:慢性肾脏病引起的 GFR 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汇总了尿毒症症状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预防与治疗等详细内容。
循环系统疾病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
+冠状动脉功能性病变(痉挛)——冠心病(CHD)
X线
心影不同程度增大; 左心衰——肺淤血、肺水肿+左心房增大
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积液、胸腔积液、下肺叶渗出性改变
并发症:室壁瘤——左心缘局限性膨突; 室间隔穿孔——肺充血、肺淤血、肺水肿
心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
左心室造影
超声
心肌缺血——阶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收缩期室壁增厚率降低
心肌梗死——梗死部位心肌变薄、收缩期增厚率显著减低、室壁运动消失;非梗死部位心肌代偿性室壁运动幅度增强
并发症:室壁瘤、腔内附壁血栓、室间隔穿孔、乳头肌功能不全
CT
冠状动脉异常: 平扫——钙化 碘对比剂——斑块、管腔狭窄程度
心肌缺血:心脏收缩期病变部位心肌增厚率减低/消失;心内膜下/心肌全层密度减低
心肌梗死:局部心肌变薄,失去收缩运动功能;显示并发症(室壁瘤、假性室壁瘤、心腔内附壁血栓)
MRI
心肌缺血:心肌阶段性减弱;心肌灌注,缺血区心肌信号低于正常供血区
急性心肌梗死
梗死心肌水肿,信号增高(T2更明显)
节段性室壁运动减弱、消失
心肌灌注首过期成像,灌注减低/缺损; 延迟期梗死心肌强化,明显高信号
陈旧性心肌梗死
梗死心肌纤维化,信号减低(T2更明显)
梗死心肌变薄,无运动功能
梗死心肌延迟强化
并发症
室壁瘤:左心室扩大,局部室壁变薄,向心脏轮廓外膨出,运动消失/反向运动; 室壁瘤附壁血栓:T1与心肌相似;T2信号比心肌高
室间隔穿孔:左向右分流
左心室乳头肌断裂、功能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心房室扩大
心脏瓣膜病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退行性变、感染性心内膜炎累及、冠心病缺血梗死导致乳头肌功能不全
临床
二尖瓣狭窄:劳力性呼吸困难、咯血,心尖部隆隆样舒张期杂音
二尖瓣关闭不全:心悸、气短、左心衰症状,心尖部收缩期杂音
主动脉瓣狭窄:心绞痛、头晕晕厥,主动脉瓣区杂音
X线
二尖瓣狭窄:肺淤血、肺水肿,二尖瓣型心影,肺动脉段突出,左心房、右心室增大
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心室增大,肺部改变
主动脉瓣狭窄:左心室不同程度增大,升主动脉中段局限性扩张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心室增大,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普遍扩张
联合瓣膜病:心脏增大,受累较重瓣膜病变表现更突出
超声
首选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回声增粗、增强;二尖瓣开放受限;前叶双峰曲线“城墙样”改变
舒张期二尖瓣后叶与前叶呈同相运动
左心房、右心室扩大
频谱多普勒——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速度增快 彩色多普勒——二尖瓣口进入左心室血流五彩镶嵌状
食道超声心动图:左心耳/左心房内血栓
二尖瓣关闭不全
瓣叶增厚、回声增强
收缩期血液反流
左心房室扩大
主动脉瓣狭窄
瓣叶增厚、开放幅度变小/无运动
左心室壁增厚
瓣口血流频谱明显增宽,血流速度加快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左心腔扩大
舒张期左心室腔内可见五彩镶嵌状反流束
联合瓣膜病
原发性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非分类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
心脏球形扩大,四腔均扩大;心肌松弛无力,收缩运动功能下降,舒张期房室腔内压力增高,射血分数降低
心悸、气短、胸痛,左心衰、心律失常、血栓形成
X线
心影增大,“普大型”“主动脉瓣型”
各房室均增大,左心室显著
肺淤血、肺水肿
超声
全心扩大,左心室明显
室壁运动普遍减低
二尖瓣活动幅度降低,心腔内“云雾状”回声/血栓形成
多普勒——多瓣膜反流
CT
左心室扩大明显
心室壁变薄/正常
收缩功能减弱,射血分数降低
MRI
增强——心肌内异常强化(瘢痕纤维组织)
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ASD)
X线: 肺血增多——肺动脉段突出、肺门动脉扩张,外围分支增多增粗; 心影增大——“二尖瓣”型,右心房室增大; 主动脉结偏小/正常; 合并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段、肺门动脉扩张更明显
超声: 右心房、右心室扩大,右心室流出道增宽 房间隔连续性中断; 彩色多普勒——左心房向右心房分流
法洛四联症
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
发育迟缓,活动能力下降,气急、喜蹲踞,有晕厥史;发绀,杵状指
X线
右心室肥大——心尖圆凸上翘,肺门血管影缩小,“靴形”
肺血减少——肺血管纤细、稀疏
主动脉升弓部增宽
心包病变
心包炎:心包积液、心包缩窄
X线
心包积液:少量——无异常;中大量——心影向两侧增大,“烧瓶形”
缩窄性心包炎:心脏增大(单侧/双侧心房增大);心缘僵直、变形;心包钙化; 静脉压升高——上下腔静脉扩大; 左心房压力增高——肺淤血、肺水肿; 胸腔积液、胸膜增厚、黏连
超声
心包积液:心包脏、壁层分离,无回声液性暗区; 纤维素性——絮状、条带样中等回声; 大量积液——心包腔内大量液性暗区,心脏摆动征; 心包天塞——右心室前壁舒张期塌陷;
缩窄性心包炎:双侧心房扩大,心包增厚、钙化
CT
少量积液:<100毫升,分布于心包隐窝、后房室沟
中量积液:100~500mL,心包脏、壁层积液>15~25mm
大量积液:>500mL,心包脏、壁层积液>25mm,广泛分布于心包腔
缩窄性心包炎:心包不规则增厚(>2mm)、钙化;左右心房扩大,左右心室内径缩小/变形,室间隔僵直
MRI
T1:浆液性积液——均匀低信号;渗出性积液——不均匀高信号;血性积液——中/高信号
T2:均匀高信号
缩窄性心包炎:中低信号
主动脉疾病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主动脉瘤、主动脉炎、先天性发育异常;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壁内血肿、主动脉溃疡、主动脉假性动脉瘤
急性主动脉夹层
症状:剧烈胸背/腹部疼痛,心率增快、呼吸困难、晕厥、两侧肢体血压与脉搏不对称;心底部杂音、急性心包填塞;严重——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猝死、脑血管意外、截瘫
X线: 纵隔/主动脉影明显增宽; 破入心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影扩大; 破入胸腔——胸腔积液
CT: 平扫——主动脉内膜钙化内移,假腔真腔密度不同 增强——主动脉双腔,内膜片;真腔较窄,显影密度高;假腔较大,显影淡;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狭窄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消失;患肢皮温降低、营养不良,下肢皮肤苍白、干燥、变薄、毛发脱落、趾甲变厚,严重——水肿、溃疡、坏疽
肺动脉血栓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脱落至肺动脉
诱因:术后卧床、运动减弱、妊娠、静脉曲张、充血性心力衰竭
症状: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呼吸急促、心动过速、发绀
X线:区域性肺纹理稀疏、纤细、肺透明度增加
肺动脉血管造影
肺动脉血栓——充盈缺损、官腔狭窄
肺动脉分支缺支、粗细不均、走行不规则,未受累血管增粗
外围细小分支受累,肺实质显影缺损、肺动脉分支充盈、排空延迟
CT
直接征象: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 急性/亚急性血栓——游离于腔内; 慢性血栓——附壁机化血栓,管腔闭塞、远端血管萎缩
间接征象: 主肺动脉增宽、右心房室增大; “马赛克”征(受累肺叶血流灌注不均匀); 肺动脉分支血管影稀疏、肺梗死、实变、胸腔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