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罗伯特·西奥迪尼《影响力(全新升级版)》读书笔记
这是一篇关于罗伯特·西奥迪尼《影响力(全新升级版)》读书笔记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1章 影响力的武器,第2章 互惠,第3章 喜好,第4章 社会认同,第5章 权威,第6章 稀缺。
编辑于2025-06-07 12:58:05优秀管理者如何通过深度布置工作实现团队共赢?核心在于‘赋能而非控制’!基础层确保任务清晰,进阶五层次破解‘下属不推不动’:从流程规范到压力优化,关键在于‘任务 人’的双重赋能通过双向沟通建立信任,从‘教方法’转向‘给机会’,在复盘迭代中培养担当力本质是让下属在清晰目标与情感连接中,获得成长动力与价值认同,最终打造敢担当、能成事的团队"。
华为团队工作法的核心精髓:让人才与企业共生共长!这套方法论以实战为导向,从人才选配到组织迭代形成闭环:01精准选才配置,02加速人才赋能,03用激励释放潜能,04文化凝聚共识,05力出一孔实现协同,06绩效管控结果与过程并重,07打破僵化激发组织活力,08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生态。贯穿始终的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价值观,通过获取分享制让员工与企业成为命运共同体,真正破解企业短视化难题"。
这是一篇关于青色组织的构建与发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引言,一、重新定义领导力 勇敢地先内观,二、权力 承认权力、突破权力,三、过渡之期 踏上新型工作模式之路,四、知而后言 言辞非小事,五、变革的阻抗 处理内在的反对之声,六、宗旨 大家一起共事的缘由,七、价值观、原则、志向 明确彼此间的深度联结,八、心理安全感 为创造力和影响力营建空间。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优秀管理者如何通过深度布置工作实现团队共赢?核心在于‘赋能而非控制’!基础层确保任务清晰,进阶五层次破解‘下属不推不动’:从流程规范到压力优化,关键在于‘任务 人’的双重赋能通过双向沟通建立信任,从‘教方法’转向‘给机会’,在复盘迭代中培养担当力本质是让下属在清晰目标与情感连接中,获得成长动力与价值认同,最终打造敢担当、能成事的团队"。
华为团队工作法的核心精髓:让人才与企业共生共长!这套方法论以实战为导向,从人才选配到组织迭代形成闭环:01精准选才配置,02加速人才赋能,03用激励释放潜能,04文化凝聚共识,05力出一孔实现协同,06绩效管控结果与过程并重,07打破僵化激发组织活力,08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生态。贯穿始终的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价值观,通过获取分享制让员工与企业成为命运共同体,真正破解企业短视化难题"。
这是一篇关于青色组织的构建与发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引言,一、重新定义领导力 勇敢地先内观,二、权力 承认权力、突破权力,三、过渡之期 踏上新型工作模式之路,四、知而后言 言辞非小事,五、变革的阻抗 处理内在的反对之声,六、宗旨 大家一起共事的缘由,七、价值观、原则、志向 明确彼此间的深度联结,八、心理安全感 为创造力和影响力营建空间。
罗伯特·西奥迪尼 《影响力(全新升级版)》 读书笔记
书名:影响力(全新升级版) 著者:罗伯特·西奥迪尼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于2021年11月出版
第1章 影响力的武器
固定行为模式
定义:动物和人类中存在的机械化、盲目且规律的行为序列,由特定触发特征激活。例如:
雌火鸡实验:雌火鸡仅因小火鸡发出“叽叽”声就会照料其,甚至对装有该声音的臭鼬充气玩具也会保护;若小火鸡不发出该声音,会被忽视甚至误杀。
动物行为案例:雄性知更鸟看到红色胸羽就会攻击,蓝喉鸟对特定蓝色胸羽有类似反应。
人类应用:埃伦·兰格实验中,被试因“因为”一词(即使理由不合理,如“因为我必须印点儿东西”),同意插队使用复印机的比例高达93%,远高于未说“因为”时的60%。
按一下就播放机制
原理:人类依赖心理捷径应对复杂环境,易被他人利用触发特征操纵。
案例:
珠宝店事件:珠宝店误将绿宝石价格标高一倍(从“1/2”误为“2倍”),顾客因“价格高=质量好”的心理捷径,反而将其抢购一空。
能量饮料实验:标价1.89美元的饮料被认为效果优于0.89美元的,被试解决问题数量更多;类似地,高价止痛药被认为效果更好。
知觉对比原理
定义:两样东西先后展示,人们会认为差异比实际更大。
实验验证:被试一只手放冷水、一只手放热水,再同时放入常温水时,两手对常温水的冷热感知截然不同。
商业应用:
服装销售:先卖高价西服(如42美元),再卖毛衣时,顾客会觉得毛衣价格(如22美元)相对便宜,更易购买。
房地产销售:先带客户看破旧、高价的“垫底货”,再推目标房源时,目标房源显得更合适,如菲尔带客户看差房子后,目标房更易获认可。
汽车销售:谈妥车价后,再提配件(如音响、贴膜)价格,客户因对比觉得配件价格微不足道。
渔利的奸商
拟态体现象:生物或人模仿触发特征诱使对方做出错误反应。
动物案例:雌萤火虫模仿其他种类雄萤火虫的求偶闪光信号,诱其前来后捕食。
人类案例:
虚假在线评价:化妆品公司员工按老板要求伪造好评,称“评价有强大力量,人们会通过他人意见自我说服”;亚马逊等平台存在大量虚假评论,可通过缺少细节、多用“我”等特征识别。
广告伪造社会认同:电视广告中安排“托儿”表现出对产品的喜爱,如特百惠聚会中营造产品受欢迎的氛围。
以柔克刚
柔道策略:利用对方力量达到自己目的,如拒绝-后撤策略通过让步激发对方回报。
案例:
特百惠家庭聚会:结合互惠(送礼物)、社会认同(展示销售数据)、喜好(女主人为朋友)等原则,利用社交纽带促成销售,如聚会中每卖出一件产品,女主人可抽成,朋友间的好感促使顾客购买。
小童子军卖巧克力:先提5美元门票请求被拒,再提1美元巧克力请求,利用让步让顾客产生亏欠感而购买。
本章小结
自动行为模式(如固定行为模式、心理捷径)效率高但易被利用,顺从技巧多基于此。
知觉对比是重要影响力杠杆,人们常难察觉其使用,如商家通过价格对比销售产品。
第2章 互惠
互惠原则定义
内容:他人给予恩惠,我们应回报,是人类文化普遍规范。
案例:
埃塞俄比亚与墨西哥: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时,墨西哥曾援助;1985年墨西哥地震,埃塞俄比亚在自身饥荒困境中,仍捐赠5000美元救灾款。
特百惠聚会:女主人邀请朋友参加聚会,朋友因互惠原则,觉得有义务购买产品,且聚会中通过游戏、送礼等先施恩惠,再促成销售。
互惠式让步(拒绝-后撤策略)
原理:先提大要求被拒后再提小要求,因对方感知让步而倾向顺从,同时让对方产生责任感和满意感。
实验验证:
里根实验:助手乔先帮被试带可乐(施恩),再请求其买彩票,被试购买量是未受恩惠者的2倍;且被试对乔的好感度不影响购买量,仅恩惠本身起作用。
大学捐款实验:先提让学生当两年辅导员的大要求被拒,再提陪少年犯逛动物园的小要求,答应者从29%增至50%。
附加效果: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谈判实验中,使用拒绝-后撤策略的一方更易达成协议,且对方因觉得是自己促成让步,对结果满意度更高。
如何防范
区分善意与诡计:接受真诚善意,但警惕刻意操纵的“恩惠”,如街头免费赠品可能暗含推销(如免费美容试用后推销高价产品)。
拒绝后撤策略:识别对方先大后小的请求模式,如谈判中对方先提高价再降价,需评估是否真为合理让步,避免因亏欠感盲目顺从。
本章小结
互惠原则强大且可被利用,拒绝-后撤策略通过让步激发顺从,甚至能让受害者主动履行承诺(如实验中被试后续更愿参与活动)。
防范需明辨恩惠性质,避免因“人情债”陷入不合理交换。
第3章 喜好
外表魅力
光环效应:外表好看者易被赋予积极特质(如才华、善良、诚实),且该效应无意识起作用。
案例数据:
加拿大联邦选举:外表魅力高的候选人获票比缺乏魅力者多2.5倍,且选民否认受颜值影响。
招聘与薪资:颜值高者薪资比普通同事高12-14%,职业生涯中可多赚约23万美元;高颜值者求职时,打扮得体比工作资历更影响录用。
相似性
吸引力来源:人们喜欢与自己相似者,相似点可在观点、个性、背景、兴趣等方面。
案例:
嘉康利“无穷链”销售:销售员通过客户推荐朋友,利用“朋友推荐=相似可信”心理,如客户因朋友推荐而信任产品,92%消费者信任熟人推荐。
名字相似性实验:问卷发放者名字与被试相似(如罗伯特·格瑞格给罗伯特·格里尔发问卷),回复率几乎翻倍。
政治选举:候选人强调与选民相似背景(如里根出身平民、奥巴马强调社区经历),拉近与选民距离。
赞美
效果:真诚赞美能提升好感,且背后赞美效果更佳。
技巧与案例:
背后赞美:不在当事人面前赞美,而是通过第三方传达(如向老板助理赞美老板),助理因倾向传递好消息,老板会更相信赞美,且觉得赞美者真诚。
角色设定:赞美对方某一特质,促使其维持该形象,如夸孩子负责,孩子后续会更认真完成任务;夸员工有创意,员工会更积极提出新想法。
接触与合作
熟悉感原理:重复接触增加好感,尤其在积极氛围中。
芝加哥教派搬迁案例:搬迁至陌生丛林后,成员因环境不确定,更依赖内部认同,对教派忠诚度提升,且更易受内部信息影响。
合作效应:共同目标促进好感,减少冲突。
拼图教室实验:不同种族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任务(如每人掌握部分信息,需合作拼凑完整答案),减少了种族偏见,且少数族裔学生成绩、自尊心提升。
条件反射与关联
原理:将事物与积极元素关联提升好感,反之与消极元素关联则招反感。
案例:
天气预报员遭迁怒:因播报坏天气新闻,观众将天气不佳归咎于其,甚至收到死亡威胁,类似古波斯信使因报坏消息被杀。
品牌与名人关联:欧米茄手表因与登月事件关联,提升高端形象;乔丹代言耐克,使其运动鞋销量激增。
本章小结
喜好受外表、相似性、赞美、接触合作及关联等多因素影响,说服专业人士常通过模仿、赞美、制造熟悉感等操纵喜好。
防范需区分好感来源是否基于真实特质,避免因“喜欢某人”盲目接受其请求。
第4章 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原则定义
内容:人们判断正确时参考他人行为,尤其在不确定、人多、相似者在场时。
案例数据:
北京连锁餐厅实验:菜品标“最受欢迎”后,销量增长13-20%;伦敦酒吧标注“本周最受欢迎啤酒”,销量翻倍。
奈飞数据公开:原本保密播放数据的奈飞,公开热门节目数据后,相关节目播放量进一步上升,因观众受“受欢迎=值得看”心理影响。
多元无知效应
定义:紧急情况中,旁观者因他人无行动而误以为情况不紧急,导致集体不作为。
案例:
基诺维斯谋杀案:38名邻居目睹凯瑟琳被杀害,因无人报警,均以为他人已报警或情况不严重,最终无人施救。
米尔格拉姆实验:被试目睹“受害者”痛苦尖叫,因其他旁观者无反应,而误以为电击不危险,继续执行命令。
同侪说服
相似性作用:人们更易效仿与自己相似者(如同龄、同身份、同背景)。
案例:
波兰学生实验:波兰学生更关注朋友是否参与市场调查,朋友参与过则自己更愿参与,体现集体主义文化中同侪影响更大。
节能实验:欧维达公司告知用户“邻居能耗低于你”,用户后续能耗降低,因觉得“邻居能做到,我也应做到”。
负面事件效应
维特效应:自杀新闻可能引发模仿,且模仿者多为与新闻主角相似者。
菲利普斯研究:自杀新闻见报后两个月内,自杀人数增加58人,且单人自杀新闻后单人事故增多,多人自杀新闻后多人事故增多。
宣传误区:强调不良行为普遍性可能反使其增多。
石化森林国家公园案例:入口告示牌称“每年因盗窃损失14吨化石”,暗示盗窃普遍,游客盗窃率从2.95%升至7.92%;后换为“仅少数人盗窃”,盗窃率降至1.67%。
本章小结
社会认同在不确定、人多、相似情境下影响力强,可被利用引导行为(如制造“热销假象”)。
防范需警惕虚假社会证据(如伪造好评),紧急情况中主动表明需求(如指定某人报警),避免陷入“多元无知”。
第5章 权威
权威象征
头衔:提升他人顺从,即使头衔与能力无关。
实验验证:剑桥大学访客被介绍为“教授”时,学生认为其身高比实际高6厘米;医院中护士盲目服从医生错误处方(如肛门点耳药),仅因“医生”头衔。
案例:演员克里斯·罗宾逊扮演医生拍广告,称“我不是真医生,但电视中扮演医生”,仍使息可舒糖浆销量大增。
衣着:制服、高档服装暗示权威。
诈骗案例:骗子穿白大褂冒充医生、穿西装冒充“投资顾问”,利用衣着获取信任。
实验:穿警服者命令路人拾垃圾,路人服从率远高于穿普通服装者。
身份标识:名车、珠宝等彰显地位。
交通实验:驾驶名车者闯红灯后,其他司机更少按喇叭抗议;停车时,他人更愿等待名车司机倒车。
可信权威要素
专业知识:权威需具备相关领域知识,且展示方式影响可信度。
医疗广告:真医生推荐药品时,若详细说明药理(而非仅称“有效”),更易获信任。
巴菲特案例:年报中主动提及投资失误(如收购纺织厂亏损),反而因“诚实”提升可信度。
可信赖感:无利益冲突时更可信。
消费者调查:匿名用户评价比商家雇佣的“专家”推荐更可信;独立实验室报告比企业自测报告更易被接受。
如何防范
质疑资质:询问“此人是否为真专家?其专业与话题相关吗?”如对“演员医生”广告,思考“其是否具备医学资质?”
评估可信度:考虑“权威是否因推荐获利?”如明星代言药品时,若其未使用过该药品,需谨慎对待。
案例:米尔格拉姆实验中,40名被试中65%按下450伏电击(明知“受害者”痛苦),仅因“研究者命令”,启示需对“权威命令”保持质疑。
本章小结
权威象征(头衔、衣着、标识)易误导顺从,可信权威需兼具专业与诚实。
防范需主动验证权威背景,避免因“服从惯性”盲目行动。
第6章 稀缺
物以稀为贵
收藏市场:稀缺性提升物品价值,且“即将失去”比“已失去”更具吸引力。
邮票案例:“倒置的珍妮”邮票因印刷错误仅存一枚,成为珍品;商家推出“限量版”“纪念版”商品,利用稀缺性抬价。
商业应用:饥饿营销。
苹果/小米:新品发布时限量供应,制造排队抢购场景,消费者因“怕买不到”愿加价购买。
超市限时折扣:标“今日仅限3小时优惠”,顾客因担心错过优惠而快速购买。
损失厌恶
原理:人们对损失某事物的恐惧大于对获得同等事物的渴望。
实验验证:
佛罗里达大学食堂实验:因装修关闭某食堂后,学生突然觉得该食堂伙食比之前更好,后悔没多去,体现“失去后才觉珍贵”。
谈判策略:桑迪在谈判中强调“若不接受此条件,将失去合作机会”,成功率从25%提升至50%。
机会越少价值越高
限时优惠:如“前100名下单享半价”“活动截止至本月底”,利用时间稀缺刺激行动。
案例:
图书销售:出版社推出“首印版带作者签名”,因数量有限,读者愿提前预订甚至高价购买。
拍卖会:拍卖师强调“这是最后一件藏品”,竞拍者因担心错过而抬高报价。
本章小结
稀缺性通过“物以稀为贵”和“损失厌恶”影响行为,商业中常通过制造紧迫感促进销售。
防范需明确自身需求,问“我是真需要这东西,还是因怕失去而想买?”避免为“稀缺感”支付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