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九上历史第三单元
这是一个关于九上历史第三单元的思维导图,涵盖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西欧庄园等重要知识点。
这是一个关于九上第二单元的思维导图,详细阐述了古代欧洲文明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每个分支下都详细列出了相关的知识点,便于对古代欧洲文明的系统学习和理解。
这是一个关于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思维导图,涵盖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和古代印度三大文明区域,详细介绍了各文明的地理位置、发展历程和文明成果,适用于复习、预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封建时代的欧洲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基督教
时间、人物:1世纪,耶稣(救世主)
地点: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
教义: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发展: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
法兰克王国
建立
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大小不同的王国(蛮族王国)
最强大的是(481年由克洛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
统治措施
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使整个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
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
利: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
弊:削弱了王权,造成封建割据
发展:封君与封臣制度 (欧洲封建制度的标志)
建立: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由无偿→有偿(服兵役)
普及:11世纪,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关系
封臣的义务:对封君忠诚;封君需要时,无偿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封君的义务:不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封臣受外来攻击时,提供保护
特点
严格的等级性
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
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强盛:查理曼帝国
查理继位
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
向外扩张:查理继位后四处征伐,800年前后,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宗教政策
鼓励基督教发展
征收“什一税”(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
加冕称帝
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
查理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分裂
814年,查理曼去世。843年,他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的雏形
西欧庄园
兴起: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性质: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人员组成
领主
居民(主要是领主的佃户)
农民: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
农奴:子女继承份地要交高昂的“继承捐”
土地分类
耕地
自营地: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
份地:由佃户耕种领主的“自营地”取得
庄园法庭
运作规则
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开庭地点也不固定
惩罚违法的手段是处以罚金,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
庄园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作用
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城市
城市恢复和发展的原因:从10世纪起,西欧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争取自治
城市居民采取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的手段,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法兰西的琅诚为典型)
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自由和自治城市
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
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设立城市法庭,成为自治城市
局限: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居民
城市的基本居民
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
他们一般由农民或农奴转变而来,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
市民阶层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
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者、商人和银行家等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大学
兴起: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
发展: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 特权、教育自主权、司法特权
课程设置的特点: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地位: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拜占庭帝国
背景
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帝国东部的拜占庭建立新都。后来,该城改为军事坦丁堡。
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后,这里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因此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进入“黄金时代”
原因:版图涵盖希腊、亚非部分地区,包含农业发达的埃及、叙利亚,且有众多大都市与国际贸易港口,因此经济 活跃、社会稳定。
概况: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灭亡
内因:妄自尊大,故步自封
过程/外因
①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
②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
③西欧封建主组建的十字军进行东征,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帝国的大部分领土
④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历史影响
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特点:兼收并蓄)
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罗马民法大全》
编纂背景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528年,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利,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编纂过程
529年,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收集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剔除矛盾条例
后来,编成《法学汇纂》——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 《法理概要》——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新法典》——由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所编辑成
以上这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主要内容
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影响:《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