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25城乡规划原理、相关知识两科
这是我自用的关于注册规划师《城乡规划原理》《相关知识》两科2025最新内容,跨专业小白可看,包含理解方法与审题要点,非死记硬背。框架完善,非常适合高效辅助记忆。限时免费。
编辑于2025-09-24 14:16:38这是我自用的关于注册规划师《城乡规划原理》《相关知识》两科2025最新内容,跨专业小白可看,包含理解方法与审题要点,非死记硬背。框架完善,非常适合高效辅助记忆。限时免费。
这是一篇关于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设计知识题的思维导图,该思维导图全面且系统地梳理了环地中海文明区域的外国建筑史相关知识,适合用于建筑史的学习和复习。
一级注册建筑师--一注备考大纲。介绍了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施工与验收、建筑经济的各部位、各特性、各分部工程(施工)、前置条件、制度发展、各细部、各材料、各建筑内容,更利于记忆的分类模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我自用的关于注册规划师《城乡规划原理》《相关知识》两科2025最新内容,跨专业小白可看,包含理解方法与审题要点,非死记硬背。框架完善,非常适合高效辅助记忆。限时免费。
这是一篇关于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设计知识题的思维导图,该思维导图全面且系统地梳理了环地中海文明区域的外国建筑史相关知识,适合用于建筑史的学习和复习。
一级注册建筑师--一注备考大纲。介绍了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施工与验收、建筑经济的各部位、各特性、各分部工程(施工)、前置条件、制度发展、各细部、各材料、各建筑内容,更利于记忆的分类模式
城乡规划原理
国土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P92
《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内容构成: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指导总体规划编制
五级三类:国省市县乡(镇),总体详细专项 P99图3-1。
“三类”在“五级”行政层面中对应编制。五级是纵向概念,每级都要编制总体规划,三类是横向概念,详规一般存在于市、县(区、县级市)、镇(乡)级规划,而专项规划可能在各级存在(另外专项规划需要与同层级的总规和详规衔接,深度不定,有一些因为深度直达落地性会与详规产生交叉,但仍属专项范畴。如”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为了直接指导具体建设,涉及具体片区的市政管线专项规划,因需确保技术标准建设要求一致。
理解行政区划:乡、镇、街道
四体系:编制审批、实施监督(流程体系)和政策法规、技术标准(支撑体系)
出现的意义:整合各类规划、建设生态文明、以人为中心促进高质量发展
整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海洋功能区规划
总体要求: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一张图、“'统一'的用途管制"为手段、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编制要求:战略性、科学性、协调性、操作性。 (规划先行、原有资质)
编制和审查、规划工作要点、报批审查P104、实施监管、法规技术保障:
自注释:编制流程思路是正常,就是先分析区位,再分析现状,然后定各地区主体功能,然后就是细化的图,什么控制线啊、格局啊、交通设施绿化文保耕地生态防灾图
工作要点:统一底图底数、双评价双评估、重大问题研究、(因为先划定了主题功能区,就对应有建设、生态、农业三条线)三线评估、衔接五年规划、多规合一的村规划、一张图 自解释:双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开发适宜性评价,其实就是城建、农业、生态三评价;双评估:风险识别和规划实施评估,实际就是自然条件和建设现状评估
用途管制
国家级 P99
没咋介绍
省级 P108
规范:《省级....规划编制技术规程》p123 《省级 ......生态修复 规划编制技术规程》P129
编制
协调性(战略、综合、约束性),5年/15年
基础准备:三调底数、梳理战略、现状评价、专题研究
P114 编制深度:“目标、定位、格局、主区域、要求、策略、任务、总量、方向、名录、时序、标准、措施、重大项目、协调”
围绕划定的国家/省级主体功能区(分生态、农业、城镇三部分),统筹三条控制线,建立网络化空间组织。落实基础设施、防灾减灾的支撑体系,保障生态修复、国土综合整治,做好区域协调、规划传导。过程公众参与、成果社会公告。 开发保护格局:三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
成果、图件、附录、术语:
省级主体功能区3+N个 及划定流程 P118:城市化发展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 +自然保护地名录、战略性矿产保障区名录、特别振兴区名录、等
指标体系
规划三类:生态保护/农业发展/区域建设类:约束性、预期性 P115
生态修复二类:生态质量类/修复治理类:参考、推荐 P129
市级总体P132
编制
贯彻新时代要求、突出公共政策属性、创新规划工作方法
2025-2035-2050年
规范:《市级国土空间总统规划编制指南》
基础准备6方面:一张底图、双评价、双评估、确定城区范围、专题研究、城市设计
一张底图、双评价、双评估
双评估:
《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
指标体系
规划指标体系:空间底线(基本都是约束性)/空间结构与效率(人均用地、路网密度是约束性/空间品质(公园广场5分钟覆盖率 约束):约束性、预期性 P137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表、 城市建设用地结构表P143
根据气候区等有不同
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住宅25-40%、公共5-8%、工业15-30%、道路交通15-25%、绿地广场10-15%
附录:附录6 规划图件(现状图、规划图)、附录8 名词解释(市域、城市建成区)、
附录七 规划分区7个一级 P155
一级7: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红线外、限制开发的区域)、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海洋发展区、矿产能源发展区
二级:城镇3个:城镇集中建设区、弹性发展区、特别用途区;乡村4个;海洋6个。其他没有二级
附录9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要求
规划区内管制方式:详细规划+规划许可;规划区外(即农业和生态):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约束指标+分区准入
具体组成9部分: 现有调研和分析的成果图,然后才是创造出来的规划图,以下 1.目标定位(指标P137 2.各功能区总体格局、 3.底线约束、 4.土地利用、 5.公共空间、 6.历史文化、 7.基础设施、 8.修复更新、 9.保障机制
城市职能 城市形态 1/2
第四节 城镇空间发展布局规划
大城市是如何变大的
主体功能区划分、定位、优化
主体功能区定位决定城市甚至省的定位,所以要先明确主体功能。 然后呢内部那么多地,会细化很多不同的主体功能。把主体功能区看成一个个小村镇、县区,甚至城市都可以。 所以城市形态也可能是主体功能区之间的连接关系。不过现在的城市形态都是以前发展出来的,以前依靠交通联系,所以主要还是取决于地形。以后的城市形态就会受网络的影响越来越大。 不过现在也是倒推的,早些是自动发展起来的主体功能,以主体功能带动经济发展聚集成为镇再到城,现在就是主动规划。
城市性质是指城市最主要的职能, 与城市发展目标不同
规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主体功能去优化完善技术指南》P187
分类
开发方式4: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县为单位)、 禁止开发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边界为单位) 开发内容3:城市化地区、 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3+N) 层 级2:国家级、省级
评估与优化
县区主体功能定位评定:选取7个优势度指标进行评估,再定位。
农业功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农产品产量、 生态功能: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重要性 城镇功能:经济集聚能力、人口集聚能力
县区主体功能定位方法细则、研究报告、
第三节 城镇总体规划基础研究 P181
1. 城镇体系:关系密切的城镇群体,中心经济城区+周边镇
城镇群体、中心城市、工业化三阶段、四均衡阶段、点轴网
2. 城镇总体规划现状调查:类似与双评价评估
3. 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影响因素:自然条件、人工环境、建设现状、政策、等
城市空间形态 P197
市域城镇空间组合4类型:均衡式、单中心集核式、分片组团式、轴带式
市域城镇空间是城市+周围的镇,城市形态光指城区,当然城区可能有几个,比如成都就是一团,重庆应该分散一些
城市形态6类型:集中型、带状型、放射型、星座型、组团型、散点型
信息社会下形态衍变:大分散小集中、网络化空间区位差异缩小、多功能新社区
城镇体系规划?
子主题
市域城镇体系
土地利用3/4 功能流线
第五节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用地类型与选址
用地分类与评价
《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P201、《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
《用地用海分类》24个一级、113个二级
《城镇村级工矿用地分类》、《土地管理法》三大类: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湿地保护法》、地下空间用途分类
城市用地评价 P217:自然、建条件设、经济性、工程适宜性
城市用地布局 P220
自然条件:地貌、地表、地下水、风
城市主要建设用地布局:集中式、分散式
城市主要建设用地规模
基本内容:居住、工作、游憩、交通
主要建设用地规、位置、关系
规模确定及位置关系:居住、工业、商业、交通
地租承受力
居住
公共设施
工业
物流仓储
细节方面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规范:P287-300《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城市停车规划规范》《城市不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标准》《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标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城市客运交通枢纽设计标准》
是什么
术语
出行、集约型公共交通-公交、当量小汽车、单位标准公共汽电车-标台、交通稳静化
分类
对外/内部 、 客运/货运、 地上/地下/路面/轨道/水上、 道路交通系统(运输系统+道路系统)+交通管理系统
体系图P236
城市交通系统组织
子主题
规划
概念: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城市对外交通+城市内交通+城市用地布局
规定、原则
交通体系与城市功能布局的关系/雅典宪章/子系统协调和优先度P239-247
市域和中心城区侧重不同、优先集约绿色
用地占比25%-25%,人均12㎡、公共与非机占比75%、出行耗时60min\40min,100万人、车速快速路中心城区30、新方式预留、管理与设施建设一起
侧重点:市域和中心城区不同侧重点(就是更具体点)
编制前(后)
需求调查
现状评估
发展战略
实施评估
主要内容
现状分析、战略政策、 城市交通系统、交通信息化、近期建设、保障措施、旅游交通及以下几项
对外交通 P247
公路
铁路
港口
机场
道路系统 P254
基本只有干路概念
道路布置原则
P255、与城市用地协调P263、路网衔接P266
道路是分区边界,“小街区、密路网”只针对居住区
大城市中心区亦即老城区的路网一般比周边圈层要密
道路等级 P257
总体分为:干线、支线、集散道路
干线
快速路:一级快速路、二级快速路
主干路:一级主干路、二级主干路、三级主干路(快速路辅路、 公交专用道的等级)
集散:次干路、快速路辅路
支线:支路
一级支路
二级支路:街坊道路,不算市政路
干线(快速路2档、主干路3档)、集散道路(次干路)、直线道路(支路2档)/ 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其他(防灾救援、滨水路)
支路是是非常细小的道路,只按需存在于个别片区内部,所以在城市层面不成网。这跟毛细血管还不同。毛细血管基本等同到生活性主干路的程度。
路网形态和密度
棋盘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混合式(涉及换乘、过境、城市中心拥堵情况)
路网密度
交叉口、街区尺度、道路红线宽度。道路控制:区域、路线、时段。交通信息化
道路交通控制
道路断面
一二三四块板断面
停车 P273
机动、非机动;配建、公共;路边停车带、路外停车区;城市出入口、交通枢纽、大型公建、居住区、路边
公交发达区域即大城市中心人均机动车位供给量要低于外围
非机动车可以停在人行道内。交通限制区外围干路可设截留性停车区。城市内只能设三级加油加气站且距交叉口100米。所有数据,大城市和山区取范围的低值,因为大城市拥挤,做不到那么多
客运公共交通
P276 站点覆盖强度、客运走廊等级:500米半径内出行时间
P280 公交布局与线网:糖葫芦、瓜与藤。五种:棋盘型、中心放射型、环线型、混合型、主辅线型
公交场站:公交车场、公交停靠站、公交枢纽站(换乘枢纽、首末站、到发站)
公交场站配备的换乘设施类型
公交覆盖范围
P277 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快速公共汽车与有轨电车、辅助型交通
客运交通枢纽
城市综合捷运枢纽:多种交通方式、体量较大、对外:航空、水运、铁路、公路
会设置机动车停车场
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单一交通方式、规模较小、内部:地铁、公交
与大型公建合并设置
货运交通
对外货运枢纽、市内、过境、特殊
步行非机 P285
人行道2m,4m,密度8km/km²,14km/km²
非机动车道2.5m,密度8km/km²,单向3.5m,双向4.5m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P331
包含:
水资源、给排水、再生水
能源、电、燃气、供热
通信
环卫
分为:
总体规划:水源、标准、总量、方式、分区、干管;
详细规划:计算、管径、平面、标高、管网
5.9 相关规范 P336-369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P301
1964威尼斯宪章·环境不分离-1967城市文明法案·地段-1987华盛顿宪章·五项/ 2002历史文化街区-2003紫线-2008保护条例
分类与等级:物质、非物质
条例内容:注意消防
规划编制审批主体
成果
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城、街区、文保单位/ 历史建筑、传统风貌、紫线
《国土空间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编制指南》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P326、《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项目规范》保护范围、《关于..加强..保护传承..》活化利用、《...申报...》P330
一些涉及的专项规划 P369
绿地
防灾抗震
防洪
环境卫生
竖向
区县级总体
没咋讲
详细规划(就是为了近期的落实)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作用、依据、主要内容 P419
意义(很多都是原文背诵,跟有病一样):①完善城市规划体系 ②发挥规划宏观调控的作用 ③加强城市监督管理
依据:总体规划、五年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政策方针等
五年规划主要在目标产量产业结构,近期规划主要在土地使用基础设施等
需要编制近期规划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村庄规划
重点内容:基础公服设施、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生态环境、建设时序空间布局。 基础内容:近期人口用地布局、发展措施。交通设施、基建公服、居住用地、历史保护、环境整治,等。 强制内容:建设重点、区域、规模。总量、空间、时序。历史文化保护
编制方法:①上一轮实施情况、②现状问题、③修正、④近期用地布局、⑤安排重大项目、⑥实施条件研究、⑦建立近期规划工作体系
成果转化为可操作性文件 城市建设项目库 项目审批协调机制 规划执行的责任追究机制 编制城市建设年度报告
城市详细规划
《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工作的通知》P446
P448 详细规划包含: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城镇开发边界外村庄规划、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等。
为什么要单提风景名胜的详细规划,不是各专项规划本来就要编详细规划吗
控制性详细规划 P423
控详提出要求、 修详细化应答
起源:美国区划经验+中国土地有偿四使用=中国特色
是什么:以总体/分区规划为依据,综合性研究为基础(包含城市设计的的研究)、数据图纸控制为手段、规划设计和管理相结合的法规为形式(管理技术规定等)的,实现土地使用和修建管理
特点:法制化、地域性:①城市规划和城市理发相结合的方式来管控土地使用。②通过数据图表微观化规划,控制指导修详。③横向综合性 ④刚弹结合:规定性、引导性,适应我国审批方式——通则与判例相结合的
可作什么:土地出让、规划许可、修详专项、工程规划的依据
编制4流程:
内容:界线退距、控制指标、配套要求、城市设计要求、管线综合、出入口和道路断面、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等
编制审批机制:原总规编制层级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分析(上位规划要求研究)、 规划(地块划分) 控制研究(指标确定(测算、标准、类比、反算)) 成果编制(规划图、图则、文本、技术成果(管理技术规定之类)
控制5方式:指标量化、条文规定、图则标定、城市设计引导、规定性与引导性
指标体系5要素:土地使用、建筑建造、配套设施、行为活动(交通组织、影响环境行为)、其他(历史、竖向、五线) 强制性内容:地块用提、密度、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基础设施、配套公服
成果要求
修建性详细规划 p441
略,竖向讲的也不完全
居住区规划 P448
区分邻里单位、居住小区、居住综合体,社区、居住街坊
居住区四级:15(街道)、10、5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社区居委)、居住街坊(≈小区)
基本要求与布局与公服与成果
基本要求5:安全卫生、物质舒适、精神享受、与城市相协调、可持续
住宅群布局形式3: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
用地4:住宅、道路、配套、绿地
各级居住区规划:专有名词、选址、用地范围、主要指标、日照、配套设施 P465、道路、环境
P45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2018
P476《社区生活区规划技术指南》《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深化养老服务改革..》
镇乡村庄规划 P483
按理说该分成镇(乡)村规两章
镇/乡、村的概念 P483
P483书上讲得不好理解。翻译成自己的话。区/县同级,镇/乡同级,街道/村庄同级,就是偏城市和偏农村的区别。 ①区是城市建成区属于城市属性,县在外围含有大量乡镇;随经济发展,可能纳入城市建成区成为“区”。 ②区县下辖街道和乡镇,街道偏城市属性,乡镇在外围偏农村属性。街道不是单独的行政单元,但粗暴地可以理解为跟乡镇是同一级别,城里这个没有自立门户的权限。 乡、镇是一级、同级行政单元。其中镇可说是小城+村庄。乡人口密度低,基本就是村庄组成的纯农业经济,个别有集镇,也可称为集市,不是建制镇。随着发展,乡可申请变更为镇。 ③村庄是自治组织,不是行政区划层级,乡镇对村庄是“指导”不是“领导”
"小城镇“:小城市、镇、集镇。(俗话称呼,不官方)
规划等级:建制镇属于《城市?乡规划法》管,集镇属《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管。(大的镇参照城市标准编。镇就是还不够大不够有钱,没资格叫城市。) 镇规划必须有,乡村不一定有,但乡也可按《镇规划标准》执行,编乡域总体规划,包括村庄体系规划。大的村还可为研究村域发展编制专项规划。
镇的管辖范围:镇域、镇区。建制镇:行政上分:县城关镇(城厢)、一般建制镇。经济上分:中心镇、一般镇、重点镇。 乡的管辖范围:村域。 分 为:中心村、基层村。乡政府所在的村为集镇或乡中心区。 村庄:村民居住和生产生活聚居点,可包含多个聚落。不一定是村政府驻地,也不一定是村民商品交换地。
镇规划 P488
必须有
子主题
编制4方法(其实是流程,真是无语了)
子主题
乡规划 P494
不必须
子主题
子主题
村规划
不必须
政策文件
《城乡规划法》《
其他规划
风景名胜
风景名胜区规划比较特殊,所以并列一章。它虽然可分属专项规划,但其内容重要,又涉及生态文化,管理复杂,所以体系相对独立,一般都有专门的管理委员会,规划也是有总规、详规。
是什么:
独特且集中的自然风貌或历史文化呈现
大4类:圣地、风物、生态、胜迹/;小14类:
20、100、500公顷分大小4类
PS:自然保护地分类: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
规划编制
原则: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
《风景名胜条例》国家级、省级
已公布6批
主要内容
总体规划主要内容:①风景资源评价。②生态资源保护措施、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开发利用强度。③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④禁止限制开发区。⑤游客容量(一次性、日、年)。⑥专项规划。
2年完成、20年有效期
详细规划:用地分为三类。不一定要对整个区域编详规
审批:下编上报
城市设计 P524
是什么(的西方探索)
理论派别 P526
视觉艺术
社会使用
创造场所
美好城市要素 P529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设计内容大概有关:形态与空间、图底关系、感知和体验、审美和视觉、功能问题、社会问题、...
现代设计方法:物质-形体、场所-文脉、相关线-域面
分析方法:心智地图、标志性节点空间影像、序列视景、空间注记.......
怎么做(我国实施:在各层面的运用)
因为只是作为辅助,让城市变得更好看好用,所以没有单独的一套明确的法规与成果要求,而是分散进各个规划。 是根据需要做不同范围、不同深度、不同呈现方式的设计,所以有文字的、模型的、有色彩的、夜景的,所以书里以“项目”来统称城市设计的实例,不像规划,每一个规划都是一样的模板。
分类:尺度:宏观、中观、微观 / 阶段:总体、片区、重点地区、地段城市设计
我国城市设计项目类型: 策略型、意向型、过程辅助型、人性化修建性详细规划型、环境改善型 P535
《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 P536
原则:整体统筹、以人为本、因地制宜、问题导向
在哪里:总规、详规、专规、用途管制中
全是“空间”
总体规划中:统筹、全域、要素、框架...
跨区域、市县域、中心城区
详细规划中:城市一般片区、重点控制区
特殊地域、特定领域中
用途管制中
实施
城市规划实施
实施的含义和作用:所有建设性行为
实施手段4+2:规划、政策、财政、管理 +个人建设、监督。
实施目的:实现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实施作用4协同:空间时序、适时建设、利益平衡、保障城市安全
实施机制《城乡规划法》: 1组织进行实施工作:优先安排基础和公共、编制近期和详规是、制定政策 2实施的管理:用地、工程、建设项目监督 3实施的监督:行政、立法、社会
实施的基本内容
影响实施的基本因素5:政府的组织管理、城市发展状况、社会意愿与公众参与、法律保障、城市规划体质
公共性设施开发
公共绿地、医院学校、道路设施等,非排他非竞争性
项目设想、可行性、决策、实施、投入使用
商业性开发
构想与策划、用地获得、投融资、实施、销售与经营
五个通知的要点(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的政策规范)P551
规划实施监督管理、多规合一、多审核一、多证合一、听证
国空规划政策规范 P557
地类、控制线、都市圈、城区范围、....
子主题
城市起源及理论
城市起源
是什么
从乡村集聚发展起来,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区域的、人造景观、动态变化、非农中心
大都市区、带、全球城市区域
相对性:与乡村的区别和联系P5
城乡划分标准P7、建制、现状
大城市、市辖区、统筹
形成和发展
从经济角度的
规律:动态的地域空间、工业化、农业剩余、新动力(自然资源、科技、新经济、文化特质)
阶段和差异:农业、工业、后工业城市
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的关系
区域是比城市更大的概念,所以城市是区域的发展核心
乡村城镇化 P13
有形和无形的转化:人口集中度、土地空间、经济产业/ 生活方式、意识行为。 PU=U/P
转化的动力7:农业剩余、工业化、比较利益、制度、市场导向、生态环境、规划调控 (初始动力-农业发展、根本动力-工业化、后续动力-第三产业)
发展阶段:1集聚、2郊区化、3逆城镇化、4再城镇化/ 中国城镇化历程 P15
城市规划理论 P23
明明城市理论才是重点,现在全变成国土空间规划了,还有各种土地政策。
1.外国
欧洲古代城市5时期 P23
古希腊
古罗马
中世纪封建
文艺复兴
绝对君权
现代城市产生的5个基础的出现 P26
18世纪之后工业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应该是城市统筹没跟上),设施缺乏环境差
思想-空想社会主义、法律实践-英国城市卫生..、行政实践-巴黎改造、技术基础-城市美化、实践项目-公司城
现代城市规划"形态"先人3+4模型 P31
霍华德田园城市-现代城市规划的基础-1898
伦敦实践:莱彻沃斯
为了解决拥挤卫生问题,为健康、生活、产业。
单个城市:圆形分圈层,有射线道路。3.2万人、中心是公用设施,再是商业、住宅、绿带(含学校、教堂)、再是工业,有环形铁路,工业外面就是广大农业用地。 中心城市5.8万人。铁路连接周边普通城市。
土地归居民所有,增值收益归居民。使用土地交租金,城市收益来源于租金。工商业不垄断,要给私营发展机会。
柯布西耶明天城市、光辉城市
其他理论4个:西班牙-索里亚玛塔线形城市、法国-戈涅《工业城市》、西谛《城市建设艺术》、格迪斯《进化中的城市》P33
某种程度上说都是城市空间组织。 不过城市规划的根本不就是城市空间组织嘛,也可叫城市平面形态。
1882年。“线形城市”伴随铁路大发展,也算带着“疏散”的观点。 500米宽的街区,要多长有多长,由一条铁路和道路干道串联,居民可享受城市又拥有自然。城市呈几何形,对称,建筑只占1/5,留发展余地。 实践:马德里市郊、苏联斯大林格勒、1948年哥本哈根的指状发展规划和巴黎的轴向延伸规划
工业城市1904年 巴黎。“功能分区”思想孕育了“雅典宪章”。不追求气魄,布局很理智,很现代城市。
1889年《城市建设艺术》。在巴黎定型化长轴线、对称布局、方格网的环境下提出。知道艺术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也没跟经济硬碰硬,提出在经济抢夺的制约下也去考虑城市空间效果(像应对任务书一样.蛮有智慧的一个人-“现代城市设计之父”),同时肯定了中世纪的自然发展的宜人性。
1915年《进化中的城市》。城镇体系规划、先诊断后治疗。生物学出发,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在聚集趋势下应扩大城市研究范围。
现代城市规划的3主要理论 P37:
“理论”的意思就是”研究“,不光是原因,也有互为因变的要素的阐述。怎么说呢,”理论“就是发明出来的一个大锅,好盛下这一大锅炖。
城市发展4理论 P47
小结见P47
“城市化”理论
城市化前提: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劳动力剩余。基本动力:工业化,推动力:第三产业。
“S”形曲线、城市化三个时期:初缓慢、中快速、后稳
城市发展的7(原因)互为因变的因素
其实不是原因,只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互为因果的变量
1. 区域理论:佩罗“增长极”
2. 经济学理论基础:基本经济部类是城市发展的关键
3. 社会学理论:①城市也是社会人文系统,影响经济发展潜力,关系到公民实际生活状况。②互相依赖和互相竞争是人类社区空间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4. 交通通讯理论:客服距离问题采用建立新中心和改进交通的方法。城市聚集效益在于使居民可以接近信息交换中心。
5. 规模经济理论:规模越大成本越低,规模扩大到生产组织趋于合理化,成本降低,城市类似
6. 集聚经济理论:经济活动相互靠近可提高效益。地方化经济、城市化经济。
7. 梯度发展理论:生产的集中和扩散,高梯度创新预防老化,低梯度接过外溢产业向上攀登。
城市发展2模式
分散3
也就是在20世纪上半叶已经看到了城市聚集病
恩温的卫星城-新城 1924:田园城市应用不佳,普通城演变成卫星城理论,卫星城与中心城分离又联系。第一代依赖主城,第二代已经只能健全独立。第三代就是新城了,基本完全独立,只不过会起到一些“截流”作用。(田园城市也是分散发展理论)
广亩城市-赖特1932美国《消失的城市》:美国郊区的现代状况很像,用地比有机疏散大得多,有机疏散还可看出是集约型的城市更新,这完全是郊区化。 每户一大片土地,依赖汽车实现活动自由。将集中城市分散地区性农业方格网上,居住区之间通过高速路自然连接,有商业服务区等。
有机疏散-沙里宁 1942《城市它的发展和衰败》:强调有机,治理城市衰败。像掐面团一样把密集德城区分裂成集镇,套上绿化带,然后把不需要的功能腾走,此地区再改作新用途。(很有共建设施集中、分散配套服务的感觉)
集中1
城市化经济 330万人口、地方化经济、内部规模经济 P46 豪尔(政治中心)、弗里德曼(经济中心):“世界城市”,P81也有讲,定义为金融中心。联合国人居中心:城市聚集区和大都市带
城市体系
就是城市与城市(区域)之间有关系,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迪格斯的起源吧) 城市之外的区域在向内聚,城市之内又有扩散。而尘世之间也有相互依赖和作用。 所以“区域城市”,区域与城市。
中心地: 等级-规模分布理论: 首位度:
研究三部分:城市之间职能、规模、地域空间上的关系
空间组织2理论 P59
小结见P59
区位理论
概念:为各城市活动会遭到最佳区位,使其获得利益最大化。选址。
城市整体空间组织6出发点
先人模型也包含其中
功能组织
”工业城市“、《雅典宪章》居住、工作、游憩、交通
总平形状
同心圆、扇形、多核心
经济合理性
极差地租、土地租金、竞租
道路交通
索里亚·玛塔线形城市、戈涅工业城市、埃涅尔城市道路交通组织、......
空间形态
体现了些“城市设计”的思想
《城市建设艺术》、《拼贴城市》、街区
城市生活
《马丘比丘宪章》、佩里-邻里单位、”十次小组“、凯文·林奇-城市意象
规划方法5方法
综合规划
分离渐进
混合审视
连续型城市
倡导性规划
规划思想发展2总结 P63
雅典宪章
马丘比宪章
2.中国 P69
古代都城典型格局:
夏 商 周:西周洛邑有计划的 春秋:《周礼·考工记》、 战国:大小套城、象天法地
秦:复道、甬道 汉:西汉未完全、王莽洛邑皇权、 三国:曹魏邺城功能分区、孙权建业“形胜”-结合自然
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城市 P75
19世纪后半到20初:上海地方自治、1908《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城乡不同系统
20世纪前三十年:1928南京国民政府孙中山《建国方略》:铁路为命脉、工业为中心,建沿海商埠港口 1929年南京“首都计划”对南京进行功能分区:六大 1929《大上海计划》避开已发展的租界区开辟新市区,中心建筑群中轴对称 1936年国民政府为战后重建颁布《都市计划法》 1946-1949《大上海都市计划总图》系统规划,借鉴“卫星城市”“邻里单位”“有机疏散”,道路分级“1947年二稿邻里单位,1949年三稿市区单位设工业区
子主题
当代
①计划经济时期:新中国成立-第一五计划1953-1957年有计划建设:充分利用、逐步改造;1956年《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是中国第一部城市规划立法
隋:汉长安东南建大兴城 唐:宇文恺照考工记、测量定位、中轴对称、分区明确、“官民不相参”P71 宋:北宋中叶已为“街巷制”
元大都:考工记、内皇宫三城、左祖右社、皇权中轴、道家 明清:沿袭元大都、北缩南伸、
②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80年代:《全国城市规划会议纪要》提出“市长职责” 江苏“统一开发”小区、 《城市规划法》讲控制性详细规划确立为法定规划“ 1984年《城市规划条例》城规专业领域第一部基本法规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标志正式进入法制化阶段
③20世纪90年代至今:
3.世纪之交全球化 P79
空间经济重组,城市产业由内部独立管理完整生产→→管理城市、研发城市、生产城市,关系紧密协作
“全球城市”或“世界城市”、工业城市复兴
知识经济、创新城市:高科技园区、企业集群、城市整体创新
社会协调:市民社会、城市治理、归属感
可持续
浮动主题
浮动主题
知识(姑且称为知识)散,散的知识还是文科指示性内容。散、小,各自不能体系所以无法依靠逻辑记忆,只能背诵。是散,不是广。 装饰性套话多,不像正经学科的概念是简洁精炼的,反而反其道而行之。 是一门技术手段,并非学科,不存在或说不存在一个整体的内核,像物理、数学。
浮动主题
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战略性、科学性、权威性、协调性、操作性
城市规划方法论
综合规划、分离渐进、混合审视、连续性城市、倡导性规划方法论
城市总体布局基本原则
城市环境容量
注意, 1.“规划”可以是名词——“规划的主要内容”,也可以是动词——规划这个动作涉及的一切,看它更可能要考的是什么 2.有些题干不是原文,想考的内容却是原文,识清这种奸邪嘴脸 3.有些答案写了一长段,你以为是逐步推进的阐述,结果就第一句话是它要表达的,后面不过是官文式写作的啰嗦后缀。 4.做了这么多题,明白了,出题人是不讲逻辑的,或说他不懂,什么“包含”与“充分非必要”。只要跟原文比少了字就是错。但是,极个别的一些点,又会以它的常理示释义来。只能说,本学科的掌控者既不通逻辑,又不讲原则。 5.有些时候你理解得没错,但原文换了一个近义词,且是非专有名词构成,靠这个的意义在哪里,真的是有病。 6.有时候它给的答案本身不是错的,只不过没有说到它想要的,也许你的是下一步的、更严格的,或更有效的。这科题的特点在于它不以逻辑为判断标准,而以是否以它提的方式步骤深度来。它基于“行政”的特性,有克制和守规定的特点。特别是偏政策而不是技术的内容上。
偏艺术和抽象提炼的叫成“理论”。理论就有著作。
名词解释:域是大范围,区是中间的小范围
吊诡和不适的地方找到了:该科目的并列短语,不是针对对象内容的统一概述,而是分部分对号入座,类似“秦时明月汉时关”就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关。且有些动词不看为好,因为你要选的内容根本不存在这个动态或动作过程,这种表达方式就更像公文写作为了整齐美观而加的啰嗦词。 还有一些内容,表达方式不好,表达很不准确,明白过后就发现它想表达的内容根本不是字面第一理解顺位,就像一个语文不好用词不准的人在一本正经地试图教会你什么。 包括这个学科里面的一些普通用词实际上是被赋予该学科指定意义的“专有名词”,这谁能预料得到啊。就导致你看着一堆正常话,一理解,人家就判定你这也不对那也不对。真是自私自大的表达。 太多“官话”和不加引号、逗号的词句,觉得不适的就查查,理解了就行了。
城乡规划相关知识570页
建筑学
建筑史
中国(体系和种类)
子主题
子主题
西方(时序) P14
子主题
子主题
建筑功能组合
公共 P27
居住 P31
工业 P43
场地分析
场地选择 P45
总平设计 P50
建筑技术
建筑结构 P53
建筑规范 P56
材料与构造和节能 P75
美学 P89
色彩
城市色彩
建筑美学理论
策划与设计P93
子主题
子主题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
道路设计 P98
针对具体道路了,不是道路体系
1. 总述:道路规划设计:路线、交叉口、附属设施、路面、交通管理设施设计
2. 横断面
3. 道路平面
4. 交叉口
平面
含环道式
立体
分离式、互通式(汽车铁路、高速普路就分离,车流量大道路就互通)
选型:
5. 纵断面
6. 行人、非机动车、公交设施
7. 交通管理
停车 P117
机动车停车
《城市停车规划规范》
枢纽P121
枢纽分类与特点
规划设计
城市广场设计
道路交通规范要点P126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2018》
各种交通类型、城市规模、 道路关系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其他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规范-2013》P146
《交叉口》P152
轨道交通P162
分类和特性
轨道交通仙王桂花P167
四个规范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
10大设施:1供水、2排水、3供电、 4燃气、5供热、 6通信、 7环境卫生、8防灾、 9管线综合、10竖向
这10大规划都涉及总体和详细规划,另外还有些负荷分析、保障措施、和资源保护
1.城市供水工程规划 P177
供水系统和规划主要内容
城市用水量预测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供水工程规划、水源保护
排水
排水系统和规划主要内容
雨水
污水
供电
供电系统和规划主要内容
供电工程规划
城市供电设施
电力设施保护
4燃气 P211
燃气种类、系统和规划主要内容
燃气工程规划
供热 P218
供热系统及规划主要内容
供热系统规划
6通信 P223
城市通信系统与规划主要内容
通信工程规划
通信设施保护
7环境卫生 P227
规划主要内容
固体废弃物分类与产量预测
收集与转运设施
处理处置
其他、《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5年版)》
防灾 P234
一、 规划主要内容
二、 消防规划 P235
消防安全布局
消防站
消防基础设施
三、 防洪排涝 P240
防洪排涝标准
措施
《城市黄线管理办法》P248
四、 抗震防灾 P249
地震强度与灾害形式
抗震防灾标准
规划内容和措施
一些规范
五、 人防 P261
六、 地质灾害 P262
分类
评价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9工程管线 P266
管线分类及特征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2016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2015
竖向 P269
规划内容深度
方法
《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2016
城市经济学
城市经济主要就是:土地配置、交通疏导、税收福利(这里是指针对城市规划领域的,不是社会经济,所以重点不是市场经济)
相关知识
子主题
城市经济学研究内容
三种经济关系:市场、公共、外部效应关系
研究内容:
经济学基础知识
城市规模与城市经济增长 P326
城市规模
城市规模衡量指标:就业、人口、用地
城市规模的形成机制:生产要素组合、规模经济、聚集经济
最佳规模、均衡规模:五大成本、政府干预
经济增长及调控
提供产品和劳务的能力的扩大
增长途径:外延内延(粗放集约)
增长机制:市场经济下就是供需关系的运动
土地市场与城市空间结构 P334
因为在经济活动条件下、竞租影响了用地分配。 (但规划呢?)
土地是城市所有经济活动的承载物,是最稀缺资源,围绕土地分配的理论:土地的空间价格与空间均衡。
1.竞标租金与价格空间
2.替代效应与土地利用强度
3.城市空间规模与城市蔓延
经济影响土地
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基本原理
“价高者得”。“竞标租金曲线”——每种用途对土地区位需求的强烈程度不同,所以有些就会因价格退让,亦即曲线的陡峭度
城市边界和城市扩展
城市用地与农业用地
城市规模扩展的两种情况:人口增长且有所居、交通改善收入上涨
所以:4.城市土地制度与空间规划
土地制度为土地市场运转提供条件
市场运转3条件:产权、规则、监督
中国土地制度: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①产权制度,②用途管制制度
5.房地产经纪与政策
因为房地产是中国土地经济一项重大内容
基本概念之“价值的双源性”
房地产业区别于一般产业的性质:5个
价格差异与住房政策:区位、环境质量、社区特性。商品房、保障房。
项目投资管理
房地产相关规范
救助、改造,如保障房、老旧小区改造、住房救助
交通经济与政策 P351
主要解决拥堵
交通的需求:客货、内外、时空
交通供求的3种不均衡及调控
时间不均衡
空间不均衡
个人与社会成本错位
城市交通的时间成本特征及提高效率的途径
货币成本、时间成本
公共财政与公共品供给 P356
就是福利。 想讲土地税的合理性
税收:公共部门获得社会资源的主要途径。(获得了才能发放公共品) 社会福利=“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可以多付得起的钱)+“生产者剩余”(生产商节的钱) “无谓损失”:对商品征税带来的市场效率降低、社会福利消失——征税时征无谓损失小的税种——经论证对土地征税不会造成“无谓损失”
公共品概念和供给:竞争性、排他性;私人品、公共品
科斯定理
政府对社会资源利用的效率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12年版)》:9方面“有所”
国空规划政策要点
规划的编制审批
规划的相关文件
土地管理
农业农村、村庄规划
规划的监督管理
城市生态环境
基本知识
1. 生态学常识
2. 城市生系统
3. 城市生态学研究内容
城市环境问题
城市环境:自然或人工条件
环境问题:原生、次生
7大问题
成因
环境保护
城市环境容量:人口、自然
环境因素:大气、水体、土壤
环境污染
5种污染分类及污染源、术语
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环境整治
碳达峰碳中和P459
环境影响评价P463
环评的内容和目的
战略环评SEA:对政策、规划、计划的综合评价
生态学在规划中的应用途径
区域生态适宜性评价
5方法:形态分析法、因素地图叠加法、先行与非线性因子组合法、逻辑规划组合法、生态位适宜度模型
应用方面:高速公路选线、土地利用、森林开发、流域开发、城市与区域发展等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工程
生态恢复
生态规划
自然资源
规范
信息技术
基础 P274
信息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 P276
是什么-GIS,含数据输入、数据存储管理、数据查询与分析、成果表达
地理空间数据的组成与特征 P277
空间实体
空间数据结构
空间数据
非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特征
栅格、矢量数据
数字地形模型DTM
数字高程模型DEM
数字正射影图像DOM
数据来源与输入
五种信息来源:
城市三维空间数据
数据库,设计六阶段
数据质量
空间分析 P283
概述
叠合分析
空间网络分析
空间缓冲区分析
应用分析功能 P286
含两部分:应用分析的模型、程序
应用模型6个:土地定级估价、开发适宜性分析、事物发展预测、区位选择、交通规划、地球科学模拟
应用分析功能模块包含5方面:空间分析、综合分析、动态分析、DTM分析、专业应用分析
遥感技术P287
只关注影像呈现,不关注遥感技术
概述
遥感的物理基础
利用物体的对电磁波的发射或反射获得数据
成像遥感、非成像遥感
大气窗口:选择合适的波长减少大气层的干扰
遥感传感器
遥感平台:搭在遥感传感器的工具:地面、航空、航天
传感器分类:按波普分、按是否成像分、按成像方式分、按辐射源分
传感器组成:收集器、探测器、处理器、输出器
各类的成像原理:摄影成像类、扫描成像类、雷达成像类、非图像类
遥感图像特征:分辨率的四方面
像元
常用遥感图像及卫星
彩色红外航空摄影像片
微波雷达图像
气象卫星图像
风云系列、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高分2号、七号卫星
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
...
遥感图像解译与处理
解译依据三方面:波普特性、物理特征、几何特征
解译方式分两种:目视、计算机(也叫自动识别分类)
遥感图像预处理(校正)6手段:辐射校正、几何校正、数字图象镶嵌、图像增强、对比分析、统计分析
遥感图像分类两种: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 或 随机统计和模糊数学
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指对同一区域不用时期
遥感图像影响因素2个:遥感系统原因、环境因素
遥感图像变化检测的方法7个:图像差值法、图像比值法、....
遥感信息在城规中的典型用途:8个:
CAD与图形图像处理 P302
网络信息技术 P304
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
移动互联网技术
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
大数据P307
概述
大数据GIS
国空规划城市时空大数据应用
规范要点 P316
城市社会学
常听的“恩格尔系数”、人口普查、社会阶层都在此处。这个学科是很现实接地气的。
基本概念与主要理论
调查和研究方法
因为城市社会学特点就有:实证性,所以调研肯定是重要环节,此处单讲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
现在就开始讲一些主要课题
结构:性比、年龄、素质(竟然不包含阶层也就是贫富那些,可能想统筹到阶层里,还包含权力
问题:老龄化、失业、流动人口
社会阶层与社会空间结构
分层:五等级十阶层,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经济、文化资源的占有i状况为标准来划分
分异动力:收入与贫富、职业、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前言里的作用和经营的产生
结构:
社会流动:人口、家庭、就业与职业、城乡、社会的组织结构、阶层结构等
新变化3方面:人口化、家庭、就业
城市社区
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
城市地理学
研究城镇区域,基于地理因素,包括城镇呈现的地理形态(形状),不是研究自然地理
二理论:城镇化理论、区域城镇体系理论
1. 基本知识
任务3个:为了发现规律及用来预测,为了对不满的地方进行调控,从城市布局和空间发展方面给出对于社会经济现设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的回答
研究内容2个:核心关注城市的空间组织和演化;重中之重(亦即两个视角):从区域看、从城市个体看
子主题
2. 城市形成发展的地理条件
3. 城镇化的基本原理
4. 城镇地域空间演化规律
5. 区域城镇体系的基本理论
6.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理论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实质组成
重大因素
发展后期
中心主题
主题
主题
主题
城乡规划原理
主题
主题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