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夬卦
夬(guài)卦是《周易》中的一卦,夬卦由兑上乾下组成,即上卦为兑卦,代表泽;下卦为乾卦,代表天,故夬卦全名为“泽天夬”。从卦象上看,五阳爻在下,一阴爻居上,象征着阳气逐渐强盛,阴气即将消散,有以阳决阴、决而能和之势。
编辑于2025-09-09 18:39:32
解释
夬卦
一、卦辞
卦辞原文: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卦辞解释:夬卦的核心是 “决断”,其首要体现为 “扬于王庭”(在君王朝堂之上公开宣布决断),意味着需将待决之事(如清除奸邪、解决难题)摆上台面,以公正透明的方式处理,不隐匿、不回避。“孚号,有厉”(心怀诚信发出号令,仍需警惕危险)点明:决断虽以诚信为根基,但过程中潜藏风险 —— 可能遭遇反对、阻力,需保持敬畏,不可掉以轻心。 “告自邑,不利即戎”(从自己的城邑发布通告,不宜轻易动用武力)强调:决断的推行应先从内部统一思想,通过沟通达成共识,而非直接以强硬手段(如武力、强制命令)压制;武力虽能快速解决表面问题,却易引发深层矛盾,违背 “决断” 的长远目的。“利有攸往”(有利于展开行动)则回归 “夬” 的本质:在做好内部铺垫、保持警惕的前提下,果敢推进决断,行动会更易成功。这揭示夬卦的核心逻辑:“决断” 不是盲目强硬,而是 “先内后外、先礼后兵”,以诚信为基、以共识为盾,方能有效破除阻碍。
二、彖辞(解释卦辞)
彖辞原文:彖曰: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
彖辞解释: 从卦象本质解读 “夬”:夬卦下为乾(象征 “刚健”,代表阳气、正道力量)、上为兑(象征 “喜悦”,代表和谐、顺畅),“刚决柔” 是夬卦的核心特质 —— 乾卦五阳爻在下,力量强盛,共同决断上卦一阴爻(柔爻),象征以正道的刚健之力,清除邪柔的阻碍。“健而说,决而和” 进一步说明:乾的刚健让决断具备行动力,兑的喜悦让决断过程避免激烈冲突,最终实现 “决断” 与 “和谐” 的统一,而非单纯的对抗。 解析卦辞核心:“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 指出:之所以需在朝堂公开决断,是因为上卦的阴爻(柔)凌驾于五阳爻(刚)之上,形成 “柔乘刚” 的反常局面(邪柔干扰正道),唯有公开处理,才能彰显正道、凝聚共识。“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 强调:心怀诚信发出号令却仍存警惕,并非怯懦,而是正视风险 —— 唯有意识到危险,才能谨慎应对,最终让 “决断” 的光明(破除阻碍、回归正道)得以显现。 “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 阐释:从内部城邑发布通告、不轻易动武,是因为若崇尚武力(所尚),会让正道的力量走向困穷(穷)—— 武力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反而可能激化对立,违背 “决而和” 的原则。“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 则点明:“决断” 之所以有利于行动,是因为乾卦的刚健之气不断增长(刚长),最终能彻底决断阴柔的阻碍(乃终),让事物回归正轨,为后续发展扫清障碍。 延伸至规律:夬卦的 “决断” 并非孤立事件,而是 “刚柔消长” 的必然结果 —— 当阳气(正道)积累到足够力量,必然要清除阴气(邪柔)的干扰,这一过程需遵循 “先内后外、以和为贵” 的原则,让 “决断” 既具力度,又不失温度,最终实现 “刚决柔而不伤和” 的理想状态。
三、象辞(大象)
(解读 “卦象” 的整体寓意,关联 “天道” 与 “人道”)(先点明卦的构成,再从卦象的自然象征延伸到对人的行为指引)
象辞原文:象曰: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象辞解释: 对应卦象释 “夬”:夬卦上兑为 “泽”、下乾为 “天”,“泽上于天” 是自然层面的 “夬”—— 天上的云气汇聚成泽(雨水),待时机成熟便会降下,如同 “决断” 需积累力量、等待时机,最终以明确的方式(降雨)实现目标;同时,雨水滋润大地,又暗合 “决断” 的目的是 “滋养正道、惠及万物”,而非单纯的 “清除”。这种 “蓄势而决、决而有益” 的特质,正是 “夬” 的本质:通过有准备、有温度的决断,推动事物向好发展。 君子的行事准则:君子观察到 “泽上于天” 的规律,将其引申到自身行为中,践行 “施禄及下,居德则忌”(将俸禄、恩惠施予下属,若自恃德行而骄傲则需警惕)。“施禄及下” 是 “决断” 在人事中的正向应用 —— 君子作为领导者,需以 “决断” 之力,公正分配利益、扶持下属,如同 “泽水滋养大地”,让团队中的正道力量(刚)得以壮大,为后续决断(清除阻碍)奠定基础;“居德则忌” 是对自身的警示 —— 不可因自身有德行、有决断能力,便骄傲自满、刚愎自用,否则会偏离 “决而和” 的原则,反而成为新的阻碍。君子以 “夬” 的智慧,既善用决断推动团队发展,又时刻自省,避免自身陷入 “刚愎” 的误区。
四、《序卦传》(解卦的位置与意义)
序卦传原文: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
序卦传解释:《序卦传》阐述六十四卦的排列逻辑,夬卦位于 “益卦”(☴ ☳,风雷益,象征 “增益”)之后。其核心含义是:“持续的增益之后,必然会迎来需要决断的时刻”(益而不已必决)—— 益卦通过助益成长、积累力量,让事物从 “弱小” 走向 “强盛”,但在成长过程中,也会滋生阻碍(如邪柔干扰、矛盾积累),此时需以 “决断” 清除障碍,否则 “增益” 会停滞不前,因此益卦之后接 “夬卦”。“夬者,决也” 直接点明,“夬” 的本质是 “主动决断”,通过明确的行动清除阻碍,让 “增益” 的成果得以巩固,推动事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五、《杂卦传》(解卦的核心特质)
杂卦传原文: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
杂卦传解释:《杂卦传》直指夬卦的核心 ——“决也,刚决柔也”,再次强调夬卦是 “以刚健的正道力量,决断柔邪的阻碍力量”。进一步延伸到人事层面:“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君子道” 即正道、刚健之道,“小人道” 即邪柔、阻碍之道;夬卦的 “决断” 过程,本质是 “君子道” 不断增长、“小人道” 逐渐衰落的过程 —— 当正道力量足以清除邪柔阻碍时,君子的理想与目标得以推进(道长),而违背正道的小人则因失去生存空间而忧虑(道忧)。这体现《易经》“扶正祛邪” 的思想 ——“决断” 不是无端对抗,而是为了维护正道、保障整体发展,让事物在 “刚柔消长” 中始终沿着健康的方向前进。
六爻
爻辞与 “象曰”(小象):解读 “爻象” 的具体寓意,关联 “爻位” 与 “处境”
六爻
初九爻
爻辞原文:初九,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
爻辞解释:初九为阳爻居阳位(初九为阳位),处于下乾(天)的初始位,象征 “决断” 的开端,具备刚健的初始力量,但位置低下、经验不足。“壮于前趾”(脚趾充满力量,急于行动)形容初九急于推进决断,如同人刚有行动意愿,便迫不及待想迈步;“往不胜为咎”(若贸然前往,必然无法取胜,招致过错)强调:此时力量虽刚健,但尚未积累足够实力、未形成共识,若盲目决断,只会因准备不足而失败。初九的核心是 “戒急守待”——“决断” 需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先积蓄力量、观察时机,才能避免因冲动犯错。
象辞(爻象传)原文:象曰:“壮于前趾”,往而不胜也。
象辞解释:“壮于前趾,往而不胜也” 直接点明:初九 “脚趾壮健、急于行动” 的状态,本身就注定了 “前往而无法取胜” 的结果。其问题在于 “只见刚健,不见时机”,违背了夬卦 “蓄势而决” 的原则,警示人们在决断初期,需克制冲动,注重准备而非盲目行动。
九二爻
爻辞原文: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
爻辞解释:九二为阳爻居阴位(九二为阴位),处于下乾的中位,象征 “决断” 过程中,虽有刚健之力,却能保持警惕、灵活应对。“惕号”(心怀警惕,发出警示):九二意识到决断过程中潜藏风险,不放松警惕,主动提醒自身与他人;“莫夜有戎,勿恤”(即使在夜晚突发战事,也无需忧虑):以 “夜间突发危机” 比喻决断中遭遇意外阻碍,此时因九二早有警惕、准备充分,能从容应对,无需担忧。九二的核心是 “居安思危”——“决断” 不仅要靠刚健,更需靠谨慎,提前预判风险、做好准备,才能在意外发生时化险为夷。
象辞(爻象传)原文:象曰:“莫夜有戎”,得中道也。
象辞解释:“莫夜有戎,得中道也” 指出:九二面对夜间突发危机能从容应对,是因为其处于中位,秉持 “中道”—— 不偏于刚猛(盲目行动),也不偏于怯懦(过度担忧),以警惕与准备平衡刚健,符合夬卦 “决而和” 的原则,因此能化解危机。
九三爻
爻辞原文:九三,壮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爻辞解释:九三为阳爻居阳位(九三为阳位),处于下乾的上位,临近上卦兑,象征 “决断” 中出现 “刚健过甚” 的偏差。“壮于頄”(脸颊充满力量,形容态度强硬、锋芒毕露):九三刚健过盛,在决断中过于强势,不懂得妥协与沟通,易引发冲突,因此 “有凶”(存在凶险)。 “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则给出修正方向:“君子夬夬”(君子秉持坚定的决断之心,却不偏执);“独行遇雨”(独自行动时遭遇 “雨水”—— 比喻他人的反对或误解,如同雨水打湿衣物);“若濡有愠,无咎”(即使被误解、受委屈,心中有不满,也能克制情绪,不激化矛盾,最终无灾祸)。九三的核心是 “刚而不暴”——“决断” 需坚定,但不可强硬到不近人情,需包容不同意见,即使遭遇误解,也以理性应对,才能避免凶险。
象辞(爻象传)原文:象曰:“君子夬夬”,终无咎也。
象辞解释:“君子夬夬,终无咎也” 强调:君子虽有坚定的决断,却能保持理性、不偏执,即使遭遇挫折,也能调整方式,最终不会有灾祸。这说明 “决断” 的关键不在于 “强势”,而在于 “适度”,刚健与包容结合,才能让决断顺利推进。
九四爻
爻辞原文: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
爻辞解释:九四为阳爻居阴位(九四为阴位),处于上兑的初始位,象征 “决断” 中因 “刚柔失调” 而陷入困境。“臀无肤,其行次且”(臀部没有皮肤,行走艰难迟缓):九四刚爻居阴位,既想以刚健推进决断,又因位置限制(阴位主柔)而犹豫不定,导致行动迟疑,难以顺利推进。 “牵羊悔亡,闻言不信” 给出解决办法:“牵羊悔亡”(如同牵着羊行走 —— 羊性顺从,比喻借助 “柔” 的力量,如倾听他人建议、顺势而为,可消除悔恨);“闻言不信”(若不听从他人的合理建议,仍固执己见)则会继续陷入困境。九四的核心是 “刚柔相济”——“决断” 不是一味刚健,需结合 “柔” 的智慧,倾听意见、灵活调整,才能摆脱迟疑,推进决断。
象辞(爻象传)原文:象曰:“其行次且”,位不当也;“闻言不信”,聪不明也。
象辞解释:“其行次且,位不当也” 点明:九四行动迟疑,是因为阳爻居阴位,位置不当,导致刚柔失衡;“闻言不信,聪不明也” 指出:不听从建议,是因为 “听觉不灵敏”(比喻判断力不足),无法辨别正确的意见,警示人们在决断中需认清自身位置,善于接纳他人智慧。
九五爻
爻辞原文:九五,苋陆夬夬,中行无咎。
爻辞解释:九五为阳爻居阳位(九五为阳位),处于上兑的中位,也是卦的 “尊位”(君位),象征 “决断” 的核心阶段 —— 以中正之道,决断关键阻碍。“苋陆夬夬”(苋陆是易折断的植物,比喻以刚健之力,果断清除柔弱却顽固的阻碍):九五作为领导者,拥有足够的刚健力量与权威,面对 “柔邪” 阻碍(如同苋陆般看似柔弱,却可能纠缠不休),需果断决断,不拖泥带水;“中行无咎”(秉持中道,则无灾祸)强调:决断虽需果断,但不可过度强硬,需兼顾 “和” 的原则,如公正处理、不牵连无辜,让决断既有效又能服众。九五的核心是 “中正决邪”—— 以领导者的权威与中正之心,清除关键阻碍,同时维护整体和谐,为 “决断” 的成功奠定核心基础。
象辞(爻象传)原文:象曰:“中行无咎”,中以行正也。
象辞解释:“中行无咎,中以行正也” 指出:九五秉持中道而无灾祸,是因为其以 “中正” 为行动准则 —— 既不纵容邪柔(果断决断),也不滥用刚健(不偏不激),让 “决断” 完全符合正道,因此能得到众人认可,无灾祸降临。
上六爻
爻辞原文:上六,无号,终有凶。
爻辞解释:上六为阴爻居阴位(上六为阴位),处于夬卦的最终爻,象征 “柔邪” 阻碍的最终结局 —— 顽抗到底,必遭凶险。“无号”(即使哭喊求救):上六作为被决断的 “柔爻”,若始终不认错、不妥协,即使陷入绝境、寻求帮助,也无人理会;“终有凶”(最终必然遭遇凶险):因为其违背正道,抗拒 “刚决柔” 的必然趋势,最终只能被正道力量彻底清除,难逃凶险结局。上六的核心是 “顺势知退”—— 对于 “柔邪” 一方,若能认清形势、主动退让,或许能避免灾祸;若顽抗到底,只会自食恶果,警示人们需顺应正道,不可逆势而为。
象辞(爻象传)原文:象曰:“无号之凶”,终不可长也。
象辞解释:“无号之凶,终不可长也” 点明:上六即使哭喊求救仍遭凶险,是因为 “柔邪” 的存在终究无法长久 —— 正道力量(刚)必然会战胜邪柔,任何抗拒都只是暂时的,最终只会加速自身的灭亡,强调 “扶正祛邪” 是不可逆转的规律。
简易
夬卦
六爻
初九爻
爻辞原文:初九,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
决断的开端,具备刚健的初始力量,但位置低下、经验不足。急于推进决断,此时力量虽刚健,但尚未积累足够实力、未形成共识,若盲目决断,只会因准备不足而失败。不可急于求成,先积蓄力量、观察时机,才能避免因冲动犯错。
象辞(爻象传)原文:象曰:“壮于前趾”,往而不胜也。
警示人们在决断初期,需克制冲动,注重准备而非盲目行动。
九二爻
爻辞原文: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
九二意识到决断过程中潜藏风险,不放松警惕,主动提醒自身与他人;遭遇意外阻碍,有警惕、准备充分,能从容应对,无需担忧。“决断” 不仅要靠刚健,更需靠谨慎,提前预判风险、做好准备,才能在意外发生时化险为夷。
象辞(爻象传)原文:象曰:“莫夜有戎”,得中道也。
九二面对夜间突发危机能秉持 “中道”,符合夬卦 “决而和” 的原则,因此能化解危机。
九三爻
爻辞原文:九三,壮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决断中出现刚健过甚的偏差。九三刚健过盛,在决断中过于强势,不懂得妥协与沟通,易引发冲突,因此存在凶险。君子秉持坚定的决断之心,却不偏执,但不可强硬到不近人情,需包容不同意见,即使遭遇误解,也以理性应对,才能避免凶险。
象辞(爻象传)原文:象曰:“君子夬夬”,终无咎也。
君子虽有坚定的决断,却能保持理性、不偏执,即使遭遇挫折,也能调整方式,最终不会有灾祸。“决断” 的关键不在于 “强势”,而在于 “适度”,刚健与包容结合,才能让决断顺利推进。
九四爻
爻辞原文: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
决断中因 “刚柔失调” 而陷入困境。九四而犹豫不定,导致行动迟疑,难以顺利推进。如倾听他人建议、顺势而为,可消除悔恨,若不听从他人的合理建议,仍固执己见则会继续陷入困境。九四的核心是,倾听意见、灵活调整,才能摆脱迟疑,推进决断。
象辞(爻象传)原文:象曰:“其行次且”,位不当也;“闻言不信”,聪不明也。
九四行动迟疑,是因为阳爻居阴位,位置不当,导致刚柔失衡,不听从建议,是因为,无法辨别正确的意见,警示人们在决断中需认清自身位置,善于接纳他人智慧。
九五爻
爻辞原文:九五,苋陆夬夬,中行无咎。
决断的核心阶段 —— 以中正之道,决断关键阻碍。九五作为领导者,拥有足够的刚健力量与权威,需果断决断,不拖泥带水;决断虽需果断,但不可过度强硬。九五的核心是以领导者的权威与中正之心,清除关键阻碍,同时维护整体和谐,为 “决断” 的成功奠定核心基础。
象辞(爻象传)原文:象曰:“中行无咎”,中以行正也。
九五秉持中道而无灾祸,是因为其以 “中正” 为行动准则 —— 既不纵容邪柔(果断决断),也不滥用刚健(不偏不激),让 “决断” 完全符合正道,因此能得到众人认可,无灾祸降临。
上六爻
爻辞原文:上六,无号,终有凶。
柔邪阻碍的最终结局 —— 顽抗到底,必遭凶险。上六作为被决断的 “柔爻”,若始终不认错、不妥协,即使陷入绝境、寻求帮助,也无人理会;因为其违背正道,抗拒 刚决柔 的必然趋势,最终只能被正道力量彻底清除,难逃凶险结局。上六的核心是 “顺势知退”、或许能避免灾祸;若顽抗到底,只会自食恶果,警示人们需顺应正道,不可逆势而为。
象辞(爻象传)原文:象曰:“无号之凶”,终不可长也。
上六即使哭喊求救仍遭凶险,是因为 “柔邪” 的存在终究无法长久 —— 正道力量(刚)必然会战胜邪柔,任何抗拒都只是暂时的,最终只会加速自身的灭亡,强调 “扶正祛邪” 是不可逆转的规律。
概括
夬卦(泽天夬)的核心是 “刚健决柔、中正和谐”,从自然的 “泽水降天、蓄势而决” 延伸到人事的 “清除阻碍、维护正道”,整体传递出 “以决破困、以和保稳” 的智慧,可从三个维度总结: 时势维度 夬卦对应 “春末夏初” 的成熟期,此时事物已积累足够力量,需从 “成长” 转向 “规整”,通过 “决断”(清除阻碍、明确方向)推动事物突破瓶颈、走向稳定。核心是 “蓄势而决”—— 需判断时机:当事物处于起步阶段(如初九),需 “戒急守待”,积累力量;当面临风险(如九二),需 “居安思危”,提前准备;当处于关键阶段(如九五),需 “中正决邪”,果断行动;当成为阻碍(如上六),需 “顺势知退”,避免顽抗。让 “决断” 始终符合时势需求,既不滞后于发展,也不超前于实力。 行事维度 对个人:需 “刚而不暴、柔而不弱”,如九二 “惕号防危” 提升风险意识,如九三 “夬夬不愠” 保持理性包容,通过坚定的信念(刚)与灵活的方式(柔),处理生活中的 “阻碍”(如难题、错误),既不逃避问题,也不激化矛盾,实现个人层面的 “决断成长”; 对管理者:需 “中正决邪、刚柔相济”,前期如九四 “牵羊补悔” 倾听建议,中期如九五 “苋陆决邪” 果断除弊,后期需警惕 “刚愎自用”(如九三过刚之凶),让 “决断” 成为维护团队正道、凝聚人心的工具 —— 既以权威清除阻碍,又以包容赢得支持,避免因过度强硬导致团队分裂,或因过度软弱导致阻碍滋生。 关系维度 夬卦强调 “刚柔消长、扶正祛邪”——“决断” 是手段,“正道” 是核心,“和谐” 是目的;个人与他人、正道与邪柔的关系,需通过 “合理决断” 实现 “正道昌明”:如初九 “守待蓄势” 为决断打基础,如九五 “中正决邪” 维护正道,如上六 “顽抗遭凶” 警示逆势之害。核心是 “不偏执于刚,不纵容于柔”,以中正与诚信为根基,让 “决断” 成为守护正道、推动整体发展的智慧 —— 既不回避矛盾、放任阻碍,也不滥用力量、制造冲突,最终实现 “决而和、邪去正存” 的长远稳定。
64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