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物遗传
这是一篇关于高中生物必修二——生物遗传的思维导图,本脑图有助于帮助您熟悉知识要点,加强记忆。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编辑于2025-08-22 11:22:45生物遗传
遗传
遗传规律
相关概念
性状
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表型(=基因型+环境影响)
杂交
测交
自交
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的基因
孟德尔遗传规律
分离定律
在生物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核心),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实质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形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时互不干扰的
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实质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常错: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X),必须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皆发生于减数分裂I后期
适用条件
有性生殖,真核生物
细胞核遗传
基因对数
一对等位基因
分离定律
多对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定律
伴性遗传
是孟德尔遗传定律在性染色体上的特殊情况
决定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如基因在X。Y同源染色体区段,性别与性状相关联
许多在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遗传形式
XY染色体
ZW染色体
伴性遗传特点
X染色体
患者中男性远多于女性
男性患者的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
女性患者父子同患病
Y染色体
患者均为男性,女性全部正常
父传子,子传孙
显性遗传特点
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但部分症状较轻
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的后代中,女性都是患者,男性正常
男性患者的母亲女儿必为患者
症状代代相传
实验
孟德尔
分离定律
假说演绎法
观察分析
豌豆的优点
自花传粉
性状易于区分
花大,易于杂交操作
后代较多,便于统计
提出问题
推理并提出假说
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
遗传因子成对出现
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核心)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演绎推理
杂交实验
去雄
套袋
传粉
再套袋
实验检验
F1测交(优先选择)
后代1:1,符合
不为1:1,不符合
F1自交
后代3:1,符合
不为3:1,不符合
花粉鉴别
自由组合定律
F1测交
后代1:1:1:1,符合
未出现,不符合
F1自交
后代9:3:3:1,符合
未出现,不符合
花粉鉴定
萨顿
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独立性
存在方式
来源
分配
摩尔根
果蝇
易饲养
其余三点与豌豆类似(即除了“自花传粉”)
XY型
遗传方式
同源染色体
配对,一条来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大小和形状一般相同
特殊情况X,Y染色体不同
只存在于减数分裂I前、中期
联会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
四分体
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
交叉互换
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片段
1个四分体=2条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本质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精子
有丝分裂增殖,复制DNA和·染色体
减数分裂I
前期
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中期
每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同源染色体分裂后不在同一侧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
细胞从中间凹陷,分裂为2个次级精母细胞
之间几乎没有间期或间期很短,不存在染色体复制
减数分裂II
前期
中期
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
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移向细胞两极
分裂得到染色体而不是同源染色体
末期
精子变形
形成四个精细胞,两两相同,不同之间互补
变化近似于有丝分裂
卵细胞
减数分裂I
前、中、后期
末期
不均等分裂
次级卵母细胞
减数分裂II
前、中、后期
末期
不均等分裂
卵细胞
不需要变形
极体
极体
均等分裂
极体
极体
精卵细胞形成过程差异
卵既有均等也有不均等
卵只有一个卵细胞,精有四个精细胞
卵的形成不用变形
受精作用
配子中染色体的组合具有多样性,其遗传物质存在差异
卵细胞和精子互相识别
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二者的细胞核融合,使染色体会和
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
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
常错:遗传物质一半.....(X),核DNA一半一半,质DNA几乎全来自母方
解题方法
判断
显隐性
定义:相对性状
性状分离
自交后是否发生形状分离
测交不能判断显隐性
纯杂合子
植物
自交
性状分离,杂合子
无,纯合子
动物
测交
后代1:1,杂合子
后代只有1种,纯合子
染色体的区分与判断
父子相传为伴Y,无中生有为隐型,有中生无为显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无病非伴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无病非伴性
突发情况
致死问题
配子致死
棋盘法,直接将致死的配子那一列划去
写各配子产生的概率(不算致死的),然后连线相乘
减数分裂异常
先按正常的步骤画图,然后再由题意判断哪里出了问题
杂交
连续自交
纯合子比例不变,杂合子按比例繁殖
自由交配
先写产生各配子的概率,然后连线相乘
图像
遗传图解
注意要写性状和比例
分裂图像的辨析
“一数”染色体数目
奇数
减II
偶数,“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
有:"三判断“同源染色体行为
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减I
细胞均等分离:初级精母细胞
细胞不均等分裂:初级卵母细胞
无:减II
细胞均等分裂: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细胞不均等分裂:次级卵母细胞
相关图像
实验设计
验证伴性遗传中基因在染色体上
常/X染色体实验设计
显隐型已知
隐♀X显♂
显隐型未知
正交反交
结果相同,常染色体
结果不同,其中一组表现为形状与性别相关
结果不同但与母本相同,为细胞质遗传
基因
本质
双螺旋结构
外侧(基本骨架)
脱氧核糖+磷酸
磷酸二酯键连接
内侧
碱基ATCG
氢键连接
CG含量越多,氢键越多,DNA热稳定性越高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G;AT
二条链皆从5-3,二者反向平行
半保留复制
时间
细胞分裂前的间期
场所
真核: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原核:拟核、细胞质
病毒:宿主细胞内(常错)
方向
由5-3方向延伸,脱氧核苷酸在3端
方式
解旋
双螺旋解开(解旋酶)
以每一条母链为模板、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复旋(DNA聚合酶)
边解旋边复制
意义
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到子代,保证遗传信息的延续性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遗传信息蕴藏在碱基的排列顺序中
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多样性
特定的排列顺序:特异性
对有些病毒而言,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
表达
正常情况
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转录
工具
mRNA
由核苷酸AUCG组成,有能力储存遗传信息
可以通过核孔
可以通过核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场所
真核
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基质)
原核
拟核、细胞质
方式
与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合成(RNA聚合酶),方向由5-3
翻译
工具
mRNA
tRNA
识别并转录一种氨基酸
反密码子
与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
场所
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方式
特点
密码子的简并性
异常情况
基因
突变
子主题
染色体变异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是R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细胞,部分病毒为DNA
部分病毒为RNA
SARS、新冠、流感、烟草花叶病毒etc为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