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藏象1
这是一篇关于藏象的思维导图,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以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详细阐述了各脏器的生理特性、生理功能以及系统联系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藏象1
概述
基本概念:指脏腑生理功能、疾病变化表现于外的征像
脏腑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特点
五脏
心
位于胸中,两肺之间,横膈膜之上,外有心包络卫护
阳中之太阳
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
心与小肠相表里
生理特性
心主通明
心脉以通畅为本,心神以清明为要
心火宜降
心肾相交,水火相济
生理功能
心主血脉:指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于脉中,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濡润作用
心主血
运血: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运行以濡养全身
生血:“奉心化赤”
心主脉
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脉的搏动,维持脉道通利的作用
心主神明:指心具有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等生命活动和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 的功能
广义之神: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表现
狭义之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
系统联系
心藏神
心在志为喜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表:心脏推动血液在脉内循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脉搏的跳动和面部色泽反应心脏功能
心在窍为舌:心开窍于舌,指舌为心之外候,也称“舌为心之苗”
心在液为汗:汗是五液之一,是津液经阳气蒸化后,由汗孔排于体表的汗液;心气、心血为汗液生化之源,“血汗同源”
心应夏
肺
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有分叶;肺经肺系与喉、鼻相连
阳中之少阴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主治节”
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为华盖:“水上之源”
肺为娇脏:指肺清虚娇嫩,易受邪袭的生理特性
肺气宣降
肺气宣发:指肺气向上、向外宣升和布散的功能
生理
呼出体内浊气
将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微和津液上输头面诸窍,外达披毛肌腠
宣发卫气、排除汗液
肺气肃降:指肺气向下、向内通降的生理功能
吸入自然界清气,下纳于肾,滋养元气
将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微和津液向内向下布散,下输于肾,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的洁净
肺喜润恶燥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呼吸之气
指肺具有吸入自然界清气,呼出体内浊气的生理功能
肺主呼吸的功能由肺气的宣发与肃降来维系
肺主一身之气:指肺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功能
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肺司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肺主一身之气的运行:一身之气皆受肺之统领(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
肺主通调水道:指通过肺气宣发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具有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向上向外布散水液至头面和皮毛(滋养皮毛,排除汗液)——宣发
向下向内输送津液到其他脏腑(濡养脏腑、排出尿液)——肃降
肺朝百脉:指全身的血液,都要通过经脉而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而后输布于全身,即肺气“助心行血”
肺藏魄
肺在志为忧(悲),悲则气消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皮毛:为一身之表,具有防御外邪,调节津液代谢与体温,以及辅助呼吸的作用;肺与皮毛之间存在着相互为用关系
肺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
鼻:主通气、司嗅觉;喉:司发音
肺气上布于鼻与喉,使鼻能通气司嗅觉、喉能发音
肺在液为涕:涕,即鼻涕,由肺津所化,有润泽鼻窍、防御外邪、利于呼吸的作用,并有赖于肺气的宣发
肺应秋
脾
位于腹腔上方,横隔下方,与胃相邻,在胃的左后上方
阴中之至阴
脾为”仓廪之官“、“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与胃相表里
脾气易升:指脾气以上升为主,以升为健的气机运动特点
脾主生清:上输水谷精微于心、肺、头、面
升举内脏:脾气上升能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是防止内脏下垂的重要保证
脾喜燥恶湿:指脾喜燥恶湿的生理特性
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将精微物质吸收并转输全身的生理功能
运化谷食:指脾能够将食物化为精微物质,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的生理功能
运化水饮:指脾能够将水饮化为津液,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脏腑、四肢百骸的生理功能
脾主统血:指脾气有统摄血液运行于脉中,不使其逸于脉外的作用
脾藏意:指脾具有思维、记忆、意念的功能
脾在志为思:指思考、思虑
脾在体合肉,主四肢:全身肌肉全赖于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的滋养,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口唇受水谷精微及其化生气血的濡养,其色泽可以反映气血的盈亏、脾胃运化的强弱
脾在液为涎:涎为口津,即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由脾气布散脾精上溢于口而化生,具有保护口腔、润泽口腔的作用
脾应长夏与脾主四时
血液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
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