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温病辨舌
温病学特色诊法中辨舌苔、辨舌质、辨舌态的思维导图及重要知识点标注,梳理了中医舌象诊断的各类特征及其对应的病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舌象
舌苔
白苔
薄
苔薄白欠润,舌边尖略红
多见于风热表证
苔薄白而干,舌边尖红
较之苔薄白欠润更加干燥,舌边尖尤红
温病表邪未解、肺津已伤
厚
苔白厚而黏腻
苔白厚布满全舌,垢腻润泽
湿热相搏于气分
苔白厚而干燥
白苔较厚,色白而干燥,舌质多偏红
脾湿未化而胃津已伤
胃燥气伤、气不化液
白苔如碱状(白碱苔)
“若舌上苔如碱者,胃中宿滞挟浊秽郁伏,当急急开泄,否则闭结中焦,不能从膜原达出矣”
舌上苔垢白厚粗浊而板滞,状如石碱
湿热性温病
润
苔白腻而舌质红绛
苔白而垢腻,舌质红绛
湿遏热伏(气分)
热邪入营兼有湿邪未化
白苔黏腻厚如积粉而舌质紫绛
舌上苔如白粉堆积,满布无痕,滑润黏腻,刮之不尽,舌质呈紫绛色
湿遏膜原
燥
白砂苔(水晶苔)
舌苔白而干硬如砂皮,扪之糙涩
邪热化燥入胃,苔未及转黄而津液已大伤
白霉苔
胃气衰败满舌生白衣,或蔓延到颊颚等处,有如霉状,或生糜点,或如饭粒样附着,或如豆腐渣样,刮之易去
胃气衰败
黄苔
邪热进入气分,里热已盛
薄黄苔
苔薄黄不燥
邪热初入气分
苔薄黄而干燥
气分热盛,津液已伤
黄白相间苔
黄苔微带白色或有部分白苔未转黄色
苔薄而干燥
邪热入气分,表邪未尽解
厚腻苔
湿郁化热
苔黄干燥
舌苔色黄而干燥,薄,舌质较红
阳明热盛,湿热性温病气分阶段
苔老黄燥裂
苔色深黄,或如沉香色,或如金黄色,苔面焦燥,甚则起芒刺,苔有裂纹
热结肠腑
黄腻苔或黄浊苔
黄苔遍布而黏腻润泽,或黄而垢浊
湿热性温病湿热气分阶段
灰苔
灰腻苔
苔灰而腻,润泽多黏液
温病兼夹湿痰内阻
灰滑苔
灰苔遍布,光滑多津
温病后期阳虚,内生寒湿
灰燥苔
苔色灰而质厚干燥,甚或焦燥起刺
阳明腑实,阴液大伤
黑苔
黑苔焦燥起刺,质地干涩苍老
苔黑而干,中心较厚,焦燥起刺,扪之糙涩无津
阳明腑实,肾阴耗竭
黑苔薄而干燥或焦枯
苔黑而干燥无津,较薄而无芒刺
舌体色绛而枯萎不鲜
邪入下焦,肾阴耗竭
苔薄黑干燥而舌质红,兼心烦不得卧
津枯火炽
舌苔干黑,舌质淡白无华
湿温病化热化燥入营血分
遍舌黑润
舌遍体黑润而似无明显苔垢
温病兼夹痰湿
黑苔滑润而舌淡不红
舌苔色黑而润滑多津,舌淡不红
湿温病后期湿胜阳微
舌质
红舌
舌尖红赤起刺
舌红而尖部尤甚,且有红刺
心火上炎,邪热初入营分
舌红中有裂纹如人字形,或舌中生有红点
心营热毒炽盛
舌质光红柔嫩,望之似乎潮湿,手扪之却干燥无津
肺胃阴伤
绛舌
舌质纯绛鲜泽
舌色绛而鲜明润泽
热入心包
舌绛而干燥
舌色绛而舌面干燥无津
邪热入营,营阴耗伤
舌绛而舌面上有大红点
心火炽盛,热毒乘心
舌绛而有黄白苔
邪热入营而气分未解
绛舌上罩黏腻苔垢
湿热性温病邪入营血而痰浊未化
舌绛光亮如镜(镜面舌)
舌上无苔,色绛而光亮如镜面,干燥无津
胃阴衰亡
舌绛不鲜,干枯而萎
舌色绛而晦暗,舌体萎软无力
肾阴耗竭,温病后期
紫舌
舌焦紫起刺(杨梅舌)
舌体紫红而有点状颗粒突起于舌面,状如杨梅
血分热毒极盛
热盛迫血或动风的先兆
舌紫晦而干(猪肝舌)
色如猪肝
肝肾阴竭
舌紫而瘀黯,扪之潮湿
素有瘀血宿伤在内又外感温邪
舌态
舌体强硬
舌体强硬,转动不利,言语不清
动风痉厥先兆
舌体短缩
舌体短缩,不能伸出口外
内风扰动,痰浊内阻舌根,痉厥之象
舌卷囊缩
舌体卷曲,兼有阴囊塌陷
病邪深入厥阴
舌体萎软
舌体萎软无力,不能伸缩或伸不过齿
肝肾阴液将竭
舌斜舌颤
舌体歪斜或发生颤抖
肝风内动
舌体胀大
舌体明显胀大,兼黄腻苔垢遍布
湿热蕴毒上泛
舌体肿大,其色紫晦暗
酒毒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