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新中国17次大阅兵珍贵历史回顾
从开国大典到强军新时代,17次大阅兵见证中国崛起之路!1949年首次检阅三军仪仗队,1959年十周年庆典展现早期国防力量,1984年乘敞篷车检阅,改革开放后的新式军队;2019年国家主席检阅建国七十周年现代化方阵,火箭炮、海军等新装备震撼亮相对比俄美印法阅兵特色,中国阅兵以严整军容和独创编排闻名,2009年‘世纪大阅兵’、2015年抗战胜利日阅兵尤为经典,每一步都刻录着大国强军梦。
编辑于2025-08-27 19:44:472025年大阅兵是中国国防现代化的立体白皮书,标志着强军建设从"单兵种对抗"迈向"全领域协同"的降维打击新时代本次阅兵聚焦体系作战能力,突出三大核心:一是战场感知与信息融合的"神经网络",二是无人智能装备的颠覆性突破,三是跨域协同的模块化火力聚能通过联合作战能力展示、军民融合成果及战略震慑效应,既向世界传递和平宣誓,又对内强化国防教育这既是抗战精神的传承,更是中国从"规则追随者"向"体系建构者"转型的战略宣言
9月3日阅兵仪式即将震撼登场!45个方队集结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展现‘中国排面’三大亮点:一是新型装备首秀,包括歼35隐身舰载机、东风27远程导弹二是战力升级,空警600预警范围提升至450公里,运20B担当战略投送主力三是多元作战力量亮相,涵盖高超声速、网电攻防等五大尖端领域这场视觉与精神的双重盛宴,见证军队强大与祖国繁荣!
九·三大阅兵即将震撼登场,看懂中国如何用实力为和平赋值!从英雄眼神到装备方阵,这场盛典将教科书文字转化为可触摸的民族记忆无论你能否亲临北京,都可以通过官方直播感受庆典氛围老年人重温历史,中年人思考认同,年轻人点燃热血提前关注交通管制、住宿预订和安全须知,灵活规划出行记得锁定央视新闻、北京发布等权威渠道,让古老而现代的北京城带你见证这场举世瞩目的和平宣言!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2025年大阅兵是中国国防现代化的立体白皮书,标志着强军建设从"单兵种对抗"迈向"全领域协同"的降维打击新时代本次阅兵聚焦体系作战能力,突出三大核心:一是战场感知与信息融合的"神经网络",二是无人智能装备的颠覆性突破,三是跨域协同的模块化火力聚能通过联合作战能力展示、军民融合成果及战略震慑效应,既向世界传递和平宣誓,又对内强化国防教育这既是抗战精神的传承,更是中国从"规则追随者"向"体系建构者"转型的战略宣言
9月3日阅兵仪式即将震撼登场!45个方队集结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展现‘中国排面’三大亮点:一是新型装备首秀,包括歼35隐身舰载机、东风27远程导弹二是战力升级,空警600预警范围提升至450公里,运20B担当战略投送主力三是多元作战力量亮相,涵盖高超声速、网电攻防等五大尖端领域这场视觉与精神的双重盛宴,见证军队强大与祖国繁荣!
九·三大阅兵即将震撼登场,看懂中国如何用实力为和平赋值!从英雄眼神到装备方阵,这场盛典将教科书文字转化为可触摸的民族记忆无论你能否亲临北京,都可以通过官方直播感受庆典氛围老年人重温历史,中年人思考认同,年轻人点燃热血提前关注交通管制、住宿预订和安全须知,灵活规划出行记得锁定央视新闻、北京发布等权威渠道,让古老而现代的北京城带你见证这场举世瞩目的和平宣言!
新中国17次大阅兵珍贵历史回顾
1949年,开国大阅兵
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山炮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装甲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部队
时间:1949年10月1日
阅兵首长:朱德
阅兵总指挥:聂荣臻
人数:16400余
首次受阅的部队、装备:空中梯队因同时担负空中警戒任务,携弹飞行。
受阅部队由陆、海、空三军组成,共16400人,其中有12个步兵方队,5个炮兵师方队,3个战车方队,4个骑兵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阅兵历时两个半小时。
1950年,第一个国庆阅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学校的队伍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学校的队伍
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部队
时间:1950年10月1日
阅兵首长:朱德
阅兵总指挥:聂荣臻
人数:24209
公安部队首次受阅。1900匹白色骏马以6路纵队通过。朱德要求就朝鲜战争、台海局势做好战斗准备。 国庆阅兵后的第19天,中国人民志愿军就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1年,新兵种部队纷纷登场
中国人民解放军伞兵部队 伞兵部队第一次出现在国庆阅兵式上
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学校的学员队伍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炮部队 这是火箭炮部队首次亮相国庆阅兵式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 这是防空部队首次亮相国庆阅兵式
时间:1951年10月1日
阅兵首长:朱德
阅兵总指挥:聂荣臻
人数:13348
受阅部队最前列的方队是正在军事学院受训的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高级军官,军事学院方队首次成为徒步方队第一方队。伞兵部队、探照灯部队、民兵方队、喷气式飞机首次受阅。告别了以往螺旋桨飞机受阅的历史。
1952年,三军仪仗队首次参加受阅
朱德总司令乘车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摩托化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机械化部队
时间:1952年10月1日
阅兵首长:朱德
阅兵总指挥:聂荣臻
人数:11300
首次受阅的部队、装备:公安部队
这次受阅部队有57个地面方队,9个空中梯队,三军仪仗队护卫着“八一”军旗,首次参加国庆受阅,全国各民族的民兵组成方队也参加阅兵。
1953年,国庆阅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射炮方阵
中国人民解放军探照灯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方阵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炮部队方阵
时间:1953年10月1日
阅兵首长:朱德
阅兵总指挥:张宗逊
人数:10038
火箭炮兵方队、黄色战马方队首次出现,各种口径的大炮引人注目。35幅领袖画像分组5个方队的群体方阵,创历次国庆阅兵典礼之最。
1954年,国庆五周年阅兵
阅兵指挥官杨成武(左)向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右)报告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摩托部队
地面部队和人民空军的机群同时出现
时间:1954年10月1日
阅兵首长:彭德怀
阅兵总指挥:杨成武
人数:10384
首次受阅的部队、装备:伞兵首次亮相,骑兵最后一次受阅。
受阅部队的武器装备有了很大提高,由开国大典时的“万国造”变为“苏式”武器装备的基本统一。雷达探照灯首次亮相。骑兵部队最后一次受阅。
1955年,实行军衔制后首次阅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
身着新式军装的坦克学校军官队伍
身穿新式军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
时间:1955年10月1日
阅兵首长:彭德怀
阅兵总指挥:杨成武
人数:10344
这次阅兵是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后的首次阅兵。受阅部队指战员身穿55式军服,佩戴肩章、领章军容严整地通过天安门广场。空军飞机因浓云延迟起飞,与群众游行队伍同时受阅。
1956年,大雨振军容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炮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冒雨经过天安门广场
在雨中接受检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部队
时间:1956年10月1日
阅兵首长:彭德怀
阅兵总指挥:杨成武
人数:11929
阅兵式在滂沱大雨中进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庆阅兵中唯一次雨中阅兵。受阅官兵的军装湿透, 精神却越发饱满,踏着水花前进。阅兵部队乘坐的汽车是第一批出厂的国产解放牌汽车。 空军飞机因雨未能起飞受阅。
1957年,受阅人数最少的阅兵
国防部长彭德怀在天安门广场检阅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海、陆军方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方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部队。
时间:1957年10月1日
阅兵首长:彭德怀
阅兵总指挥:杨成武
人数:7064
这次阅兵国外来宾空前多,应邀来我国访问的50多个国家的外宾、各国驻华使节和外交官员,以及在华外国专家等观看了阅兵式。 中国制造的伊尔-28式喷气式轰炸机、歼击机首次受阅。
1958年,民兵方队规模空前
首都民兵
女民兵方队 女民兵方队首次在国庆大阅兵中出现。
民兵队伍
时间:1958年10月1日
阅兵首长:彭德怀
阅兵总指挥:杨成武
这次阅兵首次出现7个首都民兵师和女民兵队伍,共组成29个地面方队。 其中有院校方队、水兵、公安军、摩托车、伞兵、坦克等方队,飞机93架。
1959年,建国十周年大阅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
接受检阅的首都民兵队伍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部队
时间:1959年10月1日
阅兵总指挥:杨勇
人数:11018
首次受阅的部队、装备:第一代主战坦克“五九”式中型坦克首次阅兵。
林彪检阅部队,中国制造的第一代主战坦克“五九”式中型坦克首次亮相。受阅部队新式武器装备都由我国自行制造。 参加游行群众多达70余万人,是目前历次国庆阅兵庆典中最多的一次。
1984年,改革开放再阅兵
邓小平乘坐敞篷车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
三军仪仗队
火箭布雷车方阵
战略导弹方阵
时间:1984年10月1日
阅兵首长:邓小平
阅兵总指挥:秦基伟
人数:10370
在这次大阅兵中,受阅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大大提升,全部28种武器中有19种是新装备有的装备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1999年,世纪大阅兵
江泽民检阅受阅部队
陆军方队
空军地空导弹方队
我军最新型主战坦克在国庆阅兵式上首次亮相
时间:1999年10月1日
阅兵首长:江泽民
阅兵总指挥:李新良
人数:11000余
首次受阅的部队、装备:陆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特警和预备役部队。
此次受阅的42种装备,90%以上都是新装备,绝大部分都是自行设计和生产的,高科技武器装备已开始成为解放军的主战武器。“世纪大阅兵”完美地实现了“米秒不差”。
2009年,建国六十周年大阅兵
步兵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手持05式微声冲锋枪的特种兵方队
红-12地空导弹方队接受检阅
两栖突击车方队接受检阅
时间:2009年10月1日
阅兵首长:胡锦涛
阅兵总指挥:房峰辉
人数:8000余
新中国迎来“甲子大阅兵”。同时也是迈入新世纪后,中国第一次举行盛大国庆阅兵。陆海、空参阅部队的比例基本相当,二炮、武警较过去增大比例。
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
习总书记检阅受阅部队
核导弹东风-5B方队接受检阅
岸舰导弹方队接受检阅
空中梯队开始检阅
时间:2015年9月3日
阅兵首长:习总书记
阅兵总指挥:宋普选
人数:1.2万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纪念抗战胜利为主题举行的阅兵;首次邀请外国军队代表参加分列式; 首次组织抗战老兵包括国民党老兵参阅;首次编组英模部队方队受阅;首次按作战体系编排装备方队;首次由将军担任领队。
2017年,建军90周年阅兵
习总书记检阅受阅部队
分列式现场
空中突击梯队
电子对抗方队
2017年7月30日上午9时,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 习总书记检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
12000名受阅官兵、600多台受阅车辆装备和100多架战机组成34个地面方队和空中梯队,构成陆上作战群、信息作战群、特种作战群、 防空反导作战群、海上作战群、空中作战群、综合保障群、反恐维稳群、战略打击群9个作战群,按作战编组依次通过检阅台。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阅兵史上,2017年举办的朱日和阅兵无疑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的盛大阅兵, 是野战化、实战化的沙场点兵,是人民军队整体性、革命性变革后的全新亮相。受阅装备近一半为首次亮相,集中体现了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最新成就。
2019年,建国七十周年大阅兵
习总书记受阅部队
轻型装甲方队接受检阅。
两栖突击车方队接受检阅
长剑-100巡航导弹方队。
时间:2019年10月1日
阅兵首长:习总书记
总指挥:乙晓光
人数:总规模约1.5万人,各型飞机160余架、装备580台套
全体受阅官兵由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约15000名官兵580台(套)装备组成的15个徒步方队、32个装备方队;陆、海、空航空兵160余架战机,组成12个空中梯队
各国阅兵对比
国家
风格
阅兵周期
筹备周期
选拔方式
训练方式
中国
庄重仪式与极致纪律性
相对固定,国庆及胜利日均为10年一次
12-18个月
全军比武+政治审查
高强度封闭集训(日均8小时以上)
俄罗斯
力量美学与历史厚重感
年均1-2次,5月9日胜利日必办
8-12个月
近卫部队优先+战功部队
红场实地演练
美国
不拘一格与历史化叙事
无固定周期,多与重大事件、庆典等相关
3-6个月(临时决策)
现役抽签+国民警卫队
基地合练(侧重装备展示)
法国
浪漫主义与一体化表达
每年一次,7月14日巴士底日举行
6-9个月
外籍兵团+荣誉部队
香街夜间排练
印度
文化狂欢与军事杂技化
无固定周期,多与重大事件、庆典等相关
10-12个月
特长选拔+种姓配额
摩托车特技专项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