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近现代史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YP战争——五四运动之前)。适用于事业编常识、初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主页还有相关历史常识思维导图,敬请关注。
编辑于2025-08-15 12:45:09这是一篇关于世界史的思维导图,分为古代史与近现代史两部分阐述,主要内容包括:古罗马,古希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宗教改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联合国成立及其演变,冷战,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根据主要内容梳理框架方便了解记忆背诵。可用于初高中历史知识复习,也可用于事业编人文常识记忆。主页还有其他历史知识点导图,后续也会更新,敬请期待!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YP战争——五四运动之前)。适用于事业编常识、初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主页还有相关历史常识思维导图,敬请关注。
根据事业编职测常识类内容对中国古代史进行整理,由于字数有限分为两部分,本节是第二部分,主要是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相关知识点梳理总结,方便考生理解记忆,也可打印携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世界史的思维导图,分为古代史与近现代史两部分阐述,主要内容包括:古罗马,古希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宗教改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联合国成立及其演变,冷战,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根据主要内容梳理框架方便了解记忆背诵。可用于初高中历史知识复习,也可用于事业编人文常识记忆。主页还有其他历史知识点导图,后续也会更新,敬请期待!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YP战争——五四运动之前)。适用于事业编常识、初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主页还有相关历史常识思维导图,敬请关注。
根据事业编职测常识类内容对中国古代史进行整理,由于字数有限分为两部分,本节是第二部分,主要是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相关知识点梳理总结,方便考生理解记忆,也可打印携带。
中国近现代史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YP战争——五四运动之前)
第一次YP战争(1840——1842年)
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企图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变为殖民地
导火索:1839.6林则徐虎门销烟(表明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决心)
《南京条约》(《江宁条约》)
主要内容
影响
中国主权丧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开眼看世界
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四洲志》中国第一部较为系统的世界地理志、大力推广坎儿井
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太平天国运动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政权的兴衰
兴: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1851年1月发动金田起义(标志着开始)洪秀全称天王,建立“太平天国”;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为“天京”并定都于此
杨秀清:东王、萧朝贵:西王、冯云山:南王、韦昌辉:北王、石达开:翼王
衰:1856年天京事变——由盛转衰
亡:1864年天京陷落
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意义: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但是空想无法实现
《资政新篇》洪仁玕
内容: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文化改革
评价: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但未涉及农民土地问题,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并未真正推行
第二次YP战争1856——1860年
原因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获取更大的市场和利益
导火索: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发动战争
过程
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英法俄美
主要内容
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
主要内容
香港岛分三步割给了英国
1842年《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
1860年《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司
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99年
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沙俄≈150多万《瑷珲条约》
我国近代史第一个地方傀儡政权:柏贵——广东巡抗衙门
第二次YP战争结束,英法联军从广州撒兵,存在了短短四年的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地方傀儡政权覆灭。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维护统治的自救运动
目的: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
代表人物
中央:恭亲王奕沂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思想及口号
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内容
军事代表: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规模最大)、左宗棠:福州船政局、李鸿章:金陵机器局
前期口号:自强、发展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代表:李鸿章:上海轮船招商局(最早开办的民用工业)、张之洞: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
海军:筹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中央成立海军衙门
文化:建立京师同文馆(北大=京师大学堂),培养翻译人才,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开启了教育近代化的先河
后期口号:求富、发展民用工业
结果
失败的标志:甲午中日战争战败,标志着中国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根本原因:未从根本上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
对洋务派事业指导思想最先做出完整表述的人—冯桂芬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根本:日本征服全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
直接: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原因
爆发:1894年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丰岛海战爆发(标志)
重大战役
平壤之战:左宝贵牺牲
黄海战役: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牺牲
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之战,北洋水师全军覆灭
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主要内容
1.中国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废绝中朝宗藩关系。 2.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3.赔偿日本军费银二亿两。 4.开放重庆、沙市、苏州和杭州为商埠。 5.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影响
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马关条约》后国人的民族意识有了普遍的觉醒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拉开序幕)
1895年由康有为领导,将维新思想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提倡“托古改制”,宣传今文经学,鼓吹变法维新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开始创办报刊,上海《时务论》天津《国闻报》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杂志
维新派办的影响较大: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
洋务派和维新派的主要分歧是: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制
严复《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发展:正式施行变法《定国是诏》不是《应诏统筹全局折》,1898.6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变法开始历时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结果
1898.9.21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标志着戊戌变法失败
除了京师大学堂被保留,其余皆被废除。梁启超称谭嗣同为“中国为国流血第一人”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
义和团运动(只反帝不反封):兴起山东,口号为“扶清灭洋”,1900年达到高峰
八国联军侵华(英美奥法德俄日意)
结果
1901年在北京签订《辛丑条约》
1、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9.8亿两。 2、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3、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4、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记不叙用”。 5、总理衙门必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亥革命
革命团体
兴中会:1894.11.24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同盟会:1905年在东京成立,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合众政府)、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核心)、民生
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宣传刊物:创办《民报》为宣传革命的刊物
萍浏醴起义: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黄花岗起义:加快了全国革命的高潮到来
武昌起义:三镇枪声——二次革命——护法运动
起义
结果
1912.1.1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1912.3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1912.3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功绩和教训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没有改变
新文化运动
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旗帜“民主”和“科学”
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前期
李大钊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中国引来“天火”的人、指导马克思主义
后期
《文学改良刍议》胡适
《狂人日记》鲁迅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收录在《呐喊》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导火索: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经过
第一阶段:“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第二阶段:前期北京,主力学生;后期上海,主力工人
意义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是第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精神
爱国(核心)、进步、民主、科学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旧,资产阶级领导;新,无阶级领导(革命的领导权不同)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对象和动力相同,转变根本标志: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