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这是一篇关于高中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盐类水解,沉淀溶解。
这是一篇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维导图,涵盖从1919-1949的历史,梳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会议及其意义,有助于全面、清晰地了解这一伟大革命历程。
这是一篇关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思维导图,涵盖从1840-1919的历史,详细阐述了各时期的重要事件、成果、失败原因等内容,有助于清晰地把握这一历史阶段的发展脉络。
涵盖了高考语文所涉及的各类题型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古诗文阅读,小说阅读,散文阅读。标点用法,语言表述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电解质
判断
子主题
导电性
离子浓度越高、总电荷量越多,温度越大,导电性越好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弱酸弱碱
水
水是极弱的电解质
导电实验
α、k较小
影响因素
T
外加的H+、OH-均抑制水的电离
化学反应
离子体积常数
水电离出的H+、OH-浓度计算
少数盐
电离平衡
电离方程式
v弱电解质得电子=v离子形成弱电解质
特征:逆、等、动、定、变、同
电离过程吸热——T上升,正向移动
c
稀释问题
一般会促进电离,平衡→
易错:冰醋酸稀释
导电能力:B>A=C>D
同离子效应
以HA为例
加入NaA,平衡←
加入HCl,平衡←
两种含有相同离子的盐(酸、碱)溶于水时,他们的溶解度都会降低
以冰醋酸为例
描述方式
电离平衡常数k
k越大,越易电离
造常数法
比较分析变化时往k表达式上靠
内因
物质本身结构
外因
应用
比较弱电解质相对强弱
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强制弱
计算
三段式
电离度α
平衡时弱电解质浓度与起始浓度之比
α<10%时若无特殊要求,平衡时平衡浓度近似等于起始浓度
α与k结论
稀溶液时,稀释促进电离,α↑、k不变,离子数目↑、离子浓度↓、导电能力↓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ph
表示方式
测量方法
ph试纸
取一片ph试纸置于洁净的玻璃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点在试纸,待变色后与标准数值比对
不湿润
不测氧化性溶液
如氯水、HClO
精度
广泛:1
精密:0.2、0.3
ph计:0.01
ph试剂
ph计算
单一溶液
酸液
碱液
稀释
混合溶液
强酸混合
强碱混合
酸碱混合
强酸弱碱
弱酸强碱
酸碱中和滴定
原理
H+OH=H2O(中和反应)
实验仪器
锥形瓶(反应容器)
酸碱式滴定管
构造
均有0刻度线且0在上
标有温度和容量
精度0.01ml/0.50ml etc.
酸式滴定管下为玻璃活塞(装酸及氧化性溶液)
碱式滴定管下为内有玻璃珠的橡胶塞(OH与SiO2反应)
溴水不可装其中,溴可腐蚀橡胶
蝴蝶夹
试剂
标准液、待测液
指示剂
指示剂与选择
强滴强
甲基橙
红色
3.1-4.4(橙)
黄
酚酞
无色
8.2-10.0(浅红)
红
一般二者皆可
石蕊
5.0-8.0(紫)
蓝
强滴弱
看反应终点酸碱性
酸性
碱性
用品
白纸
便于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实验步骤
查漏
洗涤
用蒸馏水洗涤2-3次
润洗
用待测/标准液洗涤2-3次
防止所加溶液被稀释
装液排气泡
0或0以下刻度
取液
用滴定管与容量瓶
滴定
操作
左手摇、右手滴、看颜色变化
终点描述
当最后一滴标准xx溶液滴入待测液后,溶液由x变x,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重复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误差
核心:测量公式
误差仅来自各种不当操作导致V标改变
标准液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V标变大,c偏高
待测液滴定管未有待测液润洗
V标变小,c偏小
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V标偏大,c偏高
锥形瓶洗净后留有蒸馏水
V标不变,c不变
待测液滴定管有气泡
V变小,c偏小
标准液滴定管有气泡
V变大,c偏大
振荡锥形瓶时液体溅出
V变小,c变小
标准液滴出锥形瓶外
V变大,c偏高
读数
仰视俯视平视
画图
滴定曲线绘制与分析
ph的突变范围能涵盖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意义
反应终点
理论上,ph=7
滴定终点
实际上,与反应终点不一定重合
中和滴定迁移
氧化还原滴定
酸性高锰酸钾与还原剂
高锰酸钾即为指示剂
碘与硫酸钠
淀粉为指示剂
沉淀滴定
络合滴定
盐类水解
沉淀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