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0 玄参
这是一篇关于10 玄参的思维导图,概括了玄参的性味归经与功效、中医理论解析、临床应用与配伍、医案举例、牙齿分经理论、使用注意等方面。
这是一篇关于内经诠解01上古天真论(二)的思维导图,诠释了《内经》中关于养生与形神统一的理念,从目标、概念、危害行为到保护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
这是一篇关于内经诠解01上古天真论(一)的思维导图,《上古天真论》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以黄帝与岐伯的对话形式展开。黄帝因观察到古时人们寿命普遍较长,而近世之人寿命较短且多病,故向岐伯请教养生之道。岐伯的回答揭示了上古之人长寿的秘诀,并阐述了人体生命规律、养生原则及肾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这是一篇关于12 仙鹤草 三七 花石的思维导图,涵盖各自的性味、主要功效、用法用量、临床经验,以及三药对比总结和临床提示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10 玄参
性味归经与基本功效
名称:玄参(又名元参)
性味:甘、苦、咸,微寒
主要功效
散伏游之火(即肾中龙火)
壮水以制火(滋阴降火)
退胃火与肾火
中医理论解析
浮游之火与肾中龙火
肾属水,对应坎卦,坎中一阳为肾阳,上下两阴为肾水
若肾水衰竭,肾阳(龙火)上越,随三焦散布全身,形成"浮游之火"
玄参能壮水制火,是散浮游之火的专药
胃火与肾火的区别
胃火
源于胃中谷精与水浸化火,散布全身
轻者全身火重,重者可出现神昏、狂躁等症状(如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急症可用白虎汤,善后宜用玄参缓清
肾火(龙雷之火)
本质为虚火,因肾水不足所致
不可纯用苦寒药,以免伤阳更甚
玄参咸寒,既能补肾水,又能微折火势,标本兼治
临床应用与配伍
常用配伍
清胃火:玄参+甘菊
壮水制火:玄参+生地
封藏肾火:玄参+少量肉桂(封火定阳)
引药入骨:玄参+骨碎补(用于齿痛)
用量建议
最少不低于6g(2钱),否则无效
可用至6两(大剂量),灵活作为君、臣、佐、使药
医案举例
病例:女性,55岁,智齿疼痛
症状:齿痛难忍,咽干、腰膝酸软、下齿微摇
辩证:肾水虚,龙雷火动
治法:补肾水、安相火、透骨引经
处方:熟地黄60g、玄参30g、生地黄30g、肉桂6g、骨碎补3g
效果:1剂痛减,3剂痊愈
牙齿分经理论
门牙上下四齿:属心包
门牙旁上下四齿:属肝
再上下四齿:属胃
再上下四齿:属脾
再上下四齿:属肺
再上下四齿:属肾
使用注意
玄参不伤胃,因其能补阴液
适用于虚火上炎,不宜用于纯实火证
配伍肉桂时,肉桂需少量,以免寒热错杂
总结
玄参是一味滋阴降火的要药,尤其擅长处理肾虚浮火和胃火余热。其性寒而不伤正,咸味入肾滋阴,苦味能清热,甘味能和中,是治虚火上炎、龙雷不潜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