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护理学发展史
这是一篇关于护理学发展史的思维导图,主要包括世界护理学的形成、现代护理学的发展、中国护理学的发展三部分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护理学发展史
第一节 世界护理学的形成
一、人类早期护理
在原始社会中,人类观察动物疗伤的方法而加以仿效,为了谋求生存,在和自然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经验
在母系社会中,妇女常用伤口包扎、止血、热敷、按摩等方法为伤病者解除痛苦,促进康复,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医疗护理活动,并且由自我护理进入了家庭护理阶段
医、药和护理活动长时间与迷信、宗教混在一起,医巫不分
发现祈祷等方法无法治疗疾病,于是在治病时只用草药和治疗手段,加上饮食调理和生活照顾,此时医巫分开,形成了集医、护、药于一身的原始医生
公元初年基督教兴起后,教徒们在传播宗教信仰、广健修道院的同时,还开展了医药、济贫等慈善事业,并建立了医院。一些献身于宗教的妇女还参与对老弱病残者的护理,使护理工作从家庭走向了社会
二、中世纪护理
中世纪初期,罗马天主教皇在各地建立了大量的医院。但当时的护理工作一般仅限于简单的生活照料
三、文艺复兴时期护理
人们破除对疾病的迷信,治疗疾病有了新的依据。护理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控制,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开始接受部分训练,以专门照顾伤病者
四、现代护理的诞生与南丁格尔的贡献
19世纪中叶,费罗伦斯•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她被尊称为现代护理学的创始人
(一)南丁格尔生平
英国人,1820年5月12日出生于意大利的弗罗伦萨。1850年,她打破了社会封建意识的束缚,说服父母,慕名去了德国参加护士训练班。1853年8月12日,她在伦敦成立了看护所,自此开始了她的护理生涯
(二)对护理事业的主要贡献
1.改善战地医院的卫生保健工作
1854年10月南丁格尔带领38名护士奔赴克里米亚战场,到达医院后,满足伤员身心两方面的需求,得到了所有医护人员的信任和伤病员的尊敬。士兵们亲切地尊称她为“持灯女神”“克里米亚天使”。1856年回国后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欢迎,英国政府授予她勋章
2.创办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
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伦敦的圣托马斯医院创办了第一所护士学校——南丁格尔护士训练学校,为护理教育奠定了基础,这也是护理专业化的开始
3.创建了护理理论
《护理札记》和《医院札记》
4.创立了护理管理制度
护理要采用系统化的管理方式,使护士担负起护理患者的责任;授予护士适当的权利,以充分发挥护士的潜能;确立医院设备以及环境方面的管理要求,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终身未嫁,于1910年8月13日逝世,享年90岁。1912年国际护士会成立了南丁格尔国际基金会,并将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1907年,国际红十字会在第8届国际红十字大会上设立南丁格尔奖。1912年在华盛顿举行的第9届国际红十字大会首次颁发此奖。
第二节 现代护理学的发展
一、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
此阶段护理的特点:护理已经是一门职业
二、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
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提出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此阶段护理的特点是:护理逐渐形成了护理学的理论知识体系,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不再只是被动地处理医嘱,而是使用科学的工作方式和护理程序对患者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进行整体护理。但护士的工作场所还仅局限于医院内,其服务对象还是以患者为主
三、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
此阶段护理的特点是:护理工作场所从医院扩展到家庭和社区、社会;护理工作的任务由对患者的护理扩展到对人生命的全过程的护理。
第三节 中国护理学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护理发展
(一)中医护理的特点
1.整体观
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有着密切的关系
2.辩证施护
按照阴阳、五行、四诊、八纲、脏腑辨别表里、寒热、虚实的症候,分析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采取不同的护理原则,进行个性化护理
(二)中医护理原则
1.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2.急则护标,缓则护本
3.扶正祛邪
4.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三)中医护理技术
刮痧、推拿、针灸、拔火罐、食疗、熏洗法、煎药和服药等
二、中国近代护理的发展
1835年英国传教士在广州开设了第一所西医院,1888年美籍约翰逊女士在福建省福州开办了中国第一所护士学校,1909年中国护理界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中华护士会在江西牯岭成立(1936年改为中华护士学会,1964年改命为中华护理学会)1922年中华护士会加入国际护士会,成为第十一个会员国
三、中国现代护理的发展
(一)护理教育体制逐步完善
直至1979年护校才陆续恢复招生
(二)护理学术交流增多
(三)护理科研水平日益提高
(四)护理管理体制逐渐健全