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医学免疫学
这是一篇关于医学免疫学全章节的思维导图,内附有图片,内容有免疫学简介、免疫学发展简史和免疫学发展趋势等。
编辑于2021-08-29 22:18:32这个导图从发热 2 皮肤黏膜(出血,发绀,黄疸) 3 水肿 4 咳嗽与咯血 5 呼吸困难 6 进食(恶心呕吐与吞咽困难) 7 躯体疼痛(腹,腰背,关节) 8 排尿相关-1(血尿,膀胱刺激症,尿量) 9 排尿相关-2 10 胸痛和心悸 11 头痛与眩晕 12 抽搐和惊厥 13 呕血与便血 14 腹泻与便秘 15 肥胖与消瘦 16 晕厥与意识障碍 有几个方面来介绍。
正反馈控制系统:来自受控部分的输出信息反馈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与其原先活动的相同方向改变。
阻塞性与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鉴别;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改变;辅助检查;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治疗。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个导图从发热 2 皮肤黏膜(出血,发绀,黄疸) 3 水肿 4 咳嗽与咯血 5 呼吸困难 6 进食(恶心呕吐与吞咽困难) 7 躯体疼痛(腹,腰背,关节) 8 排尿相关-1(血尿,膀胱刺激症,尿量) 9 排尿相关-2 10 胸痛和心悸 11 头痛与眩晕 12 抽搐和惊厥 13 呕血与便血 14 腹泻与便秘 15 肥胖与消瘦 16 晕厥与意识障碍 有几个方面来介绍。
正反馈控制系统:来自受控部分的输出信息反馈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与其原先活动的相同方向改变。
阻塞性与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鉴别;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改变;辅助检查;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治疗。
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
第一节 免疫学简介
免疫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与“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耐受,而对非己抗原性异物产生排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应。正常情况下维持内环境稳定,但一定条件下也能产生对机体有害的结果。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
组成:
1.免疫器官
2.免疫细胞
3.免疫分子
功能:识别和清除外来入侵抗原及体内突变或者衰老细胞并维持内环境稳定。
免疫防御immune defense:外界病原体
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发现和清除体内突变细胞和衰老死亡细胞
免疫自稳immune homeostasis: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机制来达到机体内环境稳定
SARS发生、发展的免疫学机制
* 机体免疫功能正常
对SARS病毒具有较强抵御能力
*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病毒毒力过强)
易感染SARS病毒
* 机体免疫功能紊乱
对SARS病毒产生过强应答
免疫自稳遭破坏
针对SARS病毒的免疫应答与肺组织交叉反应
→自身(肺)组织损伤
缓解期后出现严重并发症
(严重呼吸窘迫综合征)
免疫应答的种类及特点
免疫应答: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与“非己”,有效清除病原微生物等抗原性异物的一系列生理过程。
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
PRR: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病原体相关模式分子(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
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
细胞免疫(T细胞)
体液免疫(B细胞)
二者区别
免疫性疾病
免疫学的应用
第二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
经验免疫学时期
实验免疫学时期
实验免疫学的兴起
Jenner 接种牛痘预防天花试验成功,并提出了vaccination的概念,开创了人工主动免疫的先河。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学派的形成
免疫学重大学说和理论
克隆选择学说
澳大利亚Burnet提出,1957年
1.识别自身抗原受体的淋巴细胞在发育早期被清除或发生特异性免疫耐受 →区分“自己”与“非己”。
2.机体内随机形成的多样性免疫细胞,每一淋巴细胞表达单一的特异性受体,由抗原选择特异性淋巴细胞并与之反应。
3.抗原进入体内 →选择表达特异性受体的免疫细胞 →克隆扩增 →形成大量效应细胞或产生大量具有相同特异性的抗体。
免疫学的细胞学基础的奠定
B细胞和T细胞的发现
科学免疫学时期
抗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遗传学基础
T细胞抗原受体的基因克隆(TCR)
MHC限制性的发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LA(人类白细胞抗原)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
固有免疫识别理论
免疫细胞受体信号转导的研究
第三节 免疫学发展趋势
基础免疫学
临床免疫学
免疫诊断
免疫预防:疫苗
免疫治疗:单克隆抗体制剂;基因工程细胞因子;造血干细胞移植;肿瘤免疫治疗
第二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
第一节 中枢免疫器官
是免疫细胞发生、发育、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骨髓(bone marrow)
骨髓的结构和细胞组成
红骨髓
造血组织
造血细胞
造血干细胞HSC
CD34+CD117
卵黄囊(2-3周)-胎肝(2-3月)-脾-骨髓(胚胎末期至出生后)
基质细胞
网状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窦内皮细胞,巨噬细胞
多种造血生长因子
造血诱导微环境
血窦
黄骨髓
骨髓的功能
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2、B细胞和NK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3、发生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胸腺(thymus)
胸腺的结构和细胞组成
胸腺细胞:不同分化阶段的T细胞
胸腺基质细胞TSC:胸腺上皮细胞TEC,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DC,成纤维细胞
胸腺微环境
TSC,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因子组成
2种方式影响胸腺细胞的分化发育
1、分泌细胞因子和胸腺肽类;
2、细胞-细胞间相互接触
胸腺的功能
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骨髓-胸腺被膜下-皮质-髓质-阴性选择和阳性选择
具有MHC限制性和自身免疫耐受的T细胞
免疫调节作用
自身免疫耐受的建立和维持
自身反应性T细胞
TCR+TSC表面的自身抗原肽-MHC复合物
阴性选择
细胞程序性死亡
第二节 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
是成熟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接受抗原刺激、发生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淋巴结
淋巴结的结构
皮质区
浅皮质
非胸腺依赖区
初级淋巴滤泡(大量B细胞聚集),无生发中心
抗原刺激
次级淋巴滤泡,有生发中心GC,
深皮质
胸腺依赖区(副皮质区)
T细胞定居
高表达MHC-2类分子的DC
毛细血管后微静脉PCV(高内皮微静脉HEV)
髓质区
髓索:B细胞和浆细胞
髓窦:富含巨噬细胞
淋巴结的功能
1、T细胞(75%)和B细胞(25%)定居的场所;
2、免疫应答场所
抗原+APC(副皮质区)
T细胞活化增殖为效应Th
T-B细胞相互作用
B细胞在浅皮质区增殖形成GC,并分化为浆细胞
少部分到髓质区(寿命短)
大部分经过输出淋巴管-胸导管-血循环-骨髓(长期,持续产生高亲和力抗体)
3、过滤作用
4、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血流来)T和B细胞
HEV
副皮质区和浅皮质区
髓窦
输出淋巴管-胸导管
左锁骨下静脉
血液循环
脾
脾的结构
白髓
动脉周围淋巴鞘PALS
包绕中央动脉(脾动脉-小梁动脉-中央动脉)
T细胞区(T细胞,DC,巨噬细胞)
脾小结
B细胞区
边缘区
T,B,巨噬细胞
边缘窦(中央动脉侧支末端膨大形成)
边缘窦内皮细胞之间的间隙,是淋巴细胞由血液进入淋巴组织的通道
红髓
脾索
B细胞,DC,浆细胞,巨噬细胞
脾血窦(血液)
小梁静脉
脾静脉(出脾)
脾的功能
T(40%)和B细胞(60%)定居的场所
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对血源性抗原产生免疫应答
合成生物活性物质
过滤作用
体内90%血液循环流经脾脏,脾内巨噬细胞和DC均有较强的吞噬作用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MIS (mucosal immune system)
组成
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
PP(派尔集合淋巴结)
M细胞,微皱褶细胞,基膜向内凹陷形成口袋,内含有T细胞,B细胞,DC,巨噬细胞
抗原转运细胞(囊泡形式转运抗原)
上皮内淋巴细胞IEL
主要为T细胞
阑尾
孤立淋巴滤泡
固有层淋巴细胞
鼻相关淋巴组织
咽,腭,舌扁桃体和鼻后淋巴组织
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
功能及特点
行使黏膜局部免疫应答
产生分泌型IgA
B细胞大多为产生分泌型IgA,这类B细胞趋向定居与PP和肠粘膜固有淋巴组织
第三节 淋巴细胞归巢和再循环
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血液中淋巴细胞选择性趋向定居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
淋巴细胞表面的黏附分子(归巢受体)
特定组织HEV表面的黏附分子(地址素)
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意义:1、使得体内淋巴细胞在外周分布更加合理
2、增加与抗原及APC接触的机会
3、机体所有免疫器官和组织联系成一个整体,信息传递,有利于动员各种免疫细胞和效应细胞迁移至病原体等部位,发挥免疫效应。
第三章 抗原:antigen(Ag),所有能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
第一节 抗原的性质与分子结构基础
一、抗原的基本特性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能够被TCR,BCR识别及结合,诱导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能力
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
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抗原与其诱导产生的免疫应答效应物质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不完全抗原(半抗原):只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简单小分子物质。
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抗原特异性
Ag刺激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及其应答效应产物发生结合都显示出来的专一性
三、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分子结构基础
抗原表位epitope(抗原决定基antigen determinant)
决定免疫应答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与TCR/BCR或抗体结合的最小结构功能单位
抗原结合价:一个抗原分子种能与抗体结合的epitope总数
天然抗原为多价抗原;半抗原为单价抗原。
epitope类别
氨基酸空间结构特点
顺序表位(线性表位)连续性线性排列的短肽构成,又线性表位。多位于分子内部,主要由T细胞识别的决定基,少数由B细胞识别。
构象表位:短肽或多糖残基在空间上形成特定的构象,又称非线性表位。常位于抗原表面,是B细胞和抗体识别结合的抗原表位。
T,B细胞识别
T细胞表位
B细胞表位
四、半抗原-载体效应
半抗原+载体(有CD4+T细胞表位)-APC-Th细胞-B细胞-抗体产生
五、共同抗原表位与交叉反应
cross reaction交叉反应:某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可与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发生反应,称为交叉反应。
cross antigen共同抗原:交叉抗原,含有共同epitope的不同抗原
第二节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抗原分子的理化与结构特性
异物性
抗原与机体亲缘关系越远,异物性越强,免疫原性越强
化学属性
大分子有机物及蛋白质,免疫原性强;
分子量
分子量越大,含有的epitope越多,免疫原性越强
分子结构
结构越复杂,免疫原性越强
分子构象conformation
epitope的空间构象,化学基团的性质、位置
易接近性accessibility
epitope在空间上被BCR所接近的程度
物理形状
聚合状态,颗粒性免疫原性强
宿主的特性
遗传因素
MHC 基因多态性及其他免疫调控基因差异
年龄、性别、健康状态
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
皮内注射和皮下免疫途径易诱导免疫应答,肌内注射次之,静脉效果较差,口服易诱导耐受
第四节 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佐剂:
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机体,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物质。
2.种类
生物性佐剂: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
无机化合物佐剂:明矾、氢氧化铝
人工合成佐剂:polyI:C
弗氏(不)完全佐剂:动物实验用。
3.作用机制:
(1)改变抗原物理性状,延长抗原在体内滞留时间;
(2)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强其对抗原的处理和递呈能力;
(3)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从而增强和放大免疫应答。
丝裂原
有丝分裂原,非特异性淋巴细胞多克隆激活剂
超抗原SAg
1.概念:是一类只需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非特异性激活多克隆T细胞(2%~20%的T细胞),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称超抗原。普通蛋白质抗原可激活机体总T细胞库中万分之一至百万分之一的T细胞。
2.种类: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小鼠乳腺肿瘤病毒蛋白。
3.与普通抗原区别:
(1)极低浓度可激活大量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免疫应答;
(2)无严格的抗原特异性;
(3)需APC参与,不需APC的加工和递呈;
(4)无MHC限制。
4.与临床疾病的关系: 细菌超抗原可引发金葡菌食物中毒和毒性休克综合征。 超抗原也参与川崎病、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特应性皮炎、滴状银屑病、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和猩红热的发生。
第三节 抗原的种类
诱生抗体时是否需要Th细胞参与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
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要T细胞辅助,又称T细胞依赖抗原。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于TD-Ag。
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I-Ag
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不需要T细胞辅助。如细菌脂多糖等。
TI-1 Ag
TI-2 Ag
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
异种抗原
来自于另一物种的抗原
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等)
细菌外毒素、类毒素
毒素(马血清):是抗体还是抗原
同种异型抗原
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存在的不同抗原,同种抗原或同种异体抗原
ABO血型抗原
Rh血型抗原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自身抗原
自身组织细胞成分发生改变和修饰,或者外伤导致免疫隔离的自身物质释放
隐蔽的自身抗原(眼晶体蛋白、甲状腺球蛋白、精子等)
修饰的自身抗原(药物等成分使自身组织细胞发生改变)
异嗜性抗原
异嗜性抗原(Forssman抗原):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如:A族链球菌→肾小球肾炎、心肌炎
独特型抗原
某种抗原刺激机体B细胞产生抗体,这种抗体又可以刺激其他B细胞产生抗体
存在于TCR、BCR或抗体可变区的抗原。独特型抗原可在同一个体内诱生独特型抗体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抗原提成细胞内抗原的来源
内源性抗原:在APC内新合成的抗原+MHC-1类分子-CD8+T细胞
外源性抗原:外来抗原通过胞吞、胞饮等方式进入APC,在溶酶体内讲解为抗原肽+MHC-2类分子-CD4+T细胞
其他分类
天然抗原与人工抗原;颗粒性抗原与可溶性抗原;蛋白质抗原、多糖抗原与核酸抗原
第四章 抗体
第一节 抗体的结构
抗体的基本结构
由两条相同的重链(H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L链)借链间二硫键连接组成。
重链heavy chain(H)
轻链light chain(L)
可变区和恒定区
V区:可变区:H链近氨基端(N端)1/4或1/5区域内的氨基酸、L链近N端1/2区域内的氨基酸序列多变,称为V区。
VH和VL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称为HVR,也称为互补决定区(CDR)。一般CDR3变化程度更高。
决定抗体的特异性,负责识别结合抗原
骨架区FR
C区:恒定区:H链和L链靠近C端区域的氨基酸序列相对稳定,称为C区。
不同的抗体重链恒定区长度不一样,IgG,IgA,IgD,有三个结构域,IgM和IgE有四个结构域
功能区
L链:VL、CL。
H链:VH、CH1、CH2、CH3(IgA、IgG、IgD)
VH、CH1、CH2、CH3、CH4(IgM、IgE)
铰链区:位于CH1与CH2之间,易弯曲。
各区主要功能
VH、VL:与抗原特异性结合部位
CH和CL:遗传标志所在处
IgG的CH2和IgM的CH3:激活补体
IgG的CH2/CH3和IgE的CH4:结合细胞
铰链区
重链恒定区1和2之间;易被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水解
分类及分型
根据CH不同分为五类:
CH: γ α μ δ ε Ig: IgG IgA IgM IgD IgE
亚类:IgG1~IgG4; IgA1、IgA2
根据CL不同分为两型:κ型、λ型
亚型: λ1~λ4
抗体的辅助成分
J链:将单体抗体分子连接为二聚体或多聚体
5个IgM通过二硫键连接,二硫键再与J链连接成五聚体;2个IgA由J链连接成二聚体
分泌片SP:结合与IgA二聚体上形成分泌型IgA(SIgA)
保护其铰链区不受蛋白水解酶降解,并介导其从黏膜下转运到黏膜表面
抗体分子的水解片段
木瓜蛋白酶水解片段
铰链区的N端
2Fab(抗原结合片段) Fc(可结晶片段)
胃蛋白酶水解片段
铰链区的C端
F(ab’)2和pFc’ 既保留了双价结合抗原的活性,又避免了Fc段抗原性可能引起的副作用。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第二节 抗体的多样性和免疫原性
抗体可以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自己有具有免疫原性,可以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同种型
种属型标志:存在于同种抗体分子中的抗原表位,是同一种属所有个体抗体分子共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
是指同一种属所有正常个体Ig分子共同的抗原特异性标志。 根据CH抗原表位不同:类和亚类 根据CL抗原表位不同:型和亚型
同种异型
个体型标志:存在与同种属不同个体抗体分子种的抗原表位
是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所产生的同一类型Ig,由于重链或轻链C区内一个或数个氨基酸不同,而表现出的抗原性差异。 γ链的同种异型标志:Gm α链的同种异型标志:Am κ链的同种异型标志:κm
独特型
每个抗体分子所特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
是每个Ig、TCR、BCR所特有的 抗原特异性标志,其表位又称 独特位。存在于Ig V区和TCR和 BCR的V区。 独特型-抗独特型网络作用。
第五节 人工制备抗体
(一)多克隆抗体(PcAb):由多个B细胞克隆产生的针对多种抗原表位的抗体。
(二)单克隆抗体(McAb):由单一克隆杂交瘤细胞产生的识别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同源抗体。
(三)人源化抗体:置换CDR功能区外的非人氨基酸序列。
第四节 各类抗体的特性与功能
IgG
血清含量最高的Ig。
半衰期较长,约23天。故临床上注射丙种球蛋白时,应每2~3周注射一次为宜。
出生3个月开始合成,3~5岁达成人正常水平。
可活化补体、介导调理吞噬和ADCC作用。
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
IgM
分子量最大(五聚体),激活补体能力最强。
个体发育中产生最早。通常在胚胎晚期即可生成,若脐带血中IgM升高,提示胎儿宫内感染。
体液免疫应答中产生最早。血清中检出IgM,提示近期感染,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
天然血型抗体为IgM。
IgA
分为两型:血清型(单体),分泌型IgA(二聚体)
SIgA为二聚体,有J链和分泌片。
SIgA为黏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体。
SIgA可通过初乳传递给婴儿。
IgD
mIgD可作为B细胞分化成熟的标志。
血清中含量很少。
IgE
血清中含量最低。
可介导Ⅰ型超敏反应。
第三节 抗体的功能
抗体v区的功能
抗原结合价:抗体结合抗原表位的个数
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表位。具有中和病原体或毒素、阻止病原入侵等免疫防御功能。
抗体c区的功能
激活补体
抗体与抗原结合后,暴露CH2,CH3补体结合位点,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
IgG1~3和 IgM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可激活补体经典途径;凝聚IgG4和IgA可激活补体旁路途径。
结合Fc受体
调理吞噬作用 opsonization
抗体介导的调理作用
IgG与细菌等结合后,可通过其Fc段与吞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面的IgG Fc受体结合,通过IgG Fc段的“桥联”作用,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
IgG与细菌、肿瘤或病毒感染的靶细胞结合后,可通过其Fc段与NK细胞表面的Ig Fc受体结合,增强NK细胞对靶细胞的非特异性杀伤。
介导Ⅰ型超敏反应
IgE为亲细胞抗体,其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致使其致敏,当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与致敏靶细胞表面的IgE结合,引起一型超敏反应
穿过胎盘和黏膜
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
分泌型IgA可转运到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表面
抗体antibody,抗原刺激下,由B细胞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的浆细胞产生,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 指具有抗体活性的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第五章 补体系统(complement,C)
第二节 补体激活途径
经典途径
激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IgG1-3, IgM)
激活顺序:C1→C4→C2→C3→C5~C9
活化过程
识别启动活化阶段
C1q与2个以上抗体Fc段结合,顺序活化C1r,C1s
酶促级联反应阶段
裂解后大片段叫b,小片段叫a,C2相反;C3是三种途径的聚集点。
膜攻击复合物形成阶段
C5b6789n复合物(MAC membrane attack complex)
旁路途径
替代激活途径,不依赖抗体,由微生物或外源异物直接激活C3
激活物
细菌、内毒素、酵母多糖、葡聚糖
活化过程
C3b-B因子-D因子-P因子-C56789
凝集素途径
血浆中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纤维胶元素等直接识别病原体表面糖结构,依次活化MASP,C4,C2,C3,C56789。
激活物
病原体表面糖结构
活化过程
MBL-MASP1/2-C4-C2-C3-C56789
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特点
第五节 补体与疾病的关系
遗传性补体缺损相关的疾病
补体调节蛋白基因突变或缺陷的个体易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如HAE~C1NH基因缺陷遗传性血管水肿。
膜结合型补体调节蛋白锚定蛋白基因突变或缺陷的个体业可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DAF缺陷)。该锚定蛋白的异常使膜结合补体调节蛋白不能结合在细胞膜而抑制补体激活的级联反应。
补体与感染性疾病
补体受体可作为病原微生物入侵途径
C8缺陷的个体可发生反复发作的奈瑟氏菌感染。
补体与炎症性疾病
第四节 补体的生物学意义
补体的生物功能
细胞毒作用
靶细胞表面形成MAC,细胞内外渗透压失衡引起细胞溶解;参与宿主抗细菌(G-)、抗病毒及寄生虫;抗肿瘤;病理情况下自身细胞破坏eg,血型不合的输血
调理作用
吞噬细胞表面的补体受体结合促进吞噬;机体抵御全身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
C3b/C4b促进吞噬作用
炎症介质作用
C5a,C3a,C4a具有炎症介质作用;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结合介导局部炎症;C5a趋化中粒作用很强;
清除免疫复合物
免疫黏附:C3b与循环免疫复合物结合,黏附于CR1+红细胞、血小板,从而将循环免疫复合物运送到肝脾清除
C3b/C4b促进免疫复合物清除
补体的病理生理学意义
机体抗感染防御的主要机制
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补体系统与血液中其他级联反应系统的相互作用
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和激肽系统关系密切;四个系统活化均借助丝氨酸蛋白酶结构域发挥效应;一个系统活化成分对另一系统也有效
第三节 补体激活的调节
针对经典途径前端反应的调节
C1抑制物(C1NH)、C4bp(C4结合蛋白)、DAF(衰变加速因子)
针对旁路途径前端反应的调节
P因子起正向调节作用
针对MAC的调节
保护自身细胞免受攻击的,膜反应性溶破抑制物membrane inhibitor of reactive lysis,MIRL
(一)补体的自身调控
补体片段的自行衰变。
(二)补体调节因子的调控
1.可溶性调节蛋白
(1)C1抑制物(C1INH):与C1/MASP结合,使其失活,抑制经典/MBL途径。缺乏可导致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2)C4结合蛋白(C4bp):与C2竞争结合C4b,阻断C4b2a组装或使C4b2a灭活,辅助I因子裂解液相中的C4b,抑制经典/MBL途径C3转化酶。
(3)I因子:裂解C4b,抑制C3转化酶形成。
(4)S蛋白:与C5b67结合,抑制MAC形成。
2.膜结合调节蛋白
(1)衰变加速因子(DAF):表达于所有外周血细胞、内皮细胞和各种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竞争性抑制C2与C4b结合、B因子与C3b的结合,诱导C4b2a中的C2a和C3bBb中的Bb快速解离。
(2)膜辅助蛋白(MCP):表达于多种组织细胞表面,促进I因子裂解C3b。
(3)膜反应性溶解抑制物(MIRL):阻止MAC组装,限制MAC对自身或同种细胞的溶破作用。
(4)C8结合蛋白(C8bp):抑制MAC组装及其对靶细胞的溶破作用。
(5)补体受体1(CR1):与C4b/C3b结合,阻止C4和C2结合,促进I因子对C4b的灭活。
第一节 补体的组成与生物学特性
是一组广泛存在于血清、体液及细胞表面,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包括30余种组分。 正常情况下以无活性酶原状态存在,激活后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 补体成分主要由肝脏合成;补体不稳定,容易灭活。
补体系统的组成
固有成分
经典途径C1(C1q/C1r/C1s)、C4、C2
旁路途径的B因子,D因子和备解素(properdin,P因子)
凝集素途径(MBL途径)的 MBL,MASP
补体活化的共同组分C3,C5-9
调节蛋白
调节补体激活途径中关键酶来控制补体活化强度和范围
补体受体complement receptor CR
补体的理化性质
糖蛋白;在血浆中含量稳定;补体固有成分不耐热,容易灭活
补体的代谢
来源:肝细胞和巨噬细胞主要产生补体;
补体生物合成:补体基因表达存在组织特异性,不同细胞各自调节合成;受局部组织特异因子和全身激素调节合成。
代谢快,血浆中补体每天有一半会发生更新
第六章 细胞因子cytokine CK
第一节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
概念:由多种细胞,特别是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量多肽或糖蛋白。
信息传递分子
基本特征
1、小分子可溶性蛋白质 2、高效性,低浓度就有生物学活性 3、通过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发挥作用 4、可诱导产生,且合成具有自限性 5、半衰期短 6、效应范围小
作用方式
自分泌 旁分泌 内分泌
功能特点
多效性
重叠性
协同性
拮抗性
网络性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种类
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 IL
介导白细胞间或白细胞与其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目前已发现1-37
单核-巨噬细胞:1,6,8,12(1+6=发热+炎症反应;8=吸引激活中粒;12=促进Th0转化为Th1);Th1细胞:2(促进T细胞增殖分化);Th2细胞:4,5,10(4+5=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诱导产生抗体-4为IgE, 5为IgA;10=抑制细胞免疫,上调体液免疫)
干扰素(interferon,IFN)
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功能。最早发现的ck,也是最早用于临床的,例如肝炎的治疗。
Ⅰ型 (IFN-α、β)
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产生
抗病毒、抗肿瘤作用为主 (诱导宿主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干扰病毒复制;增强NK细胞、巨噬细胞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
Ⅱ型(IFN-γ)
由活化的Th1细胞产生
免疫调节作用为主(增强细胞免疫功能,负性调节体液免疫应答)
3型
由DC细胞产生
肿瘤坏死因子(TNF)
分类
TNF-α(恶液质素):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
TNF-β(淋巴毒素):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主要为Th1细胞)
作用
直接或间接的杀/抑瘤作用;
局部炎症反应;
直接作用或刺激巨噬细胞释放IL-1、IL-6间接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
集落刺激因子(CSF)
概念:可选择性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阶段造血干细胞定向增生分化、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不同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
种类
干细胞生成因子(SCF)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红细胞生成素(EPO)
趋化因子(chemokine)
具有趋化功能;分为4个亚家族(根据靠近氨基端C的个数);
CC亚家族: MCP-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CXC亚家族:IL-8(趋化中性粒细胞)
C亚家族:淋巴细胞趋化蛋白(LTN)
CX3C家族:分型素(FKN)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
促进相应细胞生长和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免疫抑制调节剂。与IL-10均为负调节作用。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表皮生长因子EGF
第五节 细胞因子与疾病
(一)纤维化:
TGF-β与炎症反应后的组织纤维化
(二)传染性疾病:
IFN-α用于治疗肝炎、人毛细胞白血病、AIDS等
(三)炎症性疾病:
TNF-α/重组IL-1R拮抗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第四节 细胞因子的免疫学功能
(一)调节固有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的主要功能主要是参与早期抗感染、抗肿瘤、并承担抗原提呈功能。
IL-1、IL-6、TNF-α:炎症反应。 IL-2、IFN-γ:激活巨噬细胞、NK细胞功能。
(二)调节适应性免疫应答
(三)刺激造血细胞分化发育
(四)细胞毒效应
TNF-α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
IL-2、IFN-γ、TNF-β可通过活化T细胞表达的FasL可结合靶细胞上的Fas,诱导其凋亡。
(五)促进损伤修复
TGF-β刺激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促进损伤组织修复,也可以促进纤维化的形成。
VEGF促进血管和淋巴管生成。
第三节 细胞因子受体
均为跨膜分子,包括胞膜外区,跨膜区,胞质区
分类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受体
造血因子家族受体
干扰素家族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
趋化因子受体
受体共有链
许多细胞因子受体共用亚单位导致细胞因子功能的重叠。
IL-2受体γ链(γC)为IL-2R、IL-4R、IL-7R、IL-9R和IL-15R共用。其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IL-2受体γ链基因缺陷,导致X-性连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X-SCID)
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细胞因子诱饵受体和细胞因子受体拮抗剂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一、基本概念
(一)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在组织细胞表面存在的一组能引起强烈而迅速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系统。
(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是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群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具有控制同种移植排斥反应、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等复杂功能。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又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人类MHC又称为HLA复合体。
小鼠MHC称为H-2复合体。
MHC分子的主要生理功能为: 提呈抗原肽 ↓ 激活T细胞 ↓ 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二、HLA复合体及其产物
(一)HLA复合体的定位和结构
HLA复合体位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全长3600kb,共有224个基因座位(其中128个为功能性基因,96个为假基因)。
分为三个区域,即Ⅰ类基因区、Ⅱ类基因区、Ⅲ类基因区。
(二)HLA复合体的分类
经典HLAⅠ类和Ⅱ类基因 HLA-Ⅰ类基因 HLA-Ⅱ类基因 位置 远离着丝点 近着丝点 座位/亚区 B、C、A DP、DQ、DR 编码产物 HLAⅠ类分子α链 HLAⅡ类分子
免疫功能相关基因 位置 名称 编码产物的主要功能 Ⅰ类基因区 HLA-E、HLA-G等 免疫应答负调节 Ⅱ类基因区 PSMB、TAP、DM等 参与抗原加工提呈 Ⅲ类基因区 C4、C2、B因子 参与补体级联反应 Ⅲ类基因区 TNF、HSP等 参与炎症反应
(三)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
1.多基因性:同一个体,MHC由多个基因组成
2.多态性:群体中,染色体同一基因座位上存在多个复等位基因,但对不同个体而言在一个基因座位只能选择两个复等位基因。
三、HLAⅠ类抗原
分子结构
HLAⅠ类分子由重链(α链)、轻链(β2微球蛋白,β2m)组成。
α链为经典HLAⅠ类基因编码的产物;
β2m则由第15号染色体上相应基因编码。
分布
分布体内所有有核细胞和血小板表面。
主要功能
识别和提呈内源性抗原肽,与辅助受体CD8结合,激活CD8+Tc细胞。
肽结合区(α1、α2结构域):结合内源性抗原肽;决定HLAⅠ类分子多态性;
Ig样区(α 3、β2m):α3结构域结合CTL细胞表面CD8分子;β2m维持HLAⅠ类分子结构稳定性;
跨膜区:锚定
胞质区:信息传递
五、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一)HLA与同种器官移植:HLA-A、B,HLA-DR
(二)HLA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三)HLA与疾病相关性:
HLA-B27与强直性脊柱炎
(四)HLA与法医学:
HLA高度多态性:用于个体识别 HLA单倍型遗传:用于亲子鉴定
四、HLAⅡ类抗原
分子结构
HLAⅡ类分子由α链、β链以非共价键连接组成。均为经典HLAⅡ类基因编码产物。
分布
仅表达于专职APC(B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活化T细胞。
主要功能
识别和提呈外源性抗原肽,与辅助受体CD4结合,激活CD4+Th细胞。
肽结合区(α1、β1结构域):结合外源性抗原肽;决定HLAⅡ类分子多态性;
Ig样区(α2、β2结构域):β2结构域结合Th细胞表面CD4分子;
跨膜区:锚定
胞质区:信息传递
二者区别总结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一、白细胞分化抗原
主要是指造血干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淋巴细胞及其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志。
广泛分布于淋巴细胞、造血细胞和非造血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 多数为跨膜糖蛋白。
CD2(IFA-2: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2、SRBC受体)
配体为LFA-3
增强T细胞与APC或靶细胞间黏附。
存在于所有T细胞表面
CD3:
形成TCR-CD3复合体,转导活化信号
TCR胞内段短,不足以传递信息,所以需要CD3
CD4:
为CD4+T细胞识别外源性抗原的辅助受体。
也是HIV的受体。
CD8:
为CD8+T细胞识别内源性抗原的辅助受体。
CD19:
为B细胞活化的辅助受体
CD21:
为补体受体2或EB病毒受体
是补体C3d受体,
参与B细胞对补体结合抗原的识别。
CD28:
配体为APC上的B7分子,转导T细胞活化的协同刺激信号。
CD79a/CD79b:
表达在B细胞表面,转导抗原刺激的信号。
CD152(CTLA-4):
表达于活化T细胞,抑制T细胞活化。
机制:CD28竞争性的与B7分子结合,而CD152与B7结合的能力要强
CD154:
表达于活化CD4+T细胞表面的CD40L,提供B细胞活化第二信号。
CD40与CD40L互为配受体,提供B细胞活化第二信号。
T细胞活化的重要协同刺激信号是CD28和B7分子,
二、黏附分子
是一类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糖蛋白。
黏附分子以受体-配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使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发生黏附,参与细胞识别,细胞活化和信号转导,细胞增殖和分化,细胞伸展与移动,是免疫应答、炎症发生、凝血、肿瘤转移以及创伤愈合等一系列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分子基础。
(一)种类
1.整合素:
如LFA-1(CD11a/CD18),其配体为ICAM-1,为T细胞活化提供协同刺激信号。
2.选择素:
:L-选择素、P-选择素、E-选择素。在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炎症发生及淋巴细胞归巢中发挥重要作用。
黏蛋白样血管地址素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钙黏蛋白
(二)共性
均为跨膜糖蛋白,通过配-受体结合发挥作用。
静止细胞表达量少且亲和力低,黏附分子间可相互作用,且作用可逆。
(三)功能
1.提供T、B细胞活化时的协同刺激信号;
2.介导炎症过程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
3.介导淋巴细胞归巢。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基本概念
(一)定义
自身免疫:是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细胞或自身成分所发生的免疫应答,存在于所有个体。
(二)主要特点
1.患者体内可检测到针对自身抗原的自身抗体或自身反应性T细胞;
2.对自身细胞或成分的适应性免疫应答造成损伤或功能障碍;
3.病情转归与自身免疫反应强度密切相关;
4.易反复发作,慢性迁延。
(三)分类
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胰岛素依赖糖尿病、桥本甲状腺炎、Graves病、重症肌无力
器官非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
二、自身免疫的组织损伤机制
(一)自身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机制:Ⅱ型、Ⅲ型超敏反应
1.针对血细胞的抗体: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2.针对细胞表面受体的自身抗体:
(1)激动型抗受体自身抗体:甲状腺功能亢进
(2)阻断型抗受体自身抗体:重症肌无力
3.细胞外成分自身抗体: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4.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SLE
(二)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机制:自身反应性CD8+ CTL和CD4+ Th细胞造成自身细胞的免疫损伤。
如:胰岛素依赖糖尿病、多发性硬化
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诱因
(一)隐蔽抗原的释放
(二)自身抗原的改变
(三)分子交叉模拟
(四)表位扩展:优势表位和隐蔽表位
(五)免疫调节异常:Treg的免疫抑制功能异常
(六)遗传因素:HLA-B27与强直性脊柱炎;HLA-DR3与重症肌无力、SLE
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一)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FK506 皮质激素
(二)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抗体或阻断剂 TNF-α单抗、IL-1受体拮抗蛋白用于治疗类风性关节炎。
免疫细胞
一、T淋巴细胞
(一)T细胞表面标志及其功能
1. TCR-CD3复合物
TCR(T细胞抗原受体)
TCRαβ:特异性识别抗原提(递)呈细胞或靶细胞表面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
TCRγδ
CD3分子
结构:六条(五种)肽链,与TCR组成复合物。
胞浆区有ITAM。
作用:转导T细胞活化信号;
所有T细胞的表面标志。
2.CD4分子和CD8分子(T细胞辅助受体
作用:辅助TCR识别抗原,参与T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
CD4分子:表达在Th细胞表面,与APC上MHCⅡ类分子的β2结构域结合;也是HIV gp120的受体。
CD8分子:表达在CTL细胞表面,与APC上MHCⅠ类分子的α3结构域结合。
双信号学说:初始T细胞活化需要双信号作用
第一信号(特异性信号):
TCR-CD3 + CD4/CD8 与 抗原肽-MHC
第二信号(协同刺激信号):
Th细胞与APC表面协同刺激分子
3.协同刺激分子(共刺激分子)
(1)CD28
配体:B7(CD80/CD86)
作用:诱导产生共刺激信号。
(2)CTLA-4(CD152)
表达细胞:活化T细胞(时相晚于CD28)
结构特点:胞浆区有ITIM。
作用:抑制T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
配体:B7(高亲和力)
(3)ICOS:表达于活化T细胞
配体:ICOSL/B7-H2
作用:在CD28之后起作用,促进T细胞增殖。
(4)PD-1:表达于活化T细胞
配体:PD-L1/PD-L2
作用:抑制T、B细胞增殖。
(5)CD2(LFA-2)
配体:LFA-3
作用:T细胞活化的协同刺激信号。
(6)CD40L(CD154):表达于活化CD4+T细胞
配体:CD40
作用:促进APC/T细胞活化;
参与TD-Ag诱发的B细胞应答。
(7)LFA-1:配体为ICAM-1
(二)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1.按增殖分化阶段分:
初始T细胞 ↓抗原 活化T细胞 ↙ ↘ 效应T细胞 记忆T细胞
2.按TCR类型分:
αβT细胞
外周血中绝大多数T细胞都是该型。 极大多态性,可识别多种抗原。
γδT细胞
主要分布于皮肤、黏膜上皮组织 较少多态性,只能识别CD1分子提呈的脂类 主要在黏膜免疫中起作用。
二者区别
3.按CD分子分:
CD4+T细胞(CD3+CD4+ CD8- );
表达于60%~65% αβT细胞;
识别抗原受MHCⅡ类分子限制;
主要为Th细胞(辅助T细胞)
CD8+T细胞(CD3+CD8+ CD4- );
表达于30%~35% αβT细胞。
识别抗原受MHCⅠ类分子限制。
主要为Tc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
4、按功能分
Th(辅助性T细胞)
Tc (CTL)(细胞毒性T细胞)
直接特异杀伤靶细胞
释放细胞毒性物质(穿孔素、颗粒酶)
大量表达FasL、分泌TNF,与靶细胞表面的Fas、TNFR 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杀伤靶细胞后自身不损伤,可反复杀伤靶细胞。
Treg细胞(调节性T细胞)
Treg(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Foxp3+
自然调节T细胞(nTreg):直接从胸腺中分化而来,占外周血CD4+细胞的5%~10%。主要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应答,参与肿瘤发生和诱导移植耐受。
诱导性调节T细胞(iTreg):又称适应性调节T细胞。来自初始CD4+T细胞。
五、其他免疫细胞
(一)单核巨噬细胞
功能:1.吞噬杀菌:直接吞噬、调理吞噬、ADCC
2.抗原提呈
3.产生促炎细胞因子(TNF、IL-1、IL-6)
(二)中性粒细胞:直接吞噬、调理吞噬
(三)嗜酸性粒细胞:促发过敏反应
(四)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Ⅰ型超敏反应
四、抗原提(递)呈细胞(APC)
(一)概念
指能够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递呈给T淋巴细胞的一类细胞。
(二)种类
专职APC:组成性表达MHCⅡ类分子的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
1.树突状细胞(DC)
是体内功能最强的APC。
可强烈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是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始动者。
DC来源分为髓系DC和淋巴系DC。
根据分化成熟状态不同,分为非成熟DC与成熟DC。DC在成熟过程中同时由外周组织通过淋巴管和/或血循环迁移入外周淋巴结,在其中激活T细胞应答。
2.单核-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来源于骨髓前体细胞,
进入血液数小时后移行到全身组织器官分化为巨噬细胞。
表达多种表面受体(补体受体、Fc受体、模式识别受体等)识别病原体的共有成分,介导固有免疫应答;同时分泌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参与炎症反应。
3.B细胞
无吞噬功能。
主要通过膜表面受体BCR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或通过胞饮作用摄取抗原,在胞内加工处理后提呈给CD4+Th细胞。
非专职APC:诱导后表达MHCⅡ类分子的内皮/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
(三)APC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
外源性抗原:来自于APC之外的抗原,如被吞噬的细胞、细菌、蛋白质抗原等。
内源性抗原:靶细胞内合成的抗原,如被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肿瘤细胞内合成的肿瘤抗原等。
3.抗原的交叉提呈 外源性抗原也可由MHCⅠ类分子提呈给CD8+T细胞; 内源性抗原也可由MHCⅡ类分子提呈给CD4+T细胞。 不是抗原提呈的主要方式。
三、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是一类可非特异性直接杀伤肿瘤和病毒感染靶细胞的固有免疫淋巴细胞。
(一)NK细胞的表面标志
TCR-、mIg-、CD56+、CD16+
NKp30、44、46
(二)NK细胞的杀伤活化和杀伤抑制受体
1.识别HLAⅠ类分子的活化性或抑制性受体
(1)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
活化性受体:KIR2DS/3DS
抑制性受体:KIR2DL/3DL
(2)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KLR)
活化性受体:CD94/NKG2C
抑制性受体:CD94/NKG2A
2.识别非HLAⅠ类分子的活化性受体
(1)NKG2D:识别的配体为肿瘤或病毒感染细胞上的HLAⅠ类链相关分子(MIC A/B)
(2)NCR(自然细胞毒性受体):是NK细胞特有的标志。包括NKp46/30/44,识别配体不清。
3.KIR和KLR的作用和意义
生理情况下,自身组织细胞上HLAⅠ类分子表达正常,抑制性受体与之结合,占主导作用,不产生杀伤作用。
病理情况下,靶细胞上HLAⅠ类分子表达下降或缺失,KIR和KLR失去识别“自我”能力,此时NK识别非HLAⅠ类分子的杀伤活化受体发挥杀伤作用。
(三)NK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与CTL不同:NK细胞为非特异性杀伤
通过穿孔素/颗粒酶途径和Fas/FasL途径杀伤靶细胞,并通过FcγRⅢ发挥ADCC作用杀伤靶细胞,在抗肿瘤、早期抗病毒或胞内寄生菌感染的免疫应答中发挥非常重要作用。
二、B淋巴细胞
(一)B细胞表面标志及其功能
1. BCR复合物
BCR(B细胞抗原受体): 为B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Ig),是B细胞表面的特征性标志。 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
Igα/Igβ (CD79a/CD79b):传递B细胞活化信号。
2.B细胞共受体(CD19-CD21-CD81复合物)
提高B细胞对抗原刺激的敏感性。
CD19传递活化信号;
CD21结合C3d;CD21也是EB病毒受体。
3.协同刺激分子(共刺激分子)
定义:为表达于APC、T、B细胞表面的黏附分子。
B细胞活化需要双信号作用
第一信号(特异性信号):BCR-Igα/Igβ与抗原
第二信号(协同刺激信号):Th细胞与B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
(1)CD40
配体:活化T细胞表面的CD40L
作用:产生B细胞活化第二信号
(2)CD80/CD86(B7.1/B7.2)
静息B细胞不表达/低表达,活化B细胞表达增强。
配体:CD28、CTLA-4
作用:提供T细胞活化第二信号
(3)其他黏附分子
ICAM-1、LFA-1
4.其他表面分子
CD20:B细胞特异性标志,表达于除浆细胞外的B细胞;
CD22:B细胞抑制受体,负调节CD19/CD21/CD81共受体。
(二)B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B-2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中和作用
调理作用
发挥溶细胞或溶菌作用
ADCC作用
递呈可溶性抗原
免疫活性细胞:指具有特异性免疫识别功能,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即T细胞(αβT细胞)和B细胞(B2细胞)。
免疫耐受
一、基本概念
(一)免疫耐受:
免疫抑制是一种抗原非特异的免疫不应答或低应答状态。
免疫耐受只对特定的抗原不应答,并不影响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整体功能。
是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某种抗原作用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
(二)中枢免疫耐受
是指在胚胎发育阶段及出生后免疫细胞的中枢发育过程中,尚未成熟的T与B细胞接受自身抗原刺激后形成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
(三)外周免疫耐受
是指成熟的T及B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中与外源性抗原或自身抗原结合相互作用后形成的免疫不应答状态。
二、免疫耐受的形成
(一)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
1.抗原因素:
抗原的持续存在是维持免疫耐受状态的重要条件。
抗原性状:小分子可溶性、非聚合状态的抗原多为耐受原。
抗原的注射途径:静脉注射最易;腹腔次之;皮下和肌肉最难。
抗原决定基的特点: 表面有许多相同决定基的抗原分子易成为耐受原。
抗原剂量: TD抗原无论剂量高低均可诱导T细胞耐受; TI抗原只有在高剂量时才能诱导B细胞产生免疫耐受;
低带耐受;
高带耐受。
2.机体因素:
免疫系统的发育程度
胚胎期最易诱导,新生期次之,成年期较难。
动物种属和品系:
大小鼠胚胎期及新生期均易诱导耐受;兔、有蹄类和灵长类胚胎期易诱导耐受。
免疫抑制措施的联合应用
全身淋巴组织射线照射或免疫抑制剂等有利于诱导耐受。
三、免疫耐受与临床
1.建立免疫耐受:
防治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移植排斥反应。
(1)耐受原的持续存在。 (2)口服或静脉注射抗原。 (3)移植骨髓及胸腺诱导基因嵌合。 (4)通过iDC诱导Treg进而诱导免疫耐受。
2.打破免疫耐受
治疗肿瘤和慢性病毒感染。
(1)清除耐受原。 (2)改变耐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和方式。 (3)上调DC成熟度和APC功能。 (4)细胞因子的合理使用:IFN-γ、GM-CSF。
超敏反应
一、基本概念
超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介导成分 类 型 名 称 抗体 Ⅰ型超敏反应 速发型 Ⅱ型超敏反应 细胞毒型、细胞溶解型 Ⅲ型超敏反应 免疫复合物型 T细胞 Ⅳ型超敏反应 迟发型
二、Ⅰ型超敏反应
主要特点:1.发生快(速发型超敏反应); 2.主要由特异性IgE介导; 3.无补体参与,一般不伴有组织损伤; 4.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变应原:药物或化学物质;吸入性变应原(花粉、尘螨、动物皮毛);食物变应原等。
发生机制:变应素为IgE
1.致敏阶段: 变应原初次进入机体→IgE→Fc段与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表面IgE FcR结合→机体致敏子主题
2.激发阶段: 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与致敏靶细胞上的IgE结合→IgE FcR交联,激活细胞→脱颗粒释放介质和新介质合成。
生物活性介质包括: 预贮备介质:组胺、激肽原酶(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被激活后释放) 新合成介质:白细胞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前列腺素、细胞因子。(较预储备介质发挥作用相对晚,持续时间长)
3.效应阶段: 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 平滑肌收缩 腺体分泌增加
临床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药物过敏性休克:青霉素
青霉素本身在液体当中就会缓慢水解,且青霉素水解成分要比青霉素本身变应原性更强,所以青霉素要现用现配,以避免出现超敏反应
第一次应用,不等于第一次接触,所以要做皮试
2.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流清水鼻涕)、过敏性哮喘
3.消化道过敏反应:过敏性胃肠炎(腹痛腹泻)
4.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风团,皮肤瘙痒红肿,是由于组胺的作用)、特应性皮炎(湿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Ⅰ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1.避免接触变应原:变应原皮肤试验
2.特异性变应原脱敏疗法:对已查明变应原如花粉、尘螨等,可采用小剂量、间隔较长时间、反复多次皮下注射相应变应原的方法进行脱敏治疗。
3.药物治疗
(1)抑制生物活性介质合成和释放药:
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生成
色甘酸二钠:稳定肥大细胞膜
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和前列腺素E:可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促进cAMP合成→胞内cAMP升高→抑制靶细胞脱颗粒
甲基黄嘌呤、氨茶碱:抑制磷酸二酯酶→阻止cAMP分解合成→胞内cAMP升高→抑制靶细胞脱颗粒
(2)生物活性介质拮抗药:
苯海拉明、扑尔敏、异丙嗪:抗组胺药
阿司匹林:激肽拮抗剂
(3)过敏性休克抢救药: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
肾上腺素:解痉、收缩毛细血管升高血压。
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维生素C:解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皮肤黏膜炎症反应。
Ⅳ型超敏反应
是由抗原诱导的T细胞免疫应答。效应T细胞与特异性抗原结合后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常在接触相同抗原后24~72h出现炎症反应,又称迟发型超敏反应。
临床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结核菌素反应:
2.接触性皮炎:
Ⅲ型超敏反应
是由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多处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并在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嗜碱性粒细胞等效应细胞参与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机制
临床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局部免疫复合物反应:局部反复注射胰岛素、抗毒素等可在局部出现红肿、出血和坏死等炎症反应。
2.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发生于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2~3周。
Ⅱ型超敏反应
是由IgG或IgM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作用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和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临床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输血反应:多发生于ABO血型不符的输血。IgM
2.新生儿溶血症:母子间Rh血型不符引起。
血型为Rh-的母亲因输血、流产或分娩过Rh+的胎儿时,Rh+ RBC进入体内产生了抗Rh抗体(IgG类)。当再次妊娠时且胎儿血型为Rh+时,母体内Rh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引起流产或发生新生儿溶血症。
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抗红细胞抗体产生
药物可以引起,甲基多巴,长期服用,改变rbc表面抗原
4.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药物吸附到血细胞表面):药物性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由抗基底膜Ⅳ型胶原自身抗体引起。
6.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病):抗体刺激型 患者血清中含有TSH受体的自身抗体,作用类似于TSH,引起甲亢。
抗感染免疫
一、概述
免疫系统针对感染性病原体(细菌、病毒等)诱导的旨在清除病原体的免疫应答称为抗感染免疫。
感染性病原体因其寄生的部位分为胞内感染病原体和胞外感染病原体。
二、针对细胞外病原体的效应机制
(一)抗细菌固有免疫应答:主要依赖补体、肥大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小吞噬细胞)等。
(二)抗细菌适应性免疫应答:Th2应答对清除胞外菌感染很关键:①诱导抗体中和细菌和毒素;②促进吞噬杀菌。
(三)抗寄生虫免疫:Th2、IgE、嗜酸性粒细胞、补体经典途径损伤寄生虫。
三、针对细胞内病原体的效应机制
(一)抗病毒免疫:
1.抗病毒固有免疫:IFNα/β、NK细胞
2.抗病毒适应性免疫:①病毒特异性CTL是清除病毒的关键;②Th1作用;③病毒特异性B细胞和抗体。
(二)抗胞内菌感染免疫:Th1、CTL。
四、病原体的免疫逃逸机制
(一)抗原性的变化:如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
(二)持续性感染:HBV通过典型的持续性感染逃避免疫攻击。
(三)免疫抑制:
①抵御吞噬细胞的吞噬杀菌、杀病毒功能:如肺炎球菌的荚膜;
②干扰宿主的抗原递呈;
③干扰抗感染细胞因子、补体功能;
④直接杀伤免疫细胞:如HIV感染CD4+Th细胞。
免疫缺陷病
一、基本概念
(一)定义
免疫缺陷病是免疫系统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损害而使免疫细胞的发育、增殖、分化和代谢异常并导致免疫功能不全所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二)分类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三)特点
1.易感染:
B细胞、吞噬细胞或补体缺陷者易患化脓性细胞感染;细胞免疫缺陷者主要易患病毒、真菌、胞内寄生菌和原虫引起的感染;
2.易患肿瘤
3.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二、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一)B细胞缺陷:反复感染
1.X-性连锁低丙球血症
2.选择性IgA缺乏症
3.高IgM综合征
(二)T细胞缺陷
DiGeorge综合征: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三)联合免疫缺陷: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综合征(SCID):
IL-2Rγ链基因突变使T细胞发育停滞于pro-T阶段、B细胞和NK细胞发育受阻。
X-性连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四)吞噬细胞缺陷
慢性肉芽肿病:还原型辅酶Ⅱ氧化酶系统基因缺陷
白细胞黏附缺陷:整合素β2亚单位基因表达障碍
(五)补体系统缺陷
C3缺陷:严重的致死性化脓菌感染
C1-INH缺陷: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三、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HIV感染和破坏CD4+T细胞引起的细胞免疫严重缺陷,导致以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和神经系统病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肿瘤免疫
一、肿瘤抗原
(一)定义:是指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肿瘤细胞异常或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的总称。
(二)分类
1.肿瘤特异性抗原:
2.肿瘤相关抗原:肝癌:甲胎蛋白(AFP);结肠癌:癌胚抗原(CEA)
3.病毒肿瘤相关抗原:EB病毒与鼻咽癌
二、肿瘤免疫的效应机制
1.NK细胞: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早期)
2.巨噬细胞:抗原递呈,杀伤肿瘤
3.CD8+CTL:是抗肿瘤免疫最重要的杀伤细胞。
4.CD4+Th: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如IL-2、IFN-γ以及诱导活化CD8+CTL进行抗肿瘤免疫应答。
5.体液免疫通常仅在某些情况下起协同作用。
三、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1.肿瘤细胞的抗原缺失和抗原调变
2.肿瘤细胞MHCⅠ类分子表达低下
3.肿瘤细胞缺乏共刺激信号:很少表达B7分子(即CD80和CD86)
4.肿瘤细胞的凋亡抵抗作用:无Fas分子
四、肿瘤的免疫治疗
(一)肿瘤的主动免疫治疗:指给机体各种肿瘤疫苗(肿瘤细胞、肿瘤蛋白抗原、基因疫苗等),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
HPV疫苗用于预防宫颈癌。
(二)肿瘤的被动免疫治疗:指给机体输注外源性的免疫效应物质包括抗体、细胞因子、免疫效应细胞等使产生抗肿瘤作用。
如:靶向HER-2的基因工程抗体治疗乳腺癌
靶向CD20的基因工程抗体治疗B细胞淋巴瘤
LAK(细胞因子激活的免疫效应T细胞)
TIL(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
(三)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卡介苗
移植免疫
一、基本概念
(一)定义:移植指用异体(或自体)正常细胞、组织、器官置换病变的或功能缺损的细胞、组织、器官,以维持和重建机体生理功能。
(二)分类
1.自体移植
2.同种异基因移植:临床移植多属此类。
3.异种移植
二、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及机制
(一)宿主抗移植物反应
1.超急性排斥反应
发生时间:移植术后24h内
发生机制:当移植物与受者血管接通后,受者体内预存的针对供者同种异型抗原的抗体(ABO血型抗体或HLA抗体)与移植物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抗原结合,激活补体系统和凝血系统,引起出血、水肿、血栓形成等,导致移植器官急性坏死。
预存抗体来自:
供受者之间ABO血型不合;
受者反复多次输血、妊娠、长期血液透析或再次移植。
处理:重新移植
预防:ABO血型配型、细胞毒试验
2.急性排斥反应
最常见的排斥反应
发生机制:以细胞免疫应答为主,移植物中出现大量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①CD4+Th1细胞介导迟发型超敏反应;②CTL杀伤作用;③激活的巨噬细胞、NK细胞。
发生时间:移植后数天~数周左右
处理:使用免疫抑制剂
3.慢性排斥反应
发生时间:移植后数周、数月至数年
发生机制:由于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慢性排斥损伤,导致移植物发生纤维化,进行性功能减退。
①CD4+T细胞介导迟发型超敏反应;
②急性排斥反应反复发作,导致血管平滑肌增生、间质纤维化、血管壁炎性细胞浸润。
(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
如:骨髓移植。
移植物中成熟T细胞被宿主异型组织相容性抗原激活,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并随血循环游走至受者全身,对宿主组织或器官发动免疫攻击。
三、延长移植物存活的措施
(一)加强组织配型:ABO血型和HLA配型
1.检测受者血清中预存的HLA抗体:取供者淋细胞和受者血清进行细胞毒试验。
2.交叉配型:将供者和受者细胞互为反应细胞,进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检测同种抗原的差异。
(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1.化学类:糖皮质激素 + 环孢素A + 环磷酰胺
2.生物制剂:抗CD3、CD4、CD8单抗,抗IL-2Rα链单抗。
免疫学检测技术
一、抗体的检测及应用抗体进行的检测
(一)概念
利用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性,对抗原或抗体进行定性、定量检测。
(二)血凝抑制试验
可定量检测流感病毒中和抗体。
流感病毒包膜上血凝集素可凝集红细胞,血凝集素中和抗体可抑制这种凝集。
(三)凝集反应和血型鉴定
颗粒性抗原 + 相应抗体 → 凝集
1.直接凝集反应:
玻片法:抗体 → 抗原?(如:人类ABO血型鉴定;菌种鉴定)
定性实验
试管法:抗原 → 抗体?(如:肥达反应(诊断伤寒、副伤寒)
半定量实验
2.间接凝集反应:
将可溶性抗原/抗体吸附于载体(红细胞或乳胶颗粒)+ 相应抗体/抗原→间接凝集
如:将人IgG吸附在乳胶颗粒上的类风湿因子检测。
反向间接凝集:已知抗体吸附在载体上的凝集。如Rh血型不符时检测患者抗红细胞Rh抗原IgG。
(四)免疫荧光
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体/抗原分子检测相对应的抗原/抗体分子的技术。用于CD分子鉴定、细胞蛋白定位等。
常用荧光素: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藻红蛋白(PE)
(五)放射免疫 放射性核素标记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用于激素等微量物质的检测。
(六)酶免疫
1.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将抗原或抗体与固相载体(常为聚苯乙烯板)结合,然后加入待测抗体或抗原,最后以酶标抗体和底物进行检测的技术。用于抗原或血清抗体的定量检测。
2.免疫组化:用标记特异性抗体在组织细胞原位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和酶-底物的显色反应,对细胞中的抗原进行定位、定性检测的方法。
(七)免疫电镜
免疫化学技术与电镜技术结合,在超微结构水平观察抗原、抗体结合定位的方法。
(八)免疫沉淀
用特异性抗体自细胞裂解液中分离特异性蛋白抗原的方法。
(九)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
用抗体检测蛋白质的分子量和抗原特异性的方法。
二、免疫细胞的分离
(一)Ficoll-hypaque离心法:
即葡聚糖-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常用于分离制备单个核细胞(PBMC)。
(二)磁珠分离法:利用免疫磁珠对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进行分离纯化。如抗CD4磁珠
(三)流式细胞术(FCM):用荧光激活细胞分类仪通过荧光素标记单克隆抗体结合细胞表面CD分子而对细胞进行分类和定量的检测方法。
流式细胞术可用于鉴定、分离不同细胞。
三、免疫细胞的特异性、数量和功能检测
(一)流式细胞术:
(二)T细胞增殖试验:观察在有丝分裂原(PHA、ConA)或特异性抗原刺激下T细胞的增殖反应,测定细胞免疫功能。
1.3H-TdR掺入法:液体闪烁仪检测
2.MTT比色法:操作简便,无放射性污染。
(三)细胞毒试验:检测CTL、NK细胞杀伤靶细胞活性的细胞学技术。如Cr51释放法。
(四)细胞凋亡检测:
1.琼脂糖凝胶电脉法:呈现梯状DNA区带图谱
2.FACS法:出现亚二倍体峰
3.TUNEL法:可以荧光定位显示凋亡细胞
(五)芯片技术:DNA芯片和蛋白质芯片
(六)细胞因子的生物活性检测
1.细胞增殖法:IL-2依赖的细胞株检测IL-2活性
2.细胞病变抑制法:增殖的病毒可引起细胞病变。干扰素可抑制这种病变。
免疫学防治
一、免疫治疗
(一)概念:针对机体免疫低下或亢进状态,人为地增强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治疗方法。
(二)免疫治疗的分类及应用
1.以抗体为基础的免疫治疗
(1)抗感染免疫血清:抗毒素血清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细胞外毒素所致疾病;人免疫球蛋白制剂用于治疗丙种球蛋白缺乏症和预防麻疹、传染性肝炎等。
(2)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
抗CD3单抗:防止移植排斥反应
抗CD20单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
2.以细胞因子及其拮抗剂为基础的免疫治疗
(1)重组细胞因子:用于肿瘤、感染、造血障碍等疾病的治疗。
GM-CSF:治疗各种粒细胞低下;
EPO:治疗肾性贫血
(2)细胞因子拮抗疗法:
TNF-α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重组可溶性IL-1受体:抑制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3.以造血干细胞移植为基础的免疫治疗
干细胞具有多种分化潜能,自我更新能力很强的细胞,在适当条件下可被诱导分化为多种组织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癌症、造血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重要治疗手段。
4.免疫抑制剂:
常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病和防治移植排斥反应。
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环孢素A、FK-506。
二、免疫预防
(一)人工免疫的概念:人为地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包括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
1.人工主动免疫:用疫苗接种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预防感染的措施。
2.人工被动免疫:给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因子的制剂,以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
(1)抗毒素:
(2)人免疫球蛋白制剂:紧急预防甲肝、麻疹、脊髓灰质炎等病毒感染。
(3)细胞因子与单克隆抗体
(二)疫苗的应用:计划免疫
(三)疫苗的主要种类
1.灭活疫苗:伤寒、百日咳、乙脑等灭活疫苗
2.减毒活疫苗:卡介苗、麻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减毒活疫苗。
3.类毒素疫苗: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
4.亚单位疫苗:采用病原体能引起保护性免疫应答成分制成的疫苗。如乙肝亚单位疫苗。
5.耦联疫苗:将细菌荚膜多糖(TI-Ag)化学连接于白喉类毒素(蛋白质载体),能引起T、B细胞的联合识别,产生IgG,提高免疫效果。
如:b型流感杆菌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6.基因工程疫苗:采用重组DNA技术和细菌发酵或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的蛋白多肽类疫苗。
黏膜免疫系统
一、基本概念
(一)黏膜免疫
黏膜免疫是人体重要的防御屏障。主要指分布在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和外分泌腺等黏膜组织内的淋巴组织及免疫活性细胞共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免疫应答(黏膜SIgA和黏膜细胞免疫)网络。
(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指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的派氏集合淋巴结及阑尾等。是发生局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部位。
二、黏膜免疫系统的细胞和分子
MALT主要包括肠相关淋巴组织、鼻相关淋巴组织和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等。
(一)细胞
1.M细胞:是肠道黏膜上皮细胞间的一种特化抗原转运细胞。
2.上皮细胞间淋巴细胞:
(二)分子:SIgA
三、黏膜免疫的功能
(一)诱导免疫耐受
黏膜免疫是诱导对食物等的特异性口服抗原耐受的重要机制。人工诱导对过敏原的口服耐受可用于治疗食物过敏、哮喘等。
(二)抗感染
1.产生SIgA。
2.黏膜局部的抗感染免疫屏障。
免疫应答
一、基本概念
(一)免疫应答
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子,发生活化、增殖、分化,并发挥以清除抗原为主的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二)免疫应答的类型
固有免疫应答:是指机体遇到病原体后,迅速(96小时内)发挥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针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应答(B细胞介导)
细胞免疫应答(T细胞介导)
(三)免疫应答发生在外周免疫器官/组织
识别阶段:在抗原处理和递呈后进行。
活化阶段:T或B细胞在识别抗原后,经复杂的信号传递被激活、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效应分子(细胞因子、抗体)。
效应阶段:效应分子和效应细胞将抗原物质清除。
二、固有免疫应答
(一)概念
是生物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入侵病原体迅速发挥的非特异抗感染效应,并通过递呈抗原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亦可清除体内损伤、衰老或畸变细胞的一系列防御机制。
(二)固有免疫识别
模式识别受体(PRR):指存在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和血清中,可识别结合病原微生物或宿主凋亡细胞表面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
膜型PRR
甘露糖受体(MR):识别病原体表面甘露糖和岩藻糖残基。
Toll样受体(TLR):TLR1~11。如巨噬细胞表面TLR2识别G+菌肽聚糖和磷壁酸等;TLR4识别G-菌脂多糖(LPS)。
清道夫受体(SR):识别G-菌LPS、G+菌磷壁酸、凋亡细胞表面磷脂酰丝氨酸等。
分泌型PRR
MBL
C-反应蛋白(CRP)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PRR识别的配体,是病原体及其产物共有的、高度保守的特定分子结构。
(三)固有免疫组成
组织屏障
物理屏障:机械阻挡
化学屏障:分泌杀菌物质
微生物屏障:正常菌群拮抗作用
体内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
固有免疫细胞
中性粒细胞:IgG Fc受体、C3b受体
单核-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作用:吞噬杀菌、提呈抗原、分泌细胞因子参与炎症反应(IL-1、IL-6、TNF-α等促进炎症反应;IL-8、MCP-1、MIP-1α/β等趋化、活化吞噬细胞发挥抗感染作用)及适应性免疫应答。
树突状细胞:摄取、加工处理和递呈抗原,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包括成熟和未成熟DC。
自然杀伤细胞(NK):分布于外周血和脾脏。非特异性杀伤;杀伤机制与CTL相似。
γδT细胞:分布于黏膜和皮下组织,在皮肤黏膜局部免疫中发挥作用。
B1细胞:CD5+、mIgM+的B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在早期抗感染和维持自稳中发挥作用。
固有免疫分子
补体系统
细胞因子
抗菌肽及酶类
防御素:直接杀伤细菌、真菌等病原体。
溶菌酶:破坏G+菌细胞壁导致溶菌。
乙型溶素:破坏G+菌细胞膜。
(四)功能
1.补体系统:
2.细胞因子:
3.抗菌肽及酶类:(1)防御素;(2)溶菌酶;(3)乙型溶素
(五)与疾病的关系
TLR7和TLR9过度激活 →系统性红斑狼疮
TLR4过度激活 →脓毒血症休克
三、适应性免疫应答
(一)概念
即T、B淋巴细胞经TCR、BCR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表位后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分三个阶段:
1.识别阶段:T/B细胞分别通过TCR/BCR精确识别抗原,其中T细胞识别的抗原必须由APC来递呈。
2.活化增殖阶段:T/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效应分子(Ab、CK等)和记忆细胞。
3.效应阶段: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清除Ag。
(二)分类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三)特点
特异性
耐受性:识别“自身”与“非己”
记忆性
五、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一)T细胞活化的双识别、双信号
T细胞与APC相互作用的前提是在黏附分子的作用下有效结合,并形成接触面密集TCR-MHC-抗原肽复合物、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的免疫突触结构。
T细胞活化的双识别:T细胞必须同时识别抗原表位和MHC分子的沟槽两端,才能被活化。
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
第一信号(特异性信号):
TCR-CD3 + CD4/CD8 →抗原肽-MHCⅡ/Ⅰ
第二信号(协同刺激信号):
CD28(Th细胞)→B7(APC)
共刺激分子也可介导负调节,CTLA-4与B7。
第三信号: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相互作用
维持T细胞的激活、记忆分化和效应。
(二)Th1细胞的效应
CD4+Th1细胞活化后主要分泌IL-2、IFN-γ等细胞因子,促进Th1型细胞免疫应答。
1.活化募集巨噬细胞、增强抗胞内病原体感染功能。
2.促进CTL、Th1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放大免疫效应;
(三)Th2细胞的效应
产生IL-4、IL-5、IL-10、IL-13等细胞因子辅助和促进体液免疫应答、参与超敏反应性炎症。
(四)CTL细胞的细胞毒效应
CTL可高效、特异地杀伤胞内寄生病原体的宿主细胞、肿瘤细胞等。(NK细胞为非特异性杀伤)
1.穿孔素/颗粒酶途径:穿孔素在靶细胞膜形成孔道,导致靶细胞溶解;颗粒酶通过穿孔素孔道进入靶细胞,导致细胞凋亡。
2.Fas/FasL途径:诱导靶细胞凋亡。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效应为:
1.抗胞内寄生菌,如结核杆菌、布氏杆菌和麻风杆菌等。
2.抗病毒。
3.抗肿瘤。
4.引起同种移植物的排斥。
5.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
四、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外来抗原诱导抗原特异性B细胞活化、增殖,并最终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存在于体液中,发挥重要的免疫效应作用,称为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一)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胸腺依赖性抗原)
1.抗原识别:BCR对抗原的识别与TCR不同。
(1)BCR不仅能识别蛋白质抗原,还能识别多糖、脂类和小分子化合物等。
(2)BCR可特异性识别完整抗原的天然构象,或识别抗原降解所暴露的表位的空间构象。
(3)BCR识别的抗原无需经APC的加工和处理,也无MHC限制性。
2.活化:B细胞活化也需要双信号。
(1)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BCR与特异性抗原表位直接结合,由Igα和Igβ把B细胞的激活第一信号传入细胞内。
(2)B细胞共受体的辅助作用:CD19-CD21-CD81。
(3)B细胞活化第二信号:CD40与CD40L(后者在活化Th细胞表达)。
(4)B细胞活化第三信号:Th2细胞通过分泌IL-4和IL-5等细胞因子向B细胞传递第三信号。
3.增殖分化:浆细胞和记忆性B淋巴细胞形成
4.在生发中心的高频突变、Ig亲和力成熟及Ig类别转换(免疫球蛋白的V区不变,即与抗原结合的部位不变,只是类编发生了变化):IgM、IgG、IgA ……
TD抗原诱导体液免疫应答的特点:
1.需Th(Th2细胞)、APC参与(Th0-Th2转化需要APC的作用)
2.产生抗体以IgG为主;
3.有Ig类别转换、再次应答及免疫记忆功能。
(二)TI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胸腺非依赖性抗原)
1.抗原识别:激活初始B细胞无需Th细胞辅助。通常刺激产生IgM类抗体,无Ig类别转换、抗体亲和力成熟及记忆B细胞形成。分为TI-1和TI-2。
2.TI-1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TI-1抗原又称B细胞丝裂原,如LPS,通过与B细胞上的BCR和丝裂原受体结合,引起B细胞活化,诱导产生低亲和力IgM。
3.TI-2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TI-2抗原多为细菌胞壁与荚膜多糖,具有高度重复的结构。TI-2仅能激活成熟的B细胞。对TI-2抗原发生应答的细胞主要是B1细胞。
由于人体内B1细胞至5岁左右才发育成熟,故婴幼儿易感染含TI-2抗原的病原体。
(三)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特定抗原初次刺激机体所引发的应答称为初次应答;
初次应答中所形成的记忆淋巴细胞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刺激后可迅速、高效、持久的应答,即再次应答,或称回忆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