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古代文化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涉及到国家秩序、古代的婚礼丧礼和古代中国的天下观等等。
此篇导图依据遗传病: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以及可遗传变异(子代与亲代差异)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讲述遗传与变异,其中详细阐述了可遗传变异
这是一篇关于遗传与变异的思维导图,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和不相似的现象。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之一在于生物体能进行自我复制,从而构成生命的连续系统。
正常机体主要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在不断变动的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下能够维持各器官系统机能和代谢的正常进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的动态稳定性,这就是自稳调节控制下的“自稳态”,或称内环境稳定。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中国古代文化
古代中国的天下观
《坤舆万国全图》:标志
自我主义的“天下”被破除
近代西方人的世界观和中国古代人的天下观
西方
麦哲伦、哥伦布的航行——对地球的完整/立体认知
了解各地文化,比较得文明的价值与地位
明确地理与文化的位置,自信心提升
我国
构建“天下”,中心与四方的封闭大地
九州和五服
甸/侯/馁/要/荒——中心到边缘,文明等级逐渐降低
九州:现在纯粹的汉族区域,认为文明程度较高
“中国”是一个文明的空间概念,并没有准确国界的地理观念
天圆地方:视觉经验和想象
中央高于四周
张骞出使西域
扩大对周边世界的认识
刺激与外部世界的交流
固执的“天下唯一”观仍未改变,观念和知识分离
“中国的概念”
认同标准:心同,对文化的臣服和认可
国家、文明、真理的重叠
“海内存知己”
”四海之内皆兄弟“
“天下一家”
只有一个文明中心,却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世界观
天竺佛教带来冲击
宗教权占社会等级的优先地位
天下中心在印度,而非中国
最高的真理与圣人在佛教而不是儒学
结果:佛教中国化,三教合一
无处非中的“万国”概念
人们生活的世界不是封闭的大地,而是球形
中国不是浩大无边的天下唯一,反而很小
无处非中,中国可能成为别国的“四裔”
有一些超越国家/民族/疆域的普遍主义真理
天下观在漫长的过程中崩塌,重新塑立观念:从天下走向万国
古代的婚礼丧仪
葬礼:中国信仰系统
仪式:一整套象征方式产生暗示性行为
入葬:《北京风俗图谱》
服装
衣服的象征性与制约
五服制:丧服等级与服丧时间的象征性区分,规定了家族内的亲疏,使内部有序
礼:构建古代社会政治和伦理
社会的等级和秩序
家庭共同体乃至国家的基本结构
家庭内部:以“姓”相联系的同心圆宗族
有过功名的男性族人维持内部秩序:乡约、族规
族群认同:儒家基础
大家族内部的团结和延续
家族维持着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平衡
在认同的共识下形成的社会单元
家/家族/宗族的亲疏与差异
基本原则与观念
长幼有序:孝悌
孝:下一代对上一代的忠诚和服从
悌:同代中小对大的尊重与服从
男女有别
亲疏远近有等差
死者生命延续方式
家谱族谱
典范:《眉山苏氏家谱》、《庐陵欧阳氏家谱》
祠堂祭祀
祭祀礼仪:召唤出“血缘”的自然感情与认同感
象征意义
让祖先继续保佑自己和家庭
通过追悼仪式,维护活着的家族秩序,强化个体价值
婚礼:合两姓之好(消泯内外界限)
“女姓”“外姓”价值依附于父子直系、父系亲族的亲疏地位高于母系亲族
家国秩序
国家与社会
组成:松散的部族联邦构成共同体,再构成大联盟
价值观念系统:国在家之上
国家观念和社会制度:从家庭、家族、宗族引申,由于对秩序的认同而逐步放大
秩序依赖
对自己身份和等级的认识,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家)观念-习惯-规定-制度+权力(国家)
最高等级是最老的男性长辈,依靠内在的道德自律和伦理约束,而不是外在的机关——观念
“国”成了“家”
合法性与合理性的重要来源:仪式、共识、规训
儒家
起源:从主持仪式者发展起来——“吾与巫、史同途而殊归”
服饰:传统且具复古色彩——古代巫师主持仪式的服装,有象征义
仪式:方位规则、时间和空间规则、行为和姿态的象征意义
在社会是对秩序的确认,在个人是对嗜欲的制约
本质:关于“秩序”的学问——从家庭秩序到国家秩序
家族礼仪之“礼”到社会道德伦理之“礼”,发展到国家制度性的“礼”
建立上下有差别、等级有次第的差序格局
保证礼仪需要敬畏和尊重、道德和伦理的自觉
仪式之“仪”与“分”到社会等级之间的“正名”,到国家、社会和阶层之间秩序的清理
象征意的必要,对名义的规定迫使社会承认秩序的合理
仪式中对神灵的“敬”,到社会上对他人的“仁”,到国家内部的和睦和稳定
礼与善追溯到符合道德理性的亲情血缘而成为公认的通则
维护和支撑古代中国文化的最重要支柱
基础:“家”“礼”
人的言行、思想、态度受“礼”的规范
礼:针对个体(礼),维护群体(规、法)
礼法的合理性:来自对伦理的共识,血缘关系
确立与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